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

歲月如流,往事隨風。
正文

我更愛看加拿大奧運會的轉播

(2012-08-06 11:27:15) 下一個

在國內時,每到奧運盛筵時,我一定膠在電視前,為中國加油。

在美國時,我也看奧運。看著滿眼的美國選手,就是興致缺缺,看得比在國內時少得多。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加拿大看奧運。看了兩天就興致高漲,除了上班,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電視前了。在三個奧運台(兩個加拿大台,一個美國台)之間轉來換去。很快就對加拿大的奧運節目入了迷。

因為加拿大不是奧運獎牌大國,凡是能夠代表加拿大出戰的選手都把此行當成一種榮耀。節目設計編排非常人性化。另外,由於加拿大參加的項目有限,所以即使沒有本國選手參賽的比賽,也會選擇性地轉播。在這樣的背景下,它的轉播的評論,在我眼裏,是比較客觀的。沒有象中國那樣強烈的“國家榮譽”色彩,也沒有象美國那樣進行“世界最強”的渲染。

我個人比較欣賞加拿大報道的敘述風格。平實客觀。舉些例子。

在個人女子蹦床比賽中,加拿大選手Rosie最終得到金牌。銀牌和銅牌為中國選手獲得。在對比賽的轉播中,評論員在Rosie 賽完評論說,“她增加了難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分,但她後麵出場的是中國的超級明星。”中國運動員最後失誤時,評論員說,“太可惜了,整套動作幾近完美。這是奧運比賽。很多時候,不是在比誰的水平高,而是比誰的失誤少。”在Rosie取得金牌後被邀請到電視直播間,主持人問小姑娘,在比賽前有沒有想到會拿金牌。小姑娘說,“什麽都沒想。隻是比賽。比完了,就等別的選手比。”這個小姑娘,在參加北京奧運會前兩周,她的祖父去世。他的祖父,曾經是參加奧運比賽的體操運動員,也是小姑娘職業生涯中最親近的人。她是帶著祖父的遺照參加北京奧運的,得到第七名。這些信息,在小姑娘參加比賽前就在電視中不時播放,以感謝那些在為國參賽的選手後麵默默支持的親朋好友。

在女子鐵人三項中,加拿大選手勞拉,在途中身體不適,叫了醫療救護。然後一路哭著完成了比賽,比第一名晚了十二分鍾,名列最後。在完成比賽後,勞拉致歉。電視評論得非常客觀:“勞拉在遊泳的時候就落後了,她隻能爭取更好的發揮,否則難以拿到獎牌。她當然不想當什麽精神英雄,她想贏。在受傷醫治後,她能堅持,就是勝利。沒有必要道歉。加拿大為她驕傲。”

加拿大選手男子鉛球失利後,采訪中,選手的表現也很坦然。他說,自己的成績雖然在賽前很好也很穩定,但是在比賽時怎麽都沒有發揮出來。這就是比賽。他很高興盡了自己的力量。

加拿大男子雙人賽艇比賽铩羽而歸。賽後的采訪,運動員說得很少。這個曾經在北京奧運會上得到銀牌的組合情緒顯而易見地低落。評論員播放了在預賽後的采訪錄像,評論說:“在預賽時,他們就看到了和冠軍隊的差距。看Dave的臉就知道他有多麽震驚。他們在北京得到銀牌,也一直按照以前的方法訓練。本來以為一定能拿牌的。但是別國選手的進步更大。”

一般情況下,隻有獲得獎牌的選手才會請到電視直播間,但是也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此次加拿大的奧運旗手克拉拉.休斯。說來慚愧,我注意到她,是因為關於她的信息介紹把我弄迷糊了。有些是冰上速滑的照片,有些是自行車比賽的照片。我後來查了她的信息,才知道她是加拿大唯一一個同時參加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選手,在冰上速滑和自行車上都給加拿大贏得過獎牌。此次她的自行車隻得了第五名,做為一名40歲的老將,她在倫敦奧運會後會退役。針對她的問題與眾不同:“冰上速滑和自行車哪個難?”休斯笑了,很誠懇地說:“兩個都非常非常難。” 她的笑容非常具有感染力,讓人看了心裏非常溫暖。

加拿大的電視台尊重運動員的個人選擇。美國女飛魚梅西.弗蘭克林,被請到加拿大電視台直播間采訪。在介紹她時,我才知道梅西具有美國加拿大的雙重國籍。但是顯然梅西決定代表美國出征奧運。加拿大電視台介紹她時,對於她的決定表示尊重,說她雖然有加拿大國籍,但她是個美國女孩。

加拿大電視台不僅有介紹本國運動員個人的短片,也有介紹他國運動員的。比如有一個是關於現在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男子,牙買加的博爾特。在他比賽前,短片介紹了這個運動員在跑出好成績後,如何資助自己曾經就學的貧窮的小學中學。讓孩子能有更好的條件學習和鍛煉。

加拿大電視台不僅轉播比賽,還不時來些關於體育知識的講解。比如請來一位正骨師講解體操動作對於人體骨骼的壓力和影響。如何在體操機械上做到手腳眼腦等的協調。醫生講,一般情況下脊椎的受傷比例是6%,但是這個比例在體操運動員身上是50%;體操動作對精確性要求非常高。對於體操運動員在動作時最重要的要求是集中精神,否則非常容易出事;在另一個短片中, 這位醫生還講跳水的動作,需要通過多次訓練將動作定型,讓肌肉有記憶力。這樣,在比賽時,才能自然流暢地把動作做出來。這就從側麵說明,當主持人訪談奧運獎牌獲得者時,如果問比賽時,運動員想什麽,那一定是個不夠專業的問題。因為那時,運動員一定“什麽都沒有想。”

對於觀眾關注的問題,加拿大電視台還采訪專家解答。一個節目名叫“奧運會怎樣改變人生”,就從研究的角度做了探討。研究者接受電話采訪,我現在隻列出其中一些:“奧運會能夠拿到獎牌的運動員,會是商業廠家的寵兒。尤其集中在遊泳,體操等項目。這個現象,無論加拿大,美國都一樣。雖然美國的市場更為龐大。有個觀點也許讓人不舒服,但是研究結果就是這樣。獲得銀牌和銅牌,在商家眼裏,和金牌不可相比。比如美國的女子體操個人全能冠軍道格拉斯,一個金牌能讓她拿到好幾百萬的廣告代言收入。”

加拿大電視台因為轉播不同國家的比賽和運動員介紹, 使我能夠真正感到奧運是個世界性體育盛會。聽聽加拿大英語,美國英語還有不時的倫敦英語,是個很有意思的聽覺體驗;我還能在加拿大電視台看到馬術,拳擊,羽毛球,馬拉鬆,鐵人三項,田徑這些不被幾個體育大國壟斷的項目,掃掃體育知識盲。

同時我也看到幾個不同的勵誌故事。印象深的目前有兩個:

一個是英國的德瑞克.瑞得蒙德。他在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400米半決賽上舊傷發作。他忍著傷痛,一隻腳不時支地,一隻腳向底線蹦過去,爭取完成比賽。他的父親從觀眾席上跑下,推開賽場服務人員的阻擋,扶著兒子完成比賽。當意識到是父親扶著自己時,德瑞克終於控製不住自己的難過,摟著父親的脖子,悲傷地大哭,滿臉的絕望和不甘。如今整整20年過去,重新采訪這對父子。德瑞克說,當時他花了很長時間才能正視這件事。但是這麽多年過去,他發現自己的曾經認為最失敗的時刻,成為他人生中最成功的一件事。直到現在,他仍舊能夠收到世界各地的人給他的信,很多人在他的比賽時還沒有出生,告訴他他的故事多麽激勵自己戰勝困難。

一個是南非的奧斯卡.皮斯托瑞斯。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殘疾人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當時特別震驚,怎麽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聽了介紹,知道這是奧斯卡奮爭的結果。他把國際田聯告上法庭,並且贏了官司,爭取到入選奧運的機會。後來想想也是合理。即使不少選手認為和他比賽是占了便宜,但是奧斯卡達到參賽成績標準,他有權利選擇和四肢健全的選手同場競技,不管是不是別人把他打入另冊。奧斯卡站在賽場上時,歡聲雷動。他比賽後,有個選手打著手勢和他交換衣服上的運動員牌號標誌。這說明,能和這樣傳奇人物競技,也被運動員認為是一種榮耀。

做為中國人,對於加拿大電視台在中國有爭議的項目上的報道,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不管網友怎麽看,我個人認為加拿大電視台對待中國,實際上是一如既往的客觀平實。

加拿大播放頒獎儀式,並不限於有本國運動員得獎的項目。當然我聽到過中國的國歌,也看到中國國旗的特寫。

至於最新的男子體操吊環決賽,我是先看轉播,再看中國的新聞的。在轉播時,評論員就說,巴西人納巴利特在吊環上的支撐動作,對於肌肉力量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最後退了一小步,會影響他的成績。成績會和陳一冰非常接近。成績出來前評論員被追問了一句,哪個成績會高一些。評論員說:“他們倆做到的,我都做不到。他們倆個比賽動作的強項不一樣,隻能看裁判怎麽判。”成績出來後,加拿大電視台把兩個人的動作放在一個屏幕上又重新演示了一下,評論道陳一冰的動作強在流暢性,納巴利特的動作強在力度。在成績出來後,加拿大電視台把鏡頭同時對準了冠亞軍。陳一冰的表現,向觀眾致謝,親吻銀牌,他的風度都贏得了加拿大電視台的好評。中國運動員得到銀牌不止一塊,但是陳一冰是得到最大關注的。

我相信如果加拿大是和中國美國一樣的獎牌大國,那麽它的轉播方式一定不是這樣。加拿大的奧運轉播會激勵觀眾的熱情,但不是狂熱;它會有那麽多選手的短片,不管是不是不是獲獎選手;它會把寶貴的電視時間分給在奧運會上無緣獎牌的選手,表現出對於奧運參與精神更多的肯定;它也會把鏡頭給予別的國家的比賽和選手,向觀眾宣傳加拿大不熟悉了解也不擅長的運動項目。

我隻是忠實地寫下自己的想法和喜愛。做為一個沒有任何體育愛好和背景的菜鳥,能夠享受這樣的轉播,是一次難得令人愉快的經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敘述!因為忠實和公正!

羅西的祖父很可惜沒能親眼看到這一時刻。雖然入選了加拿大蹦床隊,卻並沒機會參加,因為1940年的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而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您知道加拿大的態度和立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