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巴菲特沒有像父親一樣投身商界,而是成為一名音樂人
彼得·巴菲特與父親沃倫·巴菲特(右)在一起
彼得·巴菲特與非洲貧困兒童在一起
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次子彼得·巴菲特最近出版新書《人生由你打造》,講述他作為世界上最富有者之一的兒子,如何成為一個“平凡而快樂”的人。 他以個人經曆告訴為人父母者,要教育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而不是一味滿足他們的物質要求。 與父親不同,52歲的彼得·巴菲特走上了一條藝術之路。 彼得正在美國巡回宣傳自己的新書。他說:“我就是我,我知道自己的人生成就,這一切與金錢或名利無關,而關乎你的人生價值和興趣愛好。” 別被物質漩渦“吞沒” 彼得還記得,他20多歲時與父親談起想從事音樂事業的情景。 “父親以他的習慣,認真傾聽,不做評論,也不直接提建議,”他在書中寫道,“直到有一天,他對我說:‘彼得,你知道嗎,你和我其實在做一件事情,音樂是你的畫布,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我的畫布,我每天都在上麵畫上幾筆。’” “他就說了這些,這就足夠了。這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直到現在仍覺得很珍貴。我的父親,事業如此成功,卻把他的工作和我的工作相提並論,平等看待。” 彼得認為,人應該傾聽內心聲音,追求夢想,創造自我價值,不應該被社會的物質漩渦“吸進去”。 他執著地追逐音樂夢想,曾一度過著艱苦的生活。即使處於最困難的境地,彼得也沒有向父親伸手,而是到處貼廣告找工作,自力更生,最終成為著名音樂人和作曲家,獲得過包括艾美獎在內的諸多殊榮。 作為“富二代”的彼得認為,父母留給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不是現金或豪宅,而是讓他們學會獨立和堅強。 感受父親鑽研精神 彼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長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每星期工作6天,母親是民權運動支持者,彼得從小就接觸到多種思想和文化。 巴菲特當時還未成為“股神”,但他對工作認真鑽研的態度,讓兒子感同身受。彼得將父親鑽研金融的情景比為僧侶研究經文。“他是那樣精力旺盛,那樣純粹。有點誇張地說,當父親工作時,他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簡直入迷了。” 彼得在書中寫道:“金錢其實是副產品,是身外之物。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實質。他(父親)擁有無盡的好奇,用事實檢驗他的預測,享受探尋的樂趣。” 彼得的父母,尤其是母親,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彼得高中第一年時,本想輟學到懷俄明州做攝影師,母親便和新聞課教師“密謀”給他提供了一份年刊編輯的工作,將他留了下來。彼得知道真相後,一直“耿耿於懷”。不過,他最終承認,留在家裏完成學業是正確的決定,他現在仍為那份年刊工作感到驕傲。 “銀湯匙”會變“銀匕首” 在彼得眼中,“含著銀湯匙出生”並不值得驕傲,相反“銀湯匙”可能成為一把導致享樂主義和迷失自我的“銀匕首”。 他說:“享樂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而且它形式多樣。有人認為自己生來就該擁有一些東西,這實際上是一種災難。” 彼得認為,有錢人家的孩子常會遇到類似情況,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隻是想到奉獻金錢而非關愛,就會使問題變得更糟。 彼得在書中寫道:“父母希望我和我的兄弟都能找到熱愛的事業,用盡所有心思和力量去追求。這樣我們就可以做自己,在所做的每件事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跡……假使我宣布我生活的樂趣是撿垃圾,我的父母看到我整天呆在垃圾車上,也會感到欣慰。” 變賣遺產追求夢想 大學3個學期後,彼得從祖父那裏獲得9萬美元遺產。這筆錢是出售一座農場的收益,後來轉成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份。如果這些股票留到今天,差不多能升值到7200萬美元。不過,彼得當時將股票變賣,為追求音樂夢想打下經濟基礎。 “這筆遺產算是特權,是我沒花代價就得來的禮物,”他說,“如果我肩負謀生的壓力,我就無法繼續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前行。” 在父親的幫助下,彼得做了一份預算。他搬到舊金山,住進一所小公寓,買下一輛二手車,過起簡樸的生活。他購買了一些設備,建立了一個工作室。 彼得探尋自己的音樂旅程,但並不順利,隻能從免費為當地一家電視台作曲開始。他說:“我迷失了,但努力尋找自我。在那段時間裏,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裏走。” 但是,對音樂的熱情、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和對人生理想的追求支撐著他堅持下來。 獨立奮鬥獲得成功 彼得事業的轉折點出現在1981年。他的一個鄰居的女婿從事動畫製作,急需音樂作品。這名製作人聘請他為一條時長10秒鍾的廣告配樂。 從此,彼得的音樂事業不斷發展。上世紀80年代末期,彼得憑借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他與一家名為“奈良田”唱片公司簽約,計劃出音樂專輯。 彼得賣掉洛杉磯的公寓,在密歇根湖畔買了一座別墅,新房子的麵積是小公寓的5倍。彼得有了足夠的空間錄製音樂和接待同行。 他的第一張曲集《等待》在業內頗受好評,也很暢銷,但彼得一直希望電影製片人能注意到自己。後來,一個朋友送給他一本埃文·康奈爾的小說《晨星之子》,書中描寫了美國印第安人和美國政府軍作戰的故事。彼得讀完後很受震動,這種感情直接影響到他1989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一個接一個》。 同時,他聽說好萊塢名導科斯特納正在籌拍一部有關印第安人的電影。彼得將《一個接一個》寄給科斯特納。科斯特納邀請他為電影寫配樂。彼得發現自己當時還不能完成這項工作,隻能作罷。 不過,彼得通過這次機會獲得科斯特納的認可,後來又爭取到為電視連續短劇《500國家》配樂的機會,並因此獲得艾美獎。 參與慈善幫助女童 彼得現在與第二任妻子珍妮弗居住在紐約。1999年老巴菲特夫婦為每個孩子撥款1000萬美元成立慈善基金會,彼得從此走進一個全新領域。 巴菲特2006年宣布,他將陸續把85%的個人股份捐贈給子女的慈善基金會和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夫婦創立的基金會。彼得的“諾沃”基金會最終可擁有資產10億美元。 彼得和珍妮弗將基金會的工作定位為幫助女童,特別是那些來自貧困國家的女孩。 例如,“諾沃”基金會在非洲投資建學校,讓女孩子接受綜合教育並學習使用縫紉機等技能。 彼得第一次代表他的基金會訪問非洲回來後,根據自己的感受創作了一首歌曲,表達了這樣一種情感:一些非洲人雖然物質極度匱乏,卻依然能保持高尚情操,讓某些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西方人自慚形穢。 努力付出獲得滿足 起初,經營基金會給彼得帶來不少煩惱。因為這意味著他將走進公眾視野,而他已經習慣了“安寧的”生活,喜歡閱讀或和妻子呆在一起。 不過,彼得很快認識到慈善的價值,“一旦我擺脫障礙,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所獲得的滿足感超出想象。” 最近,彼得與另一名著名作曲家安傑莉克·基德喬合作,創作了一首《獻給每個人的歌》,旨在幫助非洲女童。他們把網友下載這首歌曲交納的費用捐獻給非洲貧困女童。據統計,5次下載就可以為一個非洲女孩買一身新校服或一個新書包;下載1000次的費用就可以解決45名女孩一年的學費。 彼得認為,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感,這是父母的財產無法給予的,“我正在從事我熱愛的事業,這是我自己選擇的道路”。 彼得在新書中寫道,真正的財富並不在於銀行賬戶裏有多少錢,而在於優秀的個人品質,譬如寬宏大量和勤勉工作。 他說:“金錢財富隨時會來,也隨時會走,就這麽回事。但價值觀是恒久不變的財富,會讓我們獲得所有的回報。” 相關鏈接 彼得·巴菲特選擇音樂之路 “股神”之子彼得從六七歲起,就感覺到音樂的魔力。 當心情鬱悶時,他就坐到家中鋼琴前,彈上一曲傳統兒歌《洋基歌》。彼得說:“奇特的是,這首輕快的進行曲被我彈成了哀樂。我的家人很快意識到我心情不佳。” 彼得大學二年級時發現自己對音樂很感興趣。一次,他欣賞完一名吉他手的演奏,回去後即興寫了一首曲子並錄製到磁帶中。第二天,他和朋友開車去海邊,車裏播放著這首曲子。彼得意識到自己的未來究竟在何方。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彼得·巴菲特沒有子承父業,而是前往舊金山追逐音樂夢想。 28年來,他從廣告配樂做起,發行過個人專輯,為電視劇和電影作過曲,還榮獲過艾美獎。 以上這些與音樂結緣的故事,收錄在《人生由你打造》一書中,這本書的副標題為“自己尋找獲得滿足的方式”。 他在書中還記錄了父親巴菲特和母親蘇珊的教子方式以及管理一個上億美元基金會的經曆。回憶起學習投資的時光,彼得說:“剛開始時,我挺有興趣和信心。但隨著時間推移,我明白投資圈並不是我內心想去的地方。” 億萬富豪要子女學會自立和掙錢 對身家上億的富翁而言,什麽是他們最擔心的事情?答案或許不是破產,而是子女成為第二個“壞女孩”帕裏斯·希爾頓。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說,越來越多歐美富人意識到,為防止自家孩子重演“豪門敗家女”故事,必須讓他們在繼承巨額財富之前,學會自己工作、掙錢。 富裕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研究領域專家、美國心理學家蘇尼亞·盧塔爾在對314名來自富裕家庭的15歲美國年輕人做調查後發現,這些孩子中,有焦慮症狀者的比率比美國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至9%,而富家女孩出現抑鬱症狀的比率則高達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此外,這些富家孩子濫用毒品的比率也高於來自貧困家庭的同齡人。 盧塔爾說,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富家子女們通常“工作太少”,導致他們缺乏責任感,不夠獨立,也缺少對友誼和社會的了解。 不少富翁如今也意識到財富可能對孩子產生的消極影響。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曾表示,他將給自己的孩子一人隻留1000萬美元。 “股神”沃倫·巴菲特也說過,他將給孩子留下“足夠多的錢”,“足夠”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這筆錢“不能太多”,不能多到讓孩子們一事無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