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寧特鋼(600117):一家資源類鋼鐵公司

(2009-12-25 04:16:42) 下一個


        公司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特殊鋼生產企業,主要從事特殊鋼冶煉及壓延加工、棒材及鋼筋生產業務。公司具備年產110 萬噸優特鋼、4 萬噸電渣的生產能力,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電渣鋼生產基地。

        公司產業鏈優勢主要體現在對鐵礦石資源和焦煤資源的掌握,依據09 年生產目標,鐵礦石自給率接近70%,焦炭自給率超過100%,在鋼鐵類上市公司中處於第一位。隨著國內鋼材價格的回穩,作為生產原材料的鐵礦石和焦炭價格的上升,公司的成本優勢將更加明顯。

        鐵礦石資源:西寧特鋼通過旗下肅北伯倫、哈密伯倫和西鋼礦業三家公司(控股比例分別為70%、80%和100%)進行鐵礦石的開發業務,其中大紅山鐵礦總儲量1.03 億噸,鐵礦石平均品位38%,年采原礦200 萬噸,鐵精粉60 萬噸;白雲山鐵礦總儲量4400 萬噸,平均品位32%,年采原礦150 萬噸,鐵精粉50 萬噸。公司鐵礦石權益總儲量約為2.6 億噸,其中成熟礦區權益礦儲量為1.1 億噸,年產鐵精粉合計在120 萬噸。計劃未來另收購一家選礦廠,以擴大采選能力,以解決目前的選礦瓶頸問題,收購完成後公司鐵精粉年產量將達到150 萬噸,屆時西寧特鋼的權益產量可達到110 萬噸。省內目前另有大沙龍、勝利、磁鐵山和洪水河四座礦山仍在勘探開發階段,未來開發完成後將主要用於公司自用。

        焦煤資源:公司實際控製子公司江倉能源(西寧特鋼持股35%)負責木裏煤田江倉礦區三井和四井的開發工作,兩口井的總儲量約為6.4 億噸,可采儲量4.6 億噸。目前采用露天開采的方式,年產焦煤70 萬噸;預計2010 年底一口單井提升能力180 萬噸的礦井投產,2011 年後完全轉入井采;2011 年底另一口年產180 萬噸的礦井投產,至2015 年形成500萬噸的總生產規模。09 年7 月30 日,柴木鐵路全線通車,正式運行後,運輸成本將得到大幅降低,未來超出當前煉焦需求量的部分可通過鐵路運輸方式實現外運,將主要銷往西部和中部地區。

        釩資源:09 年7 月23 日,甘肅威斯特礦業勘查有限公司以持有的釩礦探礦權折價入股西寧特鋼子公司肅北博倫。該釩礦位於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七角礦區,總評估可采儲量為1669.01 萬噸,平均地質品位0.80%,綜合回采率82%;V2O5 儲量為22.68 萬噸,評估利用資源儲量為15.65 萬噸,設計礦山年開采礬礦石50 萬噸,評估礦山服務年限為39年。目前該項目仍處於設計期間,公司預計2009 年為項目設計和準備期,2010 年為基建期,10 年底試投產,2011 年為試產期,項目收益開始體現,產量為正常的50%,2012 年後開始實現正常生產。礦山產品定位為品位98%的V2O5,年產量0.19 萬噸。以評估報告為參考基準,正常年份完全成本(采選成本+三費)為5.59 萬元/噸。從V2O5 的曆史價格走勢看2006 年至2008 年初,98%V2O5 的價格維持在11 萬元/噸(含稅,增值稅率13%),毛利率約為40%,年貢獻毛利潤7800 萬元。

        公司特鋼部分業務穩定,未來重點發展方向將轉移至對資源的開采和控製上,鐵礦石、礬和焦煤產能釋放的潛力較大。在通貨膨脹預期,資源品價格上漲的背景下,公司投資價值將愈發顯著。但受製於資金、技術和政策問題,達產時間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