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正文

巨鹿之戰新解

(2011-05-01 18:44:00) 下一個

軒轅春秋:西楚項昂之原創

 

巨鹿之戰新解:項羽巧借兩河道取勝 破釜沉舟對戰局可能影響甚微

  【巨鹿戰前趙地的形勢以及被嚴重忽略了的趙地豪傑們】

  在我們詳細敘述巨鹿之戰這一偉大的戰役之前,有必要先回顧一下趙地的形勢。

  先說張耳、陳餘兩人,張耳是原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西)人,此人十分有才能,年輕的時候,做過戰國四公子之首信陵君的門客,後來客居外黃縣(今河 南蘭考東南),外黃富戶聽聞張耳賢良,於是將女兒嫁給張耳為妻,張耳由此發達,他也學信陵君的樣子,養了不少門客,後來劉邦就曾前往外黃做過張耳的門客。 張耳的社會影響力逐步增大,之後做上了外黃縣縣令。陳餘也是魏國大梁人,喜好儒學,年少的時候便才能出眾,與張耳同樣好運,也有富戶看上了陳餘,將其招為 女婿。大抵是英雄相惜又是同鄉的緣故,張耳與陳餘兩人關係非常友善,張耳年長,陳餘常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張耳。

  秦滅亡魏國幾年之後,聽聞張耳、陳餘在魏國很有影響力,擔心他們對秦國的長治久安產生隱患,於是下令逮捕這兩人,得張耳者賞千金,得陳餘者賞五百金,張耳、陳餘為了躲避秦王朝的追捕,隱居在陳縣。

  轉眼間,十來年過去了,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占領陳縣,張耳、陳餘前往拜見陳勝,準備做一番大事,陳勝在很早以前就聽聞過張耳、陳餘的大名,見到兩人 之後非常高興。可惜並不湊巧的是,初期的好感很快便因政見的不同而不歡而散。陳縣的豪傑紛紛勸說陳勝自立為王,陳勝很有些稱王的想法,對此張耳、陳餘有完 全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陳勝剛占領陳縣便自立為王,天下百姓就會看到陳王的私心,不會真心歸附於他,而他的將領們也將紛紛抱有割據一方的私心;還不如複立 六國之後以廣力黨羽,攻陷關中以號令諸侯。陳勝沒有聽從張耳、陳餘的意見,仍然自立為王,號曰張楚

  張耳、陳餘眼見陳勝對他們並不打算重用,於是向陳勝請兵北略趙地,二世元年八月,陳勝以自己的好朋友陳縣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餘為左右 校尉,士卒三千人,北略趙地。武臣率部渡過黃河之後,號召各地豪傑反抗暴秦、謀求封侯之業,初期發展較為順利,各地豪傑紛紛前來歸附,總兵力達到幾萬人, 武臣因為實力擴張,得以號為武信君。但是好景不長,因武臣每得手一座城市,便誅殺其中的舊秦官吏,這樣得手了十座城池之後,趙地其餘的城池便紛紛堅守,不 肯投向張楚軍。

  為打開局麵,武臣決定使用武力,他決定首先攻打易水南岸的範陽縣。對於首次使用武力,武臣、張耳、陳餘等人恐怕十分忐忑,假如這次攻勢不順利,那麽他們在趙地恐怕很難打開局麵。

  這個時候,天助武臣,一個我們很多人知道得並不多,卻曾險些顛覆楚漢戰爭最終局麵的人物出現了,此人便是範陽人蒯通,我們之後會在韓信的故事裏屢次提到他。

 

 武臣軍尚未到達範陽之前,蒯通去拜見範陽縣令,作為一個平民,想獲取和縣令說話的機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蒯通首先先聲奪人: 聞公之將死,故吊。雖然,賀公得通而生,這句話一下子抓住了範陽令正惶恐的內心,使範陽令反倒向他討教了起來。蒯通頓了一下,分析眼下的局勢說:秦法 嚴苛,大人您在任十年,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在您手上遭受過殘害,民眾十分怨恨您,隻是因秦法嚴苛,敢怒不敢言罷了,現在六國各地的豪傑紛紛起兵反秦,武信君 的軍隊即將殺到範陽,城中百姓不願意為您防守範陽城,都想著殺了您好借您的人頭去武信君那裏領功,所以我才說您危在旦夕。不過,也並非沒有轉危為安的辦 法,隻要您趕緊派我去武信君那裏走一趟,我擔保您不僅平安無事,還能轉禍為福。範陽縣令聽完蒯通的話之後,大概是半信半疑,信的是蒯通對目前的局勢分析 的很準確,自己的確是危在旦夕,疑的是蒯通說能讓自己轉禍為福。但是現在武信君的軍隊即將到達,已經容不得範陽縣令思慮太多,於是他派遣蒯通為使者前往武 信君軍營。

  蒯通見到武臣之後,首先對武臣說:將軍您統帥幾萬士兵將要進攻範陽,在下私下以為是下策,假如聽從我的計策,可以不戰而下範陽,傳檄而定千裏。 臣雖然將信將疑,但是對於蒯通所說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蒯通接著說:範陽縣令貪生怕死,貪圖富貴,十分想投降將軍,可是又害怕將軍您像以往一樣誅殺舊秦官 吏,所以隻有強令範陽士兵堅守城池,以圖保全。小民了解範陽城中的情況,現在已經有不少範陽青年打算殺死範陽縣令,取而代之,從而與將軍您對抗,到時候他 們是否會向將軍您投降就未可知了。以在下的意思,還不如賜封範陽縣令為侯,如此範陽縣令必然投降將軍。範陽縣令投降之後,趙地其餘城池的舊秦官吏看到範陽 令不但沒有被殺,反倒更為顯貴,必然爭相投向將軍,這就是在下所說的傳檄而定千裏的方法。武臣見他說的頗有道理,於是采納蒯通的意見,招降範陽令,聽聞 範陽令的情況後,趙地舊秦官吏風聞而降,不戰而下的有三十多個城池。

  短短一個月間,武臣獲取了趙地的大部分城邑,張耳、陳餘兩人頗有野心,他們怨恨陳勝在初期不采納他們的謀劃,北略趙地的時候也不以他們為統帥,於是慫 恿武臣脫離陳勝,在趙地稱王。秦二世二年,武臣自立為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陳勝聽聞武臣自立為趙王之後,十分憤怒,起初想 盡數誅殺武臣等人的家人,然後發兵攻打趙國。有謀士勸諫陳勝說:現在強秦尚未滅亡卻誅殺武臣等人的家屬,勢必會讓趙國與我們對立,這對大王您消滅秦國的 大計十分不利。不如默認既成事實,讓他們發兵與我們一起向秦國進攻。聽到謀士的諫言,陳勝也冷靜了下來,他決定軟禁武臣家屬,封張耳之子張敖為成都君以 籠絡張耳,督促趙王發兵向西攻打秦國。

  人們常說,劉邦彭城之戰失敗後,在逃命的時候多次拋下自己的骨肉,足見劉邦心腸是何等之硬。武臣、陳餘、張耳等人打算自立為王的時候,又何曾考慮過自己的家人?而劉邦在逃命之時所處的形勢,比起武臣等人又何止窘困百倍呢?

  回到正題。陳勝督促武臣出兵西向滅秦的使者到達趙國之後,張耳、陳餘並不打算按照陳勝的打算出兵伐秦,他們蠱惑武臣說:陳勝一旦消滅秦國,必然對趙 國用兵,與其與陳勝一起西向滅秦,還不如擴充趙國的實力。這樣即使陳勝戰勝秦國,也難以戰勝趙國。武臣再次聽從了張耳、陳餘的意見,不發兵攻擊秦國,積 極於擴充勢力。他派遣韓廣率兵進攻燕地,李良率兵進攻常山,張黶率部進攻上黨。

  除了這三個將領之外,還有一個趙將在此不得不提一下,此人便是後來的殷王司馬卬,從血脈上講,他是司馬遷的遠親,《史記·太史公自序》裏說:自司馬 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其在衛者,相中山。在趙者,以傳劍論顯,蒯聵其後也。在秦者名錯,與張儀爭論,於是惠王使錯將伐蜀……蒯聵玄 孫卬為武信君將而徇朝歌。從文字上看,司馬卬作為武臣所部,率兵進攻淇水南岸的朝歌(今河南淇縣),但是史料上並沒有給出司馬卬受命進攻朝歌的具體時 間,司馬遷在上文中強調武信君武臣,而非趙王武臣,那麽司馬卬受命進攻朝歌恐怕應當在武臣沒有自立為趙王之前。

 

 秦二世元年九月,進攻燕地的韓廣被燕地百姓擁立為燕王,武臣對於韓廣背叛十分惱怒,率兵與張耳、陳餘一 起北伐燕國,到達燕趙邊境之後,可能是因為武臣此人太過大意,居然為燕國士兵所俘虜,俘虜武臣的燕將以武臣作為要挾,要平分趙地。張耳、陳餘派了多批使者 前去燕軍營地談判,都為燕將所殺。趙軍中有一個後勤士兵,很能洞悉人心,他看到了眼前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為了後半生的富貴,他孤身一人冒著生命危險前往 燕軍營地,麵見燕將。他首先問燕將:將軍您可知道張耳、陳餘兩人現在的想做什麽?燕將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想讓我歸還趙王罷了。這個後勤士兵見燕將 並沒有猜透張耳、陳餘的心思,於是笑著為燕將分析目前的形勢,他說:張耳、陳餘兩人素來很有野心,他們幫助武臣在短短一個月間獲取了趙地的幾十座城池, 這兩人其實都想稱王,隻是因為趙地剛剛平定,所以先依年紀長幼立武臣為王,現在他們在趙地已經較為穩固,張耳、陳餘一直想著分趙地稱王,隻是沒有機會罷 了,現在將軍您囚禁了趙王,張耳、陳餘二人表麵上是希望您釋放趙王,實際上是想借您之手殺死趙王,然後他們兩人好分趙地各自稱王啊。憑借一個趙國滅燕尚且 不是難事,何況像張耳、陳餘這樣的有才能之人互相協助,對燕問以殺趙王之罪,滅燕不是十分輕鬆的事情嗎?簡言之,燕將現在正在被張耳、陳餘當槍使,當槍 使之後還將被冠以殺趙王之罪誅殺!這個小小的趙國後勤士兵,一番話讓燕將佩服得五體投地,燕將趕緊釋放了趙王武臣。

  可惜的是,史料中並沒有留下這位趙國後勤士兵的姓名,他隨同武臣從燕軍營地回來後,史料中便再也無他的相關記載。這麽一位有膽有識又人情練達的人物,假如他能夠有合適的機遇與平台,能夠成就像陳平那樣的功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啊。

  司馬遷曾說張耳、陳餘為刎頸之交,司馬遷也曾用這個詞形容廉頗、藺相如的交情,意為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我私下裏認為,太史公用刎頸之交形容廉頗、 藺相如以及張耳、陳餘的交情,實在是過分誇大了他們的友誼。廉頗、藺相如成為刎頸之交,隻因廉頗的負荊請罪,而在之前,廉頗是一直看不起藺相如的,他們並 無深厚的感情基礎;張耳、陳餘的交情,大概在一開始就含有功利的部分,最初張耳地位高,陳餘地位略低,陳餘卻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年長的張耳,項羽與劉邦並 肩作戰的時候,當時項羽25歲,劉邦49歲,也未見約為父子,而是約為兄弟。我們說深厚的朋友之情,一般說情同手足,那裏有說情同父子 呢?依上麵的趙國後勤小卒的分析,張耳、陳餘當時已經有了分王趙地的想法,如此,在兩人培植勢力的過程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摩擦,也難怪乎一年多後他們會成 為彼此仇視的敵人,而最終幾年之後陳餘被張耳所刎頸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李良已經攻下常山郡,趙王武臣接著命令他進攻太原郡,秦軍把守住井陘關,阻止李良部隊西進。李良以前大概是秦將,率軍狙擊李良的秦 將是個頗有謀略的人,他假托秦二世之名寫了一封沒有封口的密信,信中說:李良將軍您以前曾經為我大秦服役,我深知您的才能,假如將軍能夠棄暗投明,再次 擔任秦將,那麽我不僅要赦免你的投趙的罪行,還要異常重用你。李良拿到這份密信之後,反複權衡利弊,他首先是害怕這封信因為未曾封口的緣故,被武臣的密 探所知,從而引起武臣的懷疑,假如武臣不高興,想殺他隻需要一道命令而已;其二,當時陳勝所部主力被擊敗,章邯馬上就要攻打陳縣,消滅張楚政權,假如繼續 為趙王賣命,恐怕會被秦軍所碾碎,而投靠秦軍,說不定能謀個富貴。思慮良久,李良始終猶豫不決,於是決定先回邯鄲,請求加強兵力去進攻太原郡。在回邯鄲的 路上,趙王武臣的姐姐因為醉酒,不經意間傷害了李良的自尊心,這一舉徹底堅定了李良反趙的決心。李良率領部隊突襲邯鄲,趙軍沒有料到李良會反水,遭遇大 敗,趙王武臣、左丞相邵騷死於亂軍之中,張耳、陳餘耳目眾多,風聞了消息後便逃出了邯鄲城。

  李良雖然占據了邯鄲,但是兵力有限,難以擴展戰果,趙地百姓也並不歸附於他。張耳、陳得以收集殘兵,聚集了幾萬人,受此挫折,張耳、陳餘分趙地而王的 目標暫時無法實現了,為了取得整個趙地的擁護,他們在秦二世二年一月擁立戰國末年趙國國君之後趙歇為王,以信都(今河北邢台)為都城。

  這以後到章邯北上擊趙整整九個月期間趙地的情況,史書就交代的很含糊了,隻談到李良進攻除餘,遭到陳餘反擊,大概損失很大,之後李良便率領部隊歸屬於章邯,至於陳餘什麽時候擊敗李良,李良什麽時候率部歸屬章邯,則都沒有交代。

  魏王魏咎被困臨濟、田榮被圍東阿,項梁多次派遣使者向齊、趙請兵共同追擊秦軍的時候,趙軍都沒有前去增援,當時各路義軍還算比較團結,因此筆者推測趙軍可能是自顧不暇,無力出兵支援別的義軍

【趙將李齊死守巨鹿城 諸侯援兵雲集巨鹿】

  章邯自擊敗楚軍主力之後,留下少量部隊在黃河南岸防止楚軍西進,主力於秦二世二年後九月北渡黃河,向趙地進攻。日後楚軍再次振興並擊敗秦軍主力,不少 人便認為章邯不追擊楚軍殘部卻進攻趙國是其戰略上的失敗。其實,章邯先進攻趙國,隻是戰國末年秦滅六國時秦軍先趙後楚戰略的翻版。楚國距離秦國遙遠,國土 龐大,進攻楚國容易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而且趙國可以威脅秦軍的側翼。以章邯當時的位置來看,先趙後楚並不算失策,如果楚國不是出了像項羽這樣的英雄,誰 能保證先楚後趙的策略會更好呢?

  章邯主力北渡黃河後,與趙軍主力展開決戰,趙軍大敗。陳餘向北逃往常山郡,張耳、李齊與趙王歇率軍退入信都東麵的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城,秦將王離 率軍尾隨而至,包圍巨鹿城,章邯率部進攻漳水北岸的邯鄲城。秦軍很快攻破邯鄲,章邯將邯鄲的城郭夷平,並將百姓遷徙到邯鄲西南的河內地區。這個時候,陳餘 在常山征募了幾萬軍隊,駐紮在巨鹿城之北離秦軍較遠的地方,張耳的兒子張敖在代地征募了一萬多軍隊,也緊鄰陳餘駐紮在巨鹿之北。趙軍負隅頑抗,巨鹿一時難 以攻破,於是章邯命令王離、涉間包圍巨鹿,而自己則率領主力駐紮在巨鹿城南的棘原,修築甬道與黃河相連,為圍城部隊提供補給。棘原的具體位置,據北京大學 曆史係以曆史地理學知名的辛德勇教授考證,棘原東臨黃河,北近洹水,在漳水南岸,是秦軍的糧草集散地,距離巨鹿城大概有70公裏。秦軍的糧草自上遊順流而 下,在棘原上岸匯集,這些糧草再通過甬道補給給王離的圍城部隊。

  在此我們需要介紹一下防禦匈奴的北方邊防軍統帥王離。王離是名將王翦的孫子,王翦即為滅亡楚國的秦將。對於王離我們知道的並不算多,秦王政二十八年, 秦始皇東巡琅琊,作琅邪台,立石刻,石刻上說:“……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 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身為王翦孫子的王離,他的名字卻在素有戰功的父輩王賁之前,確實讓人有點匪夷所思。秦二世初立,胡亥為了鞏固 皇位,殺害原邊防軍統帥蒙恬,從此北方邊防軍歸曾身為蒙恬副將的王離指揮。對於北方邊防軍這支部隊我們已經在前文中敘述過,這支秦軍曾高達三十萬人,其中 有十萬人十分能征善戰,是當時北伐匈奴的主力,另二十萬人是戍卒,主要任務是防守長城防線,戰鬥力較一般。

  最初,因為周文逼近鹹陽,關中地區的部隊來不及征集,所以剿滅義軍的部隊最初以武裝刑徒為主,把周文擊退到函穀關外之後,章邯軍補充了大量關中士卒, 二世皇帝派遣長史司馬欣、董翳輔助章邯,筆者認為,這個時候北方邊防軍已經有部分南下了。章邯率軍出關之後,經過一年的戰鬥,減員嚴重,後來曾被項梁打 敗,秦二世因此悉起兵益章邯,王離率領的北方邊防軍把部分衛戍部隊留在北方防線,主力大舉南下,章邯才得以大敗楚軍,擊殺項梁。

  非常遺憾的是,參與巨鹿之戰的秦軍數量在史書上沒有進行具體交代,這對我們研究此次戰爭造成一些困難。在整個巨鹿之戰結束後,投降項羽的秦卒達20多萬,考慮到秦軍在持續半年多的巨鹿之戰中的戰損,巨鹿附近的秦軍總兵力應該至少有30萬。

  當時,巨鹿城中趙軍不過數萬殘兵敗將,麵對十倍於己的秦軍,趙將李齊指揮若定,組織軍民抵抗秦軍凶猛的攻勢,秦軍久戰不下,吃盡苦頭。章邯於是改變策 略,圍繞巨鹿城修築工事,打算困死趙軍,在秦軍修築工事的時候,李齊也多次率領軍隊主動出擊,破壞秦軍的工事進度,不斷對秦軍進行襲擾,因此巨鹿城才得以 堅守數月之久。巨鹿之戰得以殲滅秦軍主力,李齊可謂功不可沒。

  張耳被圍困在巨鹿城內,外圍的秦軍一重又一重,張耳數次向陳餘請求救兵,陳餘認為以目前的形勢,他的幾萬人馬去攻打秦軍無異送死,始終不肯發兵(兩人反目的開始),張耳大怒,派遣兩個使者責讓陳餘,陳餘隻好派了五千兵馬給他們去攻打秦軍,結果被秦軍全殲。

  麵對秦軍主力唑唑逼人的攻勢,趙國人深感恐懼,不斷派出使者前往各地求救。唇亡則齒寒,麵對巨鹿的危機,諸路義軍為了顧全大局,紛紛出兵救趙,但是這些軍隊都懼怕秦軍,都駐紮在陳餘的軍營附近,不敢攻打秦軍。

  在前來救援的諸路義軍之中,除了楚軍外,有兩支較為強大,一支是燕軍,一支是魏軍。二世三年十月,燕王派遣臧荼救趙;十二月,魏豹也率軍救趙,魏豹是 魏王魏咎的弟弟,在臨濟城破的時候,魏豹逃了出來,楚懷王給他幾千兵馬,讓他去複興魏地,魏豹與各路諸侯一樣,也是駐紮在陳餘的旁邊。齊國的田榮因為與趙 國人有矛盾,拒絕發兵救援趙國。以地圖來看,這些義軍當是依靠泜水與漳水為補給線,從趙燕腹地運糧過來,這樣才能保證他們長期駐紮在巨鹿以北而不鬧糧荒。

 

【楚人救趙 項羽北上救趙路線新解】

  二世二年後九月,趙國屢屢向楚國求救,為了顧全大局,楚懷王決定出兵救趙,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範增為末將,北救趙;派遣劉邦向西進軍,收攏陳勝、項梁散落各地的殘兵敗將,拱衛彭城、為北上救趙楚軍主力提供掩護。

  楚軍主力西行到達安陽之後,就一直停滯不前,長達四十六天之久。

  這個時候項羽向宋義建議迅速率領部隊過黃河,與諸侯聯軍協力攻打秦軍。但是宋義不這麽看,他打算讓秦趙決一勝負之後趁虛而入。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宋義並不具備統帥大軍的才能,他不北上救趙而打算乘秦趙之敝,可以說正中章邯下懷,給了秦軍將反秦諸侯各個擊破的機會;他不體恤士 卒,長期留駐安陽,補給跟不上,士卒因此經常吃不飽;他不設法改善宿營條件,天寒大雨,以至士卒又凍又餓;不僅如此,他還送兒子宋襄去齊國為相,大擺酒 宴,積極經營私利。

  畏敵不前,不恤士卒,飲酒高會,可能很多楚軍將士已經對宋義相當不滿,於是項羽假借懷王的命令斬殺了宋義,懷王隻好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獲取楚軍的統帥權後,立即拔營北上,準備營救巨鹿。

  要想搞清楚項羽北上營救巨鹿的路線,有一個地名非搞清楚不可,那便是楚軍停駐46天之久的安陽。

  對於安陽的地理位置,很早以來就有兩種不同的主流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沿襲唐朝人顏師古的研究,認為安陽在今河南安陽西南;第二種說法,是沿襲唐朝人司馬貞的研究,認為安陽在今山東曹縣東側。

  很早以前,我就對這兩種說法頗有疑問,但是鄙人自認才疏學淺,不敢隨便質疑先賢。我的疑問有兩點:一、當時出國的中心地帶在淮河一帶,以彭城為中心, 不論是山東曹縣的安陽,還是河南的安陽,都距離彭城過遠,山東曹縣安陽距離彭城有近250公裏,按當時行軍速度一日25公裏算,有十天的行軍距離,河南的 安陽則距離彭城更遠,有近400公裏,足夠16天的行軍距離。就地理位置來看,河南安陽位於定陶西北方向,巨鹿的西南方向,山東安陽位於定陶的西南方向, 章邯在定陶大敗楚軍,必然在定陶留守了不少軍隊,楚軍如何得以未經戰鬥前進到定陶的西方?二、就補給形式而言,山東曹縣的安陽附近沒有水路,楚軍主力在此 駐紮46天將麵臨很重的後勤壓力;至於河南的安陽,它位於巨鹿的西方,在秦軍的背後!這兩個地區都可以威脅到巨鹿城下秦軍主力的黃河補給線,秦軍如何能容 忍楚軍機動到他們的後方呢?

  這個問題,困惑我良久。幸得北京大學曆史係以曆史地理知名的辛德勇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科學考證,讓我豁然開朗。他提出安陽既不在今河南安陽,也不在山東曹縣,而是在無鹽附近,即今山東東平以西安山以南。

  辛教授給了幾個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他的觀點,現在我列舉比較重點的如下:

  一、安陽在秦漢時期是個極為常見的地名,有好多處之多。辛教授列舉了秦安陽、趙安陽、燕安陽、韓安陽、魏安陽、齊安陽……足有十幾個之多;

  二、司馬遷著《史記》,必指黃河,因此安陽必然在黃河以南;

  三、無論是楚軍駐紮在河南安陽,還是山東曹縣安陽,渡過黃河都要通過白馬渡口這個戰略要地。巨鹿之戰王離的部隊被殲滅後,劉邦西進的時候還與駐守在白 馬渡口的秦軍楊熊部隊發生激戰,未能取勝。而且白馬渡口還掩護著巨鹿城下秦軍主力的後勤補給線,楊熊如何能敞開渡口放項羽所部北上?因此,楚軍主力渡過黃 河當不在白馬渡口。

  經過反複考證,辛教授把安陽定在了山東東平以西安山以南,假如安陽在這一地區,那麽很多疑問便可以迎刃而解。

  現在我們來還原項羽北上救趙的路線。楚軍自彭城出發,沿泗水北上,經過沛縣、胡陵,到達薛郡,然後離開泗水,北上約50公裏到達山東東平以西的安陽, 安陽地處濟水與汶水的交匯處,各地的糧草可以通過河流方便轉運,自楚國腹地來的糧草可以走泗水運轉,然後陸運約50公裏到達安陽楚軍營地。安陽與無鹽兩地 緊鄰,這樣宋義才有可能派遣兒子前去齊國的時候在無鹽大擺酒宴,因為主帥離開他的軍隊過遠與過久,對軍隊來說,都是頗為危險的。楚軍在安陽停留了46天之 後,項羽殺死了宋義,率軍北上救趙。楚軍沿濟水北上,深入齊境,這個時候,齊將田都為了顧全大局,叛(田)榮,往助項羽救趙。二世三年十二月,戰國末 齊王建的孫子田安攻下濟北幾座城池,在項羽剛渡黃河的時候投降項羽。可能在楚軍沿濟水北上到今山東東阿的時候,楚軍離開濟水,北上行軍四天,跋涉約100 公裏,到達黃河上另一個著名渡口,即平原渡口,準備渡過黃河救趙。

 

【決戰巨鹿 項羽巧借漳河、洹河兩條河道取勝】

  非常可惜的是,對於這場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戰爭,史書留給我們的文字記載是比較少的,不過,比起國史中大多數戰役的記載,是要詳細得多的。

  巨鹿之戰戰役進程在《史記》中主要記載在如下四處:

  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钜鹿。戰少利,陳餘複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 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钜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 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 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項羽本紀》

  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諸侯軍乃敢擊圍钜鹿秦軍,遂虜王離。涉間自殺。卒存钜鹿者,楚力也。《張耳陳餘列傳》

  項籍使布先渡河擊秦,布數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從之,遂破秦軍,降章邯等。楚兵常勝,功冠諸侯。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眾也。《黥布列傳》

  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袪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於钜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嚐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 也。《張釋之馮唐列傳》,這是一條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史料,巨鹿城之所以能堅守,李齊功不可沒。假如沒有李齊的堅守,章邯可能先攻陷巨鹿,再掃蕩城北的各 路人馬。沒有了各路諸侯對於秦軍的牽製,對於楚軍是十分不利的,所以當時項羽勸諫宋義及早過河救趙。

  整個戰役是分幾步走的,第一步,項羽派遣當陽君英布、蒲將軍率領兩萬軍隊從平原渡口過河,進行試探性的進攻,多次襲擊章邯的甬道,打擊秦軍補給線。

  可能有人要問,陳餘幾萬軍隊都不敢去攻打秦軍,這區區兩萬人馬怎麽敢虎口拔牙呢?

  在此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秦軍的態勢。從曆代戰史來看,圍城作戰的部隊,一怕內外夾擊;二怕糧草不繼。

  先說內外夾擊,為了防止這個,就得有大部隊掩護圍城部隊,這是章邯在外圍為王離圍城部隊威懾諸侯的原因。

  再說糧草不繼,談這個問題首先必先了解古代的後勤製度。在古代戰爭中,補給主要有兩個方式,一種是就地征集補給,包括從敵人那裏奪取補給品;一種是從後方運輸。

 

  就地補給是有限度的,假如一支軍隊在一個地區駐留,它在這一地區能駐留的時間取決於所奪取的糧食儲 量,如果在當地沒有大型糧倉的話,當地糧食儲備是非常有限的。一旦糧食消耗完,該軍隊就必須轉移,這對於在行動中作戰的部隊並不是難事,但是對於長期圍城 和對峙的軍隊來說,經常移動是不可能的,因此它必須依賴後方補給。

  從後方運輸得看情況,假如采用陸路運輸的話,效率是非常之低的。陸路運輸采用的要麽采用牲口駝運,要麽采用牲口拉車,要麽采用人力,這都取決於道路的 好壞。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如是談到從後方運糧的困難:凡是軍隊出發,(怎樣)在敵人那裏得到糧食,是最要緊的事務了。運糧不但開銷大,而且情況不容 許走遠路。我曾經計算過,一個人背40公升米,一個士兵自己帶五天的幹糧。一個民夫負擔一個士兵的軍糧開銷,一次可以走18……3個民夫負擔1個士兵的 軍糧開銷,一次可以走31天(120公升米,前6天半4個人每天吃5.3公升,然後減去一個民夫,給他4天的糧食,後麵17天三個人每天吃4公升米,又減 去一個民夫,給他9天的糧食;最後18天,兩人每天吃2.6公升米加幹糧)把回程算在裏麵,隻能往前走16天(前6天半每天吃5.3公升米,中間7天每天 吃4公升,後麵11天和回程每天吃2.6公升加幹糧)3個民夫負擔1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如果出兵十萬,輜重部隊要占去三分之一,能真正參加戰鬥的士 兵隻有七萬人,已經要用30萬人運糧了,再要增加就難了……如果用牲畜車輛來運糧,那麽駱駝可以運201公升,馬和騾子可運100公升,驢子可運67 升。比起人運來,雖然運得要多而消耗要少,但是(路上)不能按時喂養和照顧,牲畜很容易消瘦死亡,一頭牲畜死了,那麽就要連它所背的糧食一起扔掉,比起用 人運糧來,好處和害處各居一半

  與之相反,水路運輸就要高效得多,《張儀列傳》裏曾談到:秦西有巴蜀,大船積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餘裏。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 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裏,裏數雖多,然而不費牛馬之力。一隻船可以運載五十個士兵以及這些士兵三個月的補給,而且船隻行動迅速,一日可以行三百 裏。

  因此,美國著名戰史學家阿徹·瓊斯在其名著《西方戰爭藝術》中,對於後勤問題,曾作出如下結論:一支強大的軍隊要在一地停留較長的時間,通常必須有水 路運輸通道。一支與駐地居民和資源之比很大的軍隊,除非擁有方便的水上運輸,並有可供船運的豐富補給,否則隻能經常向新的地區機動。

  我們再把視角轉回巨鹿戰場,秦軍30多萬人集中在巨鹿附近,巨鹿附近的糧食早就被他們消耗光了,他們必須依賴後方的補給,所以章邯才修築連接黃河的甬 道,來補給王離的圍城部隊。其補給路線應該是從成皋附近的敖倉順流而下,經過白馬渡口,到達巨鹿附近,在棘原上岸匯集,經過甬道北上,依次經過洹河和漳河 上的浮橋,最後到達巨鹿城下。為了保護甬道的安全,章邯在整條甬道上都設置了警戒,因為章邯害怕對手破壞河流上的浮橋,延誤糧草的運輸,他在洹河和漳河的 橋頭堡都設置了大量兵力,當然,章邯的主力無疑是放在棘原。

  我們展開《中國曆史地圖集》中的秦圖,就會發現,從巨鹿城到達黃河邊上,其距離最短也有大約75公裏,古代步兵普遍的行軍速度是日行25公裏,也就是說,這段距離夠三天的行軍。正是這並不算短的補給距離,露出了秦軍的軟肋。

  根據本人多年對於戰史的研究,我個人猜測,英布所統帥的這兩萬部隊,基本都是輕步兵與輕騎兵,這種部隊行動迅速,能夠迅速的組織進攻和脫離戰場。章邯 需要保護這條漫長的補給線,他的兵力雖然很多,但是他的主力部隊行動較為遲緩,基本不可能在英布進攻甬道的時候前去支援,至於他的機動部隊,雖然具備和英 布所部一樣的速度,可是他並不知道英布的軍隊從那個地方進攻,古代通訊並不發達,遭受進攻的地區很難第一時間將情況通知給章邯,等到這些部隊趕到戰場的時 候,英布大半已經遠去隱蔽起來了。如此反複,英布才能多次絕斷秦軍甬道,而自己的軍隊卻沒有遭受多大損失。

  這種情況,就跟匈奴人襲擊漢朝邊境類似。匈奴人口較少,能夠動員的部隊一般不超過三十萬人。而漢人國土廣袤,人口眾多,能夠動員幾百萬軍隊。可是漢朝 人往往並不占有優勢。匈奴人利用機動優勢,襲擊漢人邊境之一點,由於漢朝人邊境線漫長,所以襲擊的軍隊對於防守的部隊有絕對優勢,很容易得手,漢人的大量 步兵追不上他們,無用武之地。漢人的騎兵雖然也較強大,但是等他們集結起來前去增援的時候,匈奴騎兵多半已經得勝而歸,隱匿到茫茫草原之中去了。

  利用輕裝部隊插入對手補給線上進行襲擾,以斷絕對手補給的戰術在戰史上並不少見,實施的條件一般是兩個:己方擁有一支精銳的機動部隊;對手有一條稍微 漫長的補給線。不論我的猜測是否合理,項羽作戰的第一步都是襲擾章邯的補給線、在試探性進攻中大致摸清對手的虛實,並且取得預期的效果——“王離軍乏 

關於項羽的進一步行動,史料就有出入了,以《張耳陳餘列傳》來看,項羽是先擊敗外圍的章邯,再聯合諸侯圍 攻了王離所部;可是《項羽本紀》卻說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張耳陳餘列傳》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項羽破秦的明 朗的線條,可是《項羽本紀》則顯得十分的模糊,我認為項羽的作戰步驟應該是以《張耳陳餘列傳》為準,這樣比較符合軍事常理,隻有先擊敗外圍的章邯,才能去 圍攻王離。而且巨鹿之戰是趙國的戰事,項羽隻是救援一方,文字記載當以本傳為主。

  如果以《張耳陳餘列傳》為準,那麽《項羽本紀》裏說至則圍王離是怎麽回事情呢?我認為,這應該是太史公出於文學性考慮,把圍王離放在了前麵。

  太史公在敘事的時候,有時候出於文學性或敘述方便考慮,偶爾會把一些事情的敘述順序顛倒。試舉我目前所發現的如下兩例。

  《秦始皇本紀》上說:夏,章邯等戰數卻,二世使人讓邯,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趙高弗見,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見邯曰:趙高用事於中,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項羽急擊秦軍,虜王離,邯等遂以兵降諸侯

  根據此段文字順序看,王離的被俘幾乎與章邯投降同時,都在二世三年的夏天,而根據《秦楚之際月表》,王離被俘在二世三年一月,章邯投降項羽在三年七月,兩者足足隔了半年之久……

  《魏豹彭越列傳》裏曾說: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複徇魏地。項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餘城,立豹為魏王。豹引精兵從項羽入關。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

  根據此段文字順序看,立魏豹為魏王的時間在章邯投降項羽之後,也就是二世三年七月左右,而根據《秦楚之際月表》,立魏豹為魏王在二世二年九月,兩者差距十月之久。

  從戰術上看,假如是先圍王離,項羽不是反倒處於腹背受敵的位置了麽?項羽本來就沒建立補給線,破釜沉舟,隨身隻帶了三天的糧食,全靠就地補給,不先擊敗章邯,腹背受敵的話,章邯隻要在其外圍建立一條防線就足夠困死項羽。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人認為項羽隻帶三天糧食是想在三天之內打敗秦軍,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首先,項羽本來就沒多少糧食可帶,今歲饑民貧,士卒食 芋菽,軍無見糧;其次,他是打算渡河之後在趙地就地補給,引兵渡河因趙食。其三、當時軍隊攜帶的糧草一般有限,一般士兵能夠自帶10天糧草已算非常 之多,上文沈括就曾談到宋軍士兵一般自行攜帶的糧草量為5日之糧,自行攜帶三天糧草不算很少。因此,完全談不上項羽孤注一擲到了想隻用三天擊敗秦軍的地 步。

  我們在此反複論證,無非是想說巨鹿之戰的步驟主要是按照《張耳陳餘列傳》的記載來的。項羽先擊敗章邯,章邯軍隊受到重創,引兵後退到棘原,保護他的糧草集散地。然後項羽再聯合諸路義軍合圍王離,大敗秦軍。

  關於此戰的第一步,即項羽擊敗章邯的戰鬥,史書上的記載非常簡單,不過十幾個字,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在此鄙人不得不再次依靠本人對於戰史的研究來還原這場戰鬥

 

章邯全軍雖然有30多萬之眾,但是在與項羽決戰之時,他所統帥的部隊應當不超過20萬。他必須分出大量兵力給王離,可能需要分出三分之一強的兵力,因為王離的作戰任務也非常繁重,他不僅要對付城內的趙軍,也要警戒城北的各路聯軍。

  項羽的總兵力,我們實在難以考證,我隻好根據經驗估算了。

  亞曆山大大帝和漢尼拔的部隊,輕步兵與騎兵占全軍的比率約為四分之一,這兩者一個比楚漢爭霸早一百三十年,一個與楚漢爭霸基本同時,應該可以作為我們估算項羽兵力的參考。

  如果我們拿這兩者的軍隊來類比項羽的軍隊,項羽能派出2萬人馬的機動部隊,總兵力可能在八萬左右。

  章邯占據人數的優勢,可是圍城幾個月之久,略有疲憊,同時此前被英布的軍隊屢次襲擊甬道得手,士氣也有所影響。反觀楚軍,雖然此前在項梁率領下曾經遭 遇慘敗,但是英布的幾次進攻讓他們逐漸恢複了信心,同時,楚軍認識到目前形勢危急,都認識到不打敗當前的秦軍,他們就沒有活路。各路諸侯紛紛被秦軍擊敗, 假如不打敗秦軍,那麽秦軍將夷平巨鹿,掃盡巨鹿城北的諸侯聯軍,這各個擊破的形勢最後終將輪到楚軍。他們已經無路可退,背後就是黃泉之路。

  我們來看一下秦楚兩軍的部署。章邯的部隊主要部署在棘原以及洹河和漳河上的橋頭堡,這兩個橋頭堡對於秦軍意義重大,這兩個橋頭堡一旦失守,將對秦軍產 生兩點大為不利的影響。其一,秦軍的糧草不能北上巨鹿;其二,楚軍可以據河防守秦軍,將巨鹿王離部隊和棘原的章邯主力分割開來,這樣楚軍就有可能抓住戰 機,殲滅這兩支秦軍中較弱的一支。至於棘原,則是章邯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丟失了棘原這個糧草轉運中心,整支秦軍就會非常被動。這三個地方都非常重要,所 以章邯不得不將其的兵力四個部分,其中三個部分用來駐守在這三個重要據點裏,最後一個部分則是用來機動的精銳部隊,隨時可以支援這三個據點。反觀楚軍,項 羽所部雖然隻有8萬人,可是這8萬人可以集中攻擊秦軍任意一個點,至於他們的後勤,在他們渡過黃河後,他們在趙國境內就地補充了大量糧秣,然後西進,準備 與秦軍決戰

接下來的進程,很可能的是,項羽為了截斷王離的補給,力圖奪取漳河上的橋頭堡,而章邯為了阻止楚軍的行 動,率領精銳部隊北上,與項羽決戰。章邯在與項羽決戰的時候,因他還要防守洹河橋頭堡和棘原,所以在兵力上他的優勢並不多,因此被驍勇善戰的楚軍重創,楚 軍趁勢占領漳河防線,摧毀漳河上的浮橋,將章邯所部和王離所部隔離。章邯所部麵對沿河布防的楚軍,深感進攻困難,為了保證棘原的安全,退守棘原。

  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那就是項羽采用了迷惑的手法,出其不意的奪取了漳河橋頭堡,摧毀漳河上的浮橋,切斷王離部隊的補給。項羽占領漳河橋頭堡後,迅速 在漳河布防,等待章邯的部隊。章邯所部為了打通補給線,不得不在地形不利的條件下反複衝擊楚軍的漳河防線,在承受巨大傷亡之後退卻。

  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

  總之,不論是哪一種情況,結果都是"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項羽成功擊敗章邯,讓王離的軍隊失去了掩護。

  這個時候,殲滅王離所部的戰機出現了,章邯率部隊退卻後,王離部隊就孤立了。這兩支秦軍之間僅僅相距3天的行軍距離,也可能更短。但是,漳河和洹河這 兩處自然障礙,卻在無形中大大增加了這兩支軍隊的距離。河流自古以來是軍隊較難逾越的障礙,因此"半渡而擊"這種非常簡單的戰術才一直屢試不爽。以前的研 究者多未注意到這兩條河流對於項羽各個擊破秦軍的作用,我覺得本人很有必要強調這兩條河流的阻隔作用。

  章邯部放棄對於王離所部的掩護,可能一者擔心楚軍襲擊他們的糧草集散地,這樣整個秦軍就非常被動了(參考曹操火燒烏巢),二者認為自己與王離的距離不 過三天路程,楚軍不至於能如此迅速殲滅掉其中任何一支部隊。三者,他寄希望於王離能夠突圍,楚軍與秦軍剛經曆過血戰,如果它不能獲取別的力量的增援,極難 吃掉王離。山東六國向來不團結,巨鹿城北的義軍未必一定會幫助項羽。其四、楚軍沒有後勤補給線,靠的是就地補給,糧草也非常有限,項羽在漳河防線上防守不 了幾天,就必然會因糧草問題而撤走。

  可是,有時候擊敗一支強大的軍隊僅僅隻需要幾個小時而已!在戰史上,兩支近在咫尺卻各自分割不能彼此掩護的部隊,被高明的統帥抓住戰機逐個擊破也並非 罕見之事。曾經擊敗西方四大名將之一漢尼拔的羅馬名將西庇阿,就曾率領數萬士兵在一夜之間擊敗兩倍於他的敵人,他的敵人獨立在兩座營壘裏,而這兩座營壘之 間的距離僅有一千米而已!

  我們來看王離部隊的形勢,他既受到巨鹿城內趙軍的牽製,也受到巨鹿城北的諸侯聯軍的牽製,等到項羽擊敗章邯之後,受到勝利鼓舞的各路義軍已經悄悄離開 距離巨鹿較遠的營地,悄悄南下。王離所部這個時候形勢很為惡劣,不僅處於腹背受敵的地位,而且糧草消耗殆盡。但是聯軍的處境也好不了太多,如果他們不能迅 速攻破王離,那麽他們也有腹背受敵的危險。

  為了生存,聯軍必須迅速擊敗王離!

  當巨鹿城北的聯軍正在迅速南下的時候,項羽在漳河防線上部署了少量兵力,以阻擋章邯可能的北上,然後率領主力北上,與聯軍一起進攻王離。

  兩軍必然經過了血戰。十餘萬聯軍受項羽勝利的鼓舞而士氣高昂,王離所部則因糧草的缺乏而軍心渙散。在經過激烈的抵抗之後,王離被俘,秦軍大部投降。涉 間不肯投降,但是也無路可走,隻好自焚盡忠。王離的投降宣告了巨鹿之戰的勝利,項羽一戰成名,各路義軍領袖認為隻有在他的領導下才能推翻暴秦,從而被推舉 為義軍的盟主

【盲目模仿破釜沉舟可能於勝利無益 更可能覆軍殺將】

  在即將結束巨鹿之戰的描寫之前,我想談一下對於破釜沉舟的看法,長久以來,中國的軍事曆史研究一直存在種種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困境便是曆史資料中對於 戰爭描寫非常不詳細。而且,很多曆史記載者,因他們不懂得戰爭,所以他們在描寫戰爭的時候,隻記下了自己感興趣或者印象深刻的東西,至於致勝的關鍵,則可 能根本沒有記載。比如巨鹿之戰中的破釜沉舟,鄙人認為,它對於巨鹿之戰勝利的貢獻,可能很小很小……一般人認為項羽破釜沉舟是一場豪賭,不成功便成仁,其 實就項羽來說,他沒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假如不勝,他可以向趙國腹地退卻,不會有遭遇失利便可能全軍覆滅的危險。後來者如果不加以仔細分析刻意模仿,可 能會敗的很慘很慘……諸位看官如不相信,本人暫舉兩例如下。

  抗日名將鄭洞國將軍曾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到過一次破釜沉舟,1927年的北伐戰爭中的龍潭之戰中,孫傳芳"率領數萬大軍隻攜帶數日幹糧,渡江後即將所有 船隻調往北岸,以示破釜沉舟之意"。要與革命軍決一死戰,經過兩晝夜的激戰,孫傳芳部被斃萬餘,被俘四、五萬,隻有孫傳芳和少數親信逃到了江北。假如不是 孫傳芳破釜沉舟,他決不會敗得如此之慘,一旦失利,在有路可撤的情況下至少可以保存實力。

  近代史上"破釜沉舟"還有一次非常慘烈的教訓,1937年,日寇兵臨南京,南京10餘萬國軍浴血奮戰,這些部隊大多數都是從淞滬前線撤退下來的,部隊 減員很大,戰鬥力受到很大損傷,不少的部隊新兵補充之後,甚至連訓練的時間都沒有,就匆忙投入了戰鬥。因此他們難擋日軍,經過數天激戰,蔣介石先生下令全 軍撤離南京。可是在撤退的時候,因為南京城總指揮唐生智以前一條荒唐的命令,導致大量國軍的無畏犧牲。

  原來在南京保衛戰打響之前,曾有一名參謀建議唐生智:"唐司令既然下定決心誓與南京共存亡,何不效法西楚霸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唐生智覺得有道 理,於是下達命令給負責城北沿江防衛的宋希濂部,並通知駐浦口的第一軍,嚴厲禁止任何部隊或軍人個人從南京向北岸渡江,違者請立即製止,如有不聽製止的, 可以開槍射擊。所有渡江船隻,全部由三十六師集中看管。隨後,他又搖通了交通部長俞飛鵬的電話,請他把下關到浦口的輪渡撤掉。這樣,南京守衛部隊的後麵, 隻有一條沒有輪渡的茫茫大江,除了與敵人決一死戰之外,已經別無退路了。如此,當戰況不利,南京岌岌可危之時,眾多將士倉促之間因無路可撤而困死城中。

  在血淋淋的教訓麵前,我們怎能不對"破釜沉舟"以及史家筆下極為簡略的戰爭描寫進行仔細的審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