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連之後,已無美國

(2010-04-11 22:36:35) 下一個

老美的崛起,二戰應該是個標誌性的事件.之前,老每的工業產值,比如鋼鐵,水泥等指標,其實已經是把老歐洲遠遠地拋在後邊,但是當時別說老歐洲不怎麽待帶見老每,就是老歐洲的殖民地,比如澳洲等,基本也是把老每列入賤民之列.我的老鄰居道格拉撕,就不隻一次地說,當時他爺爺雇人,工資基本是這麽定的.老歐洲來的,基本是一等,當地的白皮紅勃子,二等,老美,用他的話來說,yankee,工資標準是與當地的土著毛利人等同的.老美在老歐洲的地位,由此可見一班.
 
二戰徹底改變了這一切.被二戰搞的筋疲力盡的老歐洲,開始感到力不從心,骨子裏的文化道德優越感開始崩潰.當時的澳洲,對老美的一切,從可樂到口香糖,從好來鎢到美國大兵的yankee口音,都掀起狂熱.姑娘們就為了美國大兵的一塊口香糖,都願意與大兵睡上一覺.對自己的老婆,女兒們去酒吧泡老鎂大兵,當地的老歐洲男人們基本是視而不見的,無可奈何.畢竟大兵的隨便出手,都有可能挽救一家久開不了的鍋.
 
二戰的結果是,帝國時期的殖民體係全麵崩潰,美的價值體係,成了西方社會的新的圖騰.蘇聯的存在,又進一步強化了西方這種金字塔的利益鏈.美國是當然的處在金字塔頂端,之下的排列,是所謂的核心盟國,包括全部歐洲國家,日本,新加坡等,之下的是次核心盟國....然後依靠這個核心體係,分層地享受不同的經濟政治等的利益.
 
應該說,老美的這個戰略捆綁,是非常厲害的.其結果是盟國與其捆綁的越緊,得到的利益的就越多,這大大強化美的獨一無二的超超霸地位,盟國的人才,資源,市場等,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而這又進一步鞏固了美國的大哥大地位.

前蘇的崩潰,讓這個密不偷牆的價值利益鏈出現裂縫.但是給它最致命一擊的,卻是互連網的出現.
 
互連網絡出現前,美國與盟國,或者盟國的間的信息經濟軍事共享,是根據他們互相之間的同盟核心緊密度來行進的.互連網的出現,第一次打破了這種昔日的信息壁壘,使得美國的非核心盟國,尤其是其敵對國家,比如前蘇聯集團,中國等,第一次享受到了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能與西方國家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從政治到經濟,從文化教育到工業技術等,第一次實現了與西方國家間的實時共享,而這又進一步疏離了美國與盟國間的關係,毒化和瓦解了所謂的西方價值體係.

 
N年前,當我還是西方某大學的一個助教時,發生在我的學生間(其實也是同學)的一件事,讓我猛然意識到,美國及西方社會的好日子快到頭了.當時我的老師讓我們幾個助教幫他設計一個計算機實時處理方麵的一個很大的project ,目的就是要全麵測試這門科的重要知識要點,順便也為難一下學生.出任意料的,assignment布置不久,我們注意到一個中國同學組成的group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做的很漂亮.後來了解到,我們的assignment布置的當天下午,這個assignment就已經被一個中國同學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了他在清華的同學,而這個同學有轉發其他朋友短短的一個星期不到,這個assignment已經轉轉了德國,日本,澳大利亞..6個國家,12所大學.

 帝國的崩潰,往往與信息技術的擴散,有緊密的關係.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比比皆是,從羅馬帝國,到近代的英帝國,都非常典型.具體到中國,又何嚐不是這樣的?閱讀中國史書,我們發現有個現象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年代越早,中國周邊的少數民族就越不堪一擊,年代越靠後,情況基本是倒過來了,中原帝國,往往不堪周邊少數民族的一擊,這種現象,到了清朝,簡直就到了讓人目瞪口呆的地步,整個人口都不到20萬滿族,把當時人口上億的明朝打的滿地找牙.

 前一整子,google被中國趕出中國大陸的事,鬧的很大.如果站在曆史角度看這事,那我們是否可以得出結論,這是中國全麵崛起的一個標誌?因為老帝國,老大們,一般是不希望信息技術擴散的,因此傾向於封鎖信息,防止信息擴散.而新興帝國,則是相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沒落貴族 回複 悄悄話 Google是被趕出大陸的?Google離開中國是因為防止信息擴散?博主是裝傻還是真傻?
vrswan 回複 悄悄話 stupid, sometimes naive的技術救國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