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香蕉與椰子

(2011-07-16 06:47:15) 下一個

香蕉與椰子             劉玉瑩寫於7/13/2011

1)香蕉與椰子

雷胖的新老板(director)是印度人,在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住過,對各地的風俗民情語言有深刻的了解。有一天他對雷胖說:你們中國人說香蕉(內白外黃的人),我們印度人也有類似的說法,椰子(內白外咖啡的人)。

2)那個那個

雷胖的新老板說:你知不知道,為什麽美國黑人很少到中國和台灣?因為中國人說話總是“那個”,“那個”得沒完,所以美國黑人不愛去中國或台灣。(“那個”乍聽之下,很像美國禁用的N開頭的字)

3)荒唐

林黛和趙雷合演的“江山美人”,轟動一時。片中的插曲:“天女散花”,“扮皇帝”,“戲鳳”,更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戲鳳”是我當年念University of Illinois時,在同樂會或 talent show 中的經常表演的節目,不論誰演李鳳,我隻扮正德皇帝。最近在網上又看到“江山美人”,才發現全片演技最好的是飾大牛的胡金銓。以林黛的年歲來扮演情竇初開的大閨女,很不像。荒唐的是正德皇帝離開李鳳三年後才派人去接她,李鳳為正德生的私生子都該兩歲了。結果電影中李鳳上車前,難割難舍的孩子竟然是個還躺在繈褓中的奶娃兒。哎呦,這是誰的孩子啊?

4)猜猜看

去館子吃飯,拿菜單一看,乖乖,這些手寫的菜是什麽呀?豆付更,牛內更,九才鮮魷,九菜花肉絲,九菜花班球,九王肉絲,九王鮮魷,連藕肉絲,九才豬紅,鹹魚雞粒豆付煲。瞎矇亂猜了半天,外加請教鄰座食客,才茅塞頓開,弄清楚了。把錯字改正後,就是:豆腐羹,牛肉羹,韮菜鮮魷,韮菜花肉絲,韮菜花斑球,韮黃肉絲,韮黃鮮魷,蓮藕肉絲,韮菜豬紅,鹹魚雞粒豆腐煲。

5)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

小時候母親買了四隻精美的瓷碗,說,等你們姐妹結婚後,帶先生回家吃飯,就用這個碗。後來姐姐出國了,過了幾年,我也要負笈美國。母親從碗櫥把舍不得用的瓷碗拿出來,神色黯然地說,這碗用不上了。

6)死屍難為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連續劇的開頭,講到饑荒死人的事。流民死了沒錢買棺木安葬,就把死人堆在板車上,拉出城去埋了。別以為死屍好演,死屍不能動,相同的姿勢擺久了,會酸疼難忍的。在戲中有一輛拉死屍的板車,上頭堆滿了“死屍”,死屍堆的上頭再蓋上草席破布;就見板車尾的草席破布底下,有一條掌心朝上,斜搭拉在板車外的肐臂,這可不是什麽舒坦的姿勢。就在此時,死屍的手動了一動(我想再不動一動,死屍就會因胳臂懸空在板車外時間太久,造成氣血不通,整條肐臂就僵麻痛了)。看來在戲裏安排死屍疊羅漢,還是有一門學問。

7)指鹿為馬

樂蒂,淩波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曾在台灣造成大轟動,街頭巷尾,人人都會哼“梁兄哥…”。“十八相送”一折裏,在梁山伯開口唱“微風吹動水蕩漾,漂來一對美鴛鴦”之前,山道旁的小溪裏遊過來兩隻鴨子。好呀,欺負觀眾沒見過五彩的鴛鴦不成?

李香君,金峰演的“鳳還巢”,更有一段,擺明了“指鹿為馬”。片子開場是程浦和朱千歲在郊外涼亭內小酌,詩文唱和。朱千歲肚子裏的墨水不多,程浦出了一個上聯,朱千歲對不上。可巧亭旁的小溪中,遊來兩隻鴨子,朱千歲大樂,意氣風發地念出:“這河中的野鴨子是下酒的珍肴!”程普連忙糾正他:“千歲,那是鴛鴦,是不能吃的。”哈哈哈,這回朱千歲可沒看錯啊!

我母親說,香港沒有鴛鴦,隻好用野鴨子充數了。

8)賓漢 (Ben-Hur)

人家說,好書,每看一次,就有新的一次領悟。我看書從不用大腦思考,因此沒有所謂的心得領悟。倒是我看電影“賓漢”,前前後後的觀後感,觀看重點,變了幾次。

賓漢在1959年拍攝完畢,1960年獲奧斯卡金像獎13項提名,榮獲11項獎項,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我第一次看賓漢,可能是念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沒有觀後感,隻記得兩場戲,一是麻瘋病人從地牢底下往上爬的景像,燈光很黑很恐怖(這一景可能被刪了,因為我以後就再沒見到了),二就是賽戰車的驚心動魄。

我同母異父的哥哥曾在我姐姐的安排下,到Houston 看我,他和我理想中的哥哥,相去豈止萬倍,很失望。不久,我又看了一次賓漢,看到賓漢抱著病重的妹妹去找耶穌,用自己的身軀替她妹妹擋那些害怕麻瘋病人的人丟過來的石頭,心中有點兒遺憾:為什麽我沒有這樣身材魁梧,會保護妹妹的哥哥?

後來看電影的重點挪到:“馬遇伯樂,伯樂遇馬”的遭遇上。對賓漢和羅馬執政官之間因為海戰而建立起的相知相識,大為羨慕。心想人得知己如此,夫複何求?

又曾經一度感佩賓漢家裏的仆人對他的忠心。

現在看“賓漢”,重點轉移到耶穌上麵。賓漢的副標題是“耶穌的故事”(The Tale of The Christ)。雖然如此,耶穌在全片出場的時間並不多,但是因為導演,編劇及音樂(音樂占的功勞很大)的完美配合,每次耶穌出場,都會讓人的心靈馬上沉澱下來,所有黑暗的,不愉快的私念,都會煙消灰滅,因而體會出“喜樂”的鏡界。我覺得賓漢的導演,不但是一位成功的導演,更是一位成功的傳教士:在他導演的耶穌身上,我們看到了沈默,優雅,慈悲,與寬容。我雖然不是基督徒,但賓漢這部電影,讓我對基督教的看法做了一點修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