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到了我這個歲數大概有些同樣的問題。一個是很節約,多年來形成的習慣,還有就是容易苦著自己,累著自己。覺得好多事好多人都比自己重要。常常把自己給忽視了。
錢是什麽,說白了是一種資源的等價物。可以換回自然資源,比如土地樹木,也可以換回別人的時間—勞動成果,比如出去吃飯,買回家工廠做的商品。那麽,在我們死了以後,要麽交稅,要麽給了別人(包括子女)。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不花,就沒有享用到你掙來的這份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講,省著說真沒啥意義。再有,省著到最後花很多錢給自己延長幾天,幾周生命嗎?又受罪又沒意義,咱不幹那事兒。那麽,如果你覺得花這個錢可以提高你的生活質量,就應該花。我現在覺得。
記得一件往事,那時我做IT的那家公司是做電視銷售的,而主要銷售的是珠寶首飾。記得我們辦公室樓下就有一家公司的內部商店。專門買一些電視上賣剩下的尾貨,因此非常便宜,再加上員工有25%折扣,那就更是便宜得離譜了。有一次,坐在我旁邊的一個contractor說要給他老婆去挑幾件首飾,正好前台的女同事也要去,我就跟他們一起去了。前台的女同事拿著剛發的check $800 買了一個鑽石的手鐲,特好看!我都看了好幾次了。而那個男同事在門口迎來了金發碧眼的妻子,挑了好幾樣。那花錢真的是嘩嘩的。我有點看得發傻。他們問我,你買什麽啦?我說什麽也沒買。他們有些詫異的望著我,大概心裏想,你也不少掙啊,為啥不花?那個前台的女同事說,你不是喜歡這個手鐲嗎,我說有點貴,$800啊!可是你不是喜歡嗎?他們看著我,我說算啦!走吧。這件事我一直沒忘,因為我從來沒花這麽多錢給自己買過一件首飾。我本能地覺得這事兒不對。也沒太細想。但我也覺得自己有毛病,人家前台都可以買,我為什麽不能?
我大概潛意識裏有個邏輯,如果是為了投資,為了事業,為了學習,眼都不會眨一下,立馬花。但為了自己的穿著打扮?不合適吧?心立刻就有點含糊了。這個毛病一直持續到今天。我有個階段還挺喜歡首飾的,當然現在過了那個勁了。過了勁了也就覺得沒買也沒啥不對的,加上我這人粗枝大葉的,一轉眼就不知道給扔哪兒去了。去年有個閨蜜跟我說,不行,我發現你太不花錢了,連主持個節目都沒啥像樣的衣服。周末我陪你出去,你帶好錢哈,咱們買衣服去。那天,我是真準備花錢了,老老實實地跟著去了,進的店都是我從來不進去的店。看著那些包包,我問她,這些是幾百的,還是幾千的?我知道幾萬的不會放著讓你摸來摸去。她樂我,說幾百的。大概心說,這姐姐也忒傻了。最後還是兩手空空回來了,真要買到稱心如意的衣服,就是不考慮價錢,也不是到那就能有的。一次我陪遠道來的閨蜜去名牌店買風衣,為啥就上千啊?她在挑衣服,我就找個地方坐下發傻,休息。我也就奇怪了,你說我咋就不興奮呢?我咋就覺得這些衣服跟我沒啥關係呢?我的閨蜜們都說我是“不可教育好的”了。
昨天看到文學城一篇文章討論退休的地方,說起我們這些人,到了退休都是口袋裏有些錢的,但還是覺得都花在了自己身上有點不適應,盡管是應該的。我,絕對有這個問題。現在的日子挺好過的。自己的物質生活的標準不高,讓我覺得舒適的生活很容易達到。再有就是因為不用努力奮鬥了,日子悠閑了起來。身體上也沒什麽不舒服,日子過得很潤滑。就是讓我使勁跳著腳的花錢,也花不了多少。你說,咱在菜市場能花多少錢?總不能買兩碗豆腐腦,吃一碗,扔一碗吧:)我有時候會問老遊,現在,就是現在,不用考慮買得起買不起,你想買什麽?他眼睛遊移了一會,回過頭說,沒有。我哈哈大笑,被貧窮限製了想象力吧!他不服氣地問,那你呢?你想買什麽?我想了半天,居然答案也是“沒有”。見鬼了!他說,你也不能為了花錢而花錢吧?
嗯,第一,我挺感恩這樣的生活的。就是我很容易滿意自己的物質生活,這是個好的個性,咱給點兒陽光就燦爛撒。第二,以後多根筋,如果能改善咱生活質量的,不猶豫,花!咬牙切齒地說:)))
過兩年55歲退休,退休後每年旅遊預算6-10萬美金,持續5-8年。6星級郵輪SilverSea 坐4-5個月從南美南極一路遊到北極,最便宜的房價兩人費用準備20萬美金。這條線我是打算去的。還有打算花3-40萬把買好的退休養老房翻新裝修一下,會請專業的interior designer, 所有廚房家電買top if the line等等。這還不算打算買一些首飾,包括55歲生日打算給自己買一塊卡地亞的金表,非常秀氣小小的,非常漂亮。花錢還不容易,太容易了。
回複 '注冊很麻煩' 的評論 : 哈哈哈,大概是出國後,作為移民有一種不安定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這個,咱們都會不自覺地攢錢。因為可以應急嘛,然後,然後就成了習慣了
所以呢,我覺得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麵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
1.自己望眼欲穿的,又可以負擔得起的,用錢來實現它。(好像沒啥)
2. 自己想幹,但幹起來會把自己累垮的,要請人來幹。比如去年收拾後麵的林子,真的是給自己累虛脫了。
3. 能夠讓生活更方便,更輕鬆的事情,用錢來完成。比如給老遊買了特輕的折疊輪椅。
如果自己不是奢侈類型的人,就不必去學。因為最終錢還是要為你所用的。它隻是一個工具而已。而且也不是萬能的工具。人不為錢而累,這一條還是要牢牢把握的。
以下對話:
他:給你揉揉肩膀。(老毛病了,渾身哪兒都疼)
我:不用。
他:一起吃個飯。
我:不餓。
他:那咱們去逛街。
我:不去。
他:給你買衣服。
我:不要。
他:你不是喜歡衣服嗎?
我:不用你買。
他:那咱們幹點兒什麽?
我:那你走吧。
寫這個的意思就是兒子的父親想通過最後一招“衣服”來和我拉近一點關係。
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其他所有的東西都屬於奢飾品。花三千刀旅遊和花三千刀買包包是一回事,隻要自己高興就行。
在這個原則下,我去年花了七萬加幣買手表,至於衣服嗎?一分沒花。手表基本上大家看不明白,以為幾十元的。衣服穿在外,人人看得見。我不在乎,自己高興是根本。
從小就養成的毛病,雖然有一部分原因在我,但另一部分是家裏所有的人(除了我本人。)慣的。
我就是喜歡衣服,對於這一點認識我的人都習慣了。
有一次我師母說20多年來我去他們家從來沒穿過重樣的衣服。
我還特大方。讀研究生時有兩位女生借我的衣服穿去會男朋友,然後我就送給了她們。那是94,95年,每一件衣服都上千元。
在爸媽家有我的臥室,還有一間是我的衣房。這間衣房按計劃(有時我回不去就罷了)每個星期開放一次給兩位女生,讓她們隨便挑,這兩位女生是哥姐的孩子十幾歲的美少女。
如果花20刀買護膚的,我舍不得,花2000多美元買dress,很正常的事,對我來說。至今如此。
檢討完畢。
願意聽批評。
批評啥都行。
但估計改不過來了。
那時候跳ballroom,服裝真的是太貴了,要$6000左右啊,used也要$2000-$3000, 我就自己學著做,去花錢借人家的衣服隻借一天,把樣子祂下來,再去買材料做,再買swarovski crystals 一粒粒自己往上貼。大概做下來成本要$200-$300多。後來不跳了,還有人問我賣不賣,我才不賣呢,每條裙子都是花了我好幾個禮拜的功夫呀。也不枉費了我這個小裁縫的老功底呀,留個紀念。跳ballroom真的是花錢,花錢上課,花錢請老師陪你比賽,幸虧那時還不去外地比賽,不然還要給老師買機票訂旅館...現在也不跳了。沒有那個幹勁了。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