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正文

鄭必堅:環球時報年會上的演講

(2012-02-04 20:20:17) 下一個


鄭必堅:環球時報年會上的演講







如果說,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中國堅持走和平崛起暨和平發展道路,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世界形成共同利益的紮實的基礎,那麽,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和平崛起暨和平發展道路,而成為世界發展更加重要的一部分。中國與世界也將形成更加係統和更可持續的發展的共同利益。


我今天的發言題目是關於中國戰略和“利益匯合點”、“利益共同體”問題的幾點思考。


第一點,作為一個觀察者、研究者,我在本世紀初提出中國和平崛起暨和平發展道路的理念,那時我說經濟全球化成全了中國的和平崛起,而中國和平崛起給世界持續帶來的是機遇和市場,是互利共贏。


從2004年起,我在向黨中央的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提出,中國要在努力搞好自身建設包括國防建設的基礎上,全方位地和周邊國家和地區、和一切相關國家和地區逐步構建“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2005年6月,我還說中國在和平崛起進程中一定要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到,和相關各方形成輕易拆解不開的多方麵的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利益共同體。到了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開頭,也就是在今年1月到現在,我又在多個國際和國內場合對這個問題做了進一步的闡發。


第二點,今天條件下我對我國在對外關係中構建“利益匯合點”、、“利益共同體”的思考,首先是基於我國本身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


邁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的發展麵臨一係列新的挑戰,這裏有經濟增長受到資源與環境約束的挑戰,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挑戰,有產業結構轉型艱難和科技研發能力不足的挑戰,有人力資源和社會結構不相銜接的挑戰,有收入分配不夠均衡和利益結構麵臨重新調整的挑戰,有社會矛盾明顯增多而社會治理相對滯後的挑戰,還有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種種嚴重自然災害的挑戰等。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中國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努力集中到一點,就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全麵建設小康社會。


由此而來的就是增長方式由主要依靠外需拉動轉入以內需拉動為主的階段,對外開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轉向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的階段。同時,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和消費結構升級,從中等偏下收入國家邁向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同樣由此而來的將是中國更加致力於國內發展,更加致力於提高全民素質和精神追求,從而使中國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安定,使中華民族既實現和平崛起,又達致文明複興。毫無疑問這樣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第三點,中國和平崛起也就是和平發展的未來願景,同時也是基於世界大形勢。


這裏我想從八個方麵概括表達我對21世紀第二個10年世界大形勢的基本估計。


第一,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誰也離不開誰。第二,大國關係出現重大調整,相互競爭和合作更加明顯。在合作中求發展,又在競爭中求優勢,控製競爭、發展合作成為一種必然要求。第三,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大國整體和平崛起的勢頭日益明顯,今後10年是他們發展和崛起的關鍵時期。第四,國際金融危機催生了世界範圍社會生產力的結構大變動,一個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為重要特征的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日益顯露其鋒芒,在後金融危機時期氣候、能源、資源、糧食、金融等全球性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全球治理問題緊迫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第五,各大國經濟發展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動,由此又將決定各大國相對地位和利益關係的進一步變化。第六,各種形勢的劇烈振蕩和地緣政治衝突時有發生,冷戰思維以至傳統形式的熱戰危險依然存在,我們對此既不必驚慌無措,也不能掉以輕心。第七,無論世界變局怎樣發展,人類仍將在一個很長時間內屬於主權國家主導國際關係的曆史階段。第八,縱觀天下大事,無論中國還是世界,仍將呈現機遇和挑戰相交織、而機遇大於挑戰的根本走向。我們對未來10年中國的和平發展仍然充滿信心,而絕不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變和突發事件就輕易動搖。


第四點,正是基於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以及世界的大形勢,我願再次強調提出構建“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的理念。


如果說,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中國堅持走和平崛起暨和平發展道路,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世界形成共同利益的紮實的基礎,那麽,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和平崛起暨和平發展道路,而成為世界發展更加重要的一部分。中國與世界也將形成更加係統和更可持續的發展的共同利益。


這裏需要說明,中國擴大和深化相關各方“利益匯合點”、、構建“利益共同體”乃是一個全方位的戰略構想,也就是說包括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歐盟、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周邊國家、中國與非洲、中國與拉美等,而絕不是排他性的。總而言之,就是要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全方位地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同各國、各地區建立並發展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內涵的利益共同體,並從而推動實現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共享人類文明進步成果。


我還要著重強調一點,這就是關於構建“利益匯合點”、、“利益共同體”的理念,已經確定地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重大戰略方針。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多次在國際場合鄭重強調了這一點。中共中央關於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還有今年9月6日發布的《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也都明確宣告了這一點。我認為,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這將是中國把和平崛起暨和平發展道路進一步具體化的重要取向,我期望並且堅信這樣的取向一定能在國際社會越來越大的範圍內取得共識。


第五點也是最後一點,今天我們在這裏可以說是歲尾年頭話大局,我們站在2011年之尾展望2012年,特別是明年將召開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而十八大能夠開出新水平的重要表征之一,就是麵對21世紀第二個10年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新變動,我們黨要在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做出新的深刻觀察,理論和戰略的深刻觀察,包括國際關係和周邊關係問題的理論和戰略的深刻觀察。這當然是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和我們今天在座各位的研究工作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2012年乃是一個“戰略年”,戰略規劃年,或者叫戰略設計年。


這就要求大家進一步下苦功,共同拿出我們長期積累、厚積薄發的新的研究成果,拿出實實在在、係統周密、富有創意的研究成果,貢獻於黨的十八大的準備工作。


我還要說,戰略規劃年、戰略設計年的課題無疑是眾多的,而中心的課題就是一個,就是怎麽樣看待我國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新的戰略機遇期。


這當然又是一個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圍繞這個問題我願係列檢驗、回溯一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三十年中我們怎樣把握機遇的曆史。


是否可以這樣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中大體每一個10年都是一個大段落,而這三大段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開頭都碰到巨大麻煩、挑戰以至於危機。


請看第一個10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們國內倒黴到極點,文革災難使國民經濟瀕於崩潰,人民溫飽都成問題,政治動蕩積重難返,但十一屆三中全會一開,在小平同誌帶領下我們走出來了。而且,進一步開辟了戰略機遇期的起點。


第二個10年開頭是1989年政治風波,隨後是蘇聯倒台、東歐劇變,我們外部受到西方製裁,內部出現改革開放可能倒退的威脅,中國向何處去又成為一個極大、尖銳的問題。而我們黨在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指引下,不但扭轉危局,而且全麵推進改革開放,把整個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提到一個新層次。因此,1992年可以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奠基之年。


第三個10年,世紀之交,風雲變幻,加上麵臨加入世貿組織問題上的戰略抉擇,國內又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我們黨沉著應對、因勢利導,又打開了第三個10年更大發展的新局麵。


三個10年的曆史經驗證明我們黨的戰略道路,從根本上符合中國和世界的實際,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同時,在具體政策、策略和度的把握上又應因合一,因而就能夠在每次克服重大困難之後,都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現在我們正進入第四個10年,麵對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後的世界大變局,變動的深刻、複雜程度超過預計,而它的重大特點之一就是變動的兩重性。一方麵隨著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相互聯係加深了,而另一方麵矛盾和困難衝突更多了;一方麵西方大國陷入空前困境,而另一方麵卻對我們施加更大壓力;一方麵周邊國家高度依賴中國的發展,而另一方麵卻對我們有更深疑慮;一方麵我們的國力空前增長,而另一方麵如何在國際範圍內更好運用我們的國力,卻顯得並不完全得心應手。


那麽究竟應當如何對待這些矛盾、困難和衝突呢?從國際動向來看,歸根到底,無非三種作為:第一種作為是繼續冷戰思維,第二種作為是發動局部熱戰,第三種是謀求共同發展,互利共贏,共建“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對於前兩種作為,我們一反對、二不怕,我認為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時代條件下,那一套、那兩套是沒有前途的。我們主張、我們堅持的是第三種,就我們自己而言,就是要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在努力搞好自身力量建設包括國防建設的基礎上,走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全方位地同世界一切相關國家和地區發展“利益匯合點”、,構建不同內容、不同層次的“利益共同體”。


說到這裏,我還有一個觀點願意供各位考慮,這就是在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的大背景之下,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我國國力已有更大增強的新條件下,關於我國發展的新的戰略機遇期的諸因素中,我們自身的發展將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帶決定性的因素。這也就是說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大發展,中國的繼續大發展,這本身就是我們能夠贏得戰略機遇期的最重要的基礎,國力加路線。我們要充分重視這一條,並且以此為根本立腳點,而絕不能看輕,更不能淡忘這一條,這也就是小平同誌所說“集中精力辦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這句話的深刻戰略意義所在。


中國有一句老話“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我本人很喜歡這句話。


(作者係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本文摘自鄭必堅在環球時報年會上的演講,有刪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