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養生保健,關愛健康。
正文

《客觀全麵的認識佛學文化》之二

(2009-05-02 19:09:50) 下一個

 

《客觀全麵的認識佛學文化》之二

作者:樊振林   郵箱:bml689@gmail.com

 

 

第二節   小乘佛學階段

 

這一節的內容主要有:

第一,原始佛教時期

一、佛教誕生時的社會背景

二、佛教誕生時的科技自然狀況

三、佛教誕生時的文化背景

四、當時的宗教狀況

五、佛陀的四十五年遊行教化

第二,部派佛教時期

一、上座部

二、大眾部

下麵就具體介紹。

小乘佛學階段分為兩個時期,具體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

 

第一,原始佛教時期

原始佛教,也就是早期佛教,這一時期大約從釋迦牟尼創立佛教至釋迦牟尼圓寂後一百年左右,是佛教的最初傳播階段。

 

一、佛教誕生時的社會背景

當時的社會情況類似中國的諸侯割據。

公元前六世紀,佛陀出世前後,印度的國際形勢,是十六大國、無數小國林立,互相征伐兼並,就象我國的戰國時期(公元前六世紀,也正是我國東周的戰國時期)。兵禍連連,生靈塗炭,社會動蕩不安。森嚴的四姓製度,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經濟分配的不平均,首陀羅種姓的賤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一)、印度人的種姓製度。

印度人的四種種姓製度,就形成了傳統的四種階級,大體如下:

1、婆羅門:為世襲而職司祭祀的專業僧侶,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位居上品,受人尊敬,為精神及思想領導的高階層。舉凡軍國政治,也都為其所左右。

2、刹帝利:即王侯武士,集軍政權於一族,為世襲的統治者。

3、吠舍:為從事農工商的平民階級。

4、首陀羅:為地位卑下、生活艱苦的世奴賤民。

上述古印度的四種姓及階級製度,一直牢不可破,經過三千多年以來,其觀念的殘存,還未完全泯滅。

(二)、婆羅門、刹帝利、吠舍三階層人的思想及人生曆程。

因為婆羅門階級掌握文化教育,依據“四吠陀”經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曆史文化中心的“婆羅門教”,漸次普及影響到印度人三種姓,即婆羅門、刹帝利、吠舍等三階層的思想意識,始終傾向於出世的沙門(修道人)生活。他們思想的人生曆程,概括的分為四個時期:

1、淨行時期:即青少年時代的教育生活時期。他們到達一定年齡(婆羅門弟子,從八歲到十六歲之間。刹帝利的弟子,從十一歲到二十歲之間。吠舍的弟子,從十二歲到二十四歲之間),便出家就學,學習吠陀等學問。經過規定年限,便有十二年、二十四年等,期滿學業成就,便可回家還俗。

2、家居時期:也就是壯年的生活時期,可以結婚生子,負擔家庭生活,善盡一家之主的責任。

3、林棲時期:即是中年的棲隱山林,潛心修道的生活時期。因在壯年時代,已經完成人生家居的義務,從此深隱高蹈,勤修苦行,學習各種禪定思維的方法,以求“神我”的升華。

4、遁世時期:由中年的修行,進入衰老歲月,修行生活,經告一段落,身心絕對淨化,道果業已圓成,從此便遁跡山林,脫屣塵境,再不參預世事了。

這種理想的人生,除了婆羅門本身的倡導和享受以外,其餘刹帝利和吠舍兩階級,也可效法。但賤民階級的首陀羅,卻永遠無法分享,這種宗教生活,根本就被禁止。因此,有了刹帝利的反感,逐漸不滿婆羅門所領導的思想舊規,他們脫穎而出,對於宗教、哲學、文化、教育等等,都有新思潮的鼓蕩。從而尋究真理世界的真諦,研求“神我”靈魂的究竟,乃至探究宇宙萬象的根源,以與婆羅門的傳統精神互相抗衡。但婆羅門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動,婆羅門的思想,仍是深入難變。

 

二、佛教誕生時的科技自然狀況

在佛教誕生的時代,是科技水平很低的封建社會。

 

三、佛教誕生時的文化背景

(一)、印度早期的文化狀況

任何一個宗教的成長,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佛教的誕生也不例外,在它之前的文化共經曆了三個時期具體是:《吠陀》時代、《淨行書》時代、《奧義書》時代。

1、《吠陀》時代。

約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後,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於自然界有極大威力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水火晝夜等,不能理解,以為各有神祗司理,他們禮拜諸神,頌讚諸神。所以,有許多想象力豐富、詞句美麗的詩篇。這些讚歌由七個家族分別保留下來,到後來有了祭祀的儀式,祭司們把古代讚歌加以匯集,應用到祭祀上,祈求子孫繁衍,家畜增殖,降雨豐收,戰爭勝利等等,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聖典,黎俱吠陀。

吠陀:是梵文Veda的音譯,是智識的意思。雅利安人稱此為七戢所作,是天啟的聖典。黎俱吠陀的完成,大約以公元前一千二百年為中心。此後的一兩百年間,又有沙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編集,最後又有阿達婆吠陀的出現。阿達婆吠陀,是在該地者著達羅毗荼人間流傳的降福、攘災或咀咒仇敵的咒語,為雅利安人吸收采用到祭典中,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四吠陀的完成,大約是公元前八百年間的事。這四吠陀的內容,大致如下:

1)、黎俱吠陀: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種,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區的時候,詩人歌頌大自然的詩句,及招請諸神至祭祀場所的讚歌。這是在祭祀的時候,獻給諸神的讚唱。

2)、沙摩吠陀:這是蘇摩祭時所用的讚歌,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頌所組成,分為二卷。多是預祝豐年的讚歌。

3)、夜柔吠陀:這也是純為祭祀用的讚歌,它的出世較晚,約是雅利安人離開五河,移居閻牟那河拘羅地方的作品,它是由韻文與散文混合而成的。

4)、阿達婆吠陀:阿達婆吠陀與前三者不同,前者是公認的聖典,而此則全是個人招福攘災、咀咒仇敵的咒法,古代印度稱前三吠陀為“三明”,視為三位一體,這些則是後來附加的。

2、《淨行書》時代。

時代漸次進步,《吠陀》的哲學理論,不能盡合人們的要求,於是才有《淨行書》的興起,促使婆羅門階級而形成鞏固的婆羅門教。《淨行書》,包羅萬象,是印度原始宗教婆羅門教的哲學寶典。《淨行書》的要義,大部分仍然繼承《讚頌》的祭祀歌詠、祈福禳災的方式。在它的宗教哲學方麵,對於吠陀哲學中造化一切主神的原人論,加以蛻變,崇奉一個造物主宰的神,它是梵我不二的。這個主神,便是‘梵’。梵,就是絕對清淨至真的意思。人性的我,與梵我不二,類似於後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和其他宗教的神我合體的意思。後來這個大梵的宗教意識,與梵我不二的哲學,一直深植於印度哲學的思想之中,直到現在的印度教和瑜伽術等,他們的最高目的,還是企求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但由崇奉《淨行書》形成的婆羅門教,同時仍依循吠陀傳統,崇拜自然偉大,采取下層階級普遍敬奉的阿修羅、惡鬼、羅刹等神怪,一律加以尊敬。

《淨行書》與婆羅門教相比唯一的特點,就是加上宗教哲學的因果報應。眾生業力流轉生死輪回,由於宿世不同善惡的種因,便有今生各別苦樂的果報。因此才有所謂“上天堂”與“下地獄”的說法,這就是業果報應的最初來源。

3、《奧義書》時代。

初期奧義書的出現,是公元前七百年間的事。

奧義書,音譯優波尼沙陀,有“近侍”、“侍坐”的意思。意思是說:這是師徒近坐,所傳達的秘密教義。《奧義書》,是印度的宗教哲學,不是一個人和一個時代的作品,那是曆時數百年,無數婆羅門學者思想結晶與知識分子和平民普遍的哲學總匯。

近代學者研究,總共有二百多種,後世所流傳者通常說是一百零八種。以其文體、語法內容來區分,可分為三個時期:

1)、初期的奧義書。出現在佛教之前,約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紀間,全部是散文體裁。

2)、中期的奧義書。是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間的作品,其中以韻文為主,間有散文。

3)、後期奧義書。是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後二百年的作品,也是以散文為主。

《奧義書》的主要思想是:

1)、確定梵我不二

無論在形而上的造化主的本質,與形而下的自我的本質,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世界萬象,本來就與我同根所生。《淨行書》的哲學,由肉體的生命說到心靈的生命,但到此為止,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奧義書》卻把潛在身心內部的自我,分成五藏與四位。所謂四位,就是:醒位、夢位、熟眠位、死位。所謂五藏,就是:食味所成我、生氣所成我、意識所成我、認識所成我、歡喜所成我。這個“歡喜所成我”,就是靈魂自我的至高無上,絕對快樂的境界。

總之,《奧義書》的梵我哲學,它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個人的小我,超脫升華而歸到大我的大梵裏去,如百川匯海,整個宇宙、各種事物,無非就是一個大我的變化而已。

2)、大梵化生萬象

這個世界的萬象,包括天人動植飛走等生物,都是大梵的化生,它由地、水、火、風、空五大種子,化生卵、胎、熱、濕、馬、人、象,動植飛走等物類。好象大海揚起的波浪,變幻生出各種現象。它並無目的,隻是遊戲性地在變化,所以一切現象都是虛幻的,隻是一個梵我是實存的。從大梵生起世界萬象的程序,大約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先由名色的我(可以說是抽象觀念的主觀作用),開展這個世界。

第二,再有太初的我,生起欲望,由於欲望的想象,才流出水、火、大地等三大原素,做成人我。

第三,由人我的化合,進入其他各種現象。

第四,由我再造世界,才有海和風,生命和死亡。梵我從生命類的頂門進入,做成人我。

人我也就是“有情”的中心。所謂“有情”,包括很廣,天人的群類,和世界上的各種生物。梵的自性有兩麵,第一,可以始終保持本體的本位。第二,發展做成一個生活的人我。換言之,一麵有力量組織成人我的身體(似肉體的);另一麵又變做一個生命的力量,進而成為有情物的命(類靈魂的)。肉體的部分,有五種風與三德,五種風相似道家所謂的氣機,有呼、吸、介風、死風、消化風等。三德就是喜、憂、暗。梵我被肉體和心識所包圍,不得解脫,猶如禁閉在牢獄中一樣,它水遠在心髒內底的小空處。永久禁閉著我的有關機能,便是生氣(呼吸)根、意等作用。眼、耳、鼻、舌、皮,名為知根,是認識的泉源。手、足、舌、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等,名為根,足意誌的泉源。中間聯絡的主管,就是意。醒時,由五風與根等,全部都在活動。夢時,隻是五風和意在活動。睡眠時,意也休止,隻有五風在活動。覺位,便是解脫的境界,正是那個無喜、無憂、無痛苦、無快樂的梵我的歡喜地。

3)、輪回與解脫

人我有情的命運,隻有兩條路。一是,跟著現象在繼續變化,便是輪回。二是,返還到大梵的本位,便是解脫。有情界不能解脫,便都有天、地、空三界中輪回五道四生。五道,便是:天道、祖道、人道、獸道和地獄道。四生,便是:胎、卵、濕、化四類生命。《奧義書》最終的目的,就是求得解脫,脫離罪惡和煩惱,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淨。人之所以不能還到梵淨,是因為無明的障礙,反之,明了就可覺得梵淨。人們怎樣才可以返還梵淨呢?隻有修習禪定和瑜伽,抑製感覺和表象的活動,念誦梵的表征唵(嗡)字的密語(密咒),念念相續,就可以漸漸把握身心,進入真淨的梵我和大梵重新合一不二的境界。

現象界的輪回也可以分為三條途徑:

第一,一個人如果恭謹如儀的從事祭祀,死後便能由天道而生於太陽的世界,回歸於梵,獲得永恒的幸福。

第二,一個人如不能恭謹如儀的行祭祀,死後則經由祖道生於月的世界,轉生為人。

第三,行惡者則生於第三道——獸道或地獄道。

這一業與輪回的理論,後來被佛教加以融攝,並改變了其內容。

綜觀印度的宗教哲學,由《吠陀》經典到《淨行書》,再變而為《奧義書》,探討宇宙人生的態度與方法,越來越嚴密,內容也逐漸充實而包含廣博,但《奧義書》的思想,矛盾百出,仍然不能跳出婆羅門教的範圍。

(二)、在佛教誕生時,當時的文化思想狀況

當時的文化思想情況是:當時是一個邪說充斥、思想混亂的時代。

追求真諦的精神,也是人類潛在的願望,於是追求真諦的各派哲學便從“宗教哲學”中脫穎而出,在釋迦牟尼創建佛教的前後期間,各派哲學紛紛獨立,都自有它的哲學係統,和思想組織的體係。按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學的習慣,都稱它們為“正統六派、異宗三派”。所謂“正統六派”,指數論、瑜伽、勝論、正理、彌曼差、吠檀多派。這六派仍然承認《吠陀》以來哲學的權威,可以說是婆羅門教的“正統派”。所謂“異宗三派”:指佛教、耆那教、順世派。這三宗是“反正統”,不承認吠陀思想的權威。

“正統六派”的大體內容如下:

1、數論派。

數論派的世界觀是二元論,說宇宙的根元,有物質原理的自性,與精神原理的神我,由這兩種的發展,而用大我慢、五知根、五作根、心根、五唯、五大、二十三諦等來說明各種現象。

數論派的哲學,首先便是確定這個現實世界,純苦無樂,要求解脫,必須先了解苦因,但它認為生天、祭祀、祈禱等方法,並非究竟解脫。這個世間,為三苦所逼:(1)、依內苦,包括病苦(風、熱、痰等)和心苦(可愛別離、怨憎聚會、所求不得、有生就苦)。(2)、依外苦,不能擺脫物質世界的迫害等。(3)、依天苦,不能脫離自然界的束縛等。

他們建立因中有果論,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同時又建立二十五諦為宇宙人生的真諦。立三種量論:(1)、證量(又名現量,不含推比的直覺經驗)。(2)、比量(由推理而得的知識)。(3)、聖言量(以聖者的教說為依據量知事物)。正理派在這三種量以外,又加比喻量。因此認為神的存在,不能證明,就是不可知數,所以接近於無神論者。所謂二十五諦,如附表:

非能造

非所造者

神我

能造者

自性

能造所造者

大(覺)我慢

五唯:色、聲、香、味、觸。

所造者

 大:空、風、火、水、地。

五知根:耳、皮、眼、舌、鼻。

五作根:舌、手、足、男女根、大遺根。

心根

數論派的哲學思想,顯然由婆羅門的宗教意識脫穎而出,傾向於理性的探討和生命的研究,要求解脫輪回而證道果。中國《大藏經》中數論派的典籍,有真諦所譯的《金七十論》,可供研究。但整個思想係統,和理論的條理,仍然缺點很多,不能自圓其說。

2、瑜伽派。

瑜伽派依數論派思想,成立瑜伽哲學。

瑜伽派的哲學思想,本來與數論派如出一轍。隻是數論的宗旨,大有傾向無神論的成分;瑜伽派卻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的意思,有冥想觀行,天人相應的作用,所以有的譯為“相應”,有的意譯為禪、禪思、禪觀。《瑜伽經》分為四品:

一、三昧品(禪定中的覺受),闡述三昧的本質。

二、方法品,闡述入三昧的修煉方法。

三、神通品,闡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種類。

四、獨存品,闡述最高的目的,達到無束縛,絕對自在的神我境界。

瑜伽派的哲學,大體與數論派相似,隻把“自性”改作第二十四諦,把“神我”作第二十五諦,立大自在天(伊濕伐羅)為第二十六諦。自在天是無情、無想、無業,不受業果,超然於苦樂業報以外,擴展至超時空的大神我。它是一切天人師,它的表記密語是梵文的唵(嗡)字,念誦它就可以得到相應。但瑜伽派所立的神,與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開的,所以他們的修煉方法和原理,又都從心理與生理入手,絕欲清心,自求解脫。

瑜伽的修煉方法,由八支行法而達到神通解脫的境界。所謂八支行法,便是禁製、勸製、坐法、調息、製感、執持、靜慮、等持。

1)、禁製。就是行為的戒律,要守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貪的五戒。

2)、勸製。就是清淨的行為,要知足、苦行、學習念誦和記誦,虔敬大神的五事。

以上兩條,無論修道與在俗,都應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隻宜修煉瑜伽行者的特別修行。

3)、坐法。共有八十四種至九十六種之多,有蓮花坐、獅子坐、雞坐、拜坐等等。還有雙手十指結成的手印(有許多種),這些都是達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記。

4)、調息。練習呼吸氣功的各種方法。

5)、製感。控製身體的感覺,有收攝六根的龜縮法等,可以達到如動物冬眠的狀態。

6)、執持。使令此心不動,斷絕一切妄想,製心一處。

7)、靜慮。由持心不動,可使境與心冥,得渾然合一的禪定。

8)、等持(即三昧,或稱為三摩地)。終使心如虛空,境照萬象。由執持到靜慮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而獲得不可思議的神通和智慧。換言之,最後達到啟發自我不可思議的潛在力量,從自性而獲得解脫,進入智慧的境界。但三摩地也有深淺的不同,大體分有想(有思維)、無想(無思維)兩種。無想就是無想定的最高境界,由有心到達無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獨照。修習瑜伽,能夠成就神通。據《方便心論》所記載,瑜伽外道有“八微”和“八自在”說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變異)和空、意、明、無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輕舉、到遠、隨心所欲、分身、尊勝、隱沒(隱身)。

瑜伽派的哲學,與其說它是學術思想,不如說它是實證主義,它的理論,也由於上古以來《奧義書》的層層蛻變,尤其注重禪思與觀行,用身心求證宗教哲學的真諦,所用的方法,是近於科學的。印度任何宗教與學派,求證的方法,都離不開瑜伽的禪觀,佛教也不例外,隻是求證所得的,有程度深淺,與見地正確與否的差別。

3、勝論派。

勝論派對於現實世界,立足於多元論,主張物理的世界觀,用實、德、業、同異、和合、根本六句義的六種範疇,說明一切。

勝論派:梵語“吠業史迦”,又譯作“衛世師”,有差異、特性等意義。初以六句義立宗,後又演為十句義。中國《大藏經》中收藏有玄奘法師譯、慧月論師著的《勝宗十句義》,大約如下:

1)、實,梵語“陀羅標”的意譯,說宇宙萬有實體的本質包括時間和空間(體)。

2)、德,梵語“求那”的意譯,說宇宙萬有的現象(相)。

3)、業,梵語“羯磨”的意譯,說萬有的作用(用)。

4)、同,說萬有各種現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則。

5)、異,說萬有同中有各自差異的特性。

6)、和合,說實德、能所等,全體與部份等類之間的關係。

7)、有能,說萬有實德業本身的功能。

8)、無能,說自果自生,不涉他果。

9)、俱分,說同體中互通,例如人和人。非同體中互異,例如人非禽獸。

10)、無說,說萬有及各種現象畢竟的不存在。

“十句義”是勝論派的總綱,由十句演繹分析,內容包含心理、生理、物理、精神、時、空等理論。對於物質世界,他們認為是客觀的存在。同時建立極微的學說,分析物質大種,相似於現在通行的微細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以及元素粒子物理學等等的學說。認為極微無數而常住,由不可見力,集合離散。分析到無可分處,就是極微,並無別有所造的主宰。極微不可見,不可再分析,它永恒不變不滅,無始無終,它的形狀是圓體的。它如光塵(日光中的飛塵)的六分之一大小。但是地水火風四大的極微,又各自不同,它們有色、味、觸,猶如液體,極微互相擁抱,成二重極微,名為“子微”。三個二重極微相合,成三重極微,名為“孫微”,它的大小就和光塵相同了。四個三重極微相合,成四重極微等等,這樣輾轉相依,形成三千大千世界。

這一理論與希臘初期哲學的原子論、唯物論、與中國《易經》的陰陽學說,有些地方有異曲同功之妙,近於自然科學。但這種學說因發生在印度,而印度文化的傳統精神,最後的宗旨,都是要求超脫人間世界,所以勝論派最終的目的,仍然為求精神的解脫,並不向物的方麵上研究發展。勝論派的特點,是因中無果論,而且趨向解脫之道是求真知灼見,等於是純樸的知識論。《大藏經》中,有《百論疏》、《唯識述心》等可供參考。

4、正理派。

正理派:梵語“尼夜耶”,有推理和標準的意思,通常譯成“正理”,就是印度因明學的宗祖學派。正理派以勝論思想作背景,發展因明的“正理”,確定認識的價值。

正理派開創的目的,仍然在求真知,達到智慧的解脫,後來演變成為因明,有五支因明的宗、因、喻、合、結。及三支因明的宗、因、喻。嚴謹的推理體係,都隻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種方法論,並非正理派的大目的。有人認為西方邏輯的發展,與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尋味之處。

5、彌曼差派。

彌曼差派:梵語“彌曼差”有思維考察和研究的意思。彌曼差的哲學,可以說是研究婆羅門教儀的教義,闡揚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學。他們發揮闡揚《吠陀》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統解釋,思維考察《淨行書》的內義。因此創立“聲常住論”,認為《吠陀》經典的文字語言,除了“語意”以外,它的文字“語性”,還是永恒、共同、常存而不變的。《吠陀》的文字,就是天啟的經典,不容否認就是真理,而字聲都有極神秘的力量,《吠陀》為最高無上的原理,所以梵文字聲,也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這種哲學的基礎,是後期佛教——密教咒語的理論根據,非常有力。至於建立理論的方法,並不是法定的盲目迷信,它也以因明論理方法為依據,建立量論。有經驗實證的現量,推測而知的比量,還有比喻量和義準量。它完全維持古典的婆羅門教思想,反對佛教的非儀式主義。但卻不能建立唯神存在的理論,所以才有吠檀多派的興起,來補救這個缺憾。

6、吠檀多派。

吠檀多派,繼承《奧義書》的哲學。實質上,吠檀多派和《奧義書》都是繼承《吠陀》,然後,稍加修整,另換一番新的麵目,而形成的。

“吠檀多派”是繼彌曼差派之後興起的,也反對佛教哲學,極力維護《吠陀》和《奧義書》的真理,以建立一個一元論的梵為究竟。

“彌曼差派、吠檀多派”這兩派雖然時代較晚,但因為它是印度宗教哲學的大係,其學說影響人們的思維很大,所以通常都與前述四大派相提並論。

綜上所述,可見印度宗教哲學的發展過程是,從《吠陀》到《淨行書》而後發展到《奧義書》,然後,演變成各派的哲學,以及與釋迦牟尼同時並存的六師外道的學說等。

 

關於“本體論”的幾種主要觀點。

對本體問題——形而上的本體,更是異說紛紜,立論各異。有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等多種觀點。而對宇宙人生存在的形而上的本體,有永恒實體之說,有歸於斷滅之說,這即所謂一元、多元,斷見、常見。

1、早期的婆羅門教,以創造支配宇宙人生的最高神為永恒的存在。這最高的神,雖以時代不同而名稱有所改變——如生主神,梵,但都是一元有神論的神祗。奧義書以哲學立場討論這一問題,以宇宙原理的“梵”與個人原理的“我”一體無別,主張“梵我一如”,以此為永恒不變的本體,這是哲學上的一元論。

2、自由思想家的沙門集團,多是主張多元論。如六師外道中的婆浮陀伽旃延,以地、水、火、風、樂、苦、壽命等七原素為七身,此七原素是常恒不變的存在。末伽梨俱舍梨於七原素之外,更加上空、生、死、得、失為十二種要素。“尼幹陀若提子”把存在分為靈魂的存在和非靈魂的存在,靈魂的存在不但包括人和動物,甚至於連植物、地、水、火、風等無生物也是靈魂的存在;非靈魂的存在則有法(運動原理)、非法(靜止原理)、空間、物質要素四種。而這四者也是常住不變的存在。這四者再加上靈魂,共有五種實體元素,稱之為“五有身”。

3、形而上的本體,有一元、有多元;而本體的存在,有認為永恒的存在,有認為存在並不是永遠的,終歸於斷滅空無。佛教稱前者為常見,後者為斷見。常見者認為靈魂在今生肉體死亡後,來生之前是常恒存在;斷見者認為人受生之時,靈魂從空無轉於肉體,肉體死亡,靈魂也隨之消滅。這完全是唯物論的論點,肉體之外沒有靈魂的存在。阿夷多翅舍欽婆羅即是這種主張。在此常見斷見之外,還有既不屬常見又不屬斷見的,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散闍耶毗羅胝子就這一派的領袖。

後來佛教把這些不同的理論歸納起來,有六十二種之多,即所謂“六十二見論”——佛家認為這是六十二種錯誤的謬見。這六十二見再加以歸納,就是後來佛陀所不予置評的“十無記或十四無記”。

引用網址:http://zhihui68.blogspot.com/

http://zhenxishijian.spaces.live.com/

如果想了解更多情況,請到上麵的網址查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