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個人資料
三步兩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穿越波羅的海】(2)多佛白峭壁&名曲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2020-06-18 15:43:36) 下一個

前篇(1)途中教訓

2010-07-22 遊記首發於網絡

每個旅行都有個啟點,雖說多佛(Dover )不是我們這次旅行的真正啟點,但卻是我們所乘遊輪的啟點港口。我們將從倫敦的多佛港出發,在十二天內穿越波羅的海,一路到訪丹麥的哥本哈根,德國的柏林,愛沙尼亞的塔林,俄國的聖彼得堡,芬蘭的赫爾辛基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大概是受關於二戰的文藝作品影響,對我來說多佛也算是一說到英國就想得起來的地方。你現在聽到的就是一首由女爵Vera Lynn演唱的二戰期間創作的著名歌曲《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多佛,是英國最繁忙的客運港。好幾條通往對岸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遊輪都從這裏出發和返回。多佛地處英倫東南部肯特(Kent)郡,距倫敦約126公裏。單純從地理上看,多佛是英國距離歐洲大陸最近的地方,海峽最窄處僅18海裏(33公裏)。羅馬人最早來英國的時候,就從這登陸的。站在海邊,用肉眼就能看見英吉列海峽對麵的法國海岸線,行船至對岸的法國加萊僅1小時。海底隧道於1994年開通。據說乘火車通過隧道僅需二十幾分鍾。後來站在英吉列海峽上,我對眺望著法國海岸向往去巴黎的YanYan說:可惜沒有時間了,不然我們可以從這裏去法國吃蝸牛大餐。

幾千年來,英吉利海峽便是英倫的前沿也被稱作英倫之門。打開多佛的曆史篇章,看到便是一篇血腥史。作為對法的戰略要塞,當年為監視法國並防止法國入侵而建的多佛城堡至今還矗立著僚望多佛海峽。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多佛以其美妙的白色風景(White Cliffs)成為了英國人的海邊渡假勝地。

多佛港在中國比較出名的原因可能就是2002年在港口集裝箱裏發現58具中國偷渡客被悶死的屍體的地方。

我們原來的計劃是起個大早,早晨5鍾出發,上午9~10點鍾到達多佛,在二點鍾登船前可以參觀著名的多佛城堡(Dover Castle)和多佛鎮上的其他一些著名建築物,登船後再從英吉利海峽上觀賞White Cliffs。

世上少有完美,旅行計劃尤其常出亂子。隨身攜帶的三個不同版本的旅行資料都沒有說清楚從Heathrow機場去多佛港乘坐National Express需要轉車,加之交通堵塞,結果我們到達多佛港時已經將近下午二點鍾,必須立刻登船。原本要參觀多佛城堡和二戰時地下秘密隧道的願望隻好通過在船上的眺望來實現了。

辦完登船手續,我們急忙來到觀望甲板,眼前呈現出多佛港的全景。

鏡頭拉近些,左邊川流不息的車輛使多佛港呈現出一片繁忙。

再拉近鏡頭,我們看到在多佛港白色峭壁頂上,左邊聳立著多佛城堡,右邊有一座撒克遜(Saxon)教堂和一座古羅馬人入侵英格蘭時期修建的燈塔(Roman Pharos)。

讓我們對著上圖的右邊再放大些看。右邊紅頂建築物是撒克遜(Saxon)教堂,有考古發現這座教堂周圍分布著公元7世紀撒克遜人的公墓,所以推測這座教堂可能建於公元630左右。中世紀時,由英王亨利三世主持修複。後來這座教堂被當作倉庫使用很長時間,在維多利亞時代被修整重新作教堂用。左邊的圓柱形建築是羅馬人入侵時修建的燈塔(Roman Pharos)。

再來看左邊的多佛城堡。多佛城堡由亨利二世於1179年至1188年完成了城堡的建設。城堡曾經曆了與法國人的多次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城堡下麵的秘密地道被擴建。這個秘密隧道曾經是二戰敦克爾克大撤退計劃 (The Battle of Dunkirk) 的指揮部,敦克爾克大撤退在短短的9天,動用上千條船隻,拯救了即將被德國軍消滅的338000法軍將士,為後來的D-Day大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這個隧道現在對公眾開放參觀,據講這個龐大的地下隧道分為三層,其中包括地下醫院的廚房,手術室,廁所和指揮中心的防空指揮部,電話中心等等。整個多佛小鎮在二戰中被德國軍戰機轟炸得滿目創痍,而多佛城堡下的秘密隧道卻安然無恙。

在這裏轉載一個關於多佛城堡的簡單介紹:

1066年的黑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諾曼人打敗英格蘭人後,諾曼人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前往西敏寺加冕。威廉注意到了中世紀英國五港同盟(Cinque Ports's foundation)中多佛在軍事上最為首要的重要性。當時,征服者威廉在多佛城堡的守軍投降之時,焚毀了多佛城堡。不過之後由他支付重新修複,當然給重建帶來的是典型的諾曼城堡風格,motte-and-bailey的結構在多佛城堡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然而,現在大家所見到的多佛城堡主要由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主持發展成現在的規模。所以在城堡裏可以看到很多與亨利二世有關的事物。在16世紀初,英王亨利三世(Henry VIII)娶了一個西班牙阿拉貢地區(Aragon)的女子凱瑟琳(Catherine)為妻子,遂被羅馬教廷逐出教會,於是爆發了法國,西班牙聯合欲入侵英國的戰爭。亨利三世為加強城堡所構築的防禦鏈,視察了Dover castleDeal Castle Walmer Castle。並在城堡裏居住了一段時間,所以在城堡裏也有一些有關亨利三世的有趣展覽。

我讀過的另一份旅遊材料說,城堡內有很多遊戲可以玩,有助於遊客了解亨利三世的生平,記得有個很有趣的問題。大致是亨利娶了某某,那個女的體形比較大。問題:亨利三世喜歡大體形的女人嗎?答案:因為亨利認為大人物就得娶大的女人。

聞名於世的白色峭壁(white cliffts)也正是從城堡腳下開始,一直延伸到Deal、Sandwich,被稱為White Cliff Country。

估計這段是整個行程中最經典的部分,許多關於白色峭壁的圖片呈現的都是這一段。

在兩三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白色峭壁對返航的英國船員來說,就是家的標誌。因為,遠遠地第一個進入他們視野的便是那白色的峭壁。這一段行程,峭壁頂上的地勢如輕柔的海浪般上下起伏,綠草茵茵;峭壁上,白色石灰岩綿延幾十公裏,直到Deal,再延伸到Sandwich。在電影《珍珠港》中有一段,美國空軍幫助英國與德國空軍在英吉利海峽上激烈空戰。其背景便是這一帶的白色海崖峭壁。 

根據資料介紹在白色峭壁上有座燈塔(South Foreland Lighthouse),馬可尼(Marconi)於1898年在此進行了全世界首次越洋無線電通信。

終於看到了。

再拉近些,可惜好像正在修繕,整個燈塔都被徒手架包圍著。燈塔邊的白建築物應該是一間關於燈塔的博物館。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網上搜索Marconi 以及那次先驅性的通訊實驗。Marconi後來還獲得了1909年諾貝獎。

白色峭壁漸漸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我們的遊輪正使向著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

為了彌補沒能參觀多佛城堡和多佛鎮的遺憾,找到有一首由Robson & Jerome 演唱的《White Cliffs of Dover》的視頻,Robson & Jerome 演唱的《White Cliffs of Dover》是我的最愛。視頻裏有更多的多佛畫麵,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South Foreland Lighthouse 和Admiral Sir Bertram Ramsay (1885-1945)的塑像,此人為二戰時The Battle of Dunkirk的執行司令

出發前一點有限時間裏做的功課基本上都是關於多佛港的,卻沒能派上用場。對於哥本哈根,除了安徒生外,我基本上一無所知,我們當晚的首要任務是研讀哥本哈根的資料,製定遊程。不料我和YanYan後來在哥本哈根竟然上演了一場落荒而逃的鬧劇。

PS: 七年後,再訪多佛白峭壁

【走進北極圈】(10)英國,Dover & Canterbury(視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