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90648.html 世界銀行建立了一套反映各國發展水平的指標,每年發布世界發展水平報告,公布各國最新的各項發展水平指標。人均預期壽命是反映各國發展水平最重要的一項綜合性指標,它是根據各個年齡的死亡率,估算當年出生的新生嬰兒的平均壽命。世界銀行官方世界發展水平數據庫中收集了各國從1960年到現在的曆年指標數據。它是世界銀行最重要的發展指標匯編,提供現有的最新的全球發展水平數據,包括國家、地區和全球數據的估計值。據說數據都有可靠的來源,是最準確的各國發展水平數據。
按照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1965年韓國人均預期壽命比中國領先7.7歲,但到文革結束的時候,中國人均壽命已經超過韓國。到1979年的時候,中國領先韓國最多,達到0.76歲。此後,韓國不斷進步,而中國陷入停滯狀態,到1985年,韓國又重新領先中國了,此後韓國不斷擴大領先優勢,持續到世界銀行公布的最新的2014年,此時,韓國已經領先中國6.4歲了。中國統計局每年出版的《國際統計數據》也常常列出各國人均預期壽命。按照2013年出版的《國際統計數據》公布的人均預期壽命數據,韓國在2010年人均預期壽命比中國高出7.5歲。需要補充的是,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與我國統計局調查得到的數據是有差別的,其中文革時代世界銀行數據偏低,而改開時代則偏高。例如,我國國家統計局在1983年統計年鑒上公布的調查資料顯示,1975年人均預期壽命是68.2歲,但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預期壽命僅有63.6歲,比中國政府給出的人均預期壽命低4.6歲,而2010年我國人口統計得到的人均預期壽命是74.8歲,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預期壽命則為75.0歲,比我國政府公布的人均預期壽命大0.2歲。
按照世界發展指數數據庫,在瀕臨崩潰的文革時代,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比南韓多增長了8.5歲。到了盛世再現的改革時代,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反而比南韓少增長了7.2歲,按照中國統計局出版的國際統計年鑒,則改革時代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反而比南韓少增長了8.3歲。這究竟是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