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本文發表於《醫學與哲學》雜誌1999年第9期,略有增刪)
論智慧的遞進結構與認知的邏輯流程
陳立功,生物統計碩士
(本文是作者於1998~1999期間在同濟醫科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完成的)
摘要 本文探討了智慧的概念,認為它至少包括感性知覺、心理狀態、思維和意識等四個基本組成部分,由此提出了人類智慧的遞進結構及其在認知活動中的邏輯流程,其中明確地提出了大腦在其認知過程存在著一個內部糾偏機製,它同樣遵循從“感知到思維再到意識最後到結果”的流程,而它的結果是對正在進行的針對被認知對象的認知過程的糾正。
關鍵詞 智慧的遞進結構 認知的邏輯流程
人腦是認識世界的唯一工具,通過它,我們已經得到了關於外部世界廣泛而深刻的認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們對自己大腦的認識卻極其膚淺。關於人腦的研究,特別是關於認知的哲學問題一直是困擾人類的難題。哲學上也為此爭論了將近2600年。有學者預言,下個世紀是生命科學,特別是腦科學研究的黃金世紀。
作為一種客觀現象,人類的認知行為是極其複雜的,它包含了從起點到終點的整個認知過程。對參與這一過程的全部因素的研究,就是認知學(cogniology)的全部內容。本文力圖揭示認知的智慧結構及其邏輯流程。為此,我們有必要首先定義什麽是智慧,以及如何理解智慧。這是既古老,又現實的重要問題。早在古希臘時代,先哲們就提出了“萬物是什麽”,“它們是如何構成的”等根本問題。這是一切學科的起點,預示著人類開始了認知世界的進程。
一、什麽是智慧
在未對智慧進行深入的剖析之前,根據直觀的審視,可以提出一個簡潔的定義:智慧是一種本體性存在,其表現主要是感性知覺、心理狀態、思維和意識等具體的存在形式。此外,記憶、回想和語言等也是生命體的智慧表現形式。迄今為止,人們至少可以從生理、心理和哲學三個方麵認識到智慧是生命機體,特別是哺乳類動物的一種特有的能力。在數十億年的地球演變及其生物進化史上,這種能力在人類身上達到了頂峰。
二、智慧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智慧以肉體為生理物質基礎,其中神經係統居主導地位,這是智慧的神經生物學基礎。神經生物學是在對生物機體的神經係統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至少包括神經係統的組織與胚胎發育、解剖與機能、生理與心理、生物化學與免疫、病理與治療等。所有這些門類的學科又可在觀察或測度的水平上分為宏觀(生態係統、物種群體、機體器官)和微觀(細胞和分子)兩大類。
這裏,我們無須對神經生物學各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羅列,但幾個重要的概念是必須提到的,包括:(1)神經元、軸突、樹狀突、側枝、突觸和末梢感受器;(2)刺激源、刺激、閾電位和生物電信號;(3)神經遞質與生物電信號傳導;(4)人腦對生物電信號的接受和整合;(5)人腦發出指令對刺激源作出反應;(6)人腦的神經中樞結構。
這些概念與人類的認知行為密切相關,對上述概念的理解可以參考有關的理論著作。實際上,人類神經係統的行為遠遠比提到的這些概念複雜得多。人腦對接受到的來自身體各部位,包括來自大腦內部的各種刺激和信息具有極其複雜的加工和處理能力。針對神經係統的大量解剖學和病理學研究表明,人腦存在各種感知覺中樞、運動中樞、語言中樞以及其它中樞結構,因而人腦具有感性知覺、協調運動和語言組織等的功能。此外,人腦還擁有心理活動、思維和意識、記憶和回想等功能。與感性知覺、運動和語言等功能相比,心理、思維和意識以及記憶和回想是人腦最複雜、最高級的功能。盡管目前的腦神經解剖學尚未發現或完全確定主管心理活動、思維和意識以及記憶和回想的獨立的神經細胞群或中樞結構,但根據“結構—功能”的原理,我們可以推測一定存在這樣的神經細胞群,不妨分別稱之為心理活動中樞、思維中樞、意識中樞、記憶中樞和回想中樞,等等。
根據神經係統的解剖和機能劃分以及刺激及其電信號在神經通路上的傳導,我們建議把機體對刺激的感受分為三個基本形式或階段。第一,本能反應:當刺激向大腦感覺中樞的傳輸受阻、或還未到達、或即使達到,但感覺中樞接受刺激的能力發生障礙時,機體的局部器官對“存在的作用”作出的反應就是本能反應。由於這一反應是在感性知覺產生之前,因此,可以稱為前感知反應。第二,感性知覺:當刺激傳輸到感覺中樞時,可以在感覺中樞的神經細胞群中引起一連串複雜的電信號傳輸反應,從而形成悟性和知覺,也就是所謂的感性知覺。第三,是所謂的主觀感受:感性知覺為思維提供了原始感官材料,沒有感性知覺的產生,就沒有思維活動的對象。對感性知覺的結果進行綜合處理是人腦主管思維的神經細胞群的功能。意識既是思維的高級成果,它同時也對思維的結果進行綜合整理,其結果就是主觀感受的形成。由此可見,主觀感受是機體對刺激的感受所能達到的最高級形式或階段。當用語言(口頭的或書麵的或其它形式的)對主觀感受進行表達時就是思想和觀點的形成。在感性知覺和主觀感受的基礎上,意識將協調感覺、運動和思維神經中樞對刺激作出被動或主動的反應。因此,在認知活動中,人類對存在的認知不僅是被動的,而且可以是主動的。
如果存在(刺激源)不對機體的神經係統產生任何作用,將不會被機體所感知。如果存在對神經係統作用的頻率和強度低於刺激閾電位,這一作用將僅僅停留在細胞水平上,沒有生物電信號的形成和傳導,也不會產生任何生物效應,當然也就不能形成刺激,因而也不會被感知。如果刺激向大腦皮層的傳輸受阻、或大腦皮層的高級知覺中樞對刺激的接受能力發生障礙,感性知覺的產生就會隨之發生障礙。因此,刺激及其向大腦皮層傳輸途徑的通暢與知覺中樞的健全是引起感性知覺的充分必要條件。
如果感性知覺已經形成,但不能被思維中樞係統進行抽象、想象和邏輯推理,意識的產生就會發生障礙,主觀感受就不可能被表達,思想和觀點也就不可能形成。因此,我們可以推出如下兩個結論:第一,感性知覺的形成和思維中樞係統的正常是引起意識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二,意識的產生和主觀感受的表達是思想和觀點形成的充分必要條件。
三、科學探索中的智慧結構
要探討智慧的結構,不能沒有神經生物學的研究成果作為直接的依據,不能離開對認知活動的過程及其參與因素的研究。隻有綜合應用上述全部研究的成果,才能建立智慧的盡可能完整的結構。本文認為,在一項創造性的科學探索活動中,認知者的智慧是由感性知覺、創造性思維和意識三者之間形成一個連續的、階梯式的遞進結構,它們是智慧結構的核心部分。此外,在智慧的創造性認知活動中,將不可避免地產生並伴隨整個認知過程的心理活動,諸如本能衝動、意誌、情感、欲望、苦痛與超越的決心,……,等等,它們為認知主體提供心理環境的支撐。最後,認知的過程和所有的結果都可以被大腦記憶和回想,它們保證了認知結果的可表達性和繼承性。本文構造了圖1,以便形象而直觀地展示智慧的完整結構及其在認知活動中的邏輯流程。
從中可以看出,智慧結構被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部分:(1)起點;(2)感性知覺框;(3)心理框;(4)思維框;(5)意識框;(6)糾偏框;(7)感知、心理和想象的交匯點;(8)終點;(9)記憶與回想框。這個結構圖同時也揭示了認知的邏輯流程。
結合圖1,我們可以展開對科學探索中的智慧結構的討論。在認知的起點上,原始存在與智慧生命體(認知者)產生相互作用,隻要這種作用的頻率和強度足夠大,就可以產生被智慧生命體所感知的刺激,從而形成對原始存在的感性知覺。感性知覺的形成是提出問題的基礎,為思維活動,特別是抽象思維積累了原始感官材料,沒有感性知覺的形成就沒有抽象思維的產生。
有必要指出的是,不論認知者是否處於認知過程,它總是具有一定的心理狀態,諸如本能衝動、情感、欲望、意誌、苦痛、決心,……,等等,它們構成了圖1中的心理框。心理活動貫穿於認知活動的全過程,它與其中的諸要素之間有著深刻而複雜的相互關係,特別是與感性知覺和想象思維有著緊密的聯係。首先,感性知覺的形成與心理狀態之間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麵,感性知覺的形成為心理狀態提供了新的驅動力,使得心理狀態在認知活動中漸趨活躍;另一方麵,心理狀態的活躍可以增強感性知覺的能力,促使它變得更加敏銳。其次,心理狀態與想象思維也存在相互的促進作用。心理狀態可以驅動想象力,並促進想象思維對感性知覺的聯想;反過來,想象思維也可以促進心理狀態的活躍。
在感性知覺形成的前提下,思維活動開始出現。盡管在迄今為止的多領域(主要是神經生物學和哲學領域)研究中尚未發現從感性知覺上升到思維活動的啟動機製,但思維是在感性知覺的基礎上開始的卻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並且已有神經生物學的研究為依據。另有一個容易導致誤解的問題是,有人認為心理活動等同於思維,或認為心理活動是思維的起點,這都是值得商榷的。在筆者看來,盡管心理活動存在於認知活動開始之前,但它並非認知的起點,它僅僅為整個認知活動提供必要的心理環境和心理支撐。無論是對於感性知覺還是對於思維和意識活動,這種心理環境和心理支撐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
本文認為,按照思維在創造性的科學探索中的功能,可以把它劃分為至少四種形式。首先形成的思維是抽象思維,其作用是對感性知覺的結果進行共性抽象,以便形成概念和定義,並用符號進行表達,這就是新術語的產生和新語言的起源。
其次是想象思維,也就是假想思維。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形式,它貫穿於從抽象思維到意識形成的整個過程。想象思維或假想思維的能力就是想象力,它不僅具有從概念、定義和符號出發進行假設的能力,而且是一種在本質上不受任何約束地在概念與概念之間、定義與定義之間以及概念與定義之間建立某種聯係的能力。因此,想象思維與智慧結構中其它方麵的關係也是辯證的邏輯關係。一方麵,抽象思維為想象思維準備初步的材料;另一方麵,想象思維不僅幫助抽象思維形成概念、定義和符號,而且在抽象思維的基礎上用概念構造假想狀態,以便在將概念回歸假想的具體狀態時,通過感性知覺和邏輯思維的幫助檢驗抽象思維的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並且,它還直接參與邏輯推理的過程,幫助邏輯思維構築概念與概念、定義與定義以及概念與定義之間的聯係,至於這種聯係是否有意義,是否符合事物的實際狀態,需要在邏輯思維的推理過程中受到嚴格檢驗和製約。最後,想象思維還與心理狀態存在溝通,並且,通過感性知覺和想象思維與心理框的直接聯係,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可以與感性知覺和心理狀態建立溝通渠道。由此可見,想象思維是連通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與感性知覺和心理狀態之間的橋梁。沒有想象,概念和定義的形成會遇到障礙,這是因為感性知覺的範圍是有限的,必須借助想象思維拓展感性知覺的領域,從而幫助抽象思維完成對感性知覺的共性抽象。沒有想象,就不能從邏輯上對抽象的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進行檢驗,沒有這種檢驗的結果,就不能進行符號間的邏輯推理。此外,沒有想象,就不能在概念、定義、符號等之間建立假設聯係,也就不能開展邏輯推理。
再次是邏輯思維,也就是邏輯推理,包括歸納邏輯、演繹邏輯和辨證邏輯以及其它邏輯思維方式。邏輯思維是在抽象思維形成的概念和定義並用符號進行表示的基礎上,借助想象力的幫助在符號之間建立聯絡和轉換關係(例如,等於、不等於、大於、小於、包含、被包含,等等),並進行推理和檢驗的思維方式。抽象思維和想象思維的結果是否被邏輯思維所運用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概念、定義和符號的意義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得到想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檢驗;第二,邏輯思維需要借助想象思維的推動。因此,邏輯思維的原始材料來源於抽象思維,而原始驅動力則來源於想象思維。抽象思維和想象思維的結果是否豐富,決定著邏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但是,邏輯思維本身並非被動地承受抽象思維和想象思維的決定,而是對抽象思維和想象思維的結果進行邏輯推理,以便對概念與概念、定義與定義以及概念與定義之間的假設聯係進行邏輯重建。並且,在感性知覺的幫助下,邏輯思維將製約 抽象思維和想象思維,使它不得超出感性知覺所能及的合理範疇;否則,抽象思維將發生障礙,想象思維則有可能變為妄想。
上述三種思維是科學探索中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們共同構成了思維框。上述三種思維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製約,其結果就可以產生意識。意識實際上是由新舊術語的共同使用而產生的。因此,意識與新舊術語之間存在直接的關係,一方麵,新術語通過意識被使用;另一方麵,意識的誕生受到可使用的新舊術語的限製。新舊術語在意識的揉合下,將必然導致新語言的形成。新舊語言被意識綜合,並由此導致新的主觀感受、觀點、思想和理論的形成。這就是對位於認知起點的原始存在的認知結果,它們構成了意識框的主要內容。
此外,感性知覺、心理狀態和想象思維中的任一方麵、或任兩方麵的相互作用,或三者的共同交互作用,都可以成為直覺或靈感的直接來源。由此,本文提出了由感知、心理和想象共同形成的交匯點,並且認為這個交匯點是智慧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交匯點產生的直覺和靈感將直接進入意識框,並且被意識所綜合。如果需要,直覺和靈感還將進入思維框,參與概念、定義和符號的形成,接受想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檢驗,以此成為新術語的一部分。當直覺和靈感從思維框返回意識框後也被意識所綜合,成為新語言的來源之一。如果不需要進入思維框,直覺和靈感將通過意識的揉合而直接成為新觀點和新思想的一部分。由於有了直覺和靈感的參與,意識框的內容得以完善。
第四種,也是最後一種思維形式,是本文提出的糾偏思維。如果不經過任何糾偏思維的處理,從感性知覺到思維再到意識,可以直接形成認知結果,但是,此時產生的認知結果並非是絕對可靠的。這是因為,(1)感性知覺的結果是極其有限的,(2)感性知覺能力本身可能發生病理損害。由此導致的抽象思維、想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過程及其結果常常會出現與被感知的原始存在(或它所來源的總體)相偏離、缺陷甚至悖理的情形。這種情形的產生是如何被認知者發現的呢?原因是且隻能是,人腦對一切來自體外和體內的活動或“存在”,包括大腦內部的思維和意識活動本身具有感知能力。因此,一旦思維和意識活動開始形成,思維和意識本身在認知過程中就是一個“存在”,並且是一個起源於認知主體的思維活動並存在於大腦內部的“存在”。不僅如此,思維和意識的結果——即認知結果本身也是一個可以被感知的存在。它們自始至終可以被認知者自己所“感知”,例如,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在思維。又如,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某一理論,並在按照它的思維邏輯進行思維時感知它的缺陷所在。顯然,對思維和意識的過程及其結果的感知不同於對原始存在的感知,對這一“存在”的感知能力實質上是大腦內部對思維和意識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監控的“感性知覺”,可以分別稱之為“思維覺”和“意識覺”。由於這兩種知覺都具有監控能力,它們可以隨時核查並發現思維和意識活動中的缺陷、偏離甚至悖理。根據從感性知覺到思維再到意識的邏輯過程,這一監控感知覺同樣可以激發某種思維,並導致某種意識的形成。這種思維和意識的作用顯然是為了糾正思維覺和意識覺的對象——即正在對由刺激源導致的感性知覺進行的思維和意識活動——的偏離、缺陷和悖理。這就是糾偏思維的邏輯來源。糾偏思維的形式仍然是抽象思維、想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三種。顯然,由糾偏思維所導致的意識就是糾偏意識。兩者共同構成糾偏框。
根據對記憶和回想係統的認識,我們可以發現,人腦對上述從起點到終點的整個過程的每一個框(或每一環節)都具有記憶和回想的能力,因此,可以把它定義為智慧結構中的記憶與回想框。對這個框的認識與定義表明,人腦對自己的記憶和回想活動本身也具有感知能力,可以分別稱之為“記憶覺”和“回想覺”。因此,我們可以說,智慧結構中的所有感性知覺共同構成了它的感性知覺框。
因此,全部思維的成果就是意識的全部內容,這就是意識的誕生,這就是存在對意識的決定作用,這就是人類智慧對存在的能動作用。實際上,這是一個存在(對智慧機體產生作用的原始存在)與另一個存在(智慧結構本身)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由此可見,從感性知覺到意識的誕生再到結果的存儲和表達,其中的諸要素存在相互作用和製約,構成了極其複雜的辨證邏輯關係。因此,如果切斷感性知覺,就等於切斷了認知者與存在的聯係,就不會有任何認知行為和結果的產生。
正是由於對原始存在的感性知覺存在局限,正是由於糾偏框的存在,思維框、意識框和糾偏框才得以共同構成一個相對閉合的環路,我們稱之為“思維—意識閉合環”。這個環路通過感性知覺和心理狀態與原始存在保持緊密的聯係,共同保證認知結果的可靠性。認知結果的形成表明對原始存在的認知達到終點。這個終點的目標直指認知起點的原始存在,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閉合環路,我們稱之為“存在—認知結果閉合環”,它實際上是認知的起點—終點閉合環。
主要參考文獻
1. 高海清,主編.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上、下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 Bertrand Russell.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3. Bertrand Russell.Wisdom of the West, A Historical Survey of Western Philosophy in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Setting. Macdonald & Co. (publishers) Ltd. In Association with Rathbone Books Ltd. London, 1959 (中譯名:西方的智慧. 馬家駒,賀霖,翻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
4.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gusitique Generale.
5. 朱誌凱. 邏輯與方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 Jean Piaget. Biology and knowledge, An Essa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c Regulation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The
7. 張浩. 思維發生學:從動物思維到人的思維.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8. Charles R. Noback, Robert J. Demarest. The Nervous System,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1977 (中譯名:神經解剖學基礎. 中山醫學院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研室翻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9. 張培林,主編. 神經解剖學(第四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10. Mary A. B. Brazier.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Nervous System. The Williams and Wilkins Company Baltimore, Fourth Edition, 1977 (中譯名:神經係統的電活動. 鄭永芳,婁艾琳,翻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
11. J. P. Ewert. Neuroet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urphysiological Fundamental of Behavior.
On the Progressive Structure of Intelligence and
Logical Process of Cognition
Chen Ligong, MD, MPH in Biostatistics,
Dep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ongji
Current Address: Rockville, Maryland, USA
ABSTRACT The human INTELLIGENC has been approached in this paper. It considered that the intelligence is an ontological existence that at least includes four components, such as sense impression,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thinking and consciousness, etc. And then, it advanced a progressiv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intelligence and its logical process in cognition.
Key words Progressive Structure of Intelligence; Logical Process of 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