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Chinchero後,我們驅車前往47公裏外的印加古鎮奧陽台坦堡(Ollantaytambo)。
奧陽台坦堡地處聖穀北部,海拔高度約2800米,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四周山巒重疊,景色宜人又可為為天然屏障來抵禦外敵。
在印加帝國時代,帝皇Pachacuti在奧陽台坦堡建造了他的皇家莊園。在西班牙人入侵並占領了印加首都庫斯科後,這個小鎮成了印加人的臨時首都,他們在這裏集結,準備和西班牙人的戰鬥。也是這個小鎮,目擊了印加人對西班牙人的唯一一場大勝利,也目擊了更慘烈的敗退。
當我們的大巴一進入鎮中心廣場,便看到看見三三兩兩的顏色鮮豔的山民,在廣場上談笑。他們的紅色披肩,就像紅色的羽毛,飛過六百年的光陰,古老的印加人,就這麽活生生地出現在我的麵前。
女人的帽子像一個盆子。
男童的衣服紅得像火焰。
坐在門口,帶著遙遠微笑的印加女子。這樣的場景,讓人溫馨。
今天古鎮奧陽台坦堡也是通往馬丘比丘的門戶,無論是徒步或是搭乘火車都會經過這裏。廣場的一角,一群身穿藍色服裝的背夫將會隨同徒步遊客一起前往馬丘比丘。
鎮上有眾多的客棧,不少遊客,特別是準備徒步去馬丘比丘的都會選擇在此過夜。
今天在印加聖穀裏,奧陽台堡博是最具代表性的印加居民點。這裏四四方方的城市格局在600年間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印加人用石頭砌起了這座城市,還將山泉引入,街邊就是清澈而不止息的溪水,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汲取。隻是不知道600年前,這水是不是供飲用的。如果那樣,豈不很容易汙染(杞人憂天啊,嗬嗬)。
後來了解到,印加人不僅僅建宮殿,也蓋民居。建築技術上分為三大類,最精良的用於建廟宇,其次是宮殿,第三類用於建民宅。這張就是典型的民居牆壁,用的石頭不像前兩類那麽整齊。
與後來見到的印加廢墟相比,我覺得小鎮本身也是遺跡,是活生生的印加城市, 居民們現在說的還是古印加語 -- Quechua語言。
印加人家的室內陳設。
當家禽飼養的豚鼠。
在印加帝皇Pachacuti的皇家莊園遺址上,可以看到非常精美的宮殿,廟宇遺跡。遺跡恢宏的規模和精致程度,顯示了這個城市在印加時代的超然地位。
據考證建造這座廟宇的巨石來自5公裏外的烏魯班巴河對岸。
廟宇的最高處有座天相觀察台。
長期以來考古學家們對古印加人的采石,運石,以及建造技術做了大量研究,但直至今天仍留有許多不解之謎。導遊Edger之前是位考古學家,從事古印加文化的研究。這次在庫斯科地區,Edger被派來做我們的導遊。他的講解不僅有條不紊,娓娓道來,還時常加入自己在這個領域裏的研究成果,讓我受益匪淺。
Edger認為:這座廟宇並非完全是印加人所建,準確地說是古印加人在前印加建築物上擴建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Edger就印加建築的特點向大家一一做了介紹。聽了Edger的介紹後,我也試著在廢墟中辨認印加人的建造部分。
梯形門窗是印加建築中的一大特色。據說這樣的設計可以是提高建築物的抗震能力。
“洞穴是梯形的,這部分應該是印加人建造的了。”我的猜測得到了Edger的認可,嗨嗨。 Edger介紹說,這些洞穴是來擺放印加人崇敬的木乃伊(mummy)的。
Pinkuylluna山丘矗立在廟宇的對麵。
根據當地的神話,山上有個前印加神的使者(messager)Wiracochan的頭像,他正俯視著奧陽台堡博。
每年6月23日午時正(可能記憶有誤,需要確認),陽光會穿過Pinkuylluna山側的一特定位置射入前方廟宇頂端天相觀察台的小孔中,停留整整一分鍾。古印加人以此設計向當時的人們展示了他們對天文星相的了解。
在聖穀的印加遺跡尋訪中,最令我驚歎的莫過於Moray的印加梯田了。
Moray位於Maras之西 (請參見《印加聖穀》中聖穀地圖),海拔高度約3500米。
第四天上午,我們一到達那裏,立刻被眼前獨特的景致所吸引。
在廣袤的山丘中,有眾多巨形大坑,它們像環形劇場,像隕石坑,又有點像科幻電影裏的太空船降落基地。這些坑的最低點有的下降到150米的深度。
原來這是古印加人的“農業實驗基地”。古印加人在這些“隕石坑”內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像是藜麥,玉米,土豆等,培育能適合不同氣候下生長的種子。次年古印加人會根據對氣候的預測,向農民們發放適合當年生長的種子,以確保無論是在什麽樣的氣候下都會有好的收成!Edger介紹說:古印加人曾經準確地預測了當時的一次類似於厄爾尼諾現象(El Nino)的氣候變化,提前培育出了能抗災的良種,使得當時的農民們即使在災難的氣候下也能有豐收的年成。
古印加人又是怎麽在“隕石坑”裏培養良種的呢?原來坑中的每一層梯田是以模擬不同的氣候條件來建造的。從海平麵的氣候模擬起,一直模擬到高原氣候。就像Edger所演示的,梯田層與層之間的氣候之差是按照每300米高度間的氣候之差來設計的。古印加人就是在這樣的人造氣候下培育出了能適合不同氣候下生長的種子。
每一層梯田的人造氣候又是怎麽實現的?大家踩著古印加人的踏腳石(step stone),隨著Edger來到“隕石坑”中一探究竟。
原來幾公裏外的烏魯班巴河床中有一種鵝卵石,這種石頭與一般石頭的比熱容量相差較大。古印加人正是利用了這些石頭比熱容量的差別,根據每層梯田所要模擬的氣候,通過改變每層梯田底部鋪墊這種鵝卵石的厚度,調節出不同的溫度,又通過控製灌溉係統達到不同的濕度,從而製造出每層梯田不同的氣候。
當時的古印加人已經意識到花粉的傳播會引起農作物之間的雜交,在必要的地方還建起了牆用來阻斷花粉的傳播。
如此浩瀚的工程,古印加人是怎麽完成的?原來這些“坑”是由於地殼變化天然形成的,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地下排水功能,從不積水。古印加人在天造地設的自然中巧妙地建造成了“農業實驗基地”。
這樣的“隕石坑”在Moray有許多,除了少數幾個被重新複建,允許遊客進入到底部外,更多的“隕石坑”保留了原有的衰落模樣,底部也不對遊客開放。
試想,對於那些以農業為主,畜牧為輔的安第斯山脈的印第安人來說,能了解天相,預測天氣,能保證連年豐收是多麽至關重要!古印加人向印第安人展示了這種能力,而這種能力在印第安人心目中一定是一種超自然的能力!
不知是交通不便的原因,還是人們對“隕石坑”了解的不多,我看到前往那裏的遊客並不多。就在我們部分團員選擇前往Moray遊覽時,另一部分團員則去了Pisac 集市。但對我來說,能親眼目睹了解這些“隕石坑”的作用,是我這次秘魯行的最大收獲。更是推薦每位打算去秘魯旅遊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Moray的機會。
--Jan,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