9月初牆國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規模空前。不過。西方國家人們討論的興趣不在閱兵的內容,而是在於閱兵之前幾個人的對話,150歲成了熱門話題。
大人物談論“150歲”,可不是希望全體人都活到150歲,他們隻是希望自己能夠堅挺。正如曆史證明的那樣,這些前景暢想幾乎不可能成為現實。可在1960年代的中國,群眾對長壽和偉人的信念,比科學更真實。
我很清楚記得,1966年文革剛開始的時候,我在大字報上看到了一條讓人振奮的消息——葉劍英元帥接見首都紅衛兵的講話。內容是:“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經過301醫院醫生的科學計算,偉大領袖毛主席可以活到150歲!林副主席可以活到120歲!”當時我們看到這消息,全都感到無比開心。那一年,毛主席73歲,紅光滿麵,神采奕奕,還能夠暢遊長江。全國老百姓堅信不疑,歡欣鼓舞。
從那以後,全國城鄉各處的會議開幕,首先響起的口號總是:“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緊接著就是:“祝願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永遠健康!”上街遊行或者開慶祝大會,第一個口號永遠是“毛主席萬歲”。林副統帥在天安門廣場講話時,總會再延伸一下:“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一幕和現如今國內電視劇中群臣對皇上的跪拜呼聲一模一樣,仿佛曆史從未改變。
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尤為搶眼。她雖然隻是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卻被號稱旗手,淩駕一切。今天呼喊打倒劉鄧陶(劉少奇、鄧小平、陶鑄),明天號召打倒楊餘傅(楊成武、餘立金、傅崇碧),後天幹脆把中央文革內部成員王力、關鋒、戚本禹一鍋端。至於那些中央各部的部長和各省省長和書記,更是芝麻綠豆不值一提,全部打倒。普通老百姓,那更是連當韭菜的資格都沒有,微薄的工資收入隻能勉強度日,長期不變,要想得到提升,連夢中都不敢想。她得罪的人和官員成千上萬,積怨甚深。1976年10月6日,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聯手發動宮廷政變,把四人幫一勺燴了。雖說組織上不合程序,卻得到億萬人民真心熱烈的擁護。當時全國大街小巷到處是遊行的人群,鑼鼓喧天,盛況空前。可以說,那段時間是建國以來中國老百姓心情最舒暢的時刻,絕不為過。
1980年底到1981年初,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公開審理“四人幫”,最高人民檢察院特別檢察廳負責公訴,全程兩個月,電視實況全國播出。審判中,江青不服,時時與檢察官辯論,其中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我就是毛主席的一條狗,他叫我咬誰我就咬誰!”乍一聽讓人氣憤,認為她在汙蔑毛主席。可久而久之才明白,她是委屈啊,明明是脅從犯,卻被法院定為主犯,活天冤枉。她的罪名裏或許還應加上“泄露國家機密罪”。
毛爺爺原本以為,文化大革命清除了政治對手,自己可以高枕無憂。結果1975年,鄧小平“還鄉團”搞複辟倒退,右傾翻案,警惕心又重新開啟。毛澤東在一次對侄兒毛遠新的談話中提到,文化大革命是必要的,應該每隔七八年再來一次,每次揪出占人口總數5%的階級敵人。消息傳下去,各級官員憂心忡忡,驚恐萬分。須知,文化大革命的目標之一,是清理階級隊伍,挖出5%的階級敵人。
現今年輕人可能不清楚,什麽人屬於階級敵人:地富反壞右(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和右派)、走資派(黨內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臭老九(知識分子)都在列。按每隔8年清除5%的邏輯,階級敵人數量會逐步增加。毛爺爺當年73歲,距離150歲還有77年。以當時7億人口計算,初步清除5%後,再按每8年清除5%的速度推算,77年後,大約有3億人落入階級敵人行列,占七億人口的42%,幾乎每家人中都可能有壞分子。互相防範、互相揭發,批判與鬥爭將成為常態,更不要提什麽恢複高考了。普通百姓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像北朝鮮國民一樣小心翼翼。
1981年6月,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作出正式結論:“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能是任何意義上的社會進步或革命,而是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運動。”如今居然還有人懷念文革,天真地認為那會兒沒有貪汙腐化,是反修防修的偉大探索,這些人不是大腦有問題,就是良心大大的壞。
副統帥林彪當年在坊間被稱為“九千歲”,可僅過五年,就於1971年9月13日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萬歲爺也沒撐過多久,10年後於1976年9月9日駕崩西去,離150歲相距甚遠。如今有人在九月份談論150歲,那活脫脫就是犯忌,不吉利。
不妨展開150歲時代的想象:如果真的人人都活到150歲,你可以計算得到,養老院將人滿為患,病床永遠排不上號,輪椅比公交車還多;退休年齡無限延長,60歲算青年,100歲算中年,120歲才算老齡,年輕人早已沒有晉升空間。AI機器人保姆成黃金職業,它們不僅做飯、洗衣,還得給你背唐詩、講政治課、順便提醒你別說資本主義思想。金融市場進入百年投資周期,股市和房市漲跌的幅度比人類一生還長,普通投資者隻能幹瞪眼。
婚姻合同改成百年馬拉鬆,一對新人下婚書時要簽“子孫共同遵守條款”,離婚律師早已開到月球去。極限運動從黑洞蹦極到火星深潛,甚至有人發明“穿越時空的老年奧運”,隻為刺激麻木的大腦。教育體係徹底崩潰,孩子們上學要等一百年才能輪到老師退休。
社會製度陷入慢動作:投票權和官位因為壽命翻倍而凍結,政壇上年輕人基本沒有機會,權力結構幾乎一成不變。醫療資源高度緊張,醫院裏排隊的病人平均年齡比醫生還大;保險公司為長壽人群設計了“百年健康險”,理賠條款比合同書長十倍。各行各業的晉升與競爭幾乎失去意義,年輕人完全沒有競爭力,隻能像被困在時間循環裏的觀眾,眼睜睜看著老人們統治世界。
當然,這些都是幻想,因為大人物談150歲,不過是想自己長壽而已。全體百姓恐怕永遠無法享受150歲的福利,曆史也沒讓人類如此幸運。真實世界中,長壽神話隻是政治寓言和心理安慰,而不是每個人都能觸及的未來。
現在明白,當年我們在大字報上看到“毛主席可以活到150歲”的消息時歡欣鼓舞,不是因為人類未來真的會延長壽命,而是因為政治神話讓人們短暫忘記現實。曆史告訴我們:150歲時代的幻想荒誕可笑,而文革帶來的階級鬥爭與政治實驗,卻真實得讓普通百姓生活在驚恐與荒誕交織的日常裏。
長壽的幻想、權力的遊戲、階級的清理、口號的洪流交織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人間滑稽劇。150歲的未來,或許從來不是科學可能,而是政治神話與人性幽默的絕佳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