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內家拳的殺傷力

(2023-09-20 23:08:11) 下一個

內家拳比外家拳出現得晚,理念上更為先進也就不奇怪了。以太極拳為例,內家拳更多的是用掌不用拳。究其原因是因為內家追求的是穿透力。

 

練武的未練打先學挨,多多少少都有點抗擊打能力。老家練南拳的管胸膛叫拳坦,意思是說就是挨拳用的。有胸大肌護著,拳上來直接彈開,相當於彈性碰撞。而物理上彈性碰撞雙方是可以完全無損的,因為機械能完全不轉換成其它能量。小時候曾見過倆小夥口角後動拳,聲如擂鼓,被人勸住後都毫發無損。真正容易造成損傷的是非彈性碰撞,部分機械能會轉換成其它形式,結果是組織,器官破損等等。

 

內家以掌代拳的理念與早期的反坦克武器異曲同工,隻是早了幾百年。最早的反坦克武器是倒裝的子彈,用步槍發射的。大頭不同於普通的尖頭子彈,擊中坦克後不易被彈掉,而是貼在鋼板上造成形變和振蕩,這樣坦克內壁可能有碎片蹦出傷人。

 

內家用掌貼住之後更是全身繃住並對準腳後跟以地麵為支撐,這樣就形成來回振蕩。在這一條傳遞線上,哪裏比較弱哪裏先崩潰吸能。發掌的人當然是希望對方內髒先崩潰,但是對方懂行的也可能內力深厚,非但內髒抗振,而且可以調整傳遞路線,反而導致發掌的人先崩潰。就是說武俠小說中寫的內力反噬是有物理根據的。所以我說外家是打架,內家是拚命。

 

每當我看到有人說自己練發勁我就不免疑慮:這個搞不好就能傷到自己,你確定沒練錯?

 

之前我提過,誰都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老年人的線速度肯定不如年輕人,所以太極拳用角速度代替線速度以快取勝。而內家的發勁恰恰是用振蕩代替碰撞產生穿透力。可是那時候中國人根本不懂科學啊!真是太神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