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胖說,學習的一個關鍵的東西是“縫合”,什麽叫縫合呢,就是把新學到的東西和自己產生一種聯係,比如做一次講演,複述,或最簡單的,記一條筆記。做了,這東西就是你的了,不做,就不是你的。好吧,立刻就做,今天來做一條筆記。
聽樊登講書《愛有八種習慣》中的一種習慣叫靜默。相近的詞匯,比如入靜,正念或者和自己獨處。
有時候,我會想象一種場景,就是在一個高山上,雲霧繚繞,自己在山上打坐,周圍都清新自然的場景,有鬆柏,青石,薄霧,深吸一口氣,這口氣直通腳踵,沁透心肺。想象中,身體裏的小細胞們會在這安靜和鬆弛的環境中,各就各位,跑回原來的位置,所有的阻礙都在慢慢地散開,漸漸地疏通。
樊登說還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想象一個大鍾,“當~~~~~”的一聲,深邃幽遠,你舉著一隻手,一直到徹底聽不見的時候再把手放下來。這期間,就是正念。很奇妙。
再有,想象一杯渾濁的水在你麵前,你看著它,它在慢慢靜下來,沉澱著,逐漸變得清澈了,渾濁的東西都漸漸的沉澱下去。我覺得這個比喻特好,我可以想象,自己的身體,再開始入靜的時候,就是那杯水,之後,隨著安靜的延續,思維的放空,它越來越清澈,人也越來越清爽和舒服。
再比如,湖邊,晚上,篝火旁,徐徐的晚風帶給你一絲涼意,你坐在篝火旁,用一根枝條在播弄著火堆,靜謐中,隻聽著火堆中劈啪的響聲,有些火星在熱氣中升騰著,而隨之在夜色中泯滅,臉被火烤的有些熱,你隻是什麽都不想,靜靜的看著篝火發呆...
還有,白色的海灘,豔陽,藍天,你躺在躺椅上,用草帽遮著臉,椰子樹下,海風帶著海浪聲嘩啦啦的,在你的旁邊,放著一杯冷飲。似睡非睡中微閉著眼睛,你隻和你的呼吸在一起,無人打攪...
這些時候,你是懶得想事兒的,對,要的就是那份慵懶。其實,真正去那些地方,不就是為了這些心境嗎?把這些情景在自己的腦子裏回放,不就是30分鍾的度假嗎?不要砸我cheap,仔細想想,如果你隨時能調節自己的心到那樣的境界,這何嚐不是一種能力呢?
當然,入靜的深層次,是什麽都沒有了。有那麽一個時刻,你好像是一種墜落,或者漂浮,但是你是呆在那個舒適的瞬間裏的。可以永遠的呆下去,很舒適的什麽都沒有,就連你的身體也變得空無。
臨睡的站樁,是讓自己入睡前做一個調整,把自己調到最放鬆狀態,從記錄上來看,我入睡快了一些,深度睡眠正加了一些。真的是非常有幫助。
深層的好處,靜默,這是修行的一部分,不僅是身體的清靜,還有心的清靜。心的清靜會讓你看清自己,遠遠地看清自己,會意識到一些東西,比如,自己的不淡定其實背後隱藏著一種恐懼,自己的不寬容其實是缺少慈悲之心...看清是修正的前提。修行者的自身的體驗是各自不同的。我隻說自己的體驗。
近來心情比較放鬆,想到一個詞來描述自己,我發現在自然的狀態下,就像一顆行星有自轉速度,我的自轉速度是很慢的,對,做不了多少事一天就過去了。心裏有一絲不踏實,才發現原來自己幹事多,自轉的快都是被自己強迫的。在驚訝自己本來的轉速的同時,也欣慰找回了自己,無論好壞,接受它,才是道法自然。生命,在太多的時候沒有對錯,願做一朵花或一根草都是可以的,馬不停蹄地索取,膨脹的時候,要停下問問自己,那真的都是自己需要的嗎?還是踏踏實實的安心做一株草,隻要一點點雨露陽光,便可燦爛。
想象,一個靜謐的花園,我駐足,聞著路邊一朵花的花香。就像這筆記,在腦子裏劃一條紋。然後,輕盈的向花園深處走去……
我不容易入靜,在花園勞作讓我安靜。會試試你的方式。
好的修行者,根本不需要度假的機票。
“自己的不淡定其實背後隱藏著一種恐懼,自己的不寬容其實是缺少慈悲之心”。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