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

突然想寫點什麽
正文

公司過去五年回顧

(2012-01-20 14:23:50) 下一個

按通常定義我們是製造業,私底下我稱其為服務業:具體製造什麽東西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滿足客戶的需求。2005年我接手這家生意,春秋兩季通常很忙。2007年秋天,預期中應該出現的波峰完全感受不到。當時第一感是把銷售人員召來,看看是客戶們出了什麽問題,還是這幫人在偷懶。接下來2008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從那時起我想的就是收縮,防守,冬眠……

 

削減開支

營收下降時,變動成本(典型的是材料)會相應減少,老板最頭痛的是固定成本(典型的是廠房設備)。削減開支總是追不上營收下降帶來的盈利減少。

美國的幾乎所有生意,最大的一塊成本就是人工。既然要防守,那麽工資及相關成本必須下來。我又受傳統東方文化的影響,拉不下臉來大規模裁人。結果是,資深的員工慢慢走了,留下的是選擇跟我的。實在需要補充就招新人,經驗不足可以培養,但類型必須合適。

人工最貴的是銷售。看看周圍存活的案例,其實和書本上也差不多:銷售經理不需要了,老板可以自己管;銷售人員一個個少下去也無所謂,勻一勻就是了;很多是老客戶了,銷售走了,客服頂上就可以了。隻要關係不斷,營盤不垮就行。

設備我們在2007年都更新了,質量是我們服務客戶的關鍵。從某家供貨商那裏,以名義價格的1/4左右搞到的。

我們曾經是臨街的房子。2010年我們搬進某輕工業園,相關費用(房租、維護、保險)大致省了一半。

 

改善盈利

這些年來,我們的營收一直沒有增加。曆史上高點是我接手前的2004年。

不斷地,我們改進並標準化生產過程。精簡供貨商,拿到更好的價格。一步步地,提高銷售價格。逐步地,產品的利潤率上去了,COGS29-32%降到了24-%。不太賺錢的產品,不好伺候的客戶,慢慢地就不做了。

客戶總是會流失的,必須不斷找客戶來補充。每個行業也總是會越來越難做,我們做的產品也漸漸地會略有不同。我個人認為,經濟不好的時候,加大銷售的投入會事倍功半,關鍵是留住現有客戶。有限的資源,要攻有錢、有需求的潛在客戶,具體的就是食品和醫療。

核心團隊穩定了。對他們講:公司在,就能罩住你們;公司撐不住,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就沒有了。大家都應該像主人翁一樣思考問題,具體怎麽做以後就不要我事必躬親了,隻要指出方向大家都應該能去找方案。我們生意的特點,不是每天每月的活一樣多,活一來就不能放走。給他們的比喻是,要像蟒蛇一樣,緊緊纏上去,一大口吞掉(不要低估你嘴能張大的程度),然後可以慢慢消化。

核心團隊以外,忙的時候我們開始用臨時工。找以前用過的,手藝好,並保持良好關係的,他們願意晚上或周末多賺點錢。輔以一堆簡單勒脖,項目完工後就拜拜:現在大家都理解,我隻能承諾力所能及的。

 

收集現金

當時的計劃是,準備可以燒5年的現金。2008年和人聊時,大家都覺得太悲觀了,6個月就夠了,911時也就是半年就回來了。現在看來,4年轉眼就這麽過去了,再來4年經濟能比現在略好就謝天謝地。

當你需要錢時,多半就借不到了。福特早了一年動手,以當時的不計成本屯了大量過冬的資金。通用晚了一年,黃花菜就涼了,隻好走破產程序。

當時我們家領導說,你屯那麽多錢幹什麽,又不用,又沒有利息,不是虧了嗎?我跟她解釋,這資金的價值不在幾個百分點上,體現在:手裏有糧,心中不慌,晚上睡得著覺;客戶願意給你活,知道你能完成;供貨商願意跟你談,知道你會付錢。這錢不到萬不得已不是用來花的,是像那張百萬英鎊一樣用來給人看的。

領導他媽說,看你們美國經濟不好,壓力蠻大的。無債一身輕就好了,每月不用付貓給雞,那時就瀟灑了。沒法解釋,怎麽能把有限的流動性在最需要的時候交出去呢,肉包子打狗了。

 

做生意的最終目的是賺錢。以前在受教時,喜歡的是“small is beautiful”,信奉的是現金流,不相信“先把規模做大、盈利自然會跟來”。做了最壞的打算,盡了最大的努力,加上一點機會,結果是:

2007年是最差,微虧。

2008年的營收更少。但盡早采取了措施,把費用降了下來,總工資砍了差不多1/3。結果反而有了6位數的盈利,偷著樂。

2009年是盈利狀況最好的一年。沒日沒夜地忙了一個夏天:現在連我兒子都知道,爸爸回來晚就是有錢賺,最好半夜再回來。

2010營收比2009略微下降,因為受大客戶、大項目的影響。加上搬家費用,以及被前房東訛了一道,害得還得派最貴的律師出馬……結果還是相當不錯。

2011年營收減少到2008年的水平。盈利相應地比2010年減少,但比預計要好,可能是提價、搬家等的綜合效果。

 

接下來該如何

經濟的基本麵,再來3-5年也不會有大的起色。我們的生意,隨著大客戶、大項目的起伏,爭取在盈虧點上徘徊。跟員工們講:荒年來了,很多人是在寒冬死掉的,但更多的是在春天,堅持不到糧食下來時餓死的。但話又說回來,隻要能比競爭對手多堅持一會,別人先死,我們衝上去食腐就能多頂好一陣,市場份額還大一塊。

超級通貨膨脹要是來的話,就隨漲起舞。

經濟一好轉,就從防守模式切換回進攻模式。

希望我們自己能找到第二個500強,百萬客戶。

虛位以待,爭取招來明星級銷售,一年上百萬的那種。

看了幾年了,繼續尋找本行業收購的機會。

參與風投機會。回報率高,風險大,但有空間,而且過程可控。現金的價值這時體現在,有機會參與,甚至有主導權。公司的價值體現在,因為這幾年賬本看上去不錯,銀行願意以其為抵押,貸給你N個百萬的資金。隻要項目能成的話,資金轉一圈後會回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unshineInCA 回複 悄悄話 條理清楚,做大事的人。

祝好運連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