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個人資料
三步兩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再探絲路D22~高加索的眼淚,亞美尼亞

(2024-01-09 00:00:16) 下一個

上篇D21~世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葡萄酒發源地,亞美尼亞

今天參加北上一日遊團,前往距離埃裏溫70公裏外的塞凡湖區(Lake Sevan)。

對於亞美尼亞人來講,曆史上有三大聖湖。西邊的凡湖(Lake Van) ,東北的塞凡湖,南邊的烏爾米耶湖(Lake Urmia)。他們曾經都在烏拉爾圖王國的統治範圍內。烏拉爾圖王國是公元前9世紀~6世紀亞美尼亞高原上的王國。這段曆史將在後麵的亞美尼亞文字誕生篇中交代。

凡湖是亞美尼亞人的精神故鄉。烏拉爾圖人當年的都城就是凡湖邊上的凡城。現在凡湖,亞拉拉特山,阿尼古城,都已經是土耳其的地盤,是亞美尼亞人回不去的故鄉。烏爾米耶湖歸屬了伊朗。亞美尼亞人抱守著的就隻有三大聖湖中麵積最小的塞凡湖,也稱外高加索的眼淚。

與凡湖,烏爾米耶湖都是鹹水湖不同,塞凡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淡水湖,僅次於秘魯的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

塞凡湖的表麵積大約1200多平方公裏,占亞美尼亞全部國土麵積的1/6。亞美尼亞市場上出售的魚類產品,90%都出產於塞凡湖。塞凡鱒魚是塞凡湖特有的魚類品種。肉質鮮嫩,刺少味美,是亞美尼亞的國魚。品嚐塞凡鱒魚被我列入今天遊覽項目中。

塞凡湖之所以得名塞凡有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解釋是,在烏拉爾圖語裏。Sevan就是湖的意思,塞凡湖就是湖。就像撒哈拉沙漠的撒哈拉,在阿拉伯語裏就是大沙漠的意思。

另外一種解釋是,與塞凡湖西北部的半島有關。半島以前是湖中央的一個小島,水位下降後,陸地露出來了,與岸邊連成了一線,就形成了現在的半島。而在這座小島上,公元九世紀有一座外觀是黑色的修道院。在亞美尼亞語裏,Vank是修道院的意思,Sev是黑色,Sevan就是黑色修道院,所以這座湖也被稱為Sevan。

雖然說第二種解釋更流行,但是相比之下,第一種解釋可能會更靠譜一些。因為這個詞其實出現的很早。在賽凡湖的南岸,學者們發現一處烏拉爾圖王國在公元前八世紀的楔形文字銘文。銘文中就已經出現了Sevan。

導遊演示的從前湖中小島的圖片。

遊客們一般到塞凡湖,都會去位於湖西北邊的塞凡修道院(Sevanavank Monastery)。

司機將車停在山丘下,我們徒步前往山丘上的修道院。沿途有些賣旅遊紀念品的攤位。

據說塞凡修道院是公元九世紀的建築物,地震損毀後修複重建過。

對亞美尼亞這樣的內陸國家來說,塞凡湖非常重要。她是亞美尼亞最主要的灌溉水源,還提供低成本的水利發電,而且還滋養了旅遊業和娛樂業。

夏天,這裏有遊泳海灘,水上樂園,海邊公園,沙灘足球,沙灘排球。各種帆板運動,還有賭場,還有各大度假酒店。這裏是亞美尼亞人唯一可以暢快地與水進行交流的地方,除此之外都是大山峽穀。

但是,塞凡湖在蘇聯時代曾經曆過生死浩劫。斯大林時代大力推行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當時有專家指出。可以把塞凡湖的水充分利用起來。

1933年開始,官方從湖底開始挖隧道往外引水,挖了16年後,隧道完工。塞凡湖的水被源源不斷地向外抽取,用於亞拉拉平原的農業灌溉,還有赫拉茲丹河上的六座水力發電站。

塞凡湖的水不斷的外流,湖麵以每年1米的速度快速下降。湖麵的下降不僅僅是湖水減少那麽簡單。量變會引起質變。再加上工業化的汙染,整個賽凡湖的生態係統遭到了嚴重破壞。20世紀下半葉,湖水的高度整整下降了20米。原來湖中的島嶼變成了半島湖,湖中央的修道院變成了半島修道院。

之後為了挽救塞凡湖,專家們又設計了一個對衝方案。1964年與1981年先後興建了兩條隧道,從上遊的高原湖泊向塞凡湖引水。這兩條隧道分別在1981年和2004年開通。之後水位有了回升。到2019年末,湖水的水位達到海拔1900米,但與最早的自然水位相比,仍然低了16米。同時湖水汙染問題也依舊亟待解決。

蘇聯時代開始,塞凡湖周圍建起了大量的工廠,以賽凡小鎮為例,有機械設備工廠,玻璃絕緣子廠,建築材料加工廠,麵粉工廠,麵包工廠,魚產品加工廠等等。周圍生產和生活的排汙造成了水質的富營養化,還有重金屬汙染。

蘇聯解體之後,亞美尼亞工業體係脫節,工廠紛紛關閉,但是現在周圍依舊有采礦和冶金工業對附近的塞凡湖的湖水造成了汙染。

根據環保部門的測定,在塞凡湖湖水裏金屬元素都有超標的情況。尤其是礬。根據2012年自然保護機構的測定結果,湖水裏麵礬含量的最大年平均濃度超過了最大許可濃度的6.4倍,對水生物的威脅非常大。亞美尼亞政府也在著力整治塞凡湖的汙染問題,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事情的解決不是朝夕可救的。

迪利然小鎮,位於塞凡湖畔的迪利然(Dilijan)國家公園內,著高加索瑞士的美稱。這裏不僅風景優美,也是亞美尼亞的藝術教育中心,更是著名的手工藝品製作中心。這裏還是前蘇聯著名電影Mimino的拍攝地點。我們隨後來到這裏遊覽。

前蘇聯著名電影Mimino的拍攝地點。

在這個係列的前幾篇遊記中,曾經多次提到亞美尼亞十字架石。這是我在迪利然小鎮上見到的一塊保存最完美的亞美尼亞十字架石。

亞美尼亞十字架石(Khachkar)是亞美尼亞宗教建築物的重要標誌。它不同於天主教采用的拉丁十字,和東正教采用的希臘十字。亞美尼亞十字架石上麵通常還刻有薔薇、纏枝等附屬圖案。2010 年,亞美尼亞十字架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已發現的最早的亞美尼亞十字架石可能出於九世紀。亞美尼亞十字架石曾經遍布外高加索。自從亞美尼亞大屠殺以來,土耳其大規模地破壞亞美尼亞十字架石。如今隻有少數幸存下來,具體數字很難統計。在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十字架石也遭到了嚴重破壞,盡管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令保護亞美尼亞十字架石,但對亞美尼亞十字架石的破壞已經被稱為“21世紀最嚴重的文化種族滅絕”。

亞美尼亞十字架石也被做成旅遊紀念品。

迪利然小鎮上的工匠正在製作工藝品。

這位工匠製作的聖誕樹掛件曾經掛在美國白宮的聖誕樹上。

中午在迪利然小鎮上品嚐到了塞凡湖著名的鱒魚。

戈沙萬克修道院(Goshavank Monastery)是位於迪利然(Dilijan)國家公園區域內。由中世紀著名科學家、寓言家 Mkhitar Gosh 創立。該建築群由幾座宗教和世俗建築組成。這裏曾經是中世紀亞美尼亞最著名的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

中世紀著名科學家、寓言家Mkhitar Gosh。

修道院的教堂依舊是質樸而古拙,錐形的尖頂,希臘十字的結構。簡單的祭壇。周圍的牆根底下環繞著一堆亞美尼亞十字架石。

精美的藤蔓植物花紋圖案簇擁著十字架。這座修道院的亞美尼亞十字架石被以保存完好而著名。

這棵樹被當地人稱作幸運樹。據說跨過幸運樹,所有的願望都可以實現。

哈格哈特辛修道院(Haghartsin Monastery)也位於迪利然(Dilijan)國家公園區域內。它被稱作是自然與人造建築物完美融合的典範。它始建於 10 ~11 世紀,在 12 ~ 13 世紀增加了新建築。現在由聖格雷戈裏等名人教堂和其他一些建築組成。

亞美尼亞使徒教獨特的燭台,由沙和水組成。

這裏長著一棵與修道院幾乎同齡的橡樹。不幸的是,如今隻留下了樹下的一小部分,根據傳統,當一個人許下心願,同時設法穿過樹後,不久願望就會實現。據說有次來了一位體態龐大的胖子,硬生生地將樹撐裂了,後來當局不得不用水泥重新粘合裂縫。

傍晚,回到埃裏溫後。我去品嚐了心心念道的亞美尼亞披薩。沒有起司,薄而脆,比美國披薩好吃100倍。

下篇D23~戲說基督論,給我翅膀,亞美尼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三步兩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ladirk' 的評論 : 是的,很悲情的民族。
三步兩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ce' 的評論 : 我吃的魚是人工養殖的,現在很少能吃到野生鱒魚了。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古老的民族一直受到周圍民族的欺負
sce 回複 悄悄話 湖麵積占比應該沒那麽大,亞美尼亞將近3萬。湖水重金屬汙染應該比較輕,不然出產的魚也不敢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