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後記,也稱跋、書後、後題等,是一種文體的名稱[1],寫在作品或書籍之後的序文,用以介紹寫作經過,或對作品進行評價。和前言不同,後記篇幅往往較小,內容不如前言全麵,所涉者多為“評介、鑒定或考據等性質[1]”之內容。
後記一詞早在唐朝韓愈所做的《科鬥書後記》中便已使用,使用“X後”的例子,有歐陽修寫的《書梅聖俞稿後》、曾鞏寫的《書魏鄭公傳後》、王安石寫的《書李文公集後》等。
清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引伸爲近人題跋字。題者標其前。跋者係其後也。”[2]
[編輯] 注釋
- ^ 1.0 1.1 跋,“寫於書籍、文章、字畫或碑帖等後麵言簡意賅的文字稱為‘跋’”。
- ^ 跋/說文解字,其原意為仆、蹎等義,後來引申至文後所附之文。
基本字義
● 跋
báㄅㄚˊ
1. 翻山越嶺:~涉。
2. 踩,踐踏:~前躓後(喻進退兩難)。
3. 文章或書籍正文後麵的短文,說明寫作經過、資料來源等與成書有關的情況:~文。~語。序~。
3、
文體的一種。附在正文之後。即後序〖postscript〗
例:
嶽飛過南陽,夜宿
諸葛亮躬耕地南陽
臥龍崗,道士索字時,嶽飛手書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並做“跋”予以說明:“
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
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讚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
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
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
嶽飛並識。” 。
4、提於巨幅畫作邊上的字。
示例
文體
跋就是寫在書後、文後的序。
序這種體裁,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後代有的還很像是抒情散文。有的序是在議論中夾著感慨,借以總結曆史教訓、表達作者的政治見解和對所記敘的人與事的態度;有的序以敘事為主,夾敘夾議;有的序抒情成分較多,多半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史記》中的書、表、傳的序,都是在議論中夾著感慨,借以總結曆史教訓,表達作者的政治見解和對所記敘的人與事的態度。《〈戰國策〉序》則曆述從春秋至戰國的轉變,通過敘事表現作者的道德禮儀觀以及對縱橫遊說之士作品的評價。後來的“史序”便都是繼承了漢代這類序文的傳統,例如歐陽修編寫《新五代史》中的《一行傳序》、《伶官傳序》等即是。至於讀古代書籍文章而寫的序,例如曾鞏的《〈戰國策〉目錄序》、《〈新序〉目錄序》等,更是以議論為主。
以敘事為主、夾敘夾議的序不多見,典型的是韓愈的《張中丞傳後序》。它是作者讀了李翰所作的張巡傳後寫在該傳後麵的,大半篇幅記載張巡的事跡,以補李翰傳文的不足。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卻用了兩大段發表議論,以批評“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的時弊。因此這篇文章雖然以敘事為主,但這篇並不是傳記,還是序。
抒情成分較多的序,多半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等。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和歐陽修的《釋秘演詩集序》,雖然一個是為自己的《八愚詩》作序,一個是為某一人的詩作序,但也屬此類。這種序的抒情,也都離不開議論和敘事,如《春夜宴桃李園序》。
從唐代起,序又稱為“引”,劉禹錫所作的序,都寫作“引”,如《彭陽唱和集引》、《吳蜀集引》等。蘇洵也以引為序,如《族譜引》之類。這是作家的習慣問題。劉禹錫的父親叫劉緒,緒、序同音,蘇洵的父親叫蘇序,因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為引。這本來是特殊情況造成的作家個人的規矩,但由於劉、蘇的影響,後來也有人作起“引”來,那就與避諱無關了。
最初書、文隻有序。自從序固定在書、文的前邊以後,作者如果還有要說的話,或者別人要把心得、意見、考證等內容寫上去,就寫在書、文之後,稱為後序(如韓愈的《張中丞傳後敘》)、題某某後(如柳宗元的《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等等,到了宋代,就把這種文章稱為跋。例如,歐陽修的文集中就有幾十篇跋。
跋與序雖然是一回事,但在語言上卻略有不同。因為跋或後序、題後之類實際是對序的補充,所以一般都更為簡勁峭拔,不像序那樣詳細豐富。
跋
1、(形聲。字從足,從犮(bá),犮亦聲。“犮”意為“從上麵拖拉”。“足”與“犮”聯合起來表示“把腿足往上拖拉出來”。本義:把腿足往上拖拉出來。說明:“跋涉”指涉足泥潭與溪流。)
同本義〖climbovermountains〗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大夫跋涉,我心則憮。——《詩·鄘風·載馳》
又如:跋援(猶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2、扭轉〖turnround〗
跋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勝悲—嚴武《巴嶺答杜二見憶》
又如:跋馬(勒緊馬繩,使馬回轉)
3、踏,踩〖stamp〗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腳跟)
見“跋扈”
【名詞】
1、火炬,火把〖torch〗。如:跋燭(快要點完的蠟燭)
2、通“茇”。〖草燭的〗根部。泛指東西的底下部〖root;base〗
燭不見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讓食不唾。——《禮記·曲禮上》
燭盡見跋。——《聊齋誌異·邵女》
3、文體的一種。附在正文之後。即後序〖postscript〗
又如:跋尾(題寫文字於書卷之後)
例:嶽飛過南陽,夜宿諸葛亮躬耕地南陽臥龍崗,道士索字時,嶽飛手書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並做“跋”予以說明:“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讚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嶽飛並識。” 。
4、提於巨幅畫作邊上的字。
示例
跋扈 báhù
〖domineering;bossy〗專橫暴戾
此跋扈將軍也。——《後漢書·梁冀傳》
báqián-zhìhòu,báqián-zhìhòu
〖nonplus;becaughtinadilemma;encounterobstaclesaheadandbehind〗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躓”。比喻進退兩難的處境
báshān-shèchuān,báshè-shānchuān,báshān-shèshuǐ
〖scalemountainsandfordstreams;makeadifficultjourney〗跋:翻山;涉;蹚著水走。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遠行艱辛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跋山涉川之任敢辭於艱險。——宋·吳曾《能改齋漫錄》
跋涉
báshè
〖trudge;trek〗同“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艱苦。
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長途跋涉。
跋就是寫在書後、文後的序。
序這種體裁,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後代有的還很像是抒情散文。有的序是在議論中夾著感慨,借以總結曆史教訓、表達作者的政治見解和對所記敘的人與事的態度;有的序以敘事為主,夾敘夾議;有的序抒情成分較多,多半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史記》中的書、表、傳的序,都是在議論中夾著感慨,借以總結曆史教訓,表達作者的政治見解和對所記敘的人與事的態度。《〈戰國策〉序》則曆述從春秋至戰國的轉變,通過敘事表現作者的道德禮儀觀以及對縱橫遊說之士作品的評價。後來的“史序”便都是繼承了漢代這類序文的傳統,例如歐陽修編寫《新五代史》中的《一行傳序》、《伶官傳序》等即是。至於讀古代書籍文章而寫的序,例如曾鞏的《〈戰國策〉目錄序》、《〈新序〉目錄序》等,更是以議論為主。
以敘事為主、夾敘夾議的序不多見,典型的是韓愈的《張中丞傳後序》。它是作者讀了李翰所作的張巡傳後寫在該傳後麵的,大半篇幅記載張巡的事跡,以補李翰傳文的不足。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卻用了兩大段發表議論,以批評“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的時弊。因此這篇文章雖然以敘事為主,但這篇並不是傳記,還是序。
抒情成分較多的序,多半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等。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和歐陽修的《釋秘演詩集序》,雖然一個是為自己的《八愚詩》作序,一個是為某一人的詩作序,但也屬此類。這種序的抒情,也都離不開議論和敘事,如《春夜宴桃李園序》。
從唐代起,序又稱為“引”,劉禹錫所作的序,都寫作“引”,如《彭陽唱和集引》、《吳蜀集引》等。蘇洵也以引為序,如《族譜引》之類。這是作家的習慣問題。劉禹錫的父親叫劉緒,緒、序同音,蘇洵的父親叫蘇序,因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為引。這本來是特殊情況造成的作家個人的規矩,但由於劉、蘇的影響,後來也有人作起“引”來,那就與避諱無關了。
最初書、文隻有序。自從序固定在書、文的前邊以後,作者如果還有要說的話,或者別人要把心得、意見、考證等內容寫上去,就寫在書、文之後,稱為後序(如韓愈的《張中丞傳後敘》)、題某某後(如柳宗元的《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等等,到了宋代,就把這種文章稱為跋。例如,歐陽修的文集中就有幾十篇跋。
跋與序雖然是一回事,但在語言上卻略有不同。因為跋或後序、題後之類實際是對序的補充,所以一般都更為簡勁峭拔,不像序那樣詳細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