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穀子:中國2020年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

(2010-02-21 08:19:36) 下一個

如果目前的城鎮化規劃不改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中國的問題是農民問題,這點老毛早在20年代的那篇湖南農民運動調查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但是如何解決農民問題,確是見仁見智,從50年代的大躍勁,農民公社,70年代末老鄧的聯產陳承包,包幹到戶,再到80年中期的費孝通等提出離土不離鄉等村辦鄉鎮企業,基本都是失敗的,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自上古三代以降的農民問題。

中國農民問題解決方案,其實說白了,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如何想盡辦法,千方百計地減少農民。但是,即便這莫簡單的道理,國內上至決策高層,下到普通學者,竟然在這點達不成共識。絕大部分學者,總是以中國特殊論等陳詞亂調,公然否定人類幾百年來的常識,否決這個問題的最簡單的解決思路。

國內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口學家增進撰文說,中國的農民的解決,不能走西方的工業化老路。由於中國的特殊性,從長遠看,中國必須保持5-7億農民人口!

我們先不長篇論證,就算筆簡單的小學算術問題,看看中國能否保留5-7億農民。

中國目前的耕地大約是15億畝,如果農村保持5億農民,那農村人均3畝地。中國傳統是個農業社會,農民的農業收入,基本是種地收入。按照一畝地畝產1000斤穀子,800斤大米計算,中國目前一斤米大約1。5元,西方國家的大米大約2元人民幣,那末800斤/畝產*3畝/人均*2元/畝=4800人民幣。4800人民幣/8=600美金。即便2020年,人民幣升值,升到1美金=2人民幣,那末5億農民的收入也隻有2400美元。

如果中國屆時要達到中等發展國家的水平,全國人均要到達5000-10,000美金。如果中國屆時中國仍然保留5億農民,那末中國解釋必須給5億農民補貼,人均5000美元/年!

目前工業化國家,基本是以90%左右的工業化人口(城鎮化人口)補貼10%的農民人口,所謂農業補貼。中國如果要想在2020左右實現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如果城鎮人口達不到70%以上,中國的所謂現代化隻能是一個空想。

中國要真正實現工業化,農業要步入良性發展而不需要國家大量補貼,那末中國的農民人口不能大於2億,最多不能超過3億人口。如果超過3億人口從事農業,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就肯定會徹底失敗,中國的達到發達國家的目標,也一定會落空。

工業,農業等實物產業的工資水平不可能無限製地提高,因為這些實物產業的產品,能夠全世界流動。你的工資水平高,成本高,那一定會被其他國家取代。隻有服務業,比如理發,娛樂等,由於任何國家都是沒有可能大量進口外國人來從事,因此其工資水平可以脫離實際成本價格,大幅度提高。如果一個國家城鎮化水平高,那末可以預期,他可以通過大幅度提高服務業的工資水平,來整體性地提高國家的收入,借此來壓榨外國的唯一途徑。但是發達的服務業必須建立在強大的物質工業基礎上。否則,像印度這樣為了取得“發達國家“德好名稱,在工業等實物產業沒有高度發達以前,大幅度提高服務業的比例,隻能是空中樓閣。

中國目前物質供應無限強大,因此到了應該大幅度提高服務業的比例和工資得時候。目前如果再依靠工業等實物產業等進一步發展來提高國民的收入,那末能源和市場(國內國際)其實都是不允許。走高端工業也不行,因為中國人口畢竟13億,不可能都從事高端。因為,隻能效仿西方,大幅度地提高服務業的比例和工資水平。目前正是時候,當然要慢慢來,心中有個計劃,搞10年,胡哥任內完成,怎莫樣?

如果農村存在3億農民人口,那末中國的服務業永遠不要指望能夠發達起來。城鎮人口10,000/約,3億農民,1000元/月,是不可能實現西方的服務業崛起強國的,相應地中國永遠不要指望能夠跑進發達國家之列。

目前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大約1%/年,應該大幅度提高到3-5%/年,否則不要指望中國2020年能夠實現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  2006---------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