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點雞湯吧 ,身體好的、反胃的慎讀。去感受它,不要從邏輯上去推敲。邏輯可以帶給你辯證,卻不一定帶給你好的感受。比如說信仰,可以讓你覺得安心的,就是好信仰,不需要去辯證到底是否科學與邏輯。我想寫的,也是我最近真實的感受。好了,開始說正文。
我想說的中心思想就一句話:你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愛著你。
我們先嚐試界定下愛、所有人和這個世界:
愛是一種主觀心理感受。對你來說,不是別人付出了愛你就體驗到被愛,而是你體驗到的愛才叫被愛,這兩者不是等號的。你付出的是愛對方感受到的是傷害,你不經意間的動作對方卻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愛,這種事情太多了。
當我們談論世界和所有人,都是在談你的心理感受。世界不是這個地球,不是這個宇宙,物質層麵上才叫世界。所有人也不是地球上60億人就叫所有人。你體驗到的世界,就是你的全世界。你心裏裝著的人,就是所有人。
影響我們感受的從來都不是客觀現實,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體驗,我們稱之為心理現實。
2
當然,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不僅都愛著你,還無所謂著你,討厭著你。當你遇到一個人,無論跟他是一麵之緣,還是神交已久,還是仇深似海。你們之間的關係都是這樣的:
對你有愛的部分。
有無所謂的部分。
也有討厭的部分。
隻不過組成部分的多少而已。
即使最親近的人,媽媽、伴侶、孩子,他們都不會24小時都愛你。總有些時候非常討厭你,甚至後悔生了你,後悔跟你結婚,後悔被你生出來(雖然這個他說了也不算)。
即使最討厭你的人,都不會所有方麵所有時候都討厭你。即使100分全部無死角地討厭你,你依然可以發現其中美的部分。
當我回憶起幼稚園的時光,和小朋友撕逼的歲月,我會驚訝於最美不過當年。當我長大,我發現討厭我的人依然存在,像當年一樣,是他們調味了我的生活,構成了我現在的美好。
當我被一個人討厭後,我會覺得委屈。這時候我會想起我最愛的人,感覺到他們對我特別好,特外重要。
如果你的生活中,所有人都喜歡你,所有人不討厭你,你也沒有討厭的人,那是多麽可怕的事情。你會發現其實所有人都會變得無所謂,因為沒有討厭,就襯托不出喜歡。
何況那些討厭你的人,有他們愛的一麵,有對你欣賞、感恩、仁慈的一麵。更留下了一條很寬的路,等待著你們和好。你會發現,仇恨消融後帶來的親密,有時候比陌生建立的親密還要親密。因為討厭,其實就是喜歡帶了層麵紗。
即使討厭了,也曾經愛過。回憶的溫度,也足以度過初春的冰冷。
即使路人,不知我姓名,也曾給我安慰,給我感動,給我溫暖。公園裏的老人,手牽著手,我覺得被安慰到,我感受到了來自他們的美好。當我看到公園裏小情侶手牽著手的時候,我就很生氣,感覺受到了歧視和傷害。(我也不知為什麽,唉~~)
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愛著你,所有人都在討厭著你,所有人都在無所謂著你。
3
愛、討厭、無所謂,並不是三選一的問題。不是愛一個人,就方方麵麵愛。更不是討厭一個人,就時時刻刻討厭。不存在愛你的人或討厭你的人,隻能說這個人這個時候愛你或愛你的這方麵,那個人此刻很討厭你或討厭你的某方麵。即使他說:
我永遠都討厭你,一輩子。
別相信他。真能討厭你一輩子,他就結不了婚了。因為他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給戀人,還得分一部分給你。
為了語言表達方便,我們會說:我愛他,我討厭他。為了強調濃度,我們會加“一輩子”。但是你要知道,那不是全部的真相,那隻是簡化版本的表達。
真相是:
你的眼睛在哪,那一刻,你看到的就成了你的全部。
你看到愛的部分,你就會感受到被愛充滿。你看到無所謂的部分,你會感受到被忽視充滿。你看到討厭的部分,你就會感受到來自滿世界的敵意。那一刻,你看到的點,就是你世界裏的全部。那一刻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也可能反複再回來,但那一刻,就是全部。
4
講一個故事吧。
有一天你到金礦裏去挖金子。這時候你會想什麽呢?你的注意力在哪呢?
你的想法可能有:
A.我要挖到金子,我要找金子。
B.怎麽又是沙子,好討厭。怎麽會挖到個礦泉水瓶,好討厭。
C.今天、昨天、來的路上有個傻子怎麽對我了。
你覺得哪個想法會讓你更容易找到金子呢?
當你的注意力在金子上的時候,你的世界就在看到金子和期待金子的過程裏,你的世界就全部是金子,那一刻你感受到的是快樂。
當你的注意力在沙子石頭的時候,你的世界全部都是討厭的東西,那一刻你會滿世界都是沮喪和絕望。
當你的注意力根本不在當下的時候,你是不存在的。你就像是靈魂出竅了的孫猴子一樣。
金子存在的概率都是一定的。但是想法不一樣,心境就會不一樣,找到金子的效率和數量也會不一樣。如果你因為這一刻沒有挖到金子而生氣,隻不過是因為你的期待是:
這個地方如果都是金子,沒有石頭多好啊。
那金子還是金子嗎?
你會因為別人討厭你而生氣,說到底就是因為你想說:要是所有人都喜歡我該有多好啊。可是如果那樣,愛將變得非常廉價。
當然這座金礦含金量可能本來就少,挖起來真的很讓人絕望。可這就是你的宿命。要麽在貧瘠的土壤裏發現一絲愛的亮光,要麽換一片相對富裕的土壤。
5
你的眼睛在哪裏,你的世界就在哪裏。你看到了什麽,你的世界就充滿了什麽。
愛,是一種發現。
當你發現了愛,你就充滿了愛,你就給出了愛,你就收到了更多的愛,你也就發現了更多的愛,愛就會越來越多。
正向循環,反之亦然。
這不是吸引力法則,這是選擇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