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土爭端(三)中印
軒轅春秋 三種不同的紅色
中國和印度的領土爭端,主要有三部分,其一為東部,即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也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藏南地區,約9萬平方公裏;其二為西部,主要是阿克塞欽地 區,約3萬平方公裏;其三為中部,包括桑、蔥沙、拉不底、烏熱等地,約2千平方公裏。目前,西段阿克塞欽由中國實際控製,東段和中段由印度實際控製。
中印爭端地區(美國繪製,1988年)
一、東段藏南地區
藏南地區爭端的來源,要上溯到1913年的西拉姆會議。在此之前,中印之間的傳統習慣線,是沿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即雅魯藏布江)北岸平原交 界線而行的。1913年,英國策劃在印度的西拉姆召開了“中英藏三方會議”,商議解決中印間邊境問題,在這次會議上,英國代表麥克馬洪和西藏代表紮夏背著 中國代表陳貽範,在德裏秘密換文,沿著喜馬拉雅山山脊劃定了一條所謂的印度阿薩姆邦和西藏之間的“邊界線”,這就是麥克馬洪線。之後,麥克馬洪甚至偷偷地 將其塞進了西拉姆會議草約附圖中,就這樣,將中印之間的邊境線向北推進到了喜馬拉雅山山脊。
藏南地區(美國繪製,1988年)
麥克馬洪線出籠後,中國曆代政府——包括西藏政府——均不承認這條非法邊境線,而英國當局則幾乎將它遺忘,——當然,也有可能是自知理虧,不敢公示。——直到1938年發生花德金事件後,英印政府通過調查才發現了居然有麥克馬洪線這個東西
此後,英國就積極開始了對藏南的侵占,1943年,英國借二戰之機,開始侵占門隅、洛隅、下察隅三地,——也就是整個藏南地區。
1、門隅
門隅是藏南的西部,包括了達旺、德讓、江噶爾等地區,——有時候我們習慣把門隅稱之為達旺地區,但狹義的來講,達旺僅僅是門隅之一部分。目前在中國的地圖 上,屬於山南地區錯那縣管轄。達旺地區由於可以通過棒山口和西藏往來,交通便利,因此受西藏影響極深,西藏政府在此地設置官吏,征收稅賦,實行管理,—— 而且眾所周知,六世達賴即出生於達旺,此處建有達旺寺,是哲蚌寺的屬寺,在布達拉宮內部非常有勢力。就連英國人自己也認為此處“無可辯駁的屬於中國”(內 維爾•馬克斯韋爾著《印度對華戰爭》),這裏不但是該地區和西藏聯係最緊密的地方,也是最發達的地方。1951年印度,1962年中印戰爭,就是在這裏打 響的第一槍。
達旺(門隅)地區,《印度對華戰爭》附圖,內維爾•馬克斯韋爾著(澳大利亞)
2、洛隅
洛隅在藏南地區麵積最大,幾乎占1/2左右,洛隅在清末時尚未開化,當時將居住在此地的珞巴人稱為“狢貐”,任乃強先生《西康圖經》稱:“狢貐為中英間一 神秘國,其地東連雲南之怒夷,西連西藏南境之不丹,西北為西藏之衛部,北為波密之白馬崗,東北為雜貐,南與英屬緬甸阿薩密相連接,麵積約八九萬方裏”。 1927年,西藏政府平定波密土王的叛亂後,開始在此設立德東宗(宗,即相當於鄉),後宗政府遷至墨脫,——所以波密也應該算到洛隅中去。在中國地圖上屬 林芝地區墨脫縣。
3、察隅
察隅地區與洛隅地區一樣,在清末、民國時尚未開化,時稱“雜貐”,位於藏南地區東部,分上察隅和下察隅,上察隅為我國所控製,下察隅為印度所控製。在如今中國地圖上,屬於林芝地區察隅縣。
因為洛隅、察隅地區開化極晚,因此很少有地圖標出,現以任乃強先生《西康圖經》中插圖示意之:
任乃強著《西康圖經》附圖 1934年出版(圖中亞波爾即門隅,狢貐即洛隅,雜貐即察隅)
1951年,中國一邊在朝鮮戰爭和美國人進行殊死戰鬥,另一邊則開始進軍西藏。但就在此時,印度也開始向藏南地區進軍,並占領了達旺,而中國沒有做出任何 反應。這一方麵是因為當時解放軍尚在進藏途中,——昌都戰役後,解放軍先遣隊於1951年7月出發,9月9日抵達拉薩,而大部隊則是在11月進入拉薩,而 印度早在2月2日占領達旺。另一方麵,也有資料表明,共產黨對於西藏情況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知達旺為何地。然而,中國的沉默給了印度錯誤的暗示,據卡•古 普塔所著《中印邊界秘史》中描述:“中國沒有就占領達旺一事向印度提出抗議,……共產黨中國對達旺問題不動聲色的默認,使印度政府相信有可能在整個東北邊境特區建立印度的控製而不遭到北京的任何反對,這與中國的國民黨政府的態度大不相同。”到1953年時,印度基本占領了藏南全境。
關於共產黨對西藏兩眼一摸黑的情況,楊公素在他的回憶錄《滄桑十九年——一個外交特使的回憶》中曾經描述過:“我們 進藏時隻知道1914年西姆拉會議時,英國與西藏地方政府私下秘密地劃了一條所謂印藏邊界的麥克馬洪線,但這條線的實際位置在哪裏,連西藏地方政府也不大 知道。……直到1953年底,外交部召我回北京參加中印關於藏印關係談判時,我陪同中央代表張經武、西藏軍區司令張國華等同噶廈商量這次中印談判有關西藏 問題時,噶廈才拿出來兩份地圖,一份就是在西姆拉私下簽字的印藏邊界圖也就是麥克馬洪線圖。”既然西藏政府手中有這份圖,那為什麽說他們也不大清楚這麥克馬洪線的實際位置呢?據說是藏人看不懂英國人用現代繪圖方法繪製的地圖。
二、西段
中印爭端領土在西段有三塊,一是阿克塞欽地區,二是班公湖地區,三是巴裏加斯地區。
中印西段爭議領土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史》附圖
中印西段領土爭端的由來,牽扯到克什米爾問題,而這又和拉達克問題有關。拉達克本是吐蕃王朝的普讚王子所建立的王國,其本身就是西藏藩屬,但卻經常侵占西 藏土地,因此常和西藏發生戰爭,六世達賴時期,西藏和拉達克經過戰爭後,雙方達成了各守邊境的 協議,——而這就是西段邊界的由來。1842年,克什米爾政權吞並了拉達克,而此後英國又吞並了克什米爾。在標定西藏和拉達克邊界時,英印當局官員約翰遜 將整個阿克塞欽、羌臣摩河穀以及喀喇昆侖山以北3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全部劃到了克什米爾版圖中,這就是所謂的“約翰遜線”。1897年,英國軍情處處長阿 爾達再次提出,將阿克塞欽和葉爾羌劃入印度,這就是所謂的“阿爾達版圖”。1898年,英國駐喀什代表馬繼業提出了另一種劃分方法,即把阿克塞欽一部分劃 入印度,另一部分劃給中國,英國政府采用了馬繼業的方案,次年由英國駐北京公使竇訥樂正式向清政府提出,這就是所謂的“馬繼業-竇訥樂線”。
曆史上英國政府對阿克塞欽地區的三條線 《印度對華戰爭》附圖,內維爾•馬克斯韋爾著(澳大利亞)
雖然英國政府機關算盡,但是,上述三條線都被中國政府所拒絕,未予承認。事實上,英國曾計劃將印度邊界擴張到昆侖山,從而吞並整個西藏,但由於俄國的反對而未能實施。就這樣,在列強之間的夾縫中,中國保住了對阿克塞欽的主權。
既然如此,那為什麽印度獨立後,卻對此產生了野心呢?原來,在印巴分治之後,克什米爾問題就凸現了出來,談到克什米爾的疆界,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拉達克和 西藏的邊界,印度對此不太了解,遂委托克什米爾進行調查,克什米爾地區為了自身利益,按照英國殖民當局製作的、並沒有產生過法律效力的地圖,提出了多餘的 領土要求。
這就是西段領土爭端的曆史由來。
1951年,趁解放軍進軍阿裏之際,印度開始我國巴裏加斯地區,並正式照會中國,對阿克塞欽和班公湖地區提出了領土要求,由此形成了三塊爭議地區。
1、阿克塞欽地區
阿克塞欽是西段最大的 爭議地區,麵積達2.7萬平方公裏,它是一個盆地,位於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之間,大部分是荒漠,人煙稀少,但是它南接阿裏,北鄰新疆,西控克什米爾,地勢 居高臨下,是新疆-西藏之間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也是當初英國想方設法想侵占該地的原因。阿克塞欽現為中國控製,屬於新疆和田市管轄。
2、班公湖地區
班公湖是一個狹長的湖,地跨中印兩國,此外,在班公湖以南,還有一個較小的湖叫斯潘古爾湖,屬於中國。在這兩個湖附近,共包括羌爾摩、羌巴瑪、俄夷、斯潘 古爾四塊地方,麵積約3950平方公裏,北麵被喀喇昆侖山將其與阿克塞欽分隔開,隻能通過空喀山口往來。1962年中印戰爭時,在這裏發生了激戰,現如 今,該地區為中國所實際控製,屬於阿裏地區土日縣管轄。此外,班公湖上還有我軍一艘軍艦巡弋,是我國唯一一艘航行在內陸湖上的軍艦,號稱西海艦隊。
3、巴裏加斯地區
巴裏加斯地區共包括基古納魯河、烏木隆、碟木綽克、果洛四塊地方,麵積共1900平方公裏。目前共有450平方公裏土地被印度實際控製。
阿克塞欽、班公湖和巴裏加斯地區 《印度對華戰爭》附圖,內維爾•馬克斯韋爾著(澳大利亞)
三、中段
中印邊界中段,是指中國西藏阿裏地區同印度旁遮普、喜馬偕爾和北方邦接壤的邊界。它北起中印邊境西段邊界的終點6795 高地,南至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的強拉山口(即裏普列克山口),總長約450 公裏。其中爭議領土共四部分,分別是巨哇、曲惹地區,什不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以及烏熱、然衝、拉不底(即香紮、拉不底)地區。
中印中段爭議地區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史》附圖
1、巨哇、曲惹地區
巨哇、曲惹地區麵積共332平方公裏,1958年,印度軍隊進入該地區,並修築房屋,設置哨卡,從此侵占了該地區。
2、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
什布奇是中國紮達縣的一個鄉,什布奇山口在什布奇以西5公裏處,什布奇山口再向西,有活不桑河,中印之間的傳統習慣線就以活不桑河為界,1954年,印度出兵侵占該地,在中國嚴正交涉之下,同年11月撤回,1958年再次侵占。該地區共35平方公裏。
巨哇、曲惹地區和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 網友製作
3、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
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是指桑久拉山口西南,公貢桑巴以東,甲紮崗噶河及其支流所經之地。桑、蔥莎分別位於甲紮崗噶河的北南兩岸,相距25公裏;波林三多位於托林西南,地處三岔路口。
從1919年開始,英國就試圖侵占桑和蔥莎,但並未完全得逞,兩地人民依舊向西藏政府繳納稅賦,甚至在1932年西藏政府還清查過該地的戶口。1950年,印軍開始侵占該地,1952年占領蔥莎和桑,1955年占領波林三多。該地區麵積1451平方公裏。
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 網友製作
4、烏熱、然衝、拉不底地區
烏熱位於達巴宗正南偏東約60公裏的峽穀中,是天然夏季牧場;然衝位於烏熱正西偏北;拉不底地區即香紮、朱畢鍾、拉不底等地的總稱,1954年,印度將其劃入印度版圖,並開始了對該地區的侵占。
1954年,印軍進駐烏熱,中國提出交涉,但印度未予理會。後因物資補給困難,印軍被迫撤出,中國軍隊於1955年進駐該地,同年6月,印軍再次進駐,形 成了兩軍緊張對峙的局麵。但印軍再次因為大雪封山,而被迫於9月撤離。1956年,中印雙方達成了在烏熱互不駐軍的協議,中國軍隊撤離。誰知印度背信棄 義,雙方協議墨跡未幹,印軍又於同年6月進駐,自此,烏熱稱為中段邊界問題的熱點。
1955後,印度侵占然衝。1956年,印軍進駐香紮、拉不底,並侵占至今。
本地區總麵積855平方公裏。
烏熱、然衝、拉不底地區 網友製作
四、中印邊界戰爭
在領土問題上,印度比他原來的主子英國要貪婪得多,也直接得多。貌似中印之間的領土爭端是英國埋下的禍根,然而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英國並沒有實質性的得到什麽。而印度則直接出兵侵占,而且在1958年就悍然將麥克馬洪線宣布為正式國界。
1960年,印度開始進一步醞釀向所謂中國“占領”地區派遣巡邏隊,插入中國哨所之間的空隙地帶建立據點。這一侵略計劃,後來被印度政府稱之為“前進政 策”。“前進政策”的目標是:印軍要盡可能多地在中國控製的地區建立哨所,以此來逐步改變阿克賽欽的軍事力量對比,並且在中國哨所之間建立印度哨所和巡邏 隊,遏製中國的補給線,最終使印度有足夠優勢趕走中國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1962年10月10日,印軍向東段邊界的中國扯冬哨所發起了攻擊,10月14日,印度國防部長發布了戰爭動員令。10月20日,戰爭全麵開始。
戰爭第一階段,自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28日結束,在東、西兩線同時展開。在戰爭中,印軍共投入兵力2.2萬人,其戰略意圖是,在東線固守克節 朗、棒山口、達旺一線,並繼續侵占克節朗河以北地區,以構築起中印邊境東段“以塔克拉山(即拉則山)山脊為界”的中印邊境線。在西段則依托其侵占中國領土 所建立的43個據點,繼續蠶食中國領土,直至占領阿克塞欽全地區。
中國在東線,則以西藏軍區1萬餘人的兵力迎擊克節朗地區印軍的進攻,並將其和可能來援的印軍全部殲滅。在西線,則以新疆軍區一個關的兵力迎擊印軍進攻,並殲滅侵入加勒萬和紅山頭的敵人。同時昌都、林芝、山南等地部隊向印軍實行側擊,配合主攻方向的作戰。
10月20日,中國軍隊1萬餘人的優勢兵力,對印軍展開了攻擊,駐克節朗印軍大部被殲,一部潰逃。22日,中國國防部宣布,中國軍隊沒有必要收非法的麥克 馬洪線的限製,23日,中國軍隊占領棒山口,並越過麥線,分五路追擊,25日,占領達旺。此役共殲滅印軍第七旅和其他一部,共1900餘人,俘虜印第七旅 準將旅長達維爾,肅清了麥線以南之地,收複了藏南地區。
東線克節朗戰役 《中印邊境反擊作戰史》附圖
在西線,解放軍在10月20日開始攻擊,21日奪取紅山頭,並肅清周圍之敵,20日至23日,肅清加勒萬河穀和清河尾灘之敵,21日至24日,向班公湖地 區之敵發動進攻,並徹底肅清,隨後轉戰巴裏加斯,將駐該地區之敵軍全部圍殲,收複巴裏加斯。此戰解放軍從喀喇昆侖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裏,收複了西線全 部被印軍占領的國土。
西線第一季度戰役 《中印邊境反擊作戰史》附圖
1962年11月16日至21日,第二階段戰役打響。在東線,主要發生了西山口-邦迪拉戰役和瓦弄戰役。在西山口-邦迪拉戰役中,解放軍全殲印軍三個旅,擊斃俘虜少將旅長霍希爾•辛格以下5200餘人。在瓦弄戰役中,印軍11旅全線潰退,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西山口-邦迪拉戰役《中印邊境反擊作戰史》附圖
瓦弄戰役 《中印邊境反擊作戰史》附圖
在西線,第二階段主要發生了班公洛戰役,11月18日,印軍向駐守斯潘古爾湖的中國軍隊發動,解放軍一部迂回到印軍側後,拔除其據點,另一部則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翻越冰大阪,出敵側後,19日,印軍全軍潰逃,20日,中國軍隊清楚西段敵全部據點。班公洛之戰勝利結束。
班公洛戰役 《中印邊境反擊作戰史》附圖
至此,曆時一個月的中印戰爭全部結束,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動用總兵力4萬人,印軍32.4萬人,中國軍隊擊斃敵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00 餘人,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00 餘人,繳獲各種炮300 餘門,飛機5 架,坦克9 輛,汽車400 多台,各種槍6400 餘支(挺),各種彈藥400 餘萬發。而自身陣亡僅722人,負傷1697人,可謂大勝。
11月22日,中國單方麵宣布停火,並自12月1日起,中國軍隊自實際控製線後撤20公裏,在20公裏之內隻設民警檢查站。至1963年,中國完成了單方麵撤軍計劃,並歸還了繳獲的印軍武器。
在中國撤軍後的數十年間,印度再次越過傳統邊界線,重新侵占了藏南及西線巴裏加斯450平方公裏的土地,並在藏南成立了偽“阿魯納恰爾邦”,且移民100 萬,至此,中印邊境又回到了1962年戰爭之前的狀態,而且更加不利於中國。——印度敗而不敗,中國除了得到一個戰勝者的名號之外,一無所獲。
五、戰後中印邊界問題的談判
1976年,中印決定互派大使,結束了兩國自62年戰爭以來長達14年沒有大使的局麵。1979年,中印開始了首輪邊界問題談判,截至2010年8月8 日,雙方已經進行了13輪談判,但到目前為止,談判並沒有取得什麽實質性的進展,——或者有進展,但我們無從得知,因為中印邊界談判是閉門磋商,不對外公 布談判結果。
事實上,在當前的形勢下,中國想通過談判索回藏南地區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那裏有100萬以上的印度人,印度在那裏進行了將近50年的統治,那裏和中國的聯係幾乎已經斷絕,在這種情況下,藏南地區的回歸,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曆年來中印兩國在邊界問題上“以東換西”的傳言甚囂塵上,所謂“以東換西”,指的是中方放棄在東段的要求,印方放棄西段的要求, 作為補償,印方把中段吃下去的2,000平方公裏吐出來,歸還中國,此外,中國還或許要求歸還達旺。很多人——包括我在內——相信,這個“以東換西”的方 案是中國的底線。
但在2010年8月,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薑瑜稱:“這些說法毫無根據”,隻是個別媒體的揣測。
雖然中印雙方政府都在努力營造一種和平的氛圍,但邊界上依舊不時傳出不和諧的聲音。這條牽扯到全球1/3人口的邊界線到底將走向何方,我們且拭目以待。
六、一些感想
縱覽中印邊界史,很多地方都是發人深省的。中國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可謂是一錯再錯乃至於三錯,最終造成了今日大片領土被侵占的被動局麵。
首先,是1914年西拉姆會議時的西藏政府,當時西藏為了擺脫中國的控製,可謂是病急亂投醫,輕易的相信了英國。西藏人不知道現代外交中所包含的這些貓 膩,甚至也不知道麥克馬洪線將對西藏的利益造成何等的損害,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遂與之換約。也許在藏人心中,存在著事後可以反悔的想法,卻不知 道在現代條約體製下,一紙條約對雙方的製約都是致命的。雖然此後西藏政府堅決拒絕承認麥線的合法性,但錯已鑄成,如之奈何。
其次,是中國共產黨,1951年印度侵占達旺,尚可以解釋為共產黨對西藏情況不熟悉,但印度占領藏南全境,則是數年之後的事情,為什麽也不采取任何有力措 施加以製止?何況作為一個國家政府,怎能以“情況不熟悉”五字而謝天下?此後十年間,對於印度的步步進逼,中國方麵一退再退,從傳統習慣線退到麥克馬洪 線,又從麥克馬洪線更向北退,但是,這種軟弱的妥協並沒有換來臆想中的諒解和緩和,反而鼓勵著印度方麵更大膽的緊逼。1960年,印度推行“前進政策”, 對中國領土進行全麵的滲透和侵占,之所以進行這種挑釁,是因為印度政府的認為:“無論印度派出多少巡邏隊進入中國領土和在中國境內建立多少哨所,中國也不會進行武力幹預”,尼赫魯認為,“前進政策是非常穩妥的和有效的,既可避免冒直接發動戰爭的危險,又可為發展邊遠地區提供最佳途徑。” 顯而易見,印度的對中國領土的侵占,是中國的綏靖政策所導致。毛澤東在抗戰時有句名言,稱“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這真是至理名 言,隻可惜是十餘年後,毛本人卻忘記了這句話,他本想以在邊界上的妥協退讓來尋求中印之間的和平與合作,誰知最終卻導致了戰爭,使得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第三 世界國家從此分道揚鑣。
最後,是在戰爭結果的處理上,這場戰爭,印度敗而不敗,中國勝而不勝,最終形成的局麵和戰爭之前沒有任何區別,就中國而言,這場勝利並沒有帶來任何戰果。 為什麽會這樣?共產黨在對戰爭結果的處理上,依舊遵循了戰前的綏靖政策。現在有很多人在這件事上為共產黨辯護,說後勤什麽的。是,不可否認,對藏南的後勤 供應困難很大,——但那是在戰時。在戰爭結束後,我們大部隊回撤,而在當地建立哨所,留幾個、十幾個戰士,這又能對後勤有多大的壓力?可是沒有,我們全軍 撤退到麥線以北,而將已經收複的國土再次拱手讓人。也有人說,我們雖然失去了領土,但在政治上得分了,可是隻要公正的看一看,就知道戰爭結束後,我們在政 治上的處境並沒有任何好轉,雖然我們撤回了軍隊,交還了繳獲,但時至今日,外國人依舊以這場戰爭為例來證明中國人之好戰。——毛澤東曾經嘲笑過宋襄公,說 他是“蠢豬般的仁義”,但不客氣的講,在中印戰爭的處理上,他自己貌似也好不到哪裏去。
總之,在中印邊境上,印度人完成了連英國人也未能完成的偉業,而中國共產黨則做到了連國民黨也未能做到的喪權,其中真的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