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連之後,已無美國---一點說明

(2010-04-12 09:08:40) 下一個
維係冷戰時期前西方盟國的東西,就是他們以前蘇為假想(真想)敵,然後搞一個所謂以西方價值體係(人權啊,民主啊等,不過是說詞而已)為核心的西方同盟.然後在內部,根據所謂核心同盟,次核心同盟,分層地共享他們之間的經濟,技術等的交流和好處.對盟國之外的國家,則是封閉和排外的.

前蘇的解體,這個賴以維持的同盟體係開始解體.互連網的出現,則是以前盟國之間那種內部共享的經濟,技術好處完結,體係之外的國家,比如中國,也可能,開始享受這種信息,技術等的好處.這就進一步離散了昔日西方盟國間的關係.如果他們之間的信息,技術不能做到排外,他們這種盟國的存在的價值就值得懷疑了.


這有點類似二戰後崩潰的英帝國殖民體係.人們以為二戰後英帝國的崩潰,是由於其殖民地們強製要求脫離英國的結果,其實不完全是這麽回事.至少對白大哥為主的國家而言,比如新西蘭,澳大利亞,南非等,他們是不想脫離英國的,相反,是英國強製性地要求他們與英帝國脫離關係.這非常容易解釋,因為英帝國的存在,能讓他們的產品自由無障礙地在體係內流動.但是實際情況是,二戰後,英國無力維持,說白了,就是不能消化這些殖民地的產品,力不從心,不得不解散這個殖民體係.

順便說一句,盡管英國一再要求殖民地獨立,但是新西蘭等國,就是拒絕完全獨立,他們不想失去昔日的體係內的好處,比如銷售產品.一直拖到50年代,實在是沒辦法賴在英帝國內,才不得不完全脫離英帝國獨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