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保健---痔瘡的治療方法

(2010-04-23 07:30:47) 下一個
痔瘡便血 涼血止血

痔是直腸末端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生擴張,迂曲成團所形成的柔軟腫塊。俗話說“十人九痔”, 說明痔瘡的發病率很高。據報道 痔瘡的發病率約人60-70%左右。痔瘡是人類特有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逐漸增高,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根據痔瘡發病部位不同,又有外痔、內痔、混合痔之分。單純性外痔沒有明顯症狀,隻有在久站或遠行時才有肛門發脹或異物感。大便出血則是內痔或混合痔最常見的症狀。其特點是無痛、血色鮮紅,血量一般不大,但有時可見呈噴射樣大量出血,一般便後出血可自行停止。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一書中就指出:痔與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感受濕熱有關。唐宋時期又有人指出與強忍大便久瀉久痢,過量飲酒,過食辛辣,老人體虛,婦女妊娠,以及久坐久行等因素有關。尤以長期便秘者患病率最高。

早期的痔瘡,隻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適當吃一些地榆槐角丸、麻仁潤腸丸等中成藥便可控製病情發展。飲食療法對痔瘡治療有一定輔助作用。如痔瘡初起時 可用黑木耳6g,柿餅50g,紅糖50g,每天1劑煮湯服用。連續用5-6天。或取銀耳5g.糯米50g,大棗3-5枚,冰糖適量。先將銀耳浸泡備用,糯米、大棗同煮,待煮沸後,加人木耳。冰糖同煮為粥。每日2次,連用6-7天 可治療一般痔瘡便血。若痔者肛門墜脹熱痛,取綠豆50g,薏米309,豬大腸250g.將大腸洗淨,大腸兩端用線紮緊,綠豆、薏米用水浸泡,然後放入大腸內井加水少許,用砂鍋煮爛後服食。連用7-8天,可消腫清熱。

一旦有痔塊脫出肛門外,則是內痔或混合痔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標誌 脫出的痔塊由小變大,由自行回複到必須用手推回肛門。由於痔塊不斷地脫出和增長,以致行走、咳嗽等腹壓增加時,痔塊便可脫出,影響工作和勞動。痔塊脫出較重時,無法回納,便有被嵌頓的可能。局部出現水腫、壞死,並有劇烈的疼痛。排便、坐、行走及咳嗽均可使之加重。當痔塊脫出,肛門鬆弛,粘液流出肛門外,刺激周圍皮膚,又可引起搔癢,甚至皮膚濕疹。成為一種卜分折磨人的病種。遇到這種情況,就應到醫院,選擇適宜的方法,諸如,手術、注射消痔靈等等進行治療,療效極佳。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體會,痔瘡防重幹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其一 加強體育鍛煉: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久坐、久站及遠行工作的人要經常參加各種運動。根據個人條件,選擇不同方式,如工間操、太極拳、氣功等。這樣,可以改善盆腔長時間充血狀況,對預防痔瘡有幫助。其二,保持大便通暢,謹防便秘:合理調配飲食,多食蔬菜、水果。豆類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對於頑固性便秘或其它疾病引起的便秘,應盡量到醫院診治。平時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最好每天早晨排便一次,不要強忍大便或蹲廁時間過長及過分用力。其三,保持肛門周圍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