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跟中國脫鉤從奧巴馬時代就在醞釀了,精英們當然知道美國麵臨的問題。 2011年2月奧巴馬在加州與矽穀的各位頂尖名人共進晚餐。 按照那次晚宴的規矩,每位客人都可向總統提一個問題。 可輪到蘋果的喬布斯先生時,總統卻用自己的問題打斷了他。
“要在美國生產iPhone的話,需要滿足什麽樣的條件呢?幹嘛不把這些工作拿回來做?” 奧巴馬總統問。 喬布斯先生的回答毫不含糊。 “這些工作是不會回來的。”。 蘋果的人都知道, “中國工廠的速度和靈活性令人咋舌,沒有哪家美國工廠能跟它相提並論。”。
時間來到2021年,總統換了第三人。 這屆政府提倡綠色環境與能源, 結果發現巨大的渦輪機葉片還是脫不開中國。 是的, 葉片可以在美國製造, 但是原材料來自中國。 上屆政府打貿易戰, 關稅的提升極大地損傷了美國葉片工業者的利益, 財團和政府一直在爭執掰扯。
新上任的總統說“沒有理由美國不能自己造!”。 美國當然可以,但鋼鐵廠基本成了廢墟。就連那些曾經的技術人員和工人都幾乎不在了。 十年前中國也有人大肆鼓吹產業升級論, 學習美國。 認為鋼鐵, 建築等密集勞動人口產業都應該轉型。 加大金融、科技和服務高低兩端的發展。
中美脫鉤的呼聲在上屆總統任期內達到高潮。 香港的民主呼聲也達到了高潮。 美國製裁了香港問題上插手的共黨官員,不許GCD 入境美國也提出來了, 但是擋住GCD容易, 擋住美國的資本和資本家就難了。 最近中方一方麵在香港推進國安法, 一方麵對富人和資本家開啟了“懷柔”政策。
中國高層官員已經出台和正準備出台新的稅收減免和其他優惠措施, 把香港描繪成亞洲最能賺錢的地方。到目前為止,這些行動很奏效。 價值3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基金康橋匯世上個月表示,計劃在香港開設一家辦事處。
最近幾個月,投資經理們已經在香港成立了100多家新公司。高盛、花旗、美國銀行和摩根斯丹利等華爾街巨頭都在增加香港員工。花旗準備擴收1700 人。 “香港是僅次於紐約的全球億萬富翁之城,”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在一個金融業高管在線會議上表示。
另一方麵,嚇走香港銀行家和金融家的後果對中共來說非同小可。香港開始實施一項重大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惠及私人股本、對衝基金和其他投資者。官員們采取行動,讓香港的資金管理人更容易同大陸的富裕人士聯係起來。中國企業正在香港發售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股票,推高了華爾街銀行的收益率。
資本是逐利、嗜血的巨型機器。資本的嗅覺相當靈敏。 美國的體製表現在金融上,是私有資本主義。 當個人資本逐步壯大時, 就形成金融財團。 國家政策可以進行調控來影響資本的流向, 但這是雙刃劍,微妙地維持著平衡。 這屆政府顯然已經開始向左的“大政府”轉向,繼續天量的債務, 試圖提高富人的稅收來平衡政府開支, 緩和社會底層的怒氣。
“脫鉤”意味著產業鏈的回歸, 不僅僅是科技高端, 還有基礎設施。目前新總統的基礎設施計劃基本被否定。 回歸在很多領域意味著再開始,這需要啟動資金。 如果沒有國家資本的推動, 很難辦到。 當初如果沒有利益驅動, 這些產業為什麽會外移? 其次, 如果美國政府開始控製私營產業,資本國家化, 那它和中國的區別又在哪裏? 也許,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結合最終平衡點, 就是產生“共產主義”的土壤了?
中國國內市場對西方國家影響力達到峰值的標誌性事件:歐洲背棄美國與中國簽署“中歐投資協議",但歐盟隨後的後撤,則說明達到峰值後,這一影響力開始變小。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西方國家這幾十年來忍氣吞聲,就是為了去"占領中國國內市場","中國國內市場”對世界的影響力一直持續上升。但最近西方突然開始醒悟,意識到或許自己過分誇大了"中國國內市場”這一並非極其豐實的概念,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政府永遠不會如承若那樣開放"中國國內市場", 同時,真正得利於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現在卻是反中陣線的馬前卒這一事實,讓它們意識到占有這一市場的"代價" -- 賺中國一些錢,就必須做好"拚命的準備"。兩者相加,讓西方國家對"中國國內市場"的興趣開始萎縮,或"中國國內市場"這一概念的"國際影響力"已經過了峰值期。
結果,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達到了峰值。之後,或保持不變,或持續下跌。中國多年戰狼外交的事實,讓後者更為可能。
對西方國家這幾十年來忍氣吞聲,就是為了去"占領中國國內市場",因此,"中國國內市場”對世界的影響力一直持續上升,但最近它們突然開始醒悟,意識到或許自己過分誇大了"中國國內市場”這一並非極其豐實的概念,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政府永遠不會如承若那樣開放"中國國內市場", 同時,真正得利於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現在卻是反中陣線的馬前卒這一事實,讓"中國國內市場"這一概念的"國際影響力"達到了峰值。
或說,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達到了峰值。之後,或保持不變,或持續下跌。而中國多年戰狼外交的事實,讓後者更為可能。
非常同意!
澳大利亞解約後,北京外交部又是“強烈不滿“又是“堅決反對”又是“嚴正交涉”,其實完全可以低調處理,不當一回事兒的
順便說一句,4月21日,澳洲聯邦政府根據法律,取消了維多利亞州沒有經過聯邦政府核查就與中國簽署的兩項“一帶一路”的協議,因為它們威脅到了“國家安全”。
澳大利亞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取消已經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國家。戰狼們氣得狼發都倒豎了吧
這確實是“死磕”!
不過最新數據顯示,這兩年澳大利亞的經濟雖然被中國抵製得一波接一波 --奶粉牛肉龍蝦紅酒礦產留學etc etc--,可似乎也沒有怎麽就江河日下。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2021-05-16 07:35:29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This is pretty much all I can say to make my case, you don't have to buy it though.
回複悄悄話回複 'ShalakoW' 的評論 : 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怎麽要被迫改變? 如果隻是危險, 是不是臆想的危險?
****
在拜登政府聯合"五眼聯盟(新西蘭除外)把新疆問題上升至"種族滅絕"的高度後,為了確保"中歐投資協議"這一便宜到手而在此問題上一直"裝傻"的歐盟,無法繼續承受"道德壓力",不得不以最弱的方式對中國政府有所反應後,中國政府嚴厲的回應,讓歐盟不得不放棄"中歐貿易協議"來表明自己的底線:如果自己的"價值觀”我連個最起碼的公開交代都不能給的話,那在你的脅迫下,我日後的生活方式(言論自由是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部分, is it not?) 就必須徹底改變才能換取你的歡心,才能換取你給我一些便宜占。
(生活在西方的每一個人,每日生活的所有內容,都是西方價值觀決定的。人們把它如空氣一樣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不意味著這樣的生活方式是理所當然的。不信,問問生活在大陸的中國人。)
拜登政府把把新疆問題升溫,重點是對歐盟施壓,攪黃”中歐投資協議",結果,中國戰狼外交非常配合地讓拜登總統達到目的。
This is pretty much all I can say to make my case, you don't have to buy it though.
除非事關生死,否則誰會拚命?中國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夥伴,我在澳洲的朋友對我說,澳大利亞人知道過去幾十年經濟繁榮,來自於中國的貿易往來。
現在澳大利亞寧願承受放棄與中國貿易的危險也要"得罪中國“,隻有兩個原因:1)除非澳人瘋了;2)比貿易往來更重要的因素收到威脅。電視上澳洲人沒有瘋,而這個比"貿易往來更重要的因素是 ...國家安全/主權" 。
得罪中國(死磕中國)不是它的目的,維護自身"國家安全/主權"才是真實目的。但如果"死磕中國"是達到這個個目的地唯一途徑,so be it.
****
This is pretty much all I can to make my case.
盡管中國極力否定,但澳大利亞政府發現中國試圖利用競選資助的方式,在澳大利亞議會中找到(或培植)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澳大利亞並據此通過的相關法律予以防範。我個人分析,這是澳大利亞外長談話中所提到的涉及"國家安全/主權"問題的原因。而"國家安全/主權"是對一個國家的威脅,不再是兩國之間貿易爭端這類次級矛盾,所以我前麵說 it is not business anymore, it has become personal, 或"生死攸關"。
除了率先提出對中國疫情調查外,澳大利亞還在香港/新疆這類讓中國政府惱火的問題上主動與中國過不去(相比之下,歐盟的反應則是被動/勉強的), 而更能說明對中國的憤怒是,澳大利亞總理主動說"當美國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武力衝突時,澳大利亞將向美國/台灣提供援助” -- 在我看來,這是澳洲對中國死磕的表現。
除非自願成為新西蘭,否則,以它孤立的地理位置/有限國力,為了自身的安全,澳洲隻有用這樣死磕的方式來引起西方國家對中國威脅的關注(中國威脅西方價值體係),舍身取義地喚醒同夥的支持,而而使自己的"國家安全/主權"變得安全。
U.S. will not leave Australia to China: Blinken
https://www.msn.com/en-us/news/crime/us-will-not-leave-australia-to-china-blinken/vp-BB1gIVtD
****
在這個視頻中, 留意澳大利亞外交部長講話中提到的 "國家安全/主權"問題上與中國矛盾的說法。
如果"生死攸關“聽上去有些聳人聽聞,"麵對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危險”應該比較恰如其分。西方國家正在走向一致的事實,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 自己熱愛的生活方式受到威脅。否則,如何解釋澳大利亞要與中國死磕的事實?其地位位置上的孤立無援,讓它在眾多西方文化國家中最先真切地感到這一威脅。
No one likes confrontation, but the western countries may more and more feel they need it.
因為事關生死。
與中國相比不在一個級別,但現在澳大利亞成為對抗中國最強硬的戰士。也是同樣原因。
對西方來說,it is not business anymore, it has become personal.
如果你拋開"不願意看到中美衝突”的這一個人感情的話,應不難發現中美之間有太多的原因爆發武裝衝突。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作為政客,小羅斯福總統一直對美國人說:美國不會卷入二次大戰(因為美國大眾不想參戰);但作為政治家,他知道美國轉入與軸心國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他(或丘吉爾)對當時衝突的定義是:民主與極權(專製)的衝突,當時希特勒對美國的民主體製不屑一顧,原因是效率低。
當羅斯福的一個表弟對他說:“你要幹不好,那就可能是最後一個民主黨總統了。" 羅斯福回答說:"我要是幹不好,我就可能是最後一個美國總統了。"
-- 美國民主體製受人質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美國為什麽要讓這次結果不同?
美國人發現,當與中國政府談"合則兩利”時,美國人總是吃虧。自己的善意換來吃虧三十年後,美國人聽到中國政府得意地說"東升西降了”。除非美國人會自己放棄世界領導地位,或中國放棄自己強稱霸的決心,否則,麵對這一無法調和的矛盾,美國政府(或任何政府)都會抗擊的。
中澳之間的矛盾,己經遠遠超過了通常兩個國家的利益之爭。麵對中國的欺淩,澳洲抗擊不僅僅是說“No!” 而是高喊"F&@k you No!”(對不起,我的法語不是很標準)。
中美關係也在朝這個方向走。
感謝北京姑娘分享!
而另一方麵,美國非農就業再度低於預期。
疫情之後大家發現,隻要印錢發給老百姓就可以買便宜中國貨了,幹嘛自己工作啊?
脫啥勾啊,中國名義上有錢了,賣著血汗朝著”夢“又在邁進!美國百姓不太幹活,日子還不錯!華爾街的人靠投資收割中國,矽穀為代表的人靠高科技擠壓中國,都挺好。
據統計, 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中國向美國出口口罩約438億隻,外科手套11.9億雙,防護服9.5億套,護目鏡5403萬副,呼吸機17,585台。特朗普彭配奧過去天天攻擊汙蔑中國,把中國當敵人,沒想到該買的還是買了不少嗎。要沒有這些中國的醫療防護用品的話,美國那就更慘了。 今年第一度與中國貿易逆差又上升到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832億美元。
"最近幾個月,投資經理們已經在香港成立了100多家新公司。高盛、花旗、美國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巨頭都在增加香港員工。花旗準備擴收1700 人。"
腦袋是真想脫,但屁股不幹。屁股決定腦袋,因為坐在哪條板凳上舒服,隻有屁股知道。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又創新高?看來美國商家為進中國貨付前偉大領袖的關稅,付的很鎮靜,很坦然,很問心無愧。前偉大領袖也真是英明,大把的關稅都進了國庫了,國家現在缺錢啊!
歐盟已經和印度在談協議了,快了
========================================
應該是沒做過生意。當年那個鐵道部長劉誌軍看好的就是德國的高鐵技術,但是他就是要和法國加拿大日本談,不理德國,結果最後德國給了好價錢。現在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