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純屬個人經曆,仿效後果自負)
每一個汽車都是一個故事,一個破車的背後更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個學期下來,我們終於積蓄了大約一千五百美元,可以買個舊車了。於是看廣告,找朋友看車。
大約是打電話詢問的第三個車, 84年Mazda626LX,手排檔,好像隻有8萬脈左右,要價1200美元。車主隨便回答了兩個問題,說明天來看好了。我再問就聽到了打呼聲。
第二天請美國同學帶我去看。他開著他的Tercel轉到鄉間的一個房子前停下。女主人作了簡短的介紹:這車是一個機修工朋友離開時賣給他們的。他們的女兒開了一陣後換了新車。然後就扣了我同學的駕照由我們隨便看。
美國同學力氣大(高中打橄欖球的),他先是雙手抓住前輪扳了兩下(車子沒有頂起來),由此確定軸承沒壞。然後打開hood,發現air filter 很髒,引擎到處油乎乎的。車子看樣子撞過, Mazda logo 沒了,logo背後的塑料柵板也沒了。開了一下,我同學說引擎很powerful。事後想想, 2.0升的當然比他的1.2升要powerful一些。在沒人的地方放開方向盤試了一下,車子沒偏;輕輕地刹了下車,也沒偏。考慮到性價比和budget,再加上LD 早就等急了,於是決定買了。
我本來就不大會殺價,同學也覺得價格合理,於是原價買了;盡管車主頭一天晚上剛剛拆了收音機,因為他們女兒的新車的收音機被偷了,還價還是有餘地的。女主人還要求給Deposit,我也付了(好像是$20)。然後約定買好保險後在Department of Public Safety 過戶。
保險是一位歐洲同事帶我到他的經紀人那裏買的,車子是兩個中國同事幫我開回來的。為了買個車,幾乎整個實驗室的人都幫忙了。一個小插曲是, 車主在過戶後還給示範了一下點火,結果車子蹦了一下;他兒子停車時把排檔掛在一檔了。按說車子掛一檔是常事,應該點不著,有保護開關的。當時我不懂,也已經成交了,就是覺得有點怪。後來我就明白了,這車被拆的東西多了去了。
第一次有車當然是很興奮的。第二天早早的就起來了。發動車子看了一下,然後自然就在停車場轉了一下。轉到出口,看看路上無人,腦門一熱就開了出去。快到大路口趕緊掉頭轉回來。路上隻碰到一個車迎麵而來,有點怕但是穩住了,一切順利。
接下來自然是學車考駕照。有些牛人都是深夜獨自上路自學。我運氣不錯,恰好有一位同學有駕照沒有車。於是乎我們天天一起shopping ,練車。大約個把月,車開得很溜了,於是去路考。
路考第一關是平行趴車,我一下就給整進去了,前後位置和離curb距離都很好。路上開得也很順利。回到Department of Public Safety, 警察老太說 “You observation is horrible”, 沒過。這是我第一次聽說“observation”, 去問天天教我開車的同學,他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原來他是去一個隻有一個“stop sign”的小鎮考的駕照。
於是我不停地向同學,同事,和朋友們請教,又考了幾次,總算過了。有得有失,這樣一來我對路考的套路一清二楚,對整條路線上的每一點的速度,觀察動作都明明白白,所教的人基本上是一次就過了。
我們實驗室裏多數是做低溫物理的,幾乎個個是機械高手。從實驗室裏那一排排的力矩螺絲刀(不是扳手)你就知道同事們的水平非同尋常(不少做儀器的根本不知道力矩螺絲刀的存在)。近朱者赤,我自然也少不了自己修車了。第一件事是買本repair manual, 然後換Air filter。 打開引擎蓋和Air filter一看,那根從引擎到Air filter的PCV橡皮管根本就沒有。買來管子接上,引擎性能絲毫沒變。後來查得多了,發現有些真空管子是拿螺絲直接堵上的。問了實驗室的大拿,再看了些手冊,終於明白汽車上的很多東西是為了控製emission,老車沒了它們反而更好;反正那時候車檢是不查尾氣的,再說這車高速油耗35mpg,能差到哪去?於是不再瞎折騰了,畢竟車況不好(幾乎什麽都漏),折騰壞了的可能性隻怕不小。
一開始是在Walmart換油,因為實在是便宜。有一次車窗被他們搞得搖不上去了,從那以後我就自己換。買了一對ramp,有一次把車給開過頭掉了下來。還好老車看不出來有什麽大的損傷。然後總結經驗,上ramp前把手閘拉起來一點。我這車的離合器踏板特別緊,油門踏板特別鬆。用手閘增加點阻力,油門一鬆就自然停住。否則,手動車搞得手忙腳亂的,從油門換刹車容易開過頭(曾經想過去買wheel Choke,一來不再必要,二來也擔心不管用)。那時候的車蓋子底下空蕩蕩的。我找了個空隙從上麵擰開油濾(在引擎正後方)再放到地上。這樣換油根本就不用鑽車底下去。
在這車上我沒少動手。有些可以說是手癢得,沒啥大用的,比如換spark plug,調valveclearance,換thermostat, 等等。 有些確實是老車麻煩多。
第一次麻煩是電池短路。開的時候曾經聽到放電的聲音。在shopping mall 請不認識的老外(也是本校學生)幫忙jump過一次。過兩天又壞了,於是決定去換電池。一拆電池才發現,這電池就是放放上去的,根本沒固定。難怪車子跳動時會有放電聲(hood頂上沒有絕緣層)。
第二次是刹車。了解車況越多,我越怕前任車主們瞎搞。等想到打開刹車檢查時(那時候多數車輪是隻有幾個小洞,看不大清車閘的),前刹車片已經隻剩不到一毫米,上麵沒裝警告鐵片。反正是老車,我隻是換了閘皮,沒有動閘盤。拋光閘盤無非是要增加接觸麵並防止閘皮過早磨損,我在local低速多開一陣也就差不多了吧?順便把後輪鼓閘的閘皮也給換了,不過比前輪麻煩多了。換前輪感覺比自行車還容易,不就多擰幾個螺絲嘛,我跟超高真空係統打了多年交道,用手臂幾乎可以控製力矩(真空密封關鍵在crisscross上螺絲和各個螺絲力矩均勻)。
第三次麻煩是spark plug wire. 車子冷的時候好好的,熱了之後引擎無力。打開hood一查發現一根點火線壓在冷卻橡皮水管上,橡皮下麵就是radiator 的接頭(金屬)。車一熱,老橡膠軟了,壓得更扁了,容易漏電。於是冷車沒事,熱車因漏電少了一缸工作。接觸點都“燒”黑了。
第四次自找的麻煩是clutch。一次下暴雨發大水,管實驗室的同事晚上打電話說他有病讓我幫忙去實驗室看一下。回家路上我從一個積水的地方經過。水比較深,radiator 上都冒白煙了。到最深處,引擎轉速驟降,直覺是muffler進水了。趕緊一踹油門衝了過去。第二天一早要趕去給學生們講課,一點火發現換不了檔。時間很急,因為我這車的transmission switch 被拆了,於是我掛在一檔,放掉clutch,一轉鑰匙後立馬關掉,就象前車主交車時示範點火一樣。果然這一下就斷開了離合器兩邊,我及時地趕到了課堂。隻是離合器從此有一種噪音。
第五次是muffler. 很可能是上次進水的緣故,不久muffler爛了個洞,過不了車檢。看看那幾個爛得一塌糊塗的螺絲,我真不想動。於是打電話問價。Dealer的零件就要一百二。一般的都要八十。直到打電話繪一個本校機械係碩士畢業生的車行,叫Jim's4x4, 他直接告訴我連稅五十。這個利索勁我喜歡,銷售稅是老中最煩的東西之一。行,就他了。第一次從他門前過的時候沒看到招牌,原來被待修的很多車子完全擋住了。一看技工動手就明白了,人家就是高啊!誰都要charge我三個rubber hanger (大約十塊),他們不要。他們是用風割切金屬,rubber hanger留著裝回去,總共十幾分鍾,工錢九美元。
第六次麻煩是timing belt。一天開著開著,hood下嘩啦啦亂響,象是皮帶刮到塑料,那隻能是timing belt了,其餘的都是沒有塑料罩的。問了實驗室裏兵工廠出身的大拿,說是極為容易,實在沒必要花冤枉錢。人工要三四百,皮帶才39美元。既然極為容易,就算肯花冤枉錢也不能給中國人丟臉啊!於是自己動手。拆開一看,新老皮帶不一樣,一個是梯形齒一個是橢圓齒。問dealer, 說是那年有兩種引擎,timing belt 不一樣。第一條是根據dashboard 上的VIN給的,也就是說這引擎不是原裝。早就懷疑這車被撞過,這下更無疑問了。再往下拆,那tensioner的彈簧根本就沒掛上,皮帶直接用固定輪子壓著,時間長了皮帶鬆掉那不就刮塑料罩了?這樣也行還有什麽不行的?
第七次是transmission,這個可是牛叉了去了。前頭說過,這車什麽都漏,所以我每周都會查fluid level, 唯獨不查transmission, 因為蓋子被前任扳斷了,很難拿岀來。一次開了倆小時去接一個朋友。一路上70脈開得好好的,快到家時忽然“哢嚓”一聲,速度驟降。我立刻掛空檔滑進一個parking lot, 知道是transmission 沒油了。那天很冷,那時候誰都沒手機,請人幫忙還不怎麽容易。我一想這一路70脈飛奔,transmission 又缺油,肯定是太熱了。於是打開hood讓它冷卻,心想這油是慢慢漏掉的,裏麵肯定還有油,隻是差那麽一點點。冷下來想必飛濺的油也可以流下來一點,總之這車還可以開。過了十分鍾,打著火,一掛檔又是“哢嚓”一聲,然後掛在二檔上開了回去。第二天敲開蓋子一看,隻有大概1/3的油。加滿油開了一通後放掉再加滿,第二照樣開倆小時送朋友走。
最後一次是starter。那時候我已經去外地工作了,沒時間修它。想賣又不敢,因為換spark plug時我發現一個缸壁靠spark plug處特別薄,一副spark plug很容易蹦出來的樣子,那不是坑人嗎?於是叫車場給拖走了。
這車開了四年,隻是請車鋪修了muffler,真是值了。經過上麵的一係列麻煩,從此我們決定再也不買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