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有個最好的女朋友,是她在美國的同學。兩個小孩在分開兩國後,友誼依然維持。經常網聊。有時候話說盡了,又舍不得掛掉,難免說些沒用的話打發時間,或者就是窮逗。
我有一次無意聽見了,提醒女兒,她朋友的父母,未必象我這樣放養。網聊的時間最好縮短。女兒沒聽。結果轉天網聊的時候,她的朋友被母親叫走,提前結束網聊。
這周兩個孩子網聊,她朋友的母親要和我在網上談一談,交流一下對孩子教育的看法。我非常理解這個母親的想法,她希望自己的孩子過著有意義的生活,和積極進取的孩子交往,希望孩子的每一分鍾都充分地利用好。
結束網上的交流後,女兒看到我並沒有什麽不豫。就湊過來,問我的想法。
我扶著腦袋,歎息了一聲。難怪她的朋友在發育期,顯出了叛逆。她的媽媽留給她成長的空間有點狹窄了。 我對女兒說,你還是個孩子。就應該象孩子那樣,有silly time呀。
我說,當我象她那麽大的時候,功課沒有那麽緊張,而且容易對付。下了課,我常常在父母下班前到附近的街道去逛,看看商店啊,小攤啊。最喜歡看那些小攤。什麽賣烤紅薯,賣小雞小兔,賣冰糖葫蘆,賣鞋樣。 也有的時候,和女同學聊閑天,消磨無聊的時間。從那時候到現在,我經過大大小小考試無數,但那些記憶都成了灰色的背景。唯獨這些在閑暇時打發時間而看東看西的景象,一直在我的心裏栩栩如生,帶著鮮活的色彩。
女兒很高興。倚在我身邊說,“媽,你真的不是一個虎媽。” 我更正她說:“我是鼠媽。”
我對女兒說,我並不希望她的未來複製我的或者別的什麽人的生活。我就希望她有獨立不羈的靈魂,做她喜歡的事情,過她想過的生活。
她還不懂事的時候,關於她的生活,我就盡量聽從她的意見。在我的觀念裏,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選擇對錯並不重要。關鍵是告訴她,選擇是存在的,選擇有後果,要去承擔後果。
既然說到選擇,那麽總得讓孩子有體驗不同選項的機會吧。當孩子做了父母不理解或者不讚同的選擇,我的態度是,隻要合法,我都支持。我的孩子,打扮,追星,打遊戲,玩手機,看電視連續劇,樣樣都幹。我從來沒有幹涉過。當她的同學們,抱怨父母給自己設定的種種限製的時候,女兒在同學一片羨慕的目光中,拿到我給她買到的Taylor Swift新出的專輯。她和朋友的交往,我也很少過問,倒是她常常主動跟我說起,包括告訴我她喜歡的男孩。
可是我這樣放手,孩子也沒有出格。女兒問我,我對她這樣放心,是不是因為她做得好。我想了想,好像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實在也搞不清楚。但是我們母女就是這樣的相處模式。我不限製她,但是她也沒有讓我失望。偶然超過我的容忍度也是有的,比如網聊到深夜,第二天起不來,但是大體她都把握得挺好。所以,把選擇權真正交給孩子,其實孩子還是很看重,而且大概在孩子眼裏,是父母對自己的承認吧。
我沒有後悔我的放養。因為小孩們有成人往往意識不到的小聰明。比如我女兒是班裏為數不多的,如果當天功課做不完,寧可下課不出去玩,也要做完功課的孩子。老師對此印象特別深刻。我的看法是,那是因為她回家後的時間,都由她自由處置的緣故。在學校裏做功課,肯定效率最高,老師剛剛講完,知識還熱乎著,還可以隨時請教老師。她回家後,就可以做她喜歡做的其他事情;她的大多數同學,下課後要上各種班,玩的時候少,所以珍惜課間的遊戲時間。另外他們知道,回家後做功課,哪怕時間長,家長也高興。再講一個例子。我女兒有個同學,也是Taylor Swift的粉絲。但是母親認為那是不入流的音樂。她就偷偷在手機上下載新專輯,趁母親不在身邊的時候聽。
當然,我對於女兒的放養,還源於其他的領悟。幾年前,我讀佛經,有一句,原話我記不清楚了,但是大意還記得,就是讀書好,是沒有富貴命的。這句話我特意跟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探討過。他的見解是,讀書太多太好的人,和大眾的思維就脫節了。而掙錢,就得掙數量多的人,才能致富。這個觀點正確與否姑且不去議論,但是我是接受或者意識到,就是讀書要讀,但是要和其他能力平衡,夠用就好。而且讀書,並不是唯一一條路,也不是最好的路。 我和女兒談論過這個觀點。不過我同時認為,智商這東西,怕也有遺傳。盡管我對於什麽藤校不那麽執迷,但是對於很多孩子來講,可能讀書還是個捷徑。
人到中年,我的心得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很理解女兒朋友母親。哲學上有”存在論“的掙紮。到了這個歲數,回頭望望,可能覺得自己的人生滿是缺憾,覺得自己的來去,對這個世界,仿佛絲毫不重要。 就希望孩子的人生特別有意義。我覺得這就走入我執的迷局裏了。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平庸也好,出色也好,那是孩子自己的路。這個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隻能做底色的,平淡地過完一輩子。
我是個平常的媽媽,有個平凡的孩子,過著平淡的生活。歲月靜好。不是已經很福氣了嗎? 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或者和她一起有silly time, 將來她會記得的。在她生命裏來來去去的人裏,我會是那個愛她一切的人,包括她的平淡無奇,包括她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