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發展(三):超越直選迷信
(2005-05-11 11:56:27)
下一個
為誰發展(三):超越直選迷信
黨政官員的“直選”正在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在有條件的地方以直接選舉的
方式產生黨政領導人,這當然是一件好事。畢竟普遍黨員和人民群眾行使了直接選
舉權。然而,那種以為一“直選”就能解決“貪汙腐敗”等與權力相關的社會問題
的想法則是不切實際的迷信,因為選舉本身解決的隻是權力的授予問題,而不是權
力的行使問題。選舉可能在幾天之內完成,而權力的行使則要貫穿整個任期。如果
一味地迷信“直選”而放鬆了對權力行使過程的監督,其結果很可能是“選舉前信
誓旦旦,上任後胡作非為”。“下次選下來”也隻能泄憤而於事無補,對那些“砍
頭不要緊”的貪官並不能起到抑製作用。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就要超越選舉迷信,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權力的行使過程中來。
監督權力行使過程的唯一途徑就是決策過程的公開化。我們知道,黨政官員麵對的
決策問題中,大多數都牽涉到人民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衝突。決策的過程就是
調解這個利益衝突的過程。如果最後決策本身不包含不合理的利益輸送,那麽行賄
者就失去了行賄的原動力。由於決策問題的多樣性,不可能找到單一的標準來判斷
決策的合理性。政府決策的合理性隻能由其利益受到直接影響的人民群眾來判斷。
在決策的過程中,政府必須耐心聽取衝突各方的意見,依據妥協中庸的原則,才能
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找到合理的決策方案。建設部最近推出的拆遷公示聽證製度就
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對於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政府有義務運用掌握的輿論工具,
充分地解釋決策的依據,以贏得人民的信任。
政府的公共工程項目是腐敗的主要源頭之一。如果我們的工程項目決策可以在充分
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更加廣泛地征求人大代表乃至直接征求受影響
的人民群眾的意見,就可以避免出現“政績工程”、“麵子工程”、甚至“送錢工
程”的惡果,真正做到急民之所需。工程項目如果能普遍實行招標製,也可以堵住
一部分行賄行為。而工程項目和政府開支的公開化則可以使貪汙行為無處遁形。如
果“做官”不再是生財之道,那麽跑官買官就不符合利益原則,而自然會逐漸消失。
決策過程的公開化和科學化不可避免地要犧牲一些決策速度和效率。但它換來的是
黨和群眾的血肉聯係,是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因而這樣的犧牲是完全值得的。
黨提出了“權為民所用”的思想。要把這一思想落到實處,就應該有魄力把與群眾
利益相關的決策過程置於人民群眾的直接監督之下。也隻有這樣才能讓廣大人民群
眾切身體會到我們國家的發展是為誰發展。
漁樵閑話
20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