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樵閑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
正文

關於婚姻與愛情的再思考

(2005-11-24 13:40:36) 下一個
關於婚姻與愛情的再思考 “愛情”這個詞在中國的廣泛使用是開始於“五四”時期,可以說是“西方文化” 對中國傳統文化衝擊的結果。到底什麽是“愛情”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人們常說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可連“愛情”是什麽都說不清,這句話頂多也就 是個說不清的事兒。 其實從中國的傳統道德出發,婚姻更多地包含著道義和責任。傳統婚姻中很多貧賤 不棄、富貴不移的例子都隻能從人與人之間的道義和責任關係去解釋而不是依賴於 什麽虛無縹緲的“愛情”。 人們抨擊傳統的婚姻觀也主要是指向“父母之命、媒說之言”。正因為婚姻是一份 長久而沉重的道義責任,這種要求就顯得很自然了,因為隻有當事人自覺自願承擔 的道義責任才有可能維持長久。但是否定“父母之命、媒說之言”,並不能否定婚 姻所包含的道義責任。家庭的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否認婚姻的道義責任內涵隻 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有人可能會說“沒有感情的婚姻太沉重”。其實明確地認識到婚姻的道義責任內涵 恐怕更有助於婚姻生活。充分認識婚姻的責任性才會使我們更謹慎選擇婚姻的對象。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脾氣秉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考查對方的責任感。彼此之間心甘情 願的責任感才是理想婚姻的可靠基礎。正因為承認了婚姻是“長久而沉重的道義責 任”才更需要彼此體貼,盡量使對方快樂才能使這份沉重變得輕鬆愉快,使這份長 久變得彌足珍貴。婚姻生活往往覆蓋人一生的大部分。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難免起 伏。年華老去、容顏衰朽,富貴貧窮、滄海桑田,也是自然發生的事。是什麽使人 們在婚姻中不離不棄?難道是那捉摸不定的“愛情”?恐怕更堅實的答案正是那份 沉重的道義責任。 恢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呼聲日盛,讚同者甚眾。真正到了我們麵對西方腐朽放蕩 的婚姻觀的衝擊時很多人卻又屈服於這種基於動物本能的墮落。隻有打碎“愛情” 的謊言,恢複婚姻作為一種道義責任的主要內涵,才能迎擊西方腐朽文化對傳統中 華文明的反動。 7/22/200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