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樵閑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
正文

從香港遊行看“和平統一”的幻想

(2005-05-10 16:49:50) 下一個
從香港遊行看“和平統一”的幻想 一。敵人對香港“一國兩製”的利用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製”其初衷一是為香港回歸解決政製難題,二是為 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建立樣板。其初衷是好的。第一個目的可以說已經達到。然而 第二個目的的實現卻使我們付出了極大代價。國內外敵人正在利用我們的善良願望 把香港變成中國發展的包袱與負擔。既是“樣板”,我們就得盡力維護香港的繁榮 與穩定,敵人正是利用這一點以各種方式拖累國家主體的發展。這次香港的遊行也 從事實上教育了我們。隨著內地的進一步開放,香港原有的以轉口貿易,金融服務 為支柱的經濟已經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有限的來料加工業也由於內地加工業的迅 猛發展而難以為繼。這些都是內地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敵人知道維持香港的繁榮 與穩定對我們來說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利益(中央政府對香港不收稅)。因而隻要搞 垮香港經濟,就迫使我們不得不犧牲國家主體的發展,讓出資源去維持香港。這種 狀況拖得越久,對我們的發展就越不利。這就是為什麽,國內外敵人明知遊行將極 大地打擊香港經濟而竭盡所能,生怕不能搞大。 問題的症結,其實在於台灣問題上不切實際的所謂“一國兩製,和平統一”的幻想。 我們隻有將香港的經濟狀況與台灣問題的解決分離開來,才能避免敵人利用香港拖 累國家發展,也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港人治港”。因為基本法保證了港人的各 項權力,香港的繁榮與否應該完全是香港人自己的責任而不能對中央政府有絲毫的 奢望。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敵人利用香港作文章搞陰謀,也隻有這樣才能逼迫港人團 結一心,重振本地經濟,徹底鏟除敵對勢力在香港的代理人在香港社會生存下去的 社會基礎。 二。為什麽不能在台灣實行“一國兩製” 對台灣實行“一國兩製”的設想可以追溯到兩蔣時代。那時“台獨”在台灣仍處於 “非法”狀態。然而幾十年後的今天,“台獨”勢力已經掌握台灣政權。“台獨” 這個怪獸一旦從籠子裏放出,想通過和平談判把它關回籠子裏去簡直是天方夜談。 而一個主權國家居然在其領土上立法允許分裂勢力那簡直是國際玩笑。這種兩難的 處境充分說明了以“一國兩製,和平統一”來完成台灣的統一隻是一種幻想,根本 不可能實現。 退一萬步說,即使假上帝之手,奇跡般地讓兩岸達成“一國兩製,和平統一”的協 議,台灣的地位就如今天的香港。我們仍然不得不犧牲國家主體的發展去維持那裏 的虛假繁榮,那樣的話敵對勢力仍然可以借搞垮台灣經濟來拖垮我們,這樣統一過 來的台灣就成了我們永遠還不完的債。 香港隻是巴掌大塊土地幾百萬人的城市而已,又與內地陸地相連。軍事上的安全不 必擔心。而台灣則完全不同。台灣地處戰略要衝,又與大陸隔著台灣海峽。“一國 兩製”根本無法保證這個戰略要地不被敵人(主要是美國,日本)利用。一次台灣戰 役已使我們倍感吃力,難道我們還要用“一國兩製”來給自己套上兩次台灣戰役的 枷鎖嗎? 三。“打過海峽去,解放全中國!” 綜上所述,台灣問題是不可能用“一國兩製,和平統一”來解決的。既使用武力統 一也不可能在台灣實行“一國兩製”。既然不可能,就應該盡早放棄“一國兩製, 和平統一”的幻想,因為武力統一仍需要較長時間來準備。國家經濟重心的西移, 對美戰略核威懾力量的建設,常規兩棲攻擊力的建設均非短期可以完成。戰爭準備 的需求也決定了我們不可能犧牲內地的發展去維持香港的虛假繁榮。放棄了“和平 統一”的幻想才能丟掉香港這個包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港人治港”,讓不堪重 負的國民經濟輕裝前進。 漁樵閑話 2003。7。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