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如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川粉“與”川黑“的“正義之心”

(2025-05-17 06:40:43) 下一個

“川粉“與”川黑“的“正義之心”

如山

(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

美國第45任總統總統川普由於其拉風的個人風格和外交內政的大動作,在美國以及世界都引起極大的反響。雖然其將來的曆史地位如何不得而知,但在美國總統的曆史上留下明顯痕跡是可以肯定的。支持與歌頌川普的跟反對與大罵川普的旗鼓相當,特別喜歡和特別討厭他的人估計在美國曆史也是絕無僅有。

而海外中文網站中對川普及其行政管理團隊截然相反的看法普遍存在。其極端者被簡單地稱呼為“川粉”與“川黑”。

共和黨觀點和民主黨的支持者情況是一樣的,除非特別背景者,都是懷有一顆“正義之心”的:我正確、你錯誤,或者我的觀點代表未來應該的正確方向,你的觀點會導致美國/世界沉淪。

爭論雙方都有一套宏大敘事。客觀地說都有各自的道理。那麽事實隻有一個或者一種,為何截然相反的雙方都能振振有詞呢?為何人們的觀點又如此的對立而不能互相讓步呢?

《正義之心》(”The Righteous Mind” by Jonathan Haidt)這本書從道德與政治心理學上給予這種對立政治觀點的成因十分全麵而深刻的剖析。它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並令我在對立觀點的不解與糾結中豁然開朗。故此,本文向還沒讀過該書的讀者推薦,特別是你跟我有一樣的疑惑的人。就當是我的讀書筆記吧。

對立的宗教、政治觀點與派別形成的邏輯線是這樣的:人的宗教、政治觀由道德觀產生,而一個道德矩陣是基於人類的進化過程、社會環境、個人經曆而形成。有意思的是,個人的基因也扮演了道德觀鑄造的角色,從娘胎裏就有。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基因也參與鑄造人的道德觀、政治觀。

但人的道德邊界也會隨著自己的生活邊界的拓寬而改變,形成新的道德矩陣、產生新的道德觀、政治觀。

人們又是如何分成左中右各派的呢?

道德觀、政治觀也人類在進化過程為自己的延續而演生。Jonathan Haidt將人類的道德基礎歸納為六種:關愛/傷害、自由/壓迫、公平/欺騙、忠誠/背叛、權威/顛覆、與聖潔/墮落。每個人基於自己特別關注與看重6個基礎其中哪一個或者幾個基礎而分開了不同的政治派別。

一個人對某個論題及特定人的觀點、好惡、甚至一個選擇、決定很多時候可能不是明顯地聯上“道德基礎”,而是一種“直覺”。 這也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歲月裏形成並且遺留下的特性。所以政治心理學家有一個研究結論:直覺在先,策略性推理隨後。後麵“振振有詞”地給自己與別人擺出的理由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前麵直覺的正確性。

一個人持有一種政治觀隻是因為跟自己的利益一致嗎?並不盡然。因為人類除了有自私的天性之外,還發展了蜜蜂(還有螞蟻和白蟻)的群體精神,有合作共贏的特性。但多半是在自己認同的道德框架、政治觀點內。例如,跟隨一個政治或者宗教團體、甚至國家歸屬,可能在利益有衝突時放棄自己的個人利益而選擇認同或執行團體的觀點與決定。這就是人類的蜜蜂特性-團體精神。政治心理學研究表明,自身利益是政策偏好的一個弱指標。

《正義之心》指出:人類天性在90%的意義上是黑猩猩(自我中心,缺乏協同行動,或者說為自己利益),10% 是蜜蜂(團體精神,為集體利益而願意犧牲自我利益)。政治團體、黨派、宗教就是利用或者說激發人的蜜蜂精神而為一個團體服務。

綜上所述,“川粉”與“川黑”均基於6道德基礎中的特別偏好與關注。都是一種“正義之心”使然。不過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這是很顯然的。人一旦進入一個編好的道德矩陣中,人的蜜蜂性同時也發揮作用。加上現在全方位的多媒體推送,同派同黨之間互相呼應、互相支持人,一個人會越來越被困於那獨特的很少雜音的信息繭房裏,。

理論是如此,但我們每個人都會也有自己的偏好,我隻能常常提醒自己試著從對方的立足點看看,也許就能理解對方的道理,明白對方宏大敘事的合理性。

最後,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有多種觀點,包括針鋒相對的觀點之爭。一定衝突的存在是民主社會健康發展的推進劑。每個人、每個黨派、團體保留並且維持自己的觀點與宏大敘事,以期社會總體健康前行。隻是需要理想一點去思考具體問題與理解不同觀點。

我前麵寫過博文表達類似觀點:我樂見華人對立的政治觀點論爭 - 博客 | 文學城

“The Righteous Mind” 發表並且流行於十多年前我是現在朋友推薦才有幸讀到。雖然介紹說該書“通俗易懂”,但對於沒有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等相關基礎的我,讀起來還不是那麽容易。我反複讀了三遍。所以,寫這篇小文當作讀書筆記與讀者分享。不一定理解正確。

謝謝諸位的閱讀和捧場。

(注:本文為如山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別走極端別亂站隊。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願賭服輸啊,不是民主嗎?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土豆_0130' 的評論 : 謝兄弟捧場!我小文裏說的“川黑”其實代表了對川普特別厭惡的反對派,不是什麽都沒有,有的不是沒選上嗎?LOL。不過民主製度你來我往很正常。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問好丹黎!讚同“還有一些人, 隻會亂罵,造謠造假,講不出道理也沒事實根據,全憑自己的好惡行事。 這也很可悲。 使得人類的一些行為缺乏理性和邏輯性”。這裏麵有認知、修養、非理性判斷等原因。人類憑直覺評論或者決定的情況常有。除了缺乏一定修養的,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羅輯思維強些人會避免大部分的非理想語言與行為。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川黑就是一幫吃飽了撐的一個群體。政治上反對派通常都會推出自己喜歡的政治人物和綱領來獲得民眾的支持,與之對抗,可川黑什麽都沒有,又不許別人支持自己認可的政治人物,還要進行汙蔑謾罵。這就過分了。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是的,“不同製度下成長的人,是非觀的穩定性不一樣”。謝謝MM捧場。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hhh' 的評論 : “同一件事情發生了,不同的人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你的問題很有意思,也常看到人們有這樣疑問或者感歎。就我的理解,人們往往不是眼睛”看“到或者經曆過,而是通過第三者的展示,再經自己的頭腦得出結論。而人的頭腦想出來的評價無不帶有個人的經曆、人生觀、價值取向。就算是親自所見,也不能排除因為個人原因關注點不一樣,就像”正義之心“裏麵說的,道德基礎不一致。每個人都有偏見,包括你我,隻是有些人比較重,也些人輕些,所以結論有時千差萬別。我的一孔之見。謝謝兄弟來訪留言。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lebear' 的評論 : 是值得一讀。謝謝兄弟來訪留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還有一些人, 隻會亂罵,造謠造假,講不出道理也沒事實根據,全憑自己的好惡行事。 這也很可悲。 使得人類的一些行為缺乏理性和邏輯性。

非常同意這個觀點 - “一個人對某個論題及特定人的觀點、好惡、甚至一個選擇、決定很多時候可能不是明顯地聯上“道德基礎”,而是一種“直覺”。 ”, 也就是人性,起重要的推動作用。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不同製度下成長的人,是非觀的穩定性不一樣(*^_^*)
ahhhh 回複 悄悄話 是的,正義之心是大部分人的出發點。可是我比較好奇的是,同一件事情發生了,不同的人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polebear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得找來讀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