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折騰:迄今為止維修過的相機鏡頭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本人是醫學院畢業的。喜歡攝影,但一直毫無意念潛心學習如何攝影,僅僅隻是長期逗留在攝影大門之外的喜好者而已。不過,從1997年開始修理過自己在1989年7月在北京一家大型國有商場裏花了近4個月的工資(549元人民幣)買的珠江牌膠片單反的50mm f/2.0的鏡頭後,直到2009年才重新有機會修理第二個鏡頭。今天想借此機會把自己迄今為止修理過的鏡頭列一張清單作為人生的又一段新奇記錄。
1、珠江單反50mm f/2.0,原因是光圈葉片紊亂。人生第一次將鏡頭的光圈前端的內容,包括固定光圈葉片的金屬螺絲環等全部取了下來,從而得以將光圈重新整理安裝好。第一次經曆了對焦錯位的後果,並通過仔細琢磨、計算和多次返工最終對上了位。那次維修前沒看過任何參考書,也未請教過任何他人,結果是維修成功。
2、AUTO Sears MC 28mm f/2.8,原因是光圈葉片上布滿油跡,導致葉片無法收放,總是處於全開狀態。第一次維修是從後麵打開的,取下光圈後方的鏡片組,用軟布擦除油跡,但未取出全部葉片,雖然一段時間裏光圈葉片可以收放,但放了一段時間後,再次回到維修前的狀態。不得不多次返工,最後心一橫,將前部鏡片組取出,再將光圈葉片也全部取出,清洗幹淨後再裝回,無論內外均無可見的漆麵或金屬表麵的傷痕。現在,近四年過去了,這個鏡頭工作良好,光圈反應非常敏捷,而且畫質相當不錯。這款鏡頭當年曾被作為AUTO Sears的一個Legendary產品。維修成功。
3、Five Star 35-75mm f/3.5-4.8。這是2010年下半年一個美國人將他的一部Ricoh膠片單反和這個鏡頭一起免費送給我的,原因是光圈前部的鏡片組裏麵長了很多黴菌絲,像蜘蛛網似的。我拿回家拆開後通過清洗和擦除去掉了黴菌,但再次遇到了對焦錯位的難題。好在之前有過一次經曆,這次沒有驚慌和氣餒,經過多次試驗,終於對位成功。現在,這個鏡頭工作良好。畫質在同級別的鏡頭範圍內尚可。維修成功。
4、Canon F 85mm f/1.8。這款鏡頭是佳能的驕傲,直到現在,隻要在eBay上以Auction的身份出現,一定會獲得趨之若鶩的追逐。我在2011年某月得到它全然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賣相機和鏡頭的人沒有任何描述,隻說有一部Canon A-1和三個鏡頭,要價$34.99和$12.99的郵資。那時的我毫無經驗,出手就買了。結果,收到後打開一看,三個鏡頭分別是
Canon FD 85mm f/1.8
Canon Fd 50mm f/3.5 Marco
雜 牌 FD 500mm f/8 (品牌不記得了。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它)
其中,50mm的微距鏡頭主要是外部非常髒,且漆麵損傷嚴重,但裏麵卻非常幹淨。500mm的鏡頭則在其尾部的mount上丟失了一顆小螺絲,導致無法將其固定到相機上。我在自己收集的筆記本電腦的螺絲中找了一顆絲口吻合的作為代用品。現在,它能工作了。但依然有問題,那就是前部鏡片組內很多灰塵,而鏡筒前緣有一處碰撞凹痕,盡管我使用工具將凹痕基本消除,但因為螺絲口受了一點傷,導致無法將前部鏡片組取出清潔。不過,這些灰塵對圖像質量的影響似乎難以確定。因為這個鏡頭非常廉價,也就沒有動心思進一步處理它。
最困難但最值得修的還是那個85mm f/1.8。幸運的是,很輕鬆就將前端鏡片組取了下來,擦洗幹淨黴菌後裝回,現在工作正常。維修成功。
5、Canon FD 50mm f/1.4。原因是光圈後部鏡片組的前端鏡片的五點半鍾方向距離中心2/3的半徑長度上有兩顆顯眼的灰塵。第一次嚐試從後端拿下鏡片組,但以失敗告終,原因是鏡頭後端的金屬接口環無法取下,因為有一顆螺絲已經變形得無法取下,於是改為從前端入手,但不知何故,就連那個塑料的商標環也難以轉動,由於不敢過度用力損傷商標環,遂放棄修理。
6、Albinar FD 80-205mm f/4.5。這個鏡頭的問題是光圈前部的鏡片組的後方表麵有黴菌。由於它的畫質很差,隻用了很少的時間用布將那些黴菌擦了一遍。未完全除掉,但確實不想大動幹戈。盡管鏡頭的外表毫無傷痕,有一天可能會扔掉它。
7、Pentax Takumar 135mm f/2.5。原因是前端鏡片組的後方有黴菌、光圈葉片上有油跡。取下前端鏡片組清洗黴菌和油跡後,一切工作正常。維修成功。
8、改裝BUHL OPTICAL PITTSBURGH, PA USA SERIES SF7 6.4"-11.7" F:3.6 252-060。我在自己工作的學校裏得到了兩個同樣的鏡頭。唯一的差別是外表的顏色。我不太清楚這個鏡頭是幹什麽用的。隻見它的尾部鏡筒僅僅是一個金屬圓筒,通過一個標準的口徑與鏡頭的前部鏡片組所在鏡筒相連接,其中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東西,且其尾端沒有可連接相機的卡口。盡管如此,仍然覺得它似乎可以用在現代數碼相機上,隻要我能為它配一個卡口。我的做法是,首先通過多次試驗找出了它的焦距長度以及它的焦平麵與Canon數碼單反機身之間的適當距離,測量出要增加或減少的鏡筒尾端的長度。後來發現去掉那個尾端的金屬圓筒,花$10買來兩套Canon EF卡口的Macro Extension。沒想到,這個Macro Extension的螺絲口徑恰好與鏡頭尾部的金屬筒的口徑完全吻合。通過多次試驗組合,終於找到了一個唯一的組合可以讓這個鏡頭的對焦從最近的4米到無窮遠。竟然成功了。
後來上高中的女兒在學校也參加了一個物理試驗小組,要做一部簡易相機。我把另一個這款鏡頭給了她帶到學校。他們竟然也做出了一個成像質量非常好的相機。女兒及其所在小組的其他成員們也都非常高興。
9、SMC Pentax-M 50mm f/1.4。原因是光圈後部鏡片組的前端鏡片的中心位置上有一顆顯眼的灰塵。拿下前端鏡片組後,去掉了灰塵。目前一切如新,畫質優越。維修成功。
10、SMC Pentax-A 28mm /2.8。原因是光圈後部的鏡片組內有黴菌。逐一打開清洗幹淨。目前一切工作正常。維修中不小心節外生枝,弄丟了鏡頭尾部卡口環上的一個小金屬觸點,導致機身無法識別其光圈係統並實現自動控製。不得已自己做了一個。目前工作正常。維修成功。
11、Soligor 300mm f/4.5。原因是光圈葉片上開始出現大量的油跡,導致葉片收放困難,但並非處於全開狀態,用手撥動鏡頭後麵的光圈控製杆時,光圈可以收放,但相機機身無法控製它。維修比預想的要順利,依然是從前端入手,取下前段鏡片組,用軟布擦除油跡。為了工作順利,我特製了一個簡單工具,非常有效。目前光圈反應非常敏捷。結果是維修成功。
12、Vivitar 55mm f/2.8 Macro。這是一款即使在數碼時代其畫質依然備受讚譽的老式手動對焦鏡頭。這款鏡頭是今天吃完晚飯後開始修的。前後花了大約2個多小時。原因是光圈前端鏡片組內部的邊緣上生了一圈黴菌。打開後清洗幹淨。未留下擦洗痕跡,可以說非常成功。裝回時遇到一點周折,導致光圈無法全開,大約處在3.2的位置,相應地其最小光圈(16)的口徑閉合時也增大了。隻好重裝一次。最後圓滿成功。
正是最後這個鏡頭的維修成功,促成了我下決心留下一點關於這段人生經曆的文字記錄。
如果看了這個記錄的人也想要有所嚐試,我想告誡他的是,如果你自認自己是一個動手能力很強的,就不妨試試,否則,不要浪費時間和財力,弄不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失敗。
為了給那些想要在這方麵試試身手的人提供一點建議,這裏再談談修鏡頭的場地和工具。
首先,你需要一個空間。空間不用太大,而是盡可能小,且裏麵必須幹淨整潔,無暗藏的小空間或縫隙或漏洞(它們會導致你遺失零件,如螺絲、彈簧等)。我用的是一個小型衛生間。修鏡頭前,要關上門,用吸塵器將空中懸浮的灰塵和纖維以及操作台麵上的灰塵等吸幹淨,將洗手池的下水道口堵住,還要將防水溢出的排水孔堵住,便池的蓋子也要蓋上。
為了防止零件的蹦落和迷失,最好在操作台麵上鋪上一塊淺色的浴巾之類的布。但這種布通常會附帶很多灰塵和纖維。所以,我幾乎不用,但卻好幾次遇到麻煩。
這些準備好了後,你至少需要一個Spanner,eBay上有,便宜的12美元一個(我當年買的時候價格是39美元。現在便宜很多了),貴一點的35美元左右。其它就是清潔鏡頭的用具。有時可能需要特別的東西,如果能找到方法做一個就自己做。
擦鏡頭的軟布要及時清洗晾幹,最好多準備幾塊這樣的布。你可能還需要一個放大鏡幫助自己看清細小的東西。
至於在維修的過程中你該如何做,這需要動腦筋。一邊做、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和設想。初期錯誤是難免的,但千萬不要圖省錢而濫用器具。工具非常重要。中國古人有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說。此言乃真諦。
最後,如果家裏有小孩,要告訴他們不要碰你的東西,或防止他們接觸你拆開的零件,以免遺失或損傷。
(注 :本文無圖無“真相”,但本人願以實名博主的人格擔保所言為真。)
轉過之後,光學質量不受影響,很好用。FD135/2 應該比Takumar135/2.5好。55/1.2SSC應該也不錯,但我記得轉口後會碰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