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冬無相對論,反思自己。很喜歡吳伯凡。 覺得他說的很多地方很智慧。想把要點記下來,幫著自己理解。
我也是,最近很忙,忙得有一種焦慮。在同時做幾件事情的時候,不能把心沉下來。上班的時候,心裏想著主持節目的稿還沒改完,改稿的時候,又想著那個舞蹈還沒有練熟,練到位。心情一直在焦慮中。結果幾件事都幹得不好,心沉不下來。焦慮就像是堵車,會讓效率低下來。其實,太忙了, 一定是有什麽事不對頭了。不是目標設得太高,就是設得太多。反過來,其實是效率降低。忙碌和窮人在心智模式上有著共同點。沒有足夠的帶寬去 讓你從容的想事,什麽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
有一次和兒子聊天,說起那些越是交不上房租的房客,越是會付late fee. 他們真的是不會計劃啊!他們怎麽想的?我真搞不懂,計劃一下嘛!兒子說,媽媽,很多窮人,他們窮,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由於太忙著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對相對將來長遠利益計劃的心智和判斷力。如果你和一個在想著今天晚上怎麽能把食物放到桌上的人去談什麽個人理財,他會很你說“Go to hell!" 別說,真的是和這個講座講的很吻合。
窮,廣義地說,就是資源的匱乏。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所以,有的人是時間上的窮人,有的人是金錢上的窮人。
這個講座說,說有時候,資源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比如時間, 但重要的是布局。怎樣在一定的寬度的行車道上,讓最重要的車先過去。在自己有限的時間裏,把最重要的事先做了。這個布局也有這時間的效應。窮人需要立竿見影,他們沒有資源和時間去等,因為等不起,需要看到實實在在的回報,缺乏的是一種從容。從容,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富人的心態。
聽說,勒克菲勒說他自己和窮人的不同,是他可以很快的進入一種沉浸。而不是浮浮躁躁的忙碌。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我也覺得,真正做好事情,確實需要一種沉浸。沒有沉浸,怎麽可能寫出一篇優雅的散文?甚至我做一道可口的好菜,也需要一種專注。心慌意亂的做菜,一定是不好吃的。真正有質量的事,一定是在一種專注和沉浸的狀態下完成的。又比如,認真地讀一本書,也是一樣。我喜歡沉浸,安靜的思考,那是一種享受,讓思維順著筆尖流淌。
把以後的時間安排好,讓自己從容起來。目標適當,重在布局,這很重要。
聽說,據統計,人們平均每六分鍾刷看一次微信。很震驚啊。不是怕漏掉什麽,隻是成為一種習慣。就是不算你花了多少時間,就是這種狀態下,你能真正沉浸在一個工作中嗎?那你的效率呢?現代信息社會,這個時間的碎片化,不得不重新度量。你的時間不知不覺的被大量的碎片所占據。我覺得微信的用法上,我自己也要反思了。太多的信息,其實有很多是沒用的。而沒有用的信息,就是垃圾。
記住,在現代化的信息社會,屏蔽,刪除力,變得尤為重要。
因為,冬吳相對論中沒有提到Rochefeller 說的原文是哪個字,我的推論是:“Immerse” = To involve deeply. 也可以說:To focus deeply (深沉的專注),也就是‘全神專注’。所以,沉浸的英文可以是:Immerse or Deeply focus.
有的人買4個裝的廁紙,有的人買48個裝的,哪個合算,誰都知道,可是當你的錢如果買了48個廁紙,你就得勒緊褲帶,不能買夠食品,你咋辦?
一些女人講 "窮人就不會計劃嗎" 之類的話實在是太幼稚。 如果你幹的是麥當勞的小時工你就會知道那不是因為他們不計劃, 是因為他們收入低到太難按時付那些常人看來不成問題的賬單。
不是所有人都會追求財富。一個經濟學家曾說,貧窮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話中國人很難理解。
讓人想起了《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裏的一個習慣----要事第一。
“童年時,他們厭倦不已,急切盼望長大,之後又渴望成為孩童。”
“他們不惜賠上性命追逐財富,然後散盡千金換健康。”
“由於對未來的焦慮,他們忘記了現在。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現在也不活在未來。”
“他們活著,似乎不知道將來會死去;他們死去,好像從來沒有活過。”
from: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241/201304/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