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樵閑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
正文

教育改革的根本問題是教育係統的定位

(2006-10-13 20:32:46) 下一個
教育改革的根本問題是教育係統的定位
    
    一。當前的教育困境
    
    對此的論述已經很多。綜合起來大致上是以下幾點。
    
    1。教育係統的產出不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
    
    這主要表現在大學畢業生以及研究生就業困難且工資不高。目前的以高學曆、高學
    位,以數量為主要目標引導下的高等教育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變化反應過於遲鈍,
    專業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過分強調理論性,過分輕視社會實踐和動手能力。對教
    學效果的考核以考試為主,過分強調記憶,基本上忽略了應用和創造。
    
    2。“高中->大學->高學位”對教育資源的壟斷
    
    主要表現是“高中->大學->高學位”這個獲取勞動技能的途徑收費過高。由於長期
    受到“學而優則仕”腐朽思想的影響,老師、家長、和學生都以獲得高學曆為榮。
    由於對勞動力市場未來需求缺乏指導信息與理性預期,加上其它獲取勞動技能教育
    渠道的缺乏,絕大多數學生都拚命地擠進這個受教育途徑。這種需求與供給之間的
    不對稱促成了“高中->大學->高學位”教育肆無忌憚,巧取豪奪。
    
    3。“廢品率”太高
    
    不能就讀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除一部分進入職業中等教育之外)和不能就讀大學的高
    中畢業生(除少數可以獲得專業技能培訓之外),在沒有專業勞動技能的情況下進入
    勞動力市場。從教育係統的角度和應試教育的衡量標準來說,這部分人就成了“廢
    品”。
    
    另一方麵,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學(在全國範圍)的升學率則主要是由上一級學
    校的容納能力決定的,與老師、學生是否努力並沒有太大關係。也就是說這種“廢
    品率”是由教育係統的結構形成的而不是由教學質量決定的。
    
    二。教育係統的定位
    
    要解決教育係統麵臨的問題,首先必須考慮教育係統在整個社會係統中的功能和作
    用問題,也就是教育係統的定位問題。
    
    在社會化大生產的社會體係中,教育係統應該是全社會的勞動力生產部門,首要任
    務是適應和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專業分工進一步加細,各
    種勞動崗位都有不同的勞動技能要求。沒有專業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很難適應社會化
    大生產的要求。
    
    從教育係統的以上定位出發,可以把教育劃分為兩個階段,義務教育和技能教育。
    
    1。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供不同技能勞動者的公共基礎課。它至少應該包含培養以
    下能力的內容:
    。行使公民政治權力的能力
    。用道德手段解決人際衝突的能力
    。用法律手段解決利益衝突的能力
    。口頭和書麵的語言交流能力
    。閱讀學習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
    。算術運算能力
    。運用度量衡係統的能力
    。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對義務教育的評價主要應該看義務教育係統能否有效地使受教育者具備這些能力,
    而不是看升學率,因為完成義務教育以後的選擇是受教育者自身的權力與義務教育
    係統無關。
    
    2。勞動技能教育
    
    勞動技能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適合勞動力市場需要的勞動者。勞動力市場需求的
    多樣性決定了勞動技能教育也應該是多樣的。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強調了“高中->大
    學”這種技能教育渠道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其它技能教育渠道的建設,所以形成了整
    個技能教育係統的扭曲。政府最近推出的強化職業教育的措施就是要增加技能教育
    渠道打破“高中->大學”教育的壟斷局麵以降低技能教育的成本。
    
    “高中->大學”教育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學製過長,受教育者的投資大、時間長、風
    險高、選擇不夠靈活,很難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變化作出適應性調整。
    
    三。教育係統的內部改造
    
    1。拓展技能教育渠道
    
    拓展技能教育可以使應試教育生成的“廢品”有機會接受適當的教育訓練成為適合
    市場需要的勞動力。
    
    強化職業教育的措施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但目前的反應是叫好不叫座。問題在於受
    教育者耽心一旦走上這條路就失去了進一步提高的機會。為消除這種耽心還要加強
    在職教育,使通過職業教育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受教育者有繼續提高的機會並最終能
    與“高中->大學”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樣可以達到較為公平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2。增加學位教育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學位教育也應該有明確的勞動力市場劃分。每一個專業都應該根據其針對的市場對
    勞動技能的要求,有征對性地提供教學內容,特別是實用技能的訓練,減少非必須
    技能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以節省教育資源。
    
    在體製上,應該在普及學分製的基礎上避免過早過細的專業化,這樣可以使受教育
    者有機會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做出專業和技能調整。
    
    五。對勞動力市場的調節
    
    如果說教育係統內部的改造是推牛屁股的話,對勞動力市場的調節就是牽牛鼻子。
    長遠來看,隻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才是引導教育係統改革的主要力量。
    
    1。摧毀“學而優則仕”的社會基礎
    
    以決策過程公開化等措施抑製官員腐敗。官商勾結、官員腐敗的存在使“做官”成
    了一個暴利職業。客觀上助長了“學而優則仕”餘毒的蔓延。
    
    消除公務員選拔中的學曆限製,以崗位對應的能力考核代替學位要求。隻要完成義
    務教育的公民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進入公務員隊伍。
    
    2。擴大對創造能力的市場需求
    
    作為國家創新戰略的一部分,學習西方工業國的經驗,為企業的創新研發投入提供
    稅務減免,鼓勵企業的創新投入。企業創新投入的增加才能為有創造力的勞動者提
    供就業機會,從而引導勞動力生產部門提供與之相應的勞動者。
    
    成立風險投資基金,鼓勵勞動者個人通過創新創造就業機會。
    
    3。把勞動力需求規劃納入社會發展規劃
    
    與國家產業規劃相結合,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提供宏觀指導信息。以此引導受教育
    者對勞動技能和受教育渠道作出較為合理的選擇,降低受教育者的投入風險,避免
    教育資源的浪費。
    
    六。結語
    
    教育係統的改革是一個全社會的係統工程。不能隻盯著教育係統本身,還要對教育
    係統的外部環境進行調節。
    
    中國的“和平崛起”戰略決定了中國賴以戰勝敵人的將主要不是炮火硝煙而是大批
    的有創造力和熟練技能的勞動者。它的實現有賴於教育改革的成功,而教育改革的
    成功要以教育係統的正確定位為出發點。
    
    漁樵閑話
    2005年11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