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雞籠客棧(5)

(2012-12-13 08:30:56) 下一個


眼睛的主人是一位頗為端莊的中年女人。那眼神如同她的裝束一樣樸素無華,讓人讀不出任何背景。



他楞了一下,尷尬地說:“對不起,打攪了。”



“沒什麽,知道你會來。我想你也知道我是誰了。”



他點頭。她隻能是草上飛的師傅。他回顧了一下,想找到草上飛,至少她是個熟人。



“別找了,她不在這裏。”



既然如此,他隻好開門見山:“聽草上飛說,你對我父親的事情很熟悉。我想,你該知道我所指的,如果你徒弟她告訴了你。”



中年女人盤坐在一個樹杈上,她有打量了一下他。問:“能把你的鐵鬥笠解下讓我看一眼嗎?”



他似乎聽出了她話語中的某種真誠。他解下鐵鬥笠,交給她。她撫摸了一下,然後交還給他。歎口氣說:“唉,時間去得真快,20多年了。”然後就給他講述了昔日的故事。



25年前,鐵鬥笠初出江湖,就被師傅委派掌管威龍鏢局川陝路。不過兩年,聲名廣傳。一日,陝西總督有批貨由秦嶺入川,鐵鬥笠親自壓鏢。一路無事,直到廣元劍閣。



那日合該有事,半晌時一場大雨將路澆透,車馬在泥濘中耽擱了時辰。未到劍閣,天已黃昏。鐵鬥笠正引導車馬進鎮子。忽聽路邊樹林一聲梆子響,12匹高頭大馬忽地擋住了去路。



鐵鬥笠抽劍在手,施禮:“各位英雄,威龍鏢局鐵鬥笠想借寶地一條道。”



一般情形,聽到威龍鏢局的名字,江湖人都會知難而退。自長安到成都所有沿途,沒有威龍鏢局拔不下的釘子。即使威龍鏢局這名字不管用,鐵鬥笠的名氣也會讓一般劫匪聞風喪膽。可這次,居然沒用,鐵鬥笠自報山門沒嚇倒這群蒙麵的劫匪。



當頭一人大聲喝道:“別跟老子廢話,老子不知道什麽鬥笠草帽,把貨留下,走人!



鐵鬥笠哈哈一樂,用手一招,手下人立刻將車輛圍成一圈。鐵鬥笠策馬向前,隨著暗器發了出去,10匹馬應聲倒地。



兩匹馬仍然立著。鐵鬥笠暗想,嗯,還是有兩個厲害的。自出道以來,鐵鬥笠尚未遇到過能躲過自己暗器的人。



那兩人都用黑綢蒙著麵,當鐵鬥笠馬到近前的時候,二人同時舉劍而迎。幾招過後,鐵鬥笠感覺對方的劍術的確和一般人不同。不過鐵鬥笠並未使出致命絕招。作為壓鏢之人,最忌諱途中與人結仇。剛才的暗器也隻是瞄著非致命部位的。他現在想的也是如何將他們打下馬來。



可是這次他不得不用絕招了。他將鐵鬥笠的索帶解開,就在他和那兩人用劍對招的時候,他一晃脖子,鐵鬥笠立刻旋轉出去,將兩人臉上的黑稠布割開。讓他驚奇的是,兩張及其美麗的臉龐出現在他麵前。



鐵鬥笠呆住了。那兩人也呆住了,羞澀惹紅了她倆的臉。她們對視了一下,然後招呼那些落馬的人,說:“撤!”



等到了劍閣,鐵鬥笠從資深江湖線人打聽到一些那夥人的來曆。為首的是一位元朝時駐守成都的蒙古部將撤裏不花的後人。那兩個女人是他的兩個女兒。明朝建國後,部將後人一家逃回草原,但不知因何這個人又帶著女兒回到劍閣。



鐵鬥笠想,他們和內地江湖應無很深聯係,要不他們一定會認威龍鏢局。



過了劍閣,路平坦了許多。第二天,鐵鬥笠繼續上路,中午在一個路邊小酒館打尖。酒館夥計的慌亂眼神中讓他覺察出一些不尋常。他警覺地仔細用耳察聽了四周,隱約間他聽出了店內不平靜的呼吸。



他吩咐手下人將車馬在店前廣場上圈起,並做好防護準備。然後自己隻身一人進了店,高聲說:“朋友,出來吧!”



一位40多歲的漢子走了出來,拱手施禮:“大俠好眼力!”聲音表明,此人就是昨日為首吆喝的那人。



鐵鬥笠笑:“怎麽,還想打劫?”



“大俠見笑,可否借一步說話。”然後將鐵鬥笠請到一個內間。



一進去,鐵鬥笠看見桌子上已經擺了菜肴和酒杯,兩個蒙古族少女在邊上站立,鐵鬥笠一看,原來是昨天交手的那兩個女子。對此,鐵鬥笠並不驚訝。他昨天就知道,這些人不像是搶財物的。



漢子敬了鐵鬥笠幾杯酒,然後說:“早聞鐵鬥笠大俠大名,昨日一試,果然有仁有義。我是蒙古人。這是我的兩個女兒,兒時在成都長大。離開那裏時,她們的母親不願遠行就留下了。到草原後,兩個女兒和繼母相處不好,常思念她們的母親。鑒於我的身份,不便親自帶她們到成都尋母。江湖上聞大俠名聲,昨日並親自一試,決定將二女托付給大俠。還望大俠帶她們去成都尋母。”



鐵鬥笠 沉默了一下,說:“我在江湖上尚屬年輕一輩。瓜前李下,恐怕。。。”



“這個你不必擔心,我們是蒙古人,沒有這麽多約束。”



鐵鬥笠隻好點頭,說:“既然前輩相信在下,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二位小姐怎麽稱呼?”



“一個叫烏雲齊齊格,一個是烏蘭齊齊格。你要是覺得叫得不順口,你就叫她們漢語名字,姐姐叫一品香,妹妹叫一品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