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伊拉克戰爭的預測(2月20日)
(03年2月20日於休養中口述)
1.關於美伊戰爭會不會爆發?
答:我認為根本將不會有大型的、有意義的對抗性戰爭,伊拉克即將會發生坍塌性的崩潰。"天下之勢,不怕土崩,隻怕瓦解"。連年的封鎖及武器核查,已經 造成了這個國家從精神意誌到政治直到軍事的徹底瓦解之勢。剩下的隻是一個空殼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均已列入清單一覽無遺,近乎羅掘俱窮,U2飛機地毯式偵 察覆蓋了全部國土的每一尺土地,這個國家還有什麽軍事實力可言?
隻是至今還很少有人說破,或意識到,這種大規模武器核查行動本身,實際就是從屬於美國摧毀薩達姆體製的精密部署中的一個重要作戰環節。不過是巧妙地借聯合國之手而實施罷了。
薩達姆政權的生存期限屈指可數。
2.關於美英何時發動戰爭?
答:問題應當改為,美英何時對伊實施全麵控製和正式占領--時間不會太晚。一場猛烈的轟炸,然後軍事力量由空地立體進入。占領總統府,零星小股抵抗, 薩達姆隱匿失蹤或被殺或自殺。根本不會有那些愚蠢的媒體目前極力渲染的什麽"大抵抗","生化災難"、"油井大災變"等。這些東西,不過是美國宣傳機器有 意渲染,是為了讓人們適應未來將頻繁化、長期化的國際戰爭狀態而已。
3.伊既已如此不堪一擊,為什麽美英還不打?
時機早已成熟。但他們還將選擇一個最佳時機。集中兵力,是為了從心理上威懾阿拉伯半島的其他國家。也是為了更有效地實施戰後對這個國家的占領和控製。美國人現在采納了《孫子兵法》及毛澤東兵法中十倍圍之的教導,絕不打無把握之戰。
目前唯一多少對美國有所牽製的,不是聯合國,而是世界輿論和人心。但決定短期曆史和政治狀態的,從來就不是人心,而是實力!
4.為什麽美英必要打伊?戰後形勢如何?
這場戰爭及勝利對實現美國的新全球戰略及布什政府下一階段的政治生涯至關重要,對美國經濟也至關重要。這裏的問題並不單純是能源問題,而是三層問題:國際金融(資本流動)問題,能源問題還有地緣戰略問題。
英記者安東尼·桑普森說:"他們想入侵伊拉克,然後根據1996年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製定的具有深遠背景和內容的計劃,實行一個重塑整個中東的宏偉 計劃。他們設想用美國式的民主選舉取代伊斯蘭的獨裁體製,終結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為阿拉伯國家提供與以色列及美國講和的機會,並提供進入中東油田的更安全 通道。"
這對伊拉克及中東的政治未來已提供了一個簡明扼要的圖畫。目前統治阿拉伯各國的是一個與國際石油資本集團密切相關的買辦資本階級。他們已從原則上認同 美國將為阿拉伯地區賦予的新秩序。因此,未來根本不會發生任何戲劇性或災難性的什麽"伊斯蘭與基督教的文明的衝突"。所謂全球基地恐怖網絡,以及第二次對 美國的大規模恐怖襲擊等等,基本近乎是神話。有趣的是,包括中國在內,許多人真的相信。
5.戰後之世界及中國前景如何?
這個問題三言兩語回答不了。但是,這種瓦解性的轉變,在未來幾十年中,將會在許多大國的政治社會現實中陸續發生。
我們已經處在人類曆史上從未麵臨過的一種嶄將的曆史進程的開始期。不斷發生局部國際戰爭,未來將不再是特別激動人心的新聞。
下一個戰爭熱點地區,幾乎可以肯定,將轉到(一兩年後)朝鮮半島和遠東。
近半年由於筆者身體原因,不能多寫東西。匆匆就上述問題,略談上述。這個問題實際已經到了不值一談的程度。該發生的必會發生,這是命運。曆史中確有不以人意為轉移的宿命。
但是還應說的一點是,無論伊戰的結局如何,美國經濟的衰退和不振將是長期的,日本病已經傳播到了美國。布什70%會連任,但美國的衰落與其他若幹大國 的衰落,都是不可避免的。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體係的總危機進程實際已經開始。必須打仗,本身就是以製造危機為手段,借以試圖擺脫本國麵臨的種種危機。 希特勒當年也是這樣做。
順便說一句,《反戰聲明》上的本人簽名,是恐龍小友收到起草者的電子信件後出於某種正義感代簽的。簽了就簽了,本人認可。但本來本人是從不參加簽名的。這種事,意義不大。因為獅子根本不會在乎羚羊們的抗議。
何 新
伊拉克戰爭是21世紀的第一次國際戰爭。這次戰爭對於未來國際政治意義極其重大。茲提示其要點如下:
1. 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決定,是美、英、西領導人在大西洋亞速爾會議上作出的。這個會議之所以重要,在於通過這個會議形成了一個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海洋政治軸心。
這個軸心使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聯結在一根線上(雖然後二者未參加會議)。會後布萊爾對英國議會宣示,這次戰爭,以及英國對美國的支持非常重要,因為它將宣布一種新的政治方式,將決定21世紀的世界政治主題。
2.這個主題就是這次戰爭的目標:英美少數軸心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去驅逐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導人。如果這個國家不接受,就將麵臨國際壓力和戰爭。
這也就是國際政治的“全球化”,主權國家終將被廢除。
3.這次戰爭之前,美英已經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它使歐洲在政治上分裂了。統一的政治歐洲,在可以展望的短時期內已不可能建成。
4.此次伊拉克戰爭的意義,與二次大戰前夜的西班牙戰爭和“9·18沈陽事變”意義相似。都是強權國家為改變已定型國際政治秩序的宣示性戰爭。
5.對伊戰爭的勝利,將意味著以美國為中心的單極主義世界政治體製在地球上的正式降臨。
此後,任何對這個單極秩序的挑戰,都可能直接意味著戰爭。因此,對大陸體係的四個非軸心主要國家:法、德、俄以及中國,他們要麽選擇無條件屈從於美國;要麽,就必須準備不斷接受美國所強加的現實。否則,戰爭就會向他們走近。
6.以《三國演義》為喻,美國是曹操,聯合國是漢 獻帝。這次伊拉克戰爭前的過程表明,聯合國地位與1931年後的國聯相似。它不僅不能成為一個譴責侵略的公正論壇,甚至美國也不允許它作一個羞答答地為美 國蔑視它的舉動提供合法性的追認機構。它必須是美國的仆從。聯合國的存在意義,已經成為完全可以質疑的事實。
善良的人類嗬,新的世界大戰的確距離我們已經並不遙遠!
再論伊戰
伊拉克:當代世界曆史的一個樞紐點
——看CCTV直播有感
用“戰斧”斬首“民主”,為“自由”掠取石油,多麽醜惡的一場不義之戰!
布什說,伊戰可能比某些人想象的更長更艱難,為什麽?因為伊拉克人民不歡迎美國人,人民支持薩達姆。
美國正在重犯韓戰、越戰的錯誤,他們麵對的不是一個獨裁者,而是捍衛自己的土地、資源和主權的一國人民。伊拉克人正在以人民戰爭抗擊他們。沒有難民潮,說明民心是穩定的。
美國炸死平民越多,人民越仇恨美國,越支持薩達姆。
布什、布萊爾代表當今世界上試圖以武力構建單極新世界體係的新法西斯主義的一股強悍右翼政治潮流。(法西斯一詞的本義就是“強權”)
希拉克、施羅德、普京,這是試圖頂住當代新法西斯主義的三位國際領袖(雖然都是為了自身的國家利益而非為捍衛某種價值觀念)。而薩達姆,是敢於正麵對抗這一新秩序的英雄!
事實證明,並沒有什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伊拉克人民支持薩達姆。那麽,美國、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法理根據究竟何在?公理何在?正義性何在?
母親在哭泣,兒童在流血,城市被摧毀,文明在毀滅,一場運用高科技手段的大屠殺正在穩步實 施中。但是,人們麻木不仁。(某媒體記者居然在光天化日下告訴人們:這是戰爭的必然,這是數碼信息同步傳遞造成的不良視覺反應!要觀眾加強心理承受能 力。)一些軟骨的媒體,樂於傳播美軍編造的一切心戰謊言,卻拒絕相信伊軍的一切戰報——因為這些勢利眼,從心裏相信美軍真是天兵天將。被“零死亡”“、高 科技”的神話嚇破了膽,以至不相信美國軍人可以被擊斃,可以被俘虜,軍機導彈可以被擊落,其坦克戰車可以被摧毀!可悲的知識精英,被奴美意識形態洗腦已到何種程度!十幾年來社會達爾文主義存強滅弱的冷血灌輸,培育了這樣一種集體無意識:弱者不僅無權利,而且弱者必無真理!
但是,當代世界曆史正處在一個交叉路口。曆史的一種方向是:如果英勇的伊拉克人,能擋得住 美英聯軍,那麽他們也就擋住了第四次世界大戰(打了四十五年的冷戰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就擋住了美英以布什、布萊爾、拉姆斯菲爾德為代表的當代右翼法 西斯勢力利用武力手段謀求獨霸地位,建立全球帝國體製的第一次武力嚐試。
然而,由於孤立無援,由於伊拉克是一個沒有戰略地理縱深的國度,這種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他們是多麽需要國際支援,多麽需要聯合國啊!
曆史的另一種方向是:此戰終於成為一個孤立無援的民族絕望的反抗。巴格達終於淹沒在一片火 海中。油田終於成為勝利者的戰利品。(CCTV有經濟專家憂心忡忡地為美國戰後重建伊拉克的預算赤字擔憂,似乎不知道這筆帳單將來會用伊拉克自身的石油支 付。而戰後工程承包的滾滾利潤自會落入美英老板的錢袋。)
如果曆史的宿命必定如此,那麽在伊拉克之後,曆史就將繼續沿著美國征服世界的時間表運行, 以後,廢除國家主權,代替那些國家選擇政府和領導人的運動,即下一次“斬首”運動,一定將會逐次輪到伊朗、北朝鮮、中國、法蘭西、德意誌、俄羅斯(由於出 售武器問題,美國已經在恫嚇俄羅斯)……
拯救世界的唯一希望是,全世界一切有良知的人,聯合國,應當立即聲援和支持伊拉克,阻擋住美英聯軍的戰車!
但是,聯合國到哪裏去了?!想一想當年在科索沃,聯合國多麽關心“人道危機”,而為什麽在今天,聯合國好象突然消失了?秘書長安南,好象已經蒸發了?為什麽聯合國不出來提供立即停戰的解決方案。
兩河流域,伊拉克,在人類文明的早期,是一個樞紐點。今天,又成為一個曆史之樞紐點。
七十年前,當德國法西斯介入西班牙內戰時,海明威向世人驚呼:英勇的西班牙人,他們在為人類租擋法西斯瘟疫!這也正是今天伊拉克人所遭遇到的命運!
何 新
03年3月22日
何新三論伊拉克戰爭
1
伊拉克戰爭不同於第一次海灣戰爭,也不同於科索沃戰爭。目前國 內外多數論者注意到此戰與海灣石油資源之關係。美英若成功改換伊領導人,從而控製伊拉克油田資源,實際也就從政治上主導了歐佩克組織,控製了國際油價及向 來有“石油美元”之稱的國際石油金融資本。美國不僅可以決定石油價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決定石油市場,以及對三大主要石油購買者(西歐、日本、中國)的 不同供給政策。可以以石油作為杠杆達到國際政治目的。
但是,美英此戰不僅是為石油,還有更深遠的重組全球政治新秩序的深遠戰略目標。
布什二世、布萊爾之所以下定決心必打此仗,目的確實並不僅著眼於石油(他們已一再這樣強調)。此戰雖然仍是一次局部戰爭,但此次戰爭的結局,對於全球國際關係的未來,將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布什二世、布萊爾之厲害正在於此。
展望未來,伊拉克戰爭之結局無非以下三種可能性:
1.美英迅速攻占巴格達,殺死或捉獲伊拉克領導人,並於短期(一、兩月內)在伊拉克全境壓服、肅清殘餘反抗。
2.美英聯軍對巴格達的攻取陷入膠著(一、兩個月仍難攻陷),久攻不下。其後方供應線不斷遭受遊擊隊打擊。聯合國及國際反戰呼聲漸高,迫使美英停戰。
3.美英聯軍在付出重大代價後攻入巴格達。但伊軍實力仍得保存轉入北部山區,各地反美遊擊戰此起彼伏,遊擊隊得到外援,生存下去,拖住聯軍,使美英聯軍陷入前蘇軍在車臣及阿富汗的困擾局麵。(遊擊戰爭局麵拖到一年以上)
在後兩種情況下,美英的意圖都將遭受重挫。其領導人將在國內外陷入困境,其全球進一步的戰略意圖將難以得逞。
但因交戰雙方實力相差過於懸殊(主要問題是伊軍缺少打直升機及有效克製坦克的武器),當今各國之國際政治家皆求自保,缺少布什、布萊爾、薩達姆一類眼光遠大、敢於孤注一擲的冒險家。因此,後二種結局出現的可能性是有很大難度的。
2
但是,如果第一種結局迅速出現,對未來國際關係之影響將極其重大。可以試作展望如下:
戰後,美英將迅速組建國際法庭,將伊領導及將領作為戰犯予以公開審判及羞辱。並必將脅迫聯合國安理會作出追認此戰合法性的決議。聯合國為此將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此戰後,聯合國將更加淪為不得不經常屈從於美國的仆從。美國將在全世界耀武揚威。
美國將乘戰勝之餘威謀求成為全球新秩序的政治核心。美國將對朝鮮、伊朗、古巴、委內瑞拉、利比亞等具有明顯反美傾向的弱小國家施加軍事及國際壓力,謀求改變其政府和領導人。
美國將對歐洲反對此戰的法、德、比施加極大之經濟及政治壓力,將羞辱和孤立“舊歐洲”,並與英國進一步聯手,謀求進一步分化歐洲,以意、西、葡及北歐、東歐若幹親美英國家為核心,重建一種新的歐洲秩序。
在重新整合歐洲及北約政治秩序後,美英將以“新”歐洲為杠杆,施壓力於中國及俄羅斯,著手建立以美國為絕對全球政治中心的世界新秩序。
這種新秩序將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麵:
1.謀求以美英聯盟主導歐洲。俄羅斯仍將被孤立於歐亞之外。
2.謀求以美澳聯盟控製印度洋、南太平洋。進而登陸南亞,染指東南亞。
3.謀求以美日聯盟主導東部亞洲。(同時設法抑製日本,不使其過度強大。)
對於美中關係來說,在美國所設計的遠期全球秩序中,台灣、西 藏、新疆、蒙古,將從中國分割出去。美國將不斷施壓要求中國進行政治改革,實現多黨民粹主義多元化政治。在這一政治結構內,美國將謀求對中國本土進一步分 解,成為若幹經濟政治相對獨立的板塊,使中國成為某種政治結構鬆散的聯邦體。各板塊的政治領導由自下而上的民選製產生,中央將失去對於地方實質性的人事任 免權。中國將逐步割據化。
台灣問題,中國一直認為這是中國自身的內政問題。但實際上,美國已聯手日本,謀求將這個問題逐漸變成一個國際問題。美國、日本絕不會同意台灣與大陸統一。在中國西部,美英一直在聯手動作,試圖使土耳其、印度成為在未來牽製和分裂中國的重要盟友。
以上藍圖,可能就是美國在未來三十年時間內所構想的單極化全球新秩序。
03年3月26日
1
伊戰前我曾說過,美對伊戰爭不會遭遇大規模的有意義抗擊。戰爭進程已證實這一點。隻是當初我未想到伊拉克人的愛國情緒如此強烈以及軍隊初期的抵抗意誌如此頑強。我也未料到戰爭的終局是如此地缺少戲劇性。短短二十幾天的戰爭如曇花一現。
但是,這次戰爭對於當代曆史乃是一個具有深刻斷裂性意義的轉折點。所帶來的極其深刻的政治和經濟影響,會在一個長遠的時期中逐漸顯現出來。而在世界軍事史上,這次戰爭也具有某種劃時代性的意義。
這場戰爭的確較全麵地顯現了當代軍事技術革命之後所形成的新一代戰爭的若幹基本特點。
2
我曾經根據曆史上的戰爭特點,將人類戰爭形態劃分為五代:
第一代步戰。
第二代車戰。
第三代騎戰。
第四代大規模火器戰(如一戰)。
第五代機械化戰爭。(如二戰、朝戰、越戰)。
從表麵上看,伊拉克戰爭似乎仍然與第五代戰爭有諸多相似之點(飛機、坦克、大規模空襲等);但實際上,這次戰爭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武器的戰爭。因而呈現了完全不同於傳統機械化戰爭的新軍事技術特點。觀察這場戰爭時,我們必須密切注意以下四點:
1.伊方之雷達及地空導彈防禦體係幾乎完全失效。
2.雷達製導反坦克彈大部分失效。
3.傳統空軍及空戰模式失效。
4.傳統地麵戰及防禦模式失效。
實際上,類似的情況,在第一次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中也曾局部地出現。但在這次戰爭中則全麵地出現。正是這四大特點的出現,向人們提示著一種新的戰爭形態——我稱之為第六代戰爭:智能化戰爭的出現。
也正是由於對這種高智能化戰爭形態及規律缺少認知,因此CCTV點評此次戰爭的軍事專家們普遍犯了兩個錯誤:
1.仍然從第五代戰爭,即傳統機械化戰 爭的模式來解讀此次戰爭。所以他們一直在期待發生大規模地麵攻擊和防禦,大規模空戰和坦克戰。而當這一切沒有發生時,(事實上,正如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和科 索沃戰爭中的情況一樣,這種對抗根本不可能發生。)人們對戰爭的突然終結感到目瞪口呆。
2.關於現代高科技軍事革命,人們在口頭已講了多年。但人們往往僅是從個別武器發展的角度,例如某種飛機性能,某種坦克性能,某種導彈或新型炸彈的性能提升角度孤立地看待當代軍事科技的演進。
3
這種認知錯誤會導致戰略性的錯誤。在第二次大戰前,最初隻有德國的少數精英戰略家(如隆美爾)天才地意識到,由於飛機與坦克這兩種新式機械化力量的出現,如果對二者進行大規模的集中使用,將導致戰爭組織形態的突變,這也就是後來席卷歐洲的德式閃擊戰的由來。
法國之所以在兩個星期內被德軍攻破,正 如今天之伊拉克一樣,並非由於法國工業經濟力量不足或坦克、大炮、戰機的缺少,而主要正是由於其政治家和軍事領袖對這種新的戰爭組織形態的昧然無知。其在 戰前投入巨資構建的“馬其諾防線”,足以應對第四代戰爭,但卻無力應對具有更高機動性的第五代戰爭。
拉姆斯菲爾德現在提出了“精確閃擊戰” 這一新的戰爭概念。目前還很少人意識到這一新戰爭概念的真正涵義——所謂“精確”二字的涵義其實就是指戰爭的高智能化。它意味著,由於當代整體軍事技術特 別是反雷達武器和空天一體偵察係統的構成,已可以使整個戰爭技術體係和樣式,在人工智能的組織下發生革命。也就是說,由機械化戰爭時代進展到智能化戰爭時 代。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在未來必須麵對美國發動的戰爭,那麽所要麵對的並不是所謂“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而是具有全新戰略和戰術形態的人工智能戰爭,即第六代戰爭。
當今世界和中國所麵臨的危險,不僅由於“世界多極化”以及“和平與發展”的神話惑人,而且在於多數軍事家對當代戰爭新形態的演進茫然無知。
4
在此次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的戰法完全出 乎多位國內軍事專家的意料。美軍並沒有謀求逐城攻占,當兵臨巴格達城下時,也沒有采用重兵合圍。而是在空天智能信息係統的組織下,在空中力量的層層掩護 下,僅以小部兵力牽製幾個城市,保護後勤暢通,打通關鍵道路,然後以主力裝甲縱隊,一路堅決突進巴格達。在空軍特別是直升機的強力配合下,摧毀伊拉克的中 樞控製機構,電信通訊係統,電視廣播係統,切斷伊拉克的指揮中樞和輿論通道。
許多人曾設想在巴格達、巴士拉會爆發傳 統形態的激烈巷戰,美英聯軍會付出重大傷亡。但是美英聯軍根本不對每棟建築實施攻擊占領,而是以直升機為掩護,以坦克、裝甲車為突擊力量,對城市中任何有 反抗的大樓不是以步兵登臨奪取,而是以空中或坦克火力摧毀整個建築予以毀滅性壓製。在新型的高爆力炸藥麵前,鋼筋水泥式的防禦堡壘已經完全過時。
(許多人現在還在議論伊軍主力及薩達姆班子的突然消失之謎。實際上,根據巴格達戰局的突然轉折,我們可以相當有把握地推測,薩達姆及其領導班子中的多數成員確實已在美軍的第二次“斬首”轟炸中死亡。所以,伊軍此後才不能組織對美軍的任何有效抵抗。
我認為美軍應早已了解這一點。隻是出於更深遠的政治原因暫未公布。也許是因為他們仍想以窩藏薩達姆罪名栽髒於下一個打擊目標。近日巴格達所發生的搶劫,與其說是占領軍的疏誤,毋寧說也是某種有意識地縱容。
正如美軍用裝甲車從遠地運來反對派推倒薩達姆銅像一樣;這些步驟無不出自精心構設。都是從屬於美國為長期控製伊拉克,將來對伊實施分而治之戰略而運籌的有意識政治計謀。)
5
根據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美國近年幾次戰爭的模式,特別是觀察伊戰的進程,我們可以從其戰爭程序中抽象出以下的四個主要步驟:
1.第一波:試探性空中攻擊,在衛星及電子偵察下,察清敵方雷達及防空體係的目標。
2.第二波:以戰斧導彈及B52飛機實施大規模空中打擊,打擊對象主要是各種製導雷達和防空導彈陣地。使用電子幹擾和反雷達武器,徹底摧毀敵方對空防禦體係、飛機及導彈的雷達導航體係。其結果就是,防空導彈隻能盲射,飛機不能升空,地地導彈有如醉漢。
3.第三波:空中打擊,主要用於摧毀敵軍地麵裝甲集群、武裝部隊隱藏區域以及陸地(包括地下)防禦工事。
4.第四波:在完成以上步驟後,從而基本上摧毀敵軍有組織抵抗力量和抵抗意誌後,再以阿帕奇“空中坦克”掩護地麵裝甲部隊一路突進。
對空襲後尚殘存的敵軍坦克及殘餘武裝力量,也主要以阿帕奇“空中坦克”來摧毀,由於主要是以空中“坦克”來殲擊地麵坦克,因此自然就不可能再發生大規模的地麵坦克戰。
在美國的強大的空天偵察係統和空中打擊力量配合之下,敵軍任何大規模集結和運動的部隊及防禦陣地,均被空中力量一一摧毀。在新型的多種類炸彈麵前,舊式的防禦工事和地下掩體以及裝甲防護體係均已不能奏效。
6
應當注意,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對空中力量的運用,已根本不是為了奪取傳統意義的所謂“製空權”。
在第五代戰爭中,空中攻擊隻是地麵攻擊的輔助力量。但在第六代戰爭中,空中攻擊則已成為主導戰爭的決定性力量。美軍將空中打擊,由戰術性的變成戰略性的,以其作為摧毀敵軍地麵部隊的主要戰鬥力。
此次整個戰爭進程中,對伊方主要武裝力量的打擊,都是通過電子製控下的空中打擊完成,而主要不是依靠傳統的地麵力量。這就是這場戰爭的新穎性之所在。
而之所以能作到這一點的前提,是由於反雷達智能武器的出現,幾乎徹底摧毀了敵之防空導彈體係。
正因為如此,這場戰爭顯示出一種嶄新的 戰爭模式:空中力量取代和壓倒了地麵力量。伊拉克也有空軍,也有較先進的前蘇式戰機。但是,由於反雷達武器的應用,這些武器成為了瞎子和癱子,看不清路, 上不了天。如果強行上天也隻能被迅速擊落。美軍之所以能實現這一點,根本原因還在於從衛星到無人偵察機及特種部隊所編織的一個全信息智能組織網,以及反雷 達電子武器網。
這確實是嶄新的劃時代意義的軍事革命,即由大規模集結陸地軍事力量的地麵戰爭,轉變為主要依靠高科技電子製導的空中控製力量、使用新型爆炸工具的超地麵戰爭。這種由超地力量形成的居高臨下之勢,就是所謂“不對稱戰爭”的涵義。
必須指出,在當今之世,除美國外,沒有第二個國家或地區具有進行這種智能化戰爭的全麵綜合能力(包括俄羅斯和歐盟在內)。
俄羅斯目前的整體軍事技術體係,仍然屬 於第五代戰爭的範疇。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到此次伊拉克戰爭,不僅證明俄式武器係統(飛毛腿、薩姆係列、蘇式戰機及雷達係統包括反衛星製導的 “GPS”幹擾係統)已全麵過時和失效。而且由於俄羅斯經濟的削弱,國防軍工科研體係的瓦解,看來短期內也很難形成應對第六代智能性常規戰爭的能力。
除憑借一個核保護傘外,俄美軍事技術與戰爭理念的這種差距,在今後年代中,還將不斷擴大。這也就是美國在此次戰爭期間,對俄羅斯敢於如此渺視——幾乎視之若完全不存在的根本原因。
一旦美國將TMD全球導彈防禦體係建 成,則一個覆蓋全球的智能戰爭新體係也就全部構造完成。美國若幹潛在對手國家用以威懾美國的最後工具——核武係統也將失效。到那時,一個以這種絕對不對稱 軍事力量為後盾的單極軍事政治體係,即以華盛頓為世界首都的全球聯邦帝國體係也就必將隨之而推出了。
7
但是,許多人們會關心的是,伊拉克戰爭模式是否也適用於對付核大國?是否是完全打不破的?答案是:否,並非如此!
如果大國具有核力量,並且在對抗中具有敢於使用這種力量的決心和意誌,那麽,隻要對美國逼近的航母艦群和航空基地使用戰術核力量,即足以粉碎其攻擊。同時,還可以在外層空間摧毀其衛星GPS係統,使其智能指揮體係癱疾。
但是,這也就意味著,這種對抗會將令人類立即被推入核大戰和世界大戰的毀滅性火海之中。
如果不考慮使用核武力,那麽若幹大國就必須警惕,在與美國發生對抗性戰略危機時,美國可能:
(1)實施先發製人的突然性攻擊,以“斬首”行動,襲擊首腦、中樞係統。
(2)以反雷達武器和空中力量摧毀防空體係和製導體係。
(3)占領控製中心城市,促使敵國內亂和裂變。
但是,如果美國麵對的是一個具有頑強抵抗意誌和嚴密內部組織的核大國,這種先發製人的戰爭行動也可能導致一場全麵核大戰以及地球的核毀滅。
由於美國鷹派政客對其在常規軍事力量領域中的這種不對稱軍力,已產生相當狂妄的迷信,因此美國當今正在成為新的世界戰爭的策源地。比利時首相最近說美國已經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超級大國,原因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