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2 (36)
2017 (1)
2018 (1)
2020 (1)
2025 (3)
同是看房地產,書呆子看圖,實幹者看Deal(歌)
如山
(2012年3月11日,星期天)
分析房產市場,決定是否該進入,書呆子(在俺來說,“書呆子”是煲義,因為敝人讀書少)、純理論家或者從未做過房地產的人看的隻是反映市場的圖表和數據,而實幹者看的是具體的Deal。
還有一種人,未必是純理論家,但是從來沒做過房產(買過一兩間自住房不算“做”過房產)也會隻注重圖表和數據。其主要原因就是用做金融股票的概念來套到房地產上。我這樣說,並非想指宏觀的圖表和數據沒用,而是往往能決定具體買賣輸贏未必是大市,最主要的還是你買賣的Deal。
這樣說肯定有讀者不服,我下麵還會談到什麽情況下大房產市場對具體房產最有影響。
很多人都強調,房地產是地區性的(Local)。拿全國的情況不能說明我本地的。全美國的不好,但是我這裏的好。我同意,房產是地區性的,也能反駁將整個美國房產都歸入不好的定論。但是進一步分析,這句話並不完整,因為做房產的輸贏主要還是看你對不同物業做出什麽樣的價值判斷、你能拿到什麽樣的Deal、你能否和怎麽通過裝修改造(Improve)來提高物業的價值、怎樣經營出租等等決定。你當地房產情況還不能完全決定你買入的物業是否能帶來盈利。
除非處於一個瘋狂的市場這個道理不太適用。所謂“瘋狂”,就是短時間內,如二三個月內上升或者下跌超過10%。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道理在上升的市場和下降的市場都同樣適用。
例如,在一個上升的市場,比如上市場一年上升了10%,可是一個10多萬的房子,不同人或者不同方法其裝修和Improvement的成本差別就可以高達10%到100%多。除了瘋狂變化的市場,普通市場的上升或者下降幅度都達不到這個比例。而股票就不同,市場上下幾個百分點你都不可能有辦法去改變它,隻能選擇買賣時機。而具體的房產,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控製和改變其結果。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被大市或者周圍小市場很大程度地左右的。就是物業的同質性極高,周圍同類物業可比性很強的時候。具體是什麽情況呢?就是Condo一類。在大城市中心地方你隻能買Condo一類,如美國紐約曼哈頓、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英國倫敦、澳洲的悉尼、中國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等中心地帶的Condo。為什麽呢?因為你不能改造很多東西,最多是一點裝修的變化。物業的獨立特性很少時,能夠隱藏的潛在價值很少,能夠發揮的裝修等影響自然也很少。由於Condo這種挑戰性很少,也就是能夠被改善後將利潤最大化的可能性少,所以本人除了偶爾做Flipping(特別的原因買到好deal時)買入Condo,其它情況下是極少碰Condo。同質性高時可比性高時,對其價值的判斷就基本失掉了挑戰性,沒有挑戰性就意味著買前很難有發現潛在價值的可能性,買入後很難發揮改造性之處。當然,這也不絕對,例如具體樓房所的位置、具體單位的座向、裝修方法等等也可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比一個獨立房(SFH)的能發揮的空間就差遠了。
這裏,提醒一些讀者也不要用“書呆子”方法推理以上道理,我不是說隻有買獨立房最好。因為想在大市場中心買未來升值的,免不了要買Condo一類。另外,要是你買入整棟Condo,或者整棟Apartment,或者Duplex,Triplex, Fourplex又不同。因為買入整棟,就是其與其它的可比性減少,同時你也有自己的發揮空間,不被別人牽製。另外一點要提醒“書呆子”們,挑戰空間大的物業容易賺大錢也容易輸大錢。而Condo由於其可比性強,你不會比“市場價”錯到那裏。
至於在中小城市中心或者大城市周圍帶有大片地的房子,就更有發揮空間了。那絕對不是“書呆子”看的房產圖表和數據能夠決定其未來價值和盈利的。
(注:本文為如山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絡)
一般而言是的。不過比多層的condo要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