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印戰爭後的中國戰俘(上)

(2011-09-14 15:11:49) 下一個

        

馬勝龍(左)與楊家侖(右)在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裏合影

  2003年7月6日印度當地時間下午6點整,我站在新德裏的帕拉姆機場出口處,忐忑地等待著兩位中國老人的出現。這兩位中國老人在印度蘭契市中央精神病院裏孤獨生活了四十年。他們是怎樣度過那漫長的日子呢?現在他們要返回中國了,他們此刻懷著何種心情呢?6點15分鍾後,一位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外交官陪著一位老人走了過來。他挺胸抬頭、目不斜視。在使館人員的引導下,他快步走進了中國大使館派出的專車。另一位行動遲緩,但是精神奕奕,他拄著拐杖慢慢走了過來。

  從機場到中國駐印度大使館隻有三十分鍾的車程。在去使館的路上,前去蘭契市辦理老人移交手續的中國外交官黃先生和霍先生介紹說,那位身體健壯、身材高大者叫馬勝龍,行動遲緩、身材矮小者叫楊家侖。我仔細地打量他們,兩個人表情淡然。楊家侖不時朝窗外望上一眼。新德裏天氣有些陰沉,周圍的景物顯得十分柔和。街上車輛不多,汽車很快就到了大使館武官處。早已等候在門口的華君鐸大使和公使銜參讚鄭清典先後與兩位老人握手。華君鐸大使動情地說,“你們回家了!”這句話令迎接的人唏噓感歎。
  
  兩位老人來到了會客室,在場的人試圖與他們交談,他們已經四十多年沒有與中國人交談了。楊家侖難以適應這種場麵,眼角有淚光,囁嚅良久,隻能說出一兩個簡單的字。華大使詢問他老家在哪裏,家裏還有什麽人?楊家侖很吃力地想,斷斷續續地說,“老家在川西……家裏有父母……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其他都不記得了。”大家推算了一下,倘若父母還健在的話,也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馬勝龍一邊東張西望,一邊吃餅幹。他對問候沒有準確反應,有幾分歉意的茫然。華大使向楊家侖詢問馬勝龍的一些情況。楊家侖隻是說,他是四川人,其他都不曉得了。曾經去中央精神病院迎接兩位老人的黃先生說,馬勝龍其實學東西很快。在飛機上,空中小姐給他簡單比劃了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使用安全帶了。旁邊一位印度人反複幾次都沒有係上,馬勝龍竟然主動幫對方係上了。
  
  使館人員開始討論兩位老人的吃飯問題。有人說,一定要讓兩位老人吃上正宗的川菜。也有人建議,兩位老人已經習慣了印度飲食,最好不要一下子吃太辣的飯菜。也有人提出做兩碗可口的麵條。人們對老人的嗬護關懷之情溢於言表。最後華大使說,征求一下兩位老人的意見吧。楊家侖隻說了三個字:“吃米飯”。武官處的廚師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為老人做了四菜一湯。吃飯前,從蘭契陪同老人回來的霍先生根據印度醫生的囑托,把鎮靜藥碾碎後摻和在馬勝龍的米飯裏,又在上麵澆上一勺菜,壓住藥味。印度醫生曾對中方陪同人員說,馬勝龍患有精神分裂症,警惕性很高,從不肯吃藥。楊家侖患有高血壓和輕微的精神病,他可以自己服藥。使館人員給他們準備了筷子和勺子,但是兩位老人已經不會用筷子了。一整天的勞頓讓兩位老人十分疲憊。晚飯不久,使館人員就安排兩位老人休息了。有使館人員陪伴在隔壁,時刻準備照料他們的起居生活。
  

  

           華君鐸大使夫婦和使館主要領導與兩位老人合影


  第二天早上3點鍾,楊家侖和馬勝龍就摸索著從床上爬起來,非要到外麵去散步。使館人員趕快勸說,說天亮以後再到使館去轉一轉,現在霧氣太重,天又黑,什麽也看不見。兩位老人一直坐著等到了天亮。在使館人員的陪同下,兩位老人在武官處的院子裏轉悠。院子裏的路燈水泥柱上有五角星圖案。他們一直盯著五角星,目光久久不肯離開。
  
  吃完早飯後,使館人員帶著兩位老人在使館裏散步。大使館有成片樹林和菜地,空間十分開闊。此時正是使館人員的上班時間,人們自動站在路旁,為兩位老人的到來熱烈鼓掌。馬勝龍突然向周圍的人們行了一個軍禮,人們又熱烈地鼓起掌來。有人把武官處黃副武官介紹給馬勝龍,說這是你的上級,你應該給他敬個禮。馬勝龍竟然沒有多少反應,而是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人們這才意識到那個敬禮是一個下意識動作。人們陪著兩位老人來到大使館禮堂前麵的草坪旁。一位使館人員指著禮堂上高懸的國徽,對兩位老人說,“這是咱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兩位老人都抬頭凝視著這個圖案。突然間,馬勝龍又對著國徽敬了一個禮。楊家侖手柱拐杖,一直仰臉看著國徽,布滿皺紋的嘴角有一絲抽搐。
  
  印度醫生曾經囑咐迎接兩位老人的使館人員,不要讓他們情緒激動,以免突發精神分裂症。於是,使館人員連忙帶領兩位老人參觀使館裏的菜地。楊家侖顯得十分興奮,他指著蔬菜架上一個長長的果實說,“絲瓜”。眼睛裏流露出欣喜的神情。使館人員給他摘了一個辣椒,楊家侖竟然津津有味地咀嚼起來,看來他還保留著四川人的飲食習慣。
  
  回到房間後,使館裏的四川老鄉紛紛前來探望,用四川話與他們話家常。使館特意給腿有殘疾的楊家侖買了一根高級拐杖,但是他堅持使用一根用樹枝砍成的木棍。與昨天相比,楊家侖的話明顯多了,回憶起了更多的過去。他說自己曾經在西藏部隊服役,自己是班長,他還記得有一位好朋友是毛排長。馬勝龍一直保持著挺拔的軍人姿態,對電視裏播放的中國節目很感興趣,這也是兩位老人四十年來第一次看到中國電視節目。馬勝龍一直拿著遙控器,很快就學會了換頻道。CCTV-6正在播出電視連續劇《烈火金剛》,兩位老人看得十分認真。

  明天早上兩位老人就要返回祖國了。晚上9點半,使館人員開始為他們整理行裝。除了大使館為他們準備的兩個書包、兩件襯衫和三包餅幹外,我發現他們竟然兩手空空,沒有其他行李。他們表情十分平靜,這種平靜讓我十分震驚。他們在印度生活的時間幾乎等同於我的年齡。這四十年的時間,空空蕩蕩,卻冰結了他們的所有情感和生活。兩位風華正茂的小夥子就這樣被無聲無息地磨蝕成了老人。四十年的光陰沒有帶給他們一件財物,也沒有帶給他們應有的天倫之樂。楊家倫手裏拿著一根用樹枝砍成的拐杖。這就是他四十年來的唯一財產。我從攝像機的取景器裏望著這兩位平靜的老人,視線竟有幾分模糊,這是我當記者二十多年來最難忘的場景。8月8日清晨,在使館人員陪同下,兩位老人乘坐東航MU564航班飛向了北京。中國國防部和外交部已經派人在北京國際機場迎候他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