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正文

中華民國的地位和馬英九的算盤

(2012-01-15 18:21:06) 下一個







YST 的這篇老文對九二共識和兩岸關係有很清晰的闡述,到底什麽是九二共識?馬英九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讀一下。


 


中華民國的地位和馬英九的算盤(上)



 


2008/05/05 



 


自從馬英九任命墨綠色的台聯黨前不分區立委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不但國民黨內炸了鍋,整個台灣政壇都鬧翻了天。有翻臉痛罵的國民黨員,譬如邱毅;有幸災樂禍、見獵欣喜的民進黨人,譬如蔡煌瑯;有死命護馬的啦啦隊名嘴到處放話,譬如黃創夏;有假裝冷靜呼叫讓賴幸媛做做看的台獨份子,譬如楊憲宏;當然最多的是數不盡的打電話抗議的民眾。熱鬧極了,沒有一個談話性的政論節目會放過這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題目。


 


一連五天,絕大多數的政論節目都在馬政府人事安排上打轉,這是最有吸引力的話題,但也是最容易的話題。糟糕的是,如果我們陷入這些複雜的人事爭論,我們就看不清楚問題的本質與源頭而在人際關係上打轉,那就越看越糊塗了。


今天 YST要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為各位剖析馬政府的問題到底在那裏。


 


首先我們要認清的是,問題的源頭是甚麼?


答案:馬英九,一切問題都發源於馬英九,不是賴幸媛。是馬英九製造了所有的問題。


 


其次我們要認清的是,問題的關鍵是甚麼?


答案:「92共識」。我們要花一點時間從國共鬥爭的歷史上徹底瞭解「92共識」是甚麼,這是關鍵點,一點點都不能含糊。


 


最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角度觀察問題呢?


答案:從上到下(top down)的方式看台灣的問題。


 


所謂從上到下的方式就是從國際政治的大環境開始,然後把範圍一步步慢慢縮小,最後縮小到賴幸媛的任命案。


 


任何人如果看不到國際政治的大格局則必定迷失在瑣碎的人事任命這種枝節上,典型的例子就是黃創夏以圈內人的姿態在政論節目大談人事糾紛與人際恩怨。黃創夏這種論政方式是沒有營養的,屬於八卦。這種恩怨情仇的人際論述屬於主觀的自由心証,沒有任何知識性,所以不會使你進步。“名嘴”這麼做為的是嘩眾取寵好獲得更多未來的通告,但是觀眾對兩岸政治的瞭解一點點好處和收穫都沒有。事實上,很多“名嘴”不在教育觀眾與讀者,反而是添亂,把原本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因此我們今天要用top down的方式來解析目前的政治局勢,讀者看完後不但對兩岸問題的關鍵非常清楚,而且緊緊掌握問題的本質與根源,賴幸媛的任命案也就不說自明了。


 


好了,現在我們把高度拉高到國際,先檢驗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是甚麼,然後檢驗大陸與台灣的關係、地位與相互厲害是甚麼,然後評估中華民國未來的利益在那裏,中華民國到底要什麼,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到底要到什麼,最後中華民國需要在政策上作出什麼樣的決定對自己最有利。


 


至於現在發生的人事任命問題隻不過是反映中華民國政府的政策執行,也就是領導人馬英九在打什麼算盤。看完這篇分析,對這個問題讀者心裏自會有數。讀者自己心裏有一把尺,也就不會聽“名嘴 ”亂放砲了。


 


現在我們開始做從上到下(top down)的論述。


 


(一)中華民國的國際政治地位


 


YST 對這個問題曾經有過專文論述,請參閱


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2005/07/28)。


我在此簡單扼要地敘述如下。


 


中華民國是1911年國父孫中山用武力推翻滿清政府所建立的民國,也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的地位一直沒有任何爭議直到國民黨在與共產黨的內戰中慘敗,於一九四九年退到台灣。於是國際上中國產生兩個政治實體,一個是「中華民國」,一個是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不論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都認為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


2.自從一九四九年以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爭的隻是中國在國際上的代表權。


3.中華民國一直代表中國直到1971年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以六十分之一的人口和兩百六十六分之一的土地,「中華民國」能夠在聯合國代表全中國達二十二年之久,這已經是一個奇蹟。


4.從大陸的觀點,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亡國了。我們可以對此否認。


5.從國際承認的觀點,中華民國在1971年亡國了。我們很難對此否認。


6.從國際實力的觀點,中華民國在1979年亡國了,因為中華民國得不到任何一個大國的承認。我們不能對此否認。


7.在2008年的今天,台灣用錢買了23個無足輕重的邦交國就號稱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不過是自說自話,完全不能服人,也不可能在國際間成立。


8.2004年,美國國務卿鮑爾公開聲明「台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一錘定音。任何政客,譬如馬英九在5月2日趙少康的訪問節目中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論述隻能在台灣自己爽,走不出台灣島。


 


YST 用拳擊賽做一個非常貼切、非常形象化、非常深入淺出的比喻。


職業拳賽的勝負分為擊倒(knockout簡稱KO)與技術擊倒(technical knockout簡稱TKO)兩種。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的關係是內戰的延續。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戰就像是職業拳賽。


中華民國今天的國際地位是名存實亡,相當於拳擊賽中的技術擊倒(TKO),雖然還沒有倒地但已沒有防衛能力,承受不住未來的一擊。


如果中華民國還不想辦法體麵地結束內戰狀態的話,「中華民國」將非常丟臉地被擊倒(KO)。


不論有沒有美國與日本的幫助,「中華民國」贏得這場拳賽的機率是0;隻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出重手,「中華民國」被擊倒(KO)的機率是100%。


 


(二)台灣與大陸的關係與利害


 


第一階段:蔣介石時期


 


在1965年以前,台灣與大陸的關係與利害是你死我活的熱戰,而且台灣積極從事主動的反攻大陸。1965年的「八六海戰」國軍遭到慘重失敗,「劍門」與「章江」兩艘軍艦被擊沈。自此以後台灣才放棄武力反攻大陸。


 


第二階段:蔣經國時期


 


蔣經國主政期間兩岸休兵各自從事內政建設,但是敵對狀態並未結束。蔣經國採用三不政策,那就是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


 


事實上,1978年鄧小平宣佈大陸改革開放,這是兩岸和談對台灣最有利的時機。這時候的台灣可以取得談判最有利的條件,但是蔣經國放棄了。


 


蔣經國沒有遠見,並非雄才大略的人,他的能力也隻能經營一個彈丸之地的小朝廷。蔣經國用行動告訴我們,他寧為雞頭不做牛尾。我個人認為蔣經國是「獨台」的創始者。


 


第三階段:李登輝時期


 


李登輝執政的前半段受到國民黨大老的強大壓力,所以他採用的策略是「明統暗獨」。在這個策略下,李登輝不得不成立「國統會」並且訂下「國統綱領」。


這段期間兩岸關係發展出一個非常重大的裏程碑,那就是「92共識」。


YST將在下一節對「92共識」作出進一步的說明。


 


李登輝執政的後半段成功將國民黨大老趕出權力圈,完全掌握黨政軍。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台獨的作為越來越明顯但是以「獨台」方式出現,口口聲聲「中華民國在台灣」,兩岸關係的政策變成「戒急用忍」。


 


第四階段:陳水扁時期


 


陳水扁執政後全力推動台灣獨立,廢除了「國統會」與「國統綱領」,不承認「92共識」代之以「一邊一國」,兩岸政策從「明統暗獨」變成「明獨」。陳水扁是明目張膽地搞台灣獨立。兩岸關係進入劍拔弩張。


 


沒有一點點誇張,兩岸在這段時期不止一次有熱戰的可能,因為陳水扁令大陸沒有其他選擇。如果中共坐視「法理台獨」成功而沒有軍事行動,中共政權會崩潰的。


 


(三)「92共識」


 


1987年,蔣經國在去世前解除戒嚴,開放台灣人民赴大陸探親,從此長達三十多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人民的往來和經濟、文化、貿易、旅遊等各項交流迅速發展起來,同時也衍生出各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灣不得不調整「三不政策」。


 


由於大陸與台灣都不承認對方的政府,台灣於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與大陸聯繫的民間仲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台灣政府授權「海基會」出麵處理官方“不便與不能出麵的兩岸事務”。


大陸於1991年12月16日由國務院台辦推動成立了非官方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國務院授權「海協會」與「海基會」接觸並商談兩岸事務,但是必須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


 


上麵這一段是「海協會」研究部公開發表的檔案,非常正式和明確。所以我們看得很清楚,「一個中國」的原則是「海協會」得到大陸政府授權與台灣商談的基礎,這是不可能改變的。


 


值得重視的是,在隨後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的商談中都提出了5種文字的表述,而「海基會」的表述是根據「國統會」的結論擬定的。所以兩會的商談「統一」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海基會」拿出了最後表述的內容,其中有“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惟鑒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証,應加以妥善解決”。


 


所以「海基會」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明確表達了台灣根據「國統綱領」所表達的統一意願。因此「統一」是這次會談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個中國」這個原則的重要支柱,這是不能磨滅和改口的。


 


YST 省去複雜的過程,隻在這裏提出1992年「香港會談」最重要的結論。


 


「海協會」建議,在事務性商談中,隻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意。


「海基會」提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海基會」還建議“各自用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


 


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致函「海基會」表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意”。「海協會」的信後還附上了「海基會」提供的表述方案。


1992年12月03日,「海基會」回函「海協會」,對「海協會」的表述沒有異議。


 


至此,兩岸就「一個中國」的原則如何表述的問題形成了雙方相互接受的兩段具體表述內容,為「海協會」和「海基會」繼續會談奠定了政治基礎。這就是大陸與台灣所承認的「92共識」。


 


「92共識」雖然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和文字記錄,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的。這就是為什麼胡錦濤主席麵色凝重地說:“「92共識」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四)「92共識」的共識點與相異點


 


台灣與大陸的共識點:


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台灣與大陸都努力謀求中國的統一。


 


台灣與大陸的相異點:


大陸認為,「92共識」不涉及一個中國這個原則的政治含義,一中原則的政治含義可以留待以後討論。


台灣的國民黨認為,「92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以突出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


 


現在我們看得很清楚了。


為什麼李登輝要馬英九多提「一中各表」、少提「92共識」?


「92共識」裏麵有台灣與大陸都同意的“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這句話非常的清楚不需任何進一步的解釋,任何人都賴不掉。李登輝非常後悔。這也是民進黨不承認有「92共識」的重要原因。


「一中各表」可以自由發揮很容易就導向「獨台」,李登輝可以勉強接受,大部分的台灣人都可以接受,事實上是馬英九的首先選擇。但是很可惜,「一中各表」並不在「92共識」的共識部份,大陸從來就沒有同意過。


 


賴幸媛說她接受“一中各表的92共識”根本是胡說八道。她把大陸反對的「一中各表」去框住兩岸都同意的「92共識」根本不成一個東西,連邏輯都不通。


賴幸媛的話正好應了中國一句俗語——牛頭不對馬嘴。


 


這個狗屁不通的賴幸媛居然被馬英九以才德兼備的標準從台聯黨挖角過來,由不得令我冷笑。YST 從國民黨智庫中隨便抓一個人也比賴幸媛強。


YST 為國民黨的總統勝選感到不值,為國民黨熟習兩岸事務的濟濟人才感到憤憤不平。


 


(五)目前的兩岸關係


 


台灣的民進黨一直不接受一中原則,也不承認有「92共識」。


 


這是為什麼民進黨政府不能與大陸恢復對話,而國民黨政府有這個機會。兩岸會談的基礎就是「92共識」,這是一個必要條件。


 


國民黨在3月22日贏了總統大選,兩岸談判有了新的契機。2008年3月26日布希總統主動打電話給胡錦濤主席,希望台海兩岸能夠把握這個機會恢復談判。胡錦濤做了正麵的回答。等到「新華社」正式發布新聞消息,數小時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才正式發表相關新聞。這就是大國外交,有理有節。


 


下麵是「新華社」發表的中文與英文新聞稿。「新華社」是大陸官方的新聞機構,發言非常謹慎,是代表中共官方最正式也最權威的新聞報導。


 


胡錦濤表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是中國的一貫立場。中國期待兩岸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麵。


 


Hu also expressed hope that the Chinese and U.S. governments will continue to make joint efforts to secure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He  (YST 註解即胡錦濤) said it is China's consistent stand that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should restore consultation and talks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which sees 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


 


(六)大陸胡錦濤主席所釋放出來的善意


 


胡錦濤和布希的熱線談話透露非常重大的意義,大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含意從來都是「留待以後討論」,這是由大陸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口中第一次說出「雙方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意義重大。


這是大陸對台灣釋放出來的非比尋常的善意。


 


蕭萬長在投票前不敢申請參加「博鰲會議」,因為怕被民進黨扣上紅帽子影響選情。新華社的新聞發表後,蕭萬長立刻看出這個善意和機會想參加「博鰲會議」,但是申請參加的報名時間已經過期了。當蕭萬長向大陸表達參加「博鰲會議」的意願時,大陸慨然破例接受蕭萬長的申請。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2次釋放的善意。


 


蕭萬長在「博鰲會議」期間受到大陸高規格的接待。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3次釋放的善意。


 


大陸在「博鰲會議」與台灣進行商談時,不但胡錦濤親臨主持,而且他的辦公室主任令計畫和重要幕僚都參加,蕭萬長所得到的重視非比尋常。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4次釋放的善意。


 


大陸新聞(非新華社)曾對台灣此次會談有「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報導。蕭萬長抗議,大陸新聞在二小時內迅速撤回。在隨後新華社的報導中也沒有這些字眼。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5次釋放的善意。


 


我們看得很清楚,大陸對兩岸恢復會談認真期待並且真心釋放出善意。


 


(七)台灣對大陸的善意並不領情


 


對胡錦濤在口中第一次透露「雙方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台灣把它扭曲為大陸同意「一中各表」並且解釋為這是胡錦濤迫於美國的壓力。


對大陸破例接受蕭萬長在截止日期後提出的申請,台灣解釋為因為西藏暴動和西方國家的壓力,大陸不得不對台灣作出妥協。


對大陸高規格接待蕭萬長,台灣認為這是台灣花二十五萬美元買來的。


對大陸超級重量人士與台灣團會談,台灣認為這是中共的統戰陰謀。


對大陸新聞在蕭萬長的抗議下迅速撤回「一個中國原則」字樣的報導,台灣覺得是應該的。


 


(八)馬英九的小算盤


 


上麵敘述的不領情主要是來自台灣的新聞媒體和人民。這是一個重要指標,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指標是馬英九的回應。


 


馬英九在西藏暴動事件中明確表達對中國的譴責、使用反中的激烈言詞、發表抵製北京奧運的不當言詞和對大陸總理溫家寶的瘋狂辱罵,這些不僅僅是不友善的行為而且違背國際外交的禮節,再一次表現盲目跟隨美國的政治風向。這對營造兩岸復談的有利氣氛作出嚴重的傷害。


 


馬英九自己透露選擇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是他主動的決定,而不是接受李登輝的推薦。用一個墨綠的賴幸媛掌管兩岸事務是對中共釋放的善意最不友善的回答。更可惡的是,馬英九說他在三月底就已經決定任用賴幸媛。所以馬英九一方麵派出蕭萬長到「博鰲會議」接受大陸的善意,一方麵運作賴幸媛的任命給未來的兩岸會談穿小鞋。


馬英九非常權謀,隻是國際政治的道行不高,將來必定碰壁。


 


我不相信馬英九選後會見李登輝是禮貌性的請益,李馬之間必有處理兩岸事務戰略性的的意見交換。但我也不相信馬英九在兩岸關係是走李登輝路線。馬英九的「獨台」與李登輝的「台獨」本來就是一線之隔,不過隻差一麵青天白日旗,對大陸而言根本沒有什麼不同。「獨台」與「台獨」對大陸用同樣的戰略方針並不奇怪,馬英九走的是有馬英九特色的「獨台」路線。我們用賴幸媛的任命做例子。


 


馬英九任用賴幸媛做陸委會主任委員有多重好處:


1.賴幸媛對馬英九不會構成威脅。馬英九未來施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確保4年後沒有超級明星出來和他競選提名,賴幸媛對他非常安全。


2.馬英九認為賴幸媛的墨綠色彩會擴大他的選票基礎,至於會不會是另外一回事。


3.賴幸媛是馬英九兩岸政策的白手套,陸委會的手遍及半個行政院,這樣就幾乎完全架空國民黨。國民黨不可能有人冒出頭。


4.賴幸媛的墨綠色彩可以非常有效地阻礙兩岸所有的交流與發展,符合美國的意思,非常容易博得美國的信任與支持。


5.在賴幸媛的把關下,確保「獨立台灣」是本,能夠從大陸撈到任何好處都是額外賺來的紅利(bonus),有固然好,沒有也無所謂。


6.馬英九隻要在台灣所有的爛蘋果中是最不爛的一個,就能確保2012年的勝利,穩穩做8年總統,其他都是次要的。


 


馬英九權謀重,心眼小,既無雄才大略,對兩岸恢復談判也不懷好意。馬英九的首要考量是自己2012年的選票,不是台灣的民生和經濟。





 


(九)「92共識」絕對不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馬英九在5月2日趙少康為鳳凰電視所做的專訪中對「92共識」做了特別說明,馬英九的論述有三個重點:


1.馬英九說「92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2.馬英九說賴幸媛主張一中各表的「92共識」,這個理念跟他完全相同。


3.馬英九承認和李登輝會麵時李登輝提出多談「一中各表」、少談「92共識」,但是他沒有同意。


 


首先,趙少康是擁馬大將,這個專訪從頭到尾是趙少康球給馬英九。你猜目的是什麼?


哈哈哈!目的就是騙老共。馬英九選定趙少康在鳳凰電視每週五的新聞評論,因為香港的鳳凰電視是台灣通向北京最近的路。


 


整個專訪,趙、馬兩人一問一答全是套好的招數,把大陸當傻瓜。


譬如趙少康問:「李登輝要你多談「一中各表」、少談「92共識」,你同意嗎?」


你想想,馬英九即使當時同意(幾乎是一定的),在鳳凰電視麵前馬英九能承認嗎?


YST 第一次看不起趙少康,因為趙少康與馬英九一搭一檔唱雙簧,兩人心裏有數,都知道自己在說謊,而且趙少康知道馬英九在說謊,馬英九也知道趙少康在幫他圓謊。


 


在本文的第四節 YST就清楚地說明,「92共識」的共識部份是:


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台灣與大陸都努力謀求中國的統一。


 


台灣與大陸在「92共識」的相異之處是:


大陸認為「一個中國」的政治意義留待以後再說,現在先處理正事。


台灣認為「92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以突出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


 


大陸的說法是務實的,擱置爭議、先處理正事。


台灣的說法是務虛的,先答應台灣可以任意作政治涵意的解釋,台灣再同意和大陸商量辦正事。


 


所以我們看得很清楚,「92共識」絕對不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是台灣單方麵無賴和扭曲的說法,馬英九如此說是對「92共識」刻意的歪曲。這種公然地、麵不改色地一再說謊非常令人厭惡。


 


「一中各表」從來不在「92共識」的共識部份,因為大陸從來就不同意,而且用擱置的方法處理它。大陸特別聲明在事務性的會談中不去碰觸這個問題。


 


事實上,「一中各表」是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中最具爭議的部分。胡錦濤在5月2日的談話裏麵有十六字箴言,其中的“擱置爭議”指的就是「一中各表」。


 


但是現在馬英九把台灣的主張強加在大陸口裏,完全是無賴作風。馬英九自己是法律人,又曾經擔任過「陸委會」的副主任委員,怎麼可能不知道「92共識」的真實意義?


在準中華民國領導人的身份下,馬英九如此信口雌黃何以麵對國際社會?


說謊的領導人如何為中華民國爭取尊嚴?


 


明眼人根本不需要去讀「92共識」的資料,一看對話邏輯就知道馬英九的說詞不能自圓其說。


想想看,如果「92共識」就是「一中各表」,那麼賴幸媛主張的“一中各表的「92共識」”不是多此一舉和畫蛇添足嗎?「台獨」與「獨台」隨意解釋還真拿我們當傻瓜。


想想看,如果「92共識」就是「一中各表」,那麼李登輝為什麼怕「92共識」而喜歡「一中各表」?李登輝為什麼要馬英九多談「一中各表」、少談「92共識」呢?我叫你多吃芭樂,少吃番石榴。你馬英九聽得懂嗎?


馬英九說的第點與其他兩點根本是互相牴觸的,說這些話毫無邏輯,是赤裸裸的欺騙,能聽嗎?


這麼漂亮的臉,腦子怎麼會是一團醬糊。這種頭腦也能在哈佛拿博士,令人搖頭,哈佛實在不怎麼樣。


 


(十)「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是邁向「獨台」的措辭


 


馬英九無賴式地把「92共識」與“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畫上等號,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大陸絕不會同意。


 


在「92共識」的商量過程中,大陸認為「一個中國」的政治涵意留待以後再說,並沒有同意台灣可以各自表述。「留待以後再說」與「現在就可以各自表述」完全是兩回事。


 


要知道,「現在就可以各自表述」,將來是會出大問題的。


如果大陸答應台灣對「一個中國」現在就可以各自表述,幾乎可以保証未來會形成事實上的兩個中國。


 


你想想,現在台灣就已經口口聲聲號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如果台灣一直如此堅持下去,統一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就完全違反「92共識」中雙方都同意的「尋求中國的統一」這個明確內涵。「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立刻變成一句空話,這就為打著中華民國旗號的「獨立台灣」建立了法理基礎。


 


中共不是傻瓜,不可能在台灣定義下的「92共識」恢復兩岸談判。


 


(十一)台灣堅持「一中各表」是自掘墳墓


 


「一中各表」表麵的意思是爭取對等和尊嚴,其實是為了凸顯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最終目的是走向「獨台」。


 


台灣這種作法非常不智,而且極為危險,因為台灣沒有爭的本錢。說來可憐,台灣的本錢一是靠美國的武力、二是靠大陸的善念,這些都不是台灣本身的力量,所以完全不可


台灣想要的「台獨」與「獨台」都是不可能要到的。政客和媒體“愛台灣”的瘋狂鼓噪恰恰帶來相反的效果,那就是被武力統一的悲慘下場。


 


台灣不止一次瀕臨武統的邊緣,一次是李登輝的「兩國論」,另一次是陳水扁的「入聯公投」,其中後者尤其嚴重。


李登輝與陳水扁的台獨活動是來硬的,馬英九的獨台活動是來軟的。


馬英九的「獨台」確實比李、扁的「台獨」難對付,但也不可能走遠。「獨台」這個醜媳婦最終還是要見公婆的。


 


有些事情最好大家心照不宣,有一方給出麵子和實際上的好處,另一方欣然接受(裝也得裝)就乘機下台了。所以某些地方的模糊對雙方都有利,話說太明就不好玩了。


「92共識」中大陸刻意模糊「一個中國」的定義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台灣拚命挖空心思在「一個中國」的定義上作文章,是為了在兩岸談判中突出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這是非常愚蠢的。這就像一個被技術擊倒(TKO)的拳擊手拚命膨脹自己証明他仍然很強大、証明他仍然站在拳擊台上屹立不倒,而且態度傲慢、處處挑釁、吹毛求疵、要求和對手一切對等與平起平坐。你想想,這不是找打嗎?


 


台灣要認真思考,中華民國是一個被技術擊倒(TKO)的政治實體,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趕快找一個體麵的藉口下台。台灣不顧自己的政治實力,一味要求和遠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平起平坐是非常不務實的爭“尊嚴”,因為越拖對自己越不利。


 


大陸在2020年就會成為第二個超級大國,那時候隻有美國能與大陸平起平坐,台灣算那根蔥?


台灣現在不尋求體麵地下台,十年以後就會頭破血流地被擊倒在地上,中華民國被武力滅亡(KO)。那時候台灣連褲子都沒有,光屁股躺在地上有什麼尊嚴?


 


台灣報章雜誌電台的自誇和對大陸的抹黑可以自欺但不能欺人。


2010年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以後,所謂的「台灣經驗」將一文不值。


從綜合實力(尤其是軍事),十年後台灣不但不堪一擊,而且不會有援手,誰敢?


十年很快就會到來,我不知道台灣還在想什麼?


 


(十二)胡錦濤在「一個中國」定義上的鬆動


 


你一定會問,胡錦濤不是在與布希的熱線電話中同意「一中各表」嗎?


答案是:並沒有。


如果你看新華社的報導,“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 的意思是「雙方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這和中文的「一中各表」是有距離的。


「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定義」表示差異是有限的、些微的、有可能彼此妥協的;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是同意「一個中國」的定義可以任意解釋,可以有無限想像的空間,基本上不可能彼此妥協。


 


其實前麵已經說過,在雙方保存的檔案中早就有“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這與新華社的英文稿“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 是有所不同,的確是有一點鬆動。但是解決「認知各有不同」的方法大陸仍舊是擱置爭議,表示未來終歸要有一致的說法,胡錦濤在這一點上並沒有鬆動。也就是說目前容許有不同的定義隻是暫時的,以後終歸要解決。


 


我的分析大陸在一個中國的定義上做出鬆動是自信心增長的表現。中共認為這點鬆動是可以控製的,何況雙方都同意「統一」這個大原則,大陸用這個大原則就可以框住台灣在一中的定義上不能耍花樣。


 


YST 個人非常反對這麼做,文字遊戲玩到這個地步是很累的,這會把問題越發複雜化,使後來的工作變得更困難,根本沒有這個必要。而且如此這般把台灣誘上談判桌,必定引發台灣得寸進尺,後來談判的效果也不會好,何苦呢? 


 


(十三)「一個中國」不可能是中華民國


 


再退一步,文字上,胡錦濤絕沒有同意台灣可以把「一個中國」解釋為中華民國。這個說法完全不可能成立,因為中共明言中華民國已經亡了,不可能改口,否則何必需要「海基會」這個白手套。


 


馬英九多次在公開場合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馬英九5月2日在趙少康的訪問中就是斬釘截鐵、非常清楚地如此說,一點點模糊都沒有。


君無戲言,馬英九這種說法大陸能跟台灣復談嗎?


如果馬英九把“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當真,那就該派「陸委會」去談判,不需要「海基會」。


如果馬英九仍然派「海基會」從事談判,那麼“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就是假的,馬英九是騙我們的。馬英九為什麼要在電視上說謊騙全國人民呢?他的居心是甚麼?


看看馬英九的言行,他能做一個務實的總統嗎?


 


「一個中國」絕不可能是中華民國。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需要麵對國際勢力,容不得浮誇和虛張聲勢。


1971年中華民國看見情勢不妙趕快自動退出聯合國,這是為情勢所逼。如果當時中華民國不自動退出的話就會被聯合國用投票的方式趕出來,那就非常難看了。


中國大陸如果不堅持「一個中國」的話,早就進入聯合國了,哪裏需要等到1971年。


 


誰能代表「一個中國」國際早有定論,馬英九的大話不但是不切實際,而且是自不量力。很多話說了不如不說,那就最好保持沈默,這樣會更獲得別人的尊敬。馬英九說這種虛浮的話像個小醜,為的是騙台灣草包的選票,但是對台灣的安全、對人民的福祉、對中華民國的未來都沒有一點好處。這種虛浮的話隻會為兩岸的談判帶來更多不必要的困擾。


 


YST 不是要馬英九不愛中華民國,而是要馬英九住嘴,麵對現實,不要自取其辱。


 


(十四)大陸的善意和台灣的麵子


 


你看,胡錦濤才在「一個中國」的定義上作一點鬆動,台灣馬上自作主張、任意發揮、硬生生套上心裏想要的「各自表述」,而且開始放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這是台灣媒體和台灣政客最下作的地方。這種得寸進尺和浮誇習性嚴重摧毀了大陸對台灣的善意和信任。


 


大陸實在是有夠笨的。如果台灣視「一個中國」如瘟疫,就表示兩岸談判的時機尚未成熟。大陸無論釋放多少善意、給多少好處,台灣也不會和大陸談統一,何必搶著做火山孝子?


 


台灣跑不掉的,大陸埋頭建設、天天鍛鍊身體是吸引台灣更有效地方法。


 


如果胡錦濤鬆動的語言是一種試探,那麼這個試探已經成功了,台灣並沒有和大陸談判的真心與誠意。


 


有趣的是,新華社的版本中文與英文的內容不同。「雙方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隻出現在英文版本,中文版本還是維持以前的說法並沒有這些字眼。為什麼?


我認為有三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大陸認為「92共識」的意義內外有別。對外「一個中國」可以同意有不同的定義,對內不可以。


第二種解釋是,「92共識」是大陸堅持的基本,「同意存在不同的定義」是大陸對台灣的的善意。


第三種解釋是前麵兩種的綜合,也是 YST對胡錦濤話語的解讀:「92共識」是大陸堅持的基本,「同意存在不同的定義」是說給外人聽的,是大陸在外人麵前給台灣的麵子,也是大陸對台灣表達的善意。


 


胡錦濤在外人(美國的布希)麵前給了台灣麵子,希望台灣見好就收,聰明地回到談判桌,務實地商量兩岸事務。可憐哪,盲目自大的台灣人(草包)固然看不懂,連台灣領導人(菁英集團)都看不懂。台灣是沒有前途的。


 


馬英九抱著美國大腿大罵大陸總理溫家寶是最可笑的一幅畫麵。丟臉死了!


台灣的尊嚴,呸!


 


(十五)台灣和大陸談判最後的良機


 


台灣如果上道,就應該一點就通,跟大陸心照不宣,胡錦濤已經給足了麵子(就是台灣天天叫的尊嚴),那就二話不說趕快坐下來商談對自己有實際好處的各項議題,在爭取到確實好處後體麵地下台,這需要智慧。


這裏的「體麵下台」,說白了,就是完成「92共識」裏麵所說的“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


 


可惜馬英九不上道,硬要耍無賴,堅持「92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這一點,馬英九與賴幸媛完全一致,兩人攜手搞「獨台」。


想想看,這兩人口中叨叨不休的“不統、不獨、不武”為的就是要和平地達成「獨台」。


想想看,打著中華民國國旗的「獨立台灣」跟「台獨」有什麼不同?


記得嗎?賴幸媛說她談判最大的本事就是掌握兩個原則,一是「無中生有」,二是「得寸進尺」。她說運用這兩個原則,她進行的談判無往不利。


看到沒有?這就是賴幸媛的德行。這種人不是無賴是甚麼?


 


我看到胡錦濤04月29日發表的談話,胡錦濤隻強調在「92共識」下儘快恢復兩岸的交流協商,並沒有提到同意「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更沒有「一中各表」的字眼,倒是麵色凝重地說「92共識」是一個客觀事實。我不認為馬英九的無賴說法能夠得逞。


04月30日我觀看國台辦發言人李維一的記者招待會,李維一的態度非常小心謹慎,顯然事前受到特殊關照。無論記者怎麼問,李維一的回答絕不超出胡錦濤的談話,一再強調「92共識」,我沒有聽到任何有關「一中各表」的字眼,非常有意思。


 


YST 嗅到的氣氛是大陸對馬英九政府的回應與安排並不滿意。馬政府三個最重要的人馬英九、蕭萬長和賴幸媛都說融冰不能太快,都要踩煞車,隻有江丙坤一頭熱。不但如此,這三個人還要把身段和條件拉高,尤其以馬英九表現得最為明顯。


 


大陸還會把復談的條件降得更低、把糖果加得更多嗎?


我認為不會,今天大陸開出的條件是對台灣最有利的,不可能更好了。


 


兩岸實力正在迅速變化,大陸的快速崛起是不可阻擋的,台灣的沈淪恐怕還要繼續。此消彼長,台灣以後麵對的機會與談判條件將會越來越差。


 


(十六)馬英九政府不具有兩岸復談的基礎條件


 


胡錦濤對台灣的善意和禮數都到了,國台辦的復談條件也非常清楚地開出來了,就是承認「92共識」。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馬英九政府滿足了「92共識」的條件嗎?


答案是:沒有。


 


1.「不統、不獨、不武」違反「92共識」


「92共識」的備忘錄中清楚寫著台灣與大陸都同意的部分:


“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


“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是「92共識」非常關鍵的一句話。台灣方麵同意這句話是因為台灣代表在1992年的香港會談是根據「國統綱領」與大陸進行討論。今天馬英九與賴幸媛都再三宣稱他們的施政方針是「不統、不獨、不武」,這個「不統」非常清楚地違背了「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


馬英九政府必須恢復「國統會」與「國統綱領」來奠定「92共識」的基礎,並取得與大陸的互信。


 


2.「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與「92共識」不符合


馬英九必須公開宣布「92共識」不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收回過去說過的錯誤論述,而且宣布不會再犯這個錯誤。


賴幸媛必須收回“一中各表的「92共識」”,否則就要辭職。


 


胡錦濤04月29日以「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十六字方針,作為兩岸關係下一階段的發展準則。


馬英九一連串的行動可以歸納成以「無中生有、得寸進尺、獨台萬歲、台灣單贏」十六字方針,作為台灣高姿態對大陸予取予求的指導原則,擺明了把大陸當火山孝子。


 


台灣如果沒有恢復「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如果不能擱置「一個中國」定義的爭議,如果仍然堅持「92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如果仍然放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那麼恢復兩岸談判的工作台灣並沒有準備好。


 


「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是達成無爭議的(主權與治權合一的)「一個中國」的必要條件,所以絕對需要強調。雙方都必須在這個項目上建立互信。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是邁向「獨台」的措辭,絕對不能容忍。


 


YST 認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完全違背「92共識」的內涵,大陸在台灣單方麵定義「一個中國」的情況下復談完全沒有意義,大陸跟鐵了心尋求「獨立台灣」的馬政府談判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依我看,兩岸復談就擱置一下吧,給點時間讓台灣人照鏡子。等馬英九看清楚了,並且認為有復談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的時候,台灣自然會不計較尊嚴地走上談判桌。這叫水到渠成,大陸到那個時候再說罷。


 


(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