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親曆高鐵
(2011-09-02 07:24:42)
坐過幾次高鐵,以前都是中短途,昨天坐了一次長途,從北京到上海。
提前兩天,在我家附近的一個飛機、鐵路售票點訂了往返票,去程坐高鐵,回程坐飛機,很方便。訂票點有一台供顧客自己使用的電腦,可以查詢各種航班和車次信 息,我先查了一下。目前到上海的高鐵車次不少,但一般發車時間都在上午和下午,最晚約在19點左右。這應該與高鐵的行程時間有關。按目前規定的幾種行車速 度,最快的時速300公裏左右,北京到上海,全程時間5小時左右。各車次的行程時間稍有出入,是因為沿途停靠的原因。有的停幾站,時間就稍長點;有的隻停 一站,時間就短點。最晚17點左右發車,5小時行程,到達在零點左右。
除了全程5小時左右的高鐵外,還有全程7小時左右的,時速在250公裏左右。此外還有以前夕發朝至的特快,全程12小時左右,這類車有臥鋪。5小時的高鐵 沒有臥鋪,隻有二等座和一等座,好像還有商務座,沒問,估計價錢更貴。想起幾十年前第一次坐火車從上海到北京,需要24小時,後來經多次提速,到12小 時。現在真是快多了。
訂票時訂了一張二等座。北京南站發車。車站熙熙攘攘,沒有任何不安的情緒。上車後,感覺旁邊的人有較大的體味,便找了列車員,想補一張一等座。列車員態度 挺好,通話問了一下,說一等座還有兩個空座。她說,一等座在16車廂,也就是最後一節車廂,你先去坐著,一會我來找你補票。穿過車廂,二等座基本滿了。到 了16車廂,隻有最後一排兩個座位空著,我便坐下。列車員過了一會來了,補完了票。女列車員態度挺好,感覺化妝重了點。
一等座送一瓶果汁、一盒小點心,其他咖啡之類可以花錢,也可以去餐車。一等座的椅子寬敞一點,看了一眼車廂內的電視,介紹商務座,才知道商務座更寬敞,沙 發椅可以放平,人可以躺下,可能送的東西更多點。二等座的小桌板在前座的後背上。一等座的小桌板在扶手裏。兩種都借鑒飛機。坐下前看了一眼,打碎窗子用的 小錘子,就在我座位的上方,估計我永遠不會用它,隻是認識它一下,打個照麵。我的座位過道對稱的地方空著,沒椅子,估計是留給大件行李的。小件行李可以放 在行李架上。但是,沒有大行李,一直空著。
打開電腦,讀一篇很長的文章,邊讀邊做筆記,到了上海,還沒讀完。讀著挺生氣,什麽時候讀完了,寫篇文章駁斥一下。電腦電池隻夠用三小時,找了半天沒找到 電源。心想,實在沒電源,等會就去後麵服務員的操作台,那裏有電源。結果問了一下服務員,她說電源就在座位底下,要彎腰較大角度才能看到,三廂二廂插座都 有,挺好。車廂內也有無線網,手機使用沒問題。300多公裏的時速,基本沒感覺,很平穩。有會車的時候,稍有點感覺。進隧道時特地看一下速度顯示,並沒有 慢。旁邊一個女人業務挺忙,打電話聲音較大。空調有點涼,穿短袖感覺冷,有經驗的穿上了長袖。高鐵沒有提供毯子。所以,經常走到連接處暖和一下。
三個半小時後,到達南京。這是本次高鐵唯一中途停車的站,上下的乘客不少,但是下的多,上的少,座位因此空了點。從南京到上海虹橋站一個多小時,出站以後 沒走多遠,就到了出租車點。打了一輛車,去定好的酒店。上車前給多年不見的一位老朋友打了一個電話,約好晚上一起吃飯。到了酒店,他也到了。吃飯聊天,與 這位法律界的知名人士居然聊了不少賀專家的事。
總之,高鐵很不錯,但願更快點。挺好的高鐵,被某些媒體糟蹋得不成樣子。
順便說點別的。路過南京的時候,我想起前幾天發生的大巴劫持人質事件,媒體幾乎都認為警方開了兩槍。晚上吃飯的時候,與朋友聊起這事,他是法律專家,給學 生上課時專門講過警方在麵對劫持時開槍的問題,還是比較各國警察的做法。我提到媒體說開兩槍,而且指出媒體認為兩槍的間隔是半小時。他估計沒怎麽關心媒 體,問:媒體真的這麽說的?我給他還原一下媒體的描述:先是交警上車,以普通名義查證件,讓婦女兒童先下車。下了一部分人以後,嫌疑人突然警覺,拉過小孩 作人質,拿出刀,不讓交警繼續,交警下車。過了一會,談判專家到達,與四名嫌疑人談判,三人被說服,主動下車,一名嫌疑人還劫持著小孩,車上還有另一名男 性人質。按照媒體的說法,警方在此時開了一槍,誤傷了人質麵部,然後人質被抬下車。談判專家因為隨時準備親自動手,離嫌疑人的距離並不遠,又與他談了半小 時,警方又開第二槍,擊傷嫌疑人,談判專家和在車門口的副局長衝上前,將嫌疑人製服。
媒體描述的不合理有幾處。嫌疑人與人質都在大巴後部,警方人員在車上隻有一名談判專家和在車門口的副局長。如果第一槍誤傷人質,媒體說被誤傷的人質是被抬 下車的,誰抬的?難道又有其他人上車抬走傷員?人質應該就在嫌疑人旁邊,如果有其他人上車抬傷員,我覺得順手就能將嫌疑人解決了。談判專家不可能抬傷員, 他要隨時監視嫌疑人的舉動,不讓他傷害人質。受傷的人質是自己走下車的,下車後,醫護人員就地做了點簡單處理,然後就上了救護車去醫院。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三個嫌疑人下車後,本來大巴後部隻有四人,兩名人質,一名嫌疑人,一名談判專家。如果警方開槍誤傷人質,人質就在嫌疑人旁邊受傷倒下, 嫌疑人居然毫不緊張,毫無反應,等著其他人上車把傷員抬走,談判專家與他在槍聲之後又談了半小時。就算嫌疑人不緊張,我覺得被劫持的小孩也會嚇得大哭,嫌 疑人不知道會采取什麽行動。我問一起吃飯的法律專家:你覺得可能嗎?他說:不可能。按照常理,如果第一槍失誤,立即就會有第二槍、第三槍。要知道,當時在 外圍的狙擊手不止一個,多角度地瞄準嫌疑人。
我查了一下媒體的報道。第一個說開兩槍的報道,將嫌疑人的年齡搞錯,而且錯的很離譜,嫌疑人實際年齡32歲,該報道說20歲,顯然沒有認真調查核實,因 此,該報道稱開兩槍,也很值得懷疑,其消息來源很可能隻是道聽途說。另一個報道誤傷的說法,來自一個媒體對人質嶽母(嶽父?)的采訪,這位老太太(老先 生)並不在車上。後來還有一家大報說“兩槍”,消息來源是“據稱是人質姐夫的吳某”。我對媒體這種不嚴謹的做法表示疑問:有人自稱是人質的姐夫,媒體就采 信了?也不核實一下身份,就把他的話當真了?當然,警方至今對此沒有回應,這個做法也不好。但從常理上說,媒體描述的警方開兩槍的狀況,在細節上很不合 理。
本文有點文不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