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統稱“國慶節”
田 心
今天是7月4日,許多從中國大陸來的朋友們喜歡說今天是美國的國慶節;我若聽到這話,總要糾正一下他們。因為“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製定的用來紀念自己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日、革命成功日、憲法簽署日、元首誕生日或其它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所以,正確地稱呼這個節日,表明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也給孩子們灌輸正確的知識。要知道,許多國家並不像中國大陸一樣,稱這個節日為“國慶節”(英文 NATIONAL DAY)。比如,美國稱這個節日(7月4日)為INDEPENDENCE DAY,所以我糾正說今天是“美國國慶節”的從中國大陸來的朋友們,應該稱7月4日為“美國獨立節”,因為這樣能使我們緬懷國父華盛頓率領當時的十三個殖民地(美國國旗上用十三條紅白相間的寬條象征)的人民贏得了對大英帝國的獨立戰爭而獲得獨立、於1776年7月4日通過了《獨立宣言》。法國的這個節日(7月14日),我們稱之為“巴士底日”,以紀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攻克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從而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英國則以國王的生日為“國慶節”,現任女皇伊麗莎白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但因通常4月份英國倫敦的氣候不好,所以英國目前是把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國慶節”的,叫作女皇的“官方生日”。像英國這樣以國家元首生日為“國慶節”,就不存在長久固定的節日日期了;泰國也是這樣確定“國慶節”的。挪威稱這個節日為“憲法節”(5月17日),以紀念挪威於1814年5月17日正式簽署憲法,宣告挪威脫離丹麥四百年的統治而成為獨立國家。梵蒂岡稱這個節日為“拉特蘭條約節”(2月11日),以紀念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與羅馬天主教之間簽署了明確梵蒂岡主權地位的拉特蘭條約(Patti Lateranensi)。中國大陸稱10月1日為“國慶節”,是紀念中國共產黨獲得對國民黨的中華民國發動革命造反成功、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流亡到台灣至今的中華民國則繼續稱這個節日為“雙十節”(10月10日),以紀念成為辛亥革命開端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日。前蘇聯稱這個節日為“十月革命節”(11月7日),以紀念布爾什維克於1917年11月7日發動武裝起義成功、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後,“十月革命節”也不複存在了。
(二○一七年七月四日)
謝謝你提供的三個網頁地址,我都看了。我比較信服Sidonie Sawyer寫在HUFFPOST上的那一篇,因為我不是第一次讀她的文章,HUFFPOST也是我關注的次主流媒體之一。另外兩個網址裏的都是博客文章,觀點沒有Sidonie Sawyer的文章裏那麽強硬(Stop Calling ...)。所有文章的共同點是,作者都是移民到美國的法國人。所以我非常感謝你不厭其煩地使我接受了你的論點:巴士底日不是法國人自己對他們國家國慶節的稱呼,而是英語國家的人的稱呼(從Sidonie Sawyer的文章看,可能主要是美國人“自作多情”)。從這件事的前後經過看來,你我這一點性格相同:有股獨立做學問的韌性,不是人雲亦雲。但同時,我覺得我沒有必要再修改我的這篇文章,因為從國籍來說,我也是英語國家的人,我采用我從前受教育所獲得的知識以及今天維基百科對巴士底日詞條的第一句解釋來寫我的文章,並沒有什麽錯;我也不是有多大影響的政治或公眾人物,會因我寫的東西坑害了誰。讀我文章的人,主要是我的滿堂兒孫和其他親友,文學城網站隻是我對他們講點知識性話題的渠道之一。寫這一篇的目的起於七月四日那天我自己的兒孫和鄰居用中文說到國慶節,我想到要“糾正”一下(請再賜讀拙文的第一句話),沒有你指責我的“批判”的意思。因為我本人也是在故國受過批判的人,深知其苦,所以我決不會“批判”別人。當然,在美國我也見過華人之間用言語或文字互罵,比“批判”更凶,但我從沒有參與其中,也教育自己的兒孫不要參與。我文中沒有寫我自己本來不懂、現在經你指正已經懂了的內容,即法國人自己並不稱呼他們的國慶節為巴士底日,我想,根據這篇短文的寫作目的和行文規模,我也沒有必要補寫了;但是我會保留你我之間在文學城博客的互相交流文字,使讀到的人又增長一點知識,也暴露一下我的淺薄,我想這樣也算不辜負你為我增長這點知識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了。神賜福你全家!
第一,維基已經說了,“巴士底日”隻是是“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lands ”給法國國慶節起的名字,屬於你在這篇文章的正文裏大力批判的行為。你願意怎麽叫法國的國慶節是你的事,但請不要搞雙重標準,一麵譴責某些國人不尊重別國的文化價值觀,一麵覺得自己可以給別的國家的國慶節起個那個國家的人都聽不懂的名字還振振有詞。
第二,我對英語國家怎麽稱呼法國的國慶節不感興趣,駁斥你隻不過是因為看不慣你的選擇性失明而已。
第三,我已經說過了,你自己發言前應該google。我給的那個鏈接隻是個例子而已。即使你不懂法語,如果稍微搜索一下也會發現法國人對“巴士底日”這個詞是如何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看來你因為選擇性失明的需要不願做這個功課,非要說這隻是那個“四十來歲的具有美、法雙重國籍的法語女老師在她的博客文章裏說了那麽一句話”。我和你不一樣,我和別人辯論的時候從來都是有理有據: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idonie-sawyer/stop-calling-it-bastille_b_7776358.html
https://www.commeunefrancaise.com/blog/bastille-day
https://www.reddit.com/r/French/comments/3dawuo/bon_jour_de_bastille_or_jour_heureux_bastille/
如果你覺得證據不足我可以繼續列包括法語的鏈接,千萬別不好意思告知我。
第四,辯論就是辯論,別一會兒四十歲女老師一會兒老人的,你這是在做人口普查嗎?老人就可以信口雌黃嗎?你給用一個法國人都聽不懂的詞稱呼他們的國慶節,我質疑一下就被你貼上“無端質問”的標簽你覺得合適嗎?你的話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嗎?
你嚴於律人寬於律己搞兩麵派,這件事你的神知道嗎?
謝謝“樹蔭滿地”的批評指正!根據穀歌網站上 Wikipedia 中 Bastille day 詞條,我已將我寫的本文中介紹法國這個節日的那段話改為:法國的這個節日(7月14日),我們稱之為“巴士底日”,以紀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攻克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從而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至於四十來歲的法語老師 Camille Chevalier-Karfis 在“今日法語”博客裏的說的那句話(她說在法國人們甚至聽不懂“巴士底日”是什麽意思),我尊重她個人的說法,但我不願在我的文章裏采用她的說法;其實她本人在她的法語教材中也是大量地說到過“巴士底日”的。“樹蔭滿地”朋友,我不想把話說得太透,我對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我認識一個從中國大陸移民到美國的朋友,現年七十五歲,早已加入了美國籍,最近才辭去他移民美國後持續了近二十年的教中文的工作。他這個年齡,我估計他對一九八九年五、六月份發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那件事是了解的。但是他教中文的時候,有一天,一個在這邊出生的華裔學生上課時突然提出一個問題:“老師,六四事件是什麽呀?”他猶豫了片刻,機智地回答說:“今天時間有點緊,我下課後再個別回答這位同學的問題。”下課後,他按照規定的某一份材料回答了那個學生的問題,大意是:六四事件是XXXX年少數別有用心的反革命分子挑動廣大不明真相的青年學生發起的顛覆中國政府的事件。
我這篇文章的標題叫作“不要統稱國慶節”,用意就是想指出,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這個節日的名稱中,是融入了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情懷以及豐富的曆史知識的。也許是我鹹吃蘿卜淡操心了,我認為統稱國慶節,可能會使後輩人隻知紀念慶祝卻不知為何紀念慶祝呢。
神賜福“樹蔭滿地”朋友!
多少年的追尋
多少次的叩問
鄉愁是一碗水
鄉愁是一杯酒
愁是一朵雲
鄉愁是一生情
年深外境猶吾境
日久他鄉即故鄉
遊子
你可記得土地的芳香
媽媽
你可知道
兒女的心腸
一碗水 一杯酒 一朵雲 一生情
多少年的追尋
多少次的叩問
鄉愁是一碗水
鄉愁是一杯酒
鄉愁是一朵雲
鄉愁是一生情
年深外境猶吾境
日久他鄉即故鄉
遊子
你可記得土地的芳香
媽媽
你可知道
兒女的心腸
一碗水 一杯酒 一朵雲 一生情
遊子
你可記得土地的芳香
媽媽
你可知道
兒女的心腸
一碗水 一杯酒 一朵雲 一生情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