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憧憬——美國和全球實力的危機》一書封麵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近日發表題為《審視全球實力的轉移》一文,作者為角穀美智子。文章稱,2008年的金融崩潰以及美歐持續至今的經濟麻煩;中國的崛起和對西方衰落的擔憂;從“阿拉伯之春”到俄羅斯反普京的示威,世界各地在技術推動下爆發的起義——這些發展動向都凸顯出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在其早先的著述中是多麽具有預見性。
上世紀90年代初,有些學者認為冷戰的結束和蘇聯的內爆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自由民主將在世界各地獲勝,但布熱津斯基警告說,推動劇變的力量正在整個發展中世界隆隆作響,同時西方存在著可能削弱其全球影響力的弱點。
在他1993年的著作《失控:21世紀前夜的全球動蕩》中,布熱津斯基指出,技術進步導致的通訊加速令當代史與過去截然不同,中國比俄羅斯更有可能在世界舞台發揮領導作用,美國“在定義美好生活時對物質財富、消費和普遍自我放縱”的強調可能危及它作為全球強國的卓越地位。
世界重心轉移
如今,在他發人深省的新著《戰略憧憬——美國和全球實力的危機》中,布熱津斯基考察了全球事務的現狀。他對當前這個關鍵時刻——世界的重力中心正“從西方轉向東方”——做出了頭腦清醒、措辭尖銳的評估。
他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美國國內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包括與日俱增且“最終不可持續的國債”、表現不佳的公共教育以及日益陷於停滯、黨派色彩極濃的政治進程),錯誤的外交決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喬治•W•布什決意在伊拉克發動一場毫無必要、代價高昂的戰爭)以及潛在的競爭對手對“21世紀新事物”日益嫻熟的掌握。
布熱津斯基在這本書裏將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置於地緣政治和曆史背景之下進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而且,他利用自己在這些領域的精深知識描繪出一幅令人痛心的圖畫:如果國際舞台上缺少了重新煥發活力、具有戰略眼光的美國,這個世界可能會是什麽樣。
全球實力分散
上世紀90年代,美國成為“第一個真正的全球超級大國”,自此以來,布熱津斯基說,全球的實力開始分散,力量減弱的歐盟與俄羅斯、中國、印度和日本一道,都在施展策略以謀取地位。他接著論述道,這種實力的分散被如下因素放大了——“出現了一種容易燃爆的現象:世界各地曾經在政治上采取消極態度或被壓製的民眾開始政治覺醒”。他補充道:“這種政治覺醒不久前在中東歐出現過,最近又在阿拉伯世界出現,它是日積月累的產物,催生它的是一個通過即時可視通信相連的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世界,以及欠發達社會中年輕人的激增,這些年輕人主要包括一呼即應、政治上不安分的大學生以及屬於社會劣勢群體的失業者。”
布熱津斯基說,在這樣一個日益動蕩的世界,用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的話來說,美國仍是那個“不可或缺的國家”。盡管不再是稱霸的巨人,在他看來,美國仍對推進“一個更大也更具生命力的西方”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可以在亞洲發揮“平衡者和調和者的作用”。在那裏,它應該與中國接觸,“就地區穩定問題展開嚴肅的對話”,以減少美中衝突的可能性以及中日、中印或中俄之間發生誤判的可能性。
最終帶來混亂?
文章指出,布熱津斯基在本書中以淺顯易懂、大多數時候極具說服力的方式,探討假如美國逐步衰落為缺乏力量、無足輕重的國家,可能會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什麽後果。他說,這種情況可能不會導致類似中國之類的“全球實際接班者的‘加冕’”,但很可能導致“一段漫長的時期,全球和地區力量紛紛進行缺乏決定意義、有時混亂無章的調整,沒有取得輝煌勝利的贏家,而輸家卻要多得多”。
他說,如果美國“因國內或外部原因嚴重衰落”,那麽一旦人們認為顯而易見“美國不願或不能保護它過去出於國家利益或原則因素認為值得接觸的國家”,國際體係將會失去阻止衝突發生的能力。在他看來,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多米諾骨牌紛紛倒下,出現一個更加弱肉強食的世界:不會有什麽力量來阻止地區強國(如俄羅斯)對位於其傳統或宣稱的勢力範圍內的國家(如格魯吉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提出權力要求。
布熱津斯基說,在阿富汗問題上,如果不能維持在美國發起之下國際社會對這個地區的幹預,阿富汗可能再次變成國際恐怖主義的避風港。同時,美國實力的衰落和援助的減少可能導致一種最糟的結果:巴基斯坦淪為“核軍閥主義的某種變體”,或者成為“一個類似伊朗的反西方的好戰伊斯蘭政府”。
布熱津斯基說,美國力量減弱將增大全球的核擴散風險。他說,假如人們對美國的核保護傘感到懷疑,韓國、日本、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國家將不得不去別處尋求安全——這個別處意味著“自己擁有核武器或通過另一個強國(最有可能的是俄羅斯、中國或印度)擴大威懾範圍來實現”。
全球環境問題也同樣會受影響,包括氣候變化和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布熱津斯基以悲觀的論調結束了這本見解深刻的著作,他寫道,如果沒有一個重獲活力的美國幫助管理國際公共事務,“對社會福祉以及最終人類存亡至關重要的許多問題上的進展將會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