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年度漢字為“漲”,我認為在今後5到10年內年度漢字中“漲”還會持續摘冠。大過年的誰想添“堵”,誰不希望中國年度漢字年年都是“爽”,但隻怕這個字年年都會爽約。
美國的物價水平在全世界來講,是合理並且偏低的,由於他的經濟地位與影響力,人們通常以他來做為各項社會活動 ,生活水平的指標.,以美國物價水平來衡量中國物價水平似乎成了合情合理的事。拿中國和美國進行全方位比較其中充滿了愛與恨。
中國的總體物價水平超過美國也就是在今後的5年到10年的事兒,令人擔憂的是絕大部分超過美國的物價商品都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產品,類似農副食品、日用品、燃油、天然氣和房屋價格等。
如果我們從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來衡量物價水平,我們早已站在世界之巔,美國已被甩的無影無蹤。一個簡單的比方是:如果您的收入是3000人民幣 假設為3000美元的話,我們倆人去一次麥當勞就會花掉50到60元美元還沒吃飽,去必勝客要140 到180美元。這些消費形式居然被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就給接受了,我們的同胞絕對值得各國尊重,因為我們花錢不眨眼,而且膽兒特別大。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花錢嚇死人。
按美元來計算,中國的很多民生商品價格已經超過美國。這些問題不難理解,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分析。
從國家地理與人口數量來分析人均占有資源的供給與分配,美國的國土麵積和中國相似,但耕種麵和可開發耕種的麵積比中國大的多。打個比方說,美國和中國好比兩個家庭,中國有13.5口人,美國有3口人,每家各有一畝用來供給家庭成員的糧食與農副產品需求。您要知道一畝地是不可以打二層鋪的,一畝就是一畝,一畝的產量就是那麽個標準,上下不會差太多,根本沒有中國的產量可以翻倍的可能性,而且還要說土地短期內重複使用,土地的質量越來越差,沒有偉哥(化肥)產量絕對上不來。而由於美國在農業機械化、科技發達、政府補貼以及轉基因研發方麵非常發達,不但可以使糧食產量增高,而且農作物防治病蟲害與防凍能力強,農作物的農藥殘留物極低,農產品質量相當安全。中國不但要從美國進口大量化肥來提高糧食產量,並且還要從美國進口優良種子。關於其他牲畜蛋禽類別我們也是落後的。一句話農作物一畝地在涉及勞動成本之前我們的投資已經要高於美國,如果這一畝地打1000斤糧食,中國家庭13.5個人每人可以分配到74.6斤;美國家庭3個人每人可以分配到333.3斤。現實情況是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就是不進口就不夠吃的意思;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就是吃不了還剩不少,很多國家要靠進口美國糧食解決吃飯問題。
其實上述問題就是一個資源問題,下麵請您看幾個大國的國土麵積與人口的幾個數據:
美國: 962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約為3.03億
俄羅斯: 1,707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約為1.41億
加拿大: 998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約為0.34億
澳大利亞:768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約為0.21億
巴西: 851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約為1.9億
中國: 962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約為13.5億
通過上麵的數字您可以看出,我們的資源相對於我們的人口是多麽的稀缺,如果您再有一點地理知識的話,您知道中國有近一半個國土麵積被高原、山脈、沙漠、盆地所覆蓋,中國又是一個沙化嚴重的國家,可以用“危機”二字倆形容。如果中國不在30年前實行計劃生育的政策,根據中國1962年到1972年生育了3.3億人口的生育比例來計算的話,中國目前的人口大約是22到25億左右,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我們要把世界上所有可以吃的東西全部吃光,也許包括草根和樹皮。後麵兩句好似玩笑,但從統計學的角度預測未來的話,足以用“恐怖”二字來形容。不客氣的講中國糧食問題是國家安全問題的重中之重。
有時候我在思考,有很多國家攻擊與批評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和人權與自由。可您想一下,如果我們排隊到人家那裏去要糧食,人家都不給怎麽辦?會不會白給你?我們會不會拿土地換糧食?西方有些大國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他們總是告訴我們人人生來平等,可中國的老百姓要跑過去種地和拉點鐵礦石時是絕對不好使的,難道上帝在資源公平分配與公平使用這方麵出了差頭兒?
世界上沒有廉價的資源,隻有廉價的勞動力。您所購買的商品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低廉,如果中國人工每小時10美元,那麽全世界的物價不知會漲成什麽樣。我們可以看到由於中國土地與工資的成本增加導致商品價格上升,幾年前在美國有大量Made in China商品的時代已經不在,取爾代之的是來自印度、越南、緬甸或非洲等勞動力成本更為廉價國家與地區。
中國的能源價格已經超越世界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因為歐盟和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與天然氣在價格上沒有什麽區別,而且可以說能買到就已經不錯了,怎麽可能那麽貴買來的,賠錢賣出去,沒有道理。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尋求能源,可謂是步履維艱,其中的危機重重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所可以想像的,所以中國人根本就沒有理由浪費一滴油、一粒米、一分地。
中國政府要在十二-五計劃中擴大消費需求,沒錯。但由於土地資源與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萎縮,產能過剩,最終導致大量人口失業,那又如何是好?所以我們要擴大內需,要避免大量人口失業,國家要幫這些人找到出路。沿海地區成本太高,四橫八縱的高鐵把人力在最短時間輸送到中國各地,這也是大量沿海自造向內地戰略轉移的有力支持。
另外由於中國經濟急速增長的自身需求,貨幣發行實際與美元脫鉤,這也是通貨膨脹的另一主要原因,大量的貨幣進入市場,其後果可想而知。美國的通膨小是因為新發美元債券由世界買單,而中國國債要中國老百姓買單。
中國物價不斷上漲,老百姓工資要對抗固定日常開支,如果增加老百姓的消費來平衡GDP的結構,不給老百姓漲工資怎麽行,不漲工資就會入不敷出,增加工資就會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不斷萎縮與成本上升導致物價上漲。這是邏輯推理關係,根本不需要數字說明。
中國的物價10年內沒有回頭路,趕英超美,盡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