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共高級官員需要多大的勇氣
對下述新聞的一句點評:
隻看了一眼這個新聞的標題,我就想,這位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得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顛倒黑白啊!
同誌們: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鮮明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這是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此,我們專門召開本次市委全會,貫徹六中全會精神。會議期間,大家認真學習中央《決定》,圍繞市委貫徹中央《決定》的實施意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並通過了實施意見。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決定》,努力落實實施意見,必將對上海文化的發展繁榮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下麵,我就學習貫徹中央《決定》,再講幾點意見。
一、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承擔起推進文化建設的使命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是近年來,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將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了一係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舉措。這次中央在深刻分析當前文化發展形勢和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文化建設作出全麵部署,明確指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央這一係列部署和要求,為我們深入推進文化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上海曆來是文化重鎮,在全國文化建設大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年來,全市精神文化產品創作日益繁榮,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日趨完善,對外文化交流日漸頻繁,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樣,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中凝練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當前,上海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相比以往任何時候,尤為需要文化的提振、支撐和引領。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體現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決定一個城市的創造活力,沒有文化的凝聚和支撐,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就失去了智力基礎和動力源泉;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在社會轉型、矛盾凸顯、利益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是社會的凝聚劑,缺乏文化支撐、精神引領的社會,就不會有和諧與安定;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是市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不會有更高意義上的民生改善和生活質量提升。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曾經赤手空拳,正是靠真理信仰和理想追求的精神力量,凝聚了人心,動員了群眾,贏得了勝利。今天改革開放年代,如果沒有核心價值的凝聚,沒有共同理想的追求,沒有崇高精神的培育,我們黨的事業就不可能有燦爛光明的未來。
毛澤東同誌曾經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會沒有文化就建設不起來。”如今,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在比較短的時間裏走過了一些發達國家城市的百年曆程,上海文化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我們這座城市應有的文化凝聚力和輻射力相比,與廣大市民對文化的期盼和需求相比,與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目標和追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們要從實現黨的中心任務、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先進文化引領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勇敢擔負起深入推進文化建設的使命,匯各方資源,聚全市之力,深入推進文化體製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為推進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和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
文化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靈魂,而價值取向就是文化的靈魂。所有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都包含著一定的價值取向。因此,講文化建設,首先要思考和推動價值觀建設。當前,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隨著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更加多元多樣多變。不同的價值取向,既體現在社會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各類文化作品中。價值取向的多樣並不可怕,一個好的、正確的價值觀,總是在各種價值觀的比較和競爭中被曆史、被人民群眾選擇出來,形成主流的價值觀。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任務,這次六中全會又再次作了強調,從而為我們的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決定》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講話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努力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範。這裏,為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我結合上海的曆史文化積澱和現階段的發展實際,就幾個價值取向,講一些認識,與大家討論。
(一)積極倡導“公正”的價值取向。
公正就是要堅持公平、正義和公道。不同的國家,同一國家的不同發展時期,同一國家同一發展時期的不同社會階層,對公正的認識都存在差異甚至質的不同。公正的基礎是社會大多數人認同的社會規則。通過民主的辦法,將代表大多數人根本利益並為大多數人認同的社會規則上升為法律和製度並嚴格執行,公正才有保障。因此,民主和法治是公正的基礎。作為執政黨,維護公正首先要堅持立黨為公,尤其要注意糾正一切違反法律和製度的行為,改變現實中存在的違反公正原則的不合理製度,努力為縮小分配差距和改善低收入群體生活創造更好的製度空間。要實現公正,還應在社會風氣和人際關係處理中予以積極倡導,幹部要辦事公道,輿論要主持公道,市民要處事公道,形成崇尚正義、追求正派、維護規則、遵守秩序、平等待人的社會氛圍,從而使公正這一價值取向成為深入人心的基本價值理念。我們要時刻牢記,實現公平不僅要做到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機會麵前人人平等,而且要努力減少結果的不平等,通過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是工人階級政黨的奮鬥目標,是我們黨綱的明確要求,是全國大多數人的共同願望,是每個共產黨員永遠的追求,也是上海城市發展的重要方針。
(二)積極倡導“包容”的價值取向。
包容的基礎是尊重和維護公民的權利。每個公民的權利受憲法和法律的保護,沒有法律的授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作出影響公民權利的決定。同時,每個公民要尊重其他公民的權利,其集中體現是遵守法律和公德。
包容需要自信。自信才不會浮躁,才不會計較一時之長短,才能寬容他人,才能心平氣和地通過討論協商求同。包容不是回避矛盾,而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用理性的態度解決矛盾。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在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在快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家庭內的矛盾、單位內的矛盾、社會成員間的矛盾、不同思想的矛盾、不同利益的矛盾都有所增加,隻有相互體諒、相互尊重,在多元中求主導,在交鋒中求交融,在差異中求和諧,在矛盾中求統一,在變化中求穩定,在發展中求共贏,我們才能抓住發展機遇期,度過矛盾凸顯期,實現共同富裕和繁榮昌盛,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的未來。
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是上海這座移民城市的傳統,也是上海的優勢。上海發展的曆程是開放的曆程,是吸收國內外優秀文化並使之融入上海的曆程,也是聚集全國優秀人才的曆程。我們應該繼承這個優秀傳統,吸收國內外優秀文化元素,歡迎各方優秀人才來滬,為上海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各級領導幹部應該帶頭發揚這個傳統,牢記《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堅持思想無禁區、宣傳有紀律的原則,鼓勵批評,鼓勵各種思想的交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耐心做好群眾工作;堅持依法治市的原則,依法堅決、慎重地處理各種危害社會秩序的事件。文化戰線的同誌,特別是新聞工作者,應該用自己的作品促進社會各階層、各群體的理解和溝通,而不是導致其對立,防止將少數人的不良行為歸結為階層或群體的共性,防止將一個時期難以避免的不良現象歸結為永遠的醜陋。這就需要文化自覺,更需要對曆史負責的使命感。
(三)積極倡導“責任”的價值取向。
權利與責任相應而生,隻講權利不講責任的社會不可能存在,隻講權利不講責任的公民最後將喪失權利。個人應對家庭負責,對工作承擔責任,對社會承擔法律和道德的責任,熱愛親友、熱愛城市、熱愛祖國。同樣,單位應對其成員和對社會承擔契約或法定責任,政府應承擔對公民和對國家的責任。
國家的興旺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公民參政議政是權利也是責任,鼓勵並創造條件暢通表達意見的渠道,加強並擴大政務公開為公民表達意見提供方便,既是凝聚共識、形成正確決策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強公民責任意識的重要方法。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擔負著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重任,責任重於泰山,不能有絲毫鬆懈。作為執政黨的成員,特別是擔任領導工作的幹部,應該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對曆史負責、對群眾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並承擔失職追究之責。
(四)積極倡導“誠信”的價值取向。
誠信是社會信任的基石,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環境,也是人的自由發展應有的品質。從執政角度看,公信力是公權力的基礎。“領導要取信於民,使黨內信得過,人民信得過”。“一切企事業單位,一切經濟活動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須實行信譽高於一切,嚴格禁止坑害勒索群眾”。“實事求是”是誠信價值觀在我們黨思想路線上的體現。“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之一”是誠信價值觀在我們黨作風上的體現。我們要繼承、堅持和發展這些好的作風,講真話、辦實事,不講大話、少講空話,不回避和掩飾困難、問題和錯誤,坦誠地對待一切,以黨和政府的誠信引領社會的價值取向。“誠信問題的最終解決,僅靠道德的教化是不夠的,還是要靠法製”。我們應該創造誠實守信受尊敬不吃虧、欺騙失信受懲處遭唾棄的法律條件和輿論環境,為誠信的價值取向做紮紮實實的製度性基礎工作,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工作,是中華民族複興的基礎工作,是惠及子孫後代的基礎工作,是千秋大業。
價值觀是文化的靈魂,滲透在各種文學作品以至我們的言行舉止和政策導向中。我們黨90年來艱苦奮鬥形成的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價值取向,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密切聯係群眾和自我批評的工作作風、團結奮鬥的集體主義精神、嚴守紀律和勇於犧牲個人利益的高尚品格,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黨曆經挫折而仍為人民擁護、支持的關鍵。堅持和發揚這種價值觀,決定著黨的未來,也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未來,這是研究文化工作時,每個黨員應該深思的問題。
三、進一步傳承和發揚上海文化特色
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傳承性。搞文化建設不可割斷曆史,不可丟失靈魂。曆史上,上海就有六千年前的馬家浜文化、五千年前的崧澤文化和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特別是近代以來,上海曆經160多年的中西文化交匯交融,移民文化碰撞合璧,形成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獨特文化風格和特色。這些風格和特色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脈,成為我們這座國際大都市不可或缺的財富。
比如,開放的特色。上海曾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主要門戶,客觀上也被迫較早打破了原來封建文化自我封閉的狀態。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相繼湧入,中西文化在此碰撞,許多新思想、新文化也在此孕育,繼而向全國傳播。這種對外對內開放的文化養成,注入了文化發展的活力,增強了文化活動的張力。再如,多樣的特色。世界的與本土的,現代的與傳統的,高雅的與通俗的,商業的與公益的,以及文化產品的不同業態、不同形式、不同品種,都可以在上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各種文化要素都是在比較中取長補短、優勝劣汰。又如,求新的特色。正是得益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內外文化的碰撞,上海文化薈萃精華,曾在電影、出版、報紙、交響樂、戲曲等方麵領風氣之先;正是得益於“紅色搖籃”與“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度交融,使黨的群眾觀點和實事求是思想曆久彌新,在上海求新求變過程中一直發揮著引領作用。還如,務實的特色。這也是上海人的特點,對內在品質孜孜以求,對作品細節精益求精,對表現形態力求完善,對契約秩序崇尚遵守。一百多年來,正是因為上海人秉承和弘揚這些文化特色,才造就了上海文化的發展繁榮,才支撐了上海經濟中心城市的崛起。這些文化特色和文化傳統,是上海文化建設的寶貴資源,更是我們城市發展的潛力所在、優勢所在。
當前,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必須倍加珍惜和用好這些文化資源和優勢,大力弘揚開放、多樣的特色,以更加開闊的胸襟吸納國內外優秀文化成果,鼓勵各類文化要素交匯交融,不斷增強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必須確立起上海城市文化自信,大力弘揚求新、務實的特色,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勤勉務實、追求卓越,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使上海文化不斷煥發出新的光芒,在全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走在前列。
四、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旗幟問題、導向問題,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核心問題。鄧小平同誌曾經指出:“思想戰線上的戰士,都應當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在當前這個轉變時期,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整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他們在思想教育方麵的責任尤其重大。”江澤民同誌也曾指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如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重要課題。
高舉旗幟、弘揚主流是輿論引導的關鍵所在。多元中要求主導,多樣中更要有主流。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必然要有主流文化思想、主流價值觀念,必然要有體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文化。思想文化導向內涵豐富,具體到我們工作中,更多時候體現在輿論導向上,對某一事件中的人和事,讚成什麽、反對什麽,肯定什麽、批評什麽,直接就形成社會輿論,往往會形成強大的聲音和力量。宣傳有紀律,輿論有陣地。我們既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更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製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這是每個領導幹部、每個共產黨人、每個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凝聚人心、疏解矛盾是當前輿論引導的重要任務。我們正處在改革深化和矛盾凸顯的特殊發展階段,原本清晰的一些認識有些模糊了,原來認為很確定的東西有些變化了。上海在推進“四個率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矛盾往往也是“率先”的,群體性焦慮心理較為普遍,容易引發社會成員間的互不信任甚至是社會的信任危機。我們要把化解矛盾、避免對立、倡導和諧、推動發展,作為這個時期包括文化工作及新聞工作在內的黨的工作的重要任務。要加強引導,營造氛圍,更多展示生活中的光明和溫暖,讓人們更多感受社會向善、向好的一麵,更多激發進取、向上的動力,從而更加有力有效地起到疏解情緒、緩和矛盾、增加溝通、促進理解的作用。
尊重科學精神、增強法治意識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要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講感性、講柔性,但感性的背後要有科學精神作理性支撐,否則感性就容易陷入主觀;柔性的背後也要有剛性的法治要求,否則柔性就容易喪失原則。科學精神講究實事求是,有調查才有發言權,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特別是當前的很多社會熱點和輿論話題,往往涉及我們並不熟悉的政策新領域、經濟新問題、民生新矛盾、科學新前沿,需要我們加強學習、多方求證,不能偏信盲從、人雲亦雲,更不能為了“眼球效應”而故意聳人聽聞。尤其需要認識到,嚴謹的調查作風、深入的專業精神,以及對新聞真實性的苛求態度,不僅是科學的新聞觀的問題,而且已經成為今天新興媒體和信息渠道紛繁複雜的環境下,主流媒體能否繼續取信於受眾、保持權威地位的立身之本。同時也應看到,現在的很多問題,比如信訪問題,歸根到底是法治問題,隻有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堅持以法律為準繩,我們判斷是非、作出評價、引導輿論才有底氣。
能否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重大輿情是對輿論引導工作水平的重要檢驗。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微博、博客等為載體的網絡新媒體已日益成為輿論傳播和熱點聚集的重要源頭,輿論熱點的多發、突發、頻發也已成為常態。上海作為一個開放性、流動性和集聚度很高的城市,倍受國內外關注,很容易成為輿情的聚焦點、熱源地。相對而言,我們的一些領導幹部,在麵對各類輿情時,往往顧慮太多、聲音太少。必須清醒地看到,回避和敷衍,猶如把頭埋在沙中的鴕鳥,不能解決問題;憂心忡忡、束手無策,也不是應有的狀態,正確的態度和辦法是改進執政方式、提高執政效能,加快推進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努力在進網用網上有突破,在育網管網上見成效,爭做敢用善用網絡的先行者。要勇於直麵群眾關注的問題,凡是群眾關心、涉及並可能影響群眾利益的,要力所能及地及時回應、給予答複。要不斷提高各類輿情應對能力,堅持快報事實、慎報原因,主動回應媒體關切,善於運用媒體引導社情民意。
能否善用媒體是新時期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標誌。現階段,人們的思想多樣多變決定了我們必須改進工作方法,找到直接宣傳群眾、相互溝通、增加互信的新途徑。傳統媒體要改進政務新聞的報道方式,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媒體直接與市民溝通,更要積極學習和大膽使用新興媒體發聲音、講實情。這是提高執政能力、實現執政方式現代化的重要方麵。膽子要大一些,鼓勵探索,原諒不當,表彰先進,爭取在不長的時間內有一個較大的改進。
五、努力把握好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著力點
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把上海建設成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態良好、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達、文化創新活躍、文化英才薈萃、文化交流頻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把握好工作的著力點,作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要創造良好環境,增強文化原創力。文化原創往往代表著文化發展的前沿,體現著一個城市文化發展的高度。文化原創要依靠文化工作者,增強城市文化原創力,首先要關心、愛護文化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思想活躍,其中不少喜歡特立獨行,對待他們的個性問題不能用一般的共性要求,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不能靠行政命令。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創作和勞動,認真傾聽、坦誠相見、廣交朋友,最大限度地把絕大多數人凝聚在黨的周圍,創造生動活潑、寬鬆包容的文化氛圍。文化工作者也有情緒,也需要心靈撫慰、人文關懷。我們各級政府和文化管理者,要用熱情和真誠拉近與他們心靈的距離,用適宜的政策和機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重視高端人才的同時,也要關心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關心那些耐得住寂寞、長期為文化基礎建設付出大量心血的同誌,真正做到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要努力改善文化民生。文化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涵。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程度的滿足後,必然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不僅有責任實現好、發展好群眾的經濟利益,也有責任保障好、改善好群眾的文化權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關鍵要保障人民群眾包括來滬從業人員的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改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供給,真正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尊重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文化需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使各類文化項目和產品發揮更大效益,使各類人群在文化的發展繁榮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要重視前瞻領先、功能鮮明、世界水平的文化設施建設,搭好各種國際文化交流平台,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和海內外朋友對上海高水平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要著力發展支柱性文化創意產業。從倫敦、紐約等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發展曆程看,從產業結構變遷的未來趨勢看,以創意、科技為基礎的文化產業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既有蓄勢待發的堅實基礎,也有跨越發展的良好條件。我們要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優化布局,推動文化生產要素、市場信息、服務網絡有機互動,最大限度發揮文化創意要素的集聚效應、規模效益;進一步促進融合,推進科技、金融、貿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能級;進一步培育市場,熱情鼓勵各類社會資源、民營經濟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積極扶持各類市場主體在上海發展壯大;進一步建設基地,注重世博區域、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等文化、休閑、旅遊等基地建設;進一步打造品牌,既要重塑和提振上海已有的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更要培育和打造一批新的文藝創作、文化活動、文化產品的品牌;進一步營造環境,千方百計為文化創意企業發展創設環境,特別是加大文化改革開放的力度,充分發揮各類文化企業在吸納人才方麵的基礎性作用,努力把上海打造成為國內外文化人才創新創業、成就夢想的沃土。
六、切實提高黨領導文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是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保證。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和文化改革發展的領導權,不斷增強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提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文化建設的重要責任。要像重視經濟建設一樣重視文化建設,將其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的考評體係,加強統籌規劃,加強督促檢查。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各盡其責、密切合作,深入研究當前文化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推動解決文化建設麵臨的突出瓶頸難題。各區縣要結合各自實際,進一步明確本地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文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文化建設不是宣傳文化係統一家的事情,需要調動社會各方的積極性。要繼續深化與中央部委的合作,共建好各類國家級文化工程項目。要鼓勵社會資源、社會力量參與文化發展,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擴大開放度,打破行政分割和區域界線,努力吸引全國各地乃至全球的文化要素集聚上海。
要加大對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上海發展到現階段,應當給予文化改革發展更大投入。要切實保障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確保政府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逐年增長。要切實增加文化產業領域的基礎性、功能性、扶持性、引導性投入,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要製定和實施鼓勵、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文化建設的政策措施,推動財政、稅收、土地、社保、投融資等政策支持文化發展。要加強文化領域法規體係建設,提高文化領域執法水平,為文化更快發展創造更好環境。
最後,我再強調一下嚴肅換屆紀律問題
嚴肅換屆紀律,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是換屆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中央對此高度重視,從換屆工作一開始,就把正風肅紀擺在重要位置。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地方換屆工作的紀律保障,確保地方黨委換屆工作風清氣正。習近平同誌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指出:“集中換屆往往成為用人上不正之風的易發多發期,因此正風肅紀尤為重要。”
中紀委、中組部為此專門下發了《關於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的通知》,明確要求要將“5個嚴禁、17個不準和5個一律”的紀律要求、《嚴肅換屆紀律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等材料,印送給每一個領導幹部和參加民主推薦的人員和代表,並製定了專門的措施來加強對換屆全過程的監督。比如:開展民主推薦時,要組織參加推薦人員對嚴肅換屆紀律情況進行問卷調查;二次推薦時,要對列入推薦範圍的人員遵守換屆紀律情況進行測評;發布考察對象公示通知時,要將考察對象是否有違反換屆紀律行為列為一項舉報內容;考察時,要了解考察對象遵守換屆紀律情況;換屆選舉時,要對換屆風氣進行民主測評等。中紀委、中組部還成立了換屆風氣督導組,赴各省區市就嚴肅換屆紀律工作情況進行督導。
從前一段本市區縣、鄉鎮換屆工作看,市有關部門和各區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采取了一係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保證了區縣、鄉鎮換屆工作的順利進行。從中紀委、中組部換屆風氣督導組前階段對本市部分區縣、鄉鎮開展專項督導的情況看,評價是好的,廣大幹部群眾和社會反映也是好的。
即將開展的市委換屆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任務更重,政治性、政策性更強,影響更大。因此,對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工作要求也更高。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已經將《嚴肅換屆紀律須知》、《關於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的通知》、《嚴肅換屆紀律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等學習教育材料印送給全市省部級領導幹部及所有市管幹部,要求每一個人都知曉明白。請同誌們認真學習、自覺遵守,堅決抵製各種不正之風,同時積極參與監督。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嚴格遵守換屆紀律,切實築牢紀律防線,尤其是市委常委要當好表率,帶頭自覺遵守中央“5個嚴禁、17個不準和5個一律”的要求,確保市委換屆風清氣正。
同誌們,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曆史使命和光榮職責。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為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誰也不替辯護,不像你,左右搖擺。
離得越遠越好。
你想要為什麽辯護呢?難道人們譴責罪惡都是錯?你想帶著一身狗屎到處招搖撞騙還不能受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