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

靜以養性,平以做鏡,深以承水。波濤不興,微瀾而已。
正文

四十仍惑的奧巴馬

(2009-12-21 13:09:49) 下一個

子曰:四十而不惑。這句話本是夫子自道,不知從何時開始,成了對某個年齡段的普遍辨識標準。然而,早逾不惑之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盡管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之間都透著精明,其實仍不脫一個“惑”字。

眼下兩場不尷不尬的戰爭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姑且不論。畢竟,前者可以推做前任“餘孽”,後者也可說是前任“餘緒”。麵對爛攤子,奧巴馬收拾得好,是挽狂瀾於既倒,收拾不好,則是代人受過,可謂進退有據。

然而,在美國最基本、最重大、最敏感的種族宗教問題上,奧巴馬於無意之間,卻將其“惑”暴露無遺。

首先是種族問題。今年七月,哈佛大學黑人教授蓋茨與白人警察克勞利發生衝突。奧巴馬不去了解事情原委,聽到風就是雨,忙不迭地表態,先是指責克勞利“愚蠢”,然後話鋒一轉,暗指種族歧視是事件起因。此後的所謂“杯酒泯恩仇”,不過是自搭台階自己下,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奧巴馬競選之時,自知身為黑人,種族問題加倍敏感,因此處處謹慎,時時小心,幾度化險為夷。然而,“惑”既在心內,便難免展露於外。奧巴馬的“惑”,就是對種族歧視的過度敏感。美國並非沒有種族歧視,但如過度敏感,則會杯弓蛇影,小事變大,激化種族矛盾。奧巴馬作為美國首任黑人總統,遽臨黑人與白人的衝突,不思如何妥加消弭化解,而是不分青紅皂白,任由自己的種族心結作祟,火上澆油,不亦惑乎?

然後是宗教問題。今年十一月初,德克薩斯州胡德堡基地陸軍軍醫哈桑大開殺戒,舉國震驚。奧巴馬將前車之鑒拋於腦後,又按捺不住了。他親赴胡德堡基地,堅定表示要將凶手繩之以法,並嚴正宣稱:“任何信仰都絕不能為這種怯懦的謀殺行為提供正當理由,正義和仁慈的上帝也絕不會喜歡他們。”

請總統先生稍安勿躁。調查人員還在調查,軍事法庭尚未開庭,現在開口定調,未免為時過早。不妨設想一下。倘或醫生診斷哈桑精神失常,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何將他“繩之以法”?又如何與“信仰”、“上帝”扯上關係?在美國,其他宗教信徒行凶殺人的事屢見不鮮,怎麽不見奧巴馬提及宗教信仰和上帝的喜惡?

歸根結底,仍是奧巴馬心中的“惑”在作怪。這個“惑”,就是認為穆斯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意識信仰自由畢竟是美國的立國之本。美國不僅是基督徒的家園,也是穆斯林、佛教徒、印度教徒其他所有合法宗教教徒以及無論神論者的家園。在情況未明之前,看到穆斯林殺人,奧巴馬立即與宗教信仰掛鉤;看到白人警察抓黑人教授,奧巴馬立即與種族歧視掛鉤。二者如出一轍。

所謂“惑”,其實不拘年齡,無人無之,隻是小人物的“惑”危害小,大人物的“惑”危害大。既有危害,便需時時警醒,防“惑”致禍於未然。奧巴馬身為總統,猝然麵對敏感事件,顧自己位高言重,不加檢點,一惑再惑以致一錯再錯,這是一個危險信號。種族、宗教問題關係重大,想要奉勸奧巴馬一句:“惑”不得也,總統先生 -- 起碼不要“惑”得這樣淺薄,這樣輕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