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時期,中國社會的苦難與血腥

我是中國貴州作家張宗銘。我的係列長篇小說,是中國第一部敦促共產黨人換位思考的作品,被文學教授推薦,連續參加諾貝爾文學獎角逐!
正文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徐自強 《女人土匪東洋狗》:真實的故事

(2009-09-18 17:54:30) 下一個

 信息來源:羊城晚報 

                      

 

                     

張宗銘先生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新作《女人土匪東洋狗》一書,粗讀後,覺著有收獲,感覺不錯,受啟迪。我認為是一部好書。

   該書以黔中貴陽市花溪一帶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民族關係、曆史麵貌、文化源流等到背景;以張家大院中起義將領張雲軒為首的人和事為線索,描寫了當地解放前後,尤其是中華人民共 和國建立以後最初時期的一些方麵的曆史,反映了當時社會若幹真實的情景。我說它真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它反映了以貴陽為中心的我國西南地區那秀麗的山水,多種的民族關係,複雜的社會曆史狀況,尤其是在封建軍閥割據下,兵荒馬亂,人民受苦受難的辛酸史;

  其次,反映了建國初期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解放了的人民要當家作主,新生政權要鞏固發展,殘餘的反動勢力不甘心失敗,拚命爭紮,土匪猖獗,力圖東山再起;

  再次,反映了建國初期人民政權在改造社會的各項事業上取得偉大成就之時,同時也出現了諸多的缺點與錯誤,無論是個人的、組織的,是違犯政策、還是過火行為等,都給黨和國家的事業帶來極大的損失;最後,反映了社會中各種人的複雜的感情和變化的脈絡,各類人都是活的,都是在變的,都應該是有尊嚴的,民主、法製是普遍的要求。

  所有這些,對一個有切身體驗的人,他會有更深刻的理解。筆者是在川黔邊區長大的,是經曆過建國前後有關活動的古稀之人,讀著書中所敘述的故事,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倍感真實與親切。

真實的故事,是在回顧中引起今人的深思,給人以啟迪。是的,一個新生的勞苦大眾的政權要創立、要鞏固、要發展,真是太不容易了,沒有殘酷的鬥爭,痛苦的煎熬,巨大的犧牲是不可能的,因此,對其得來的成果要充分肯定。同時,在這偉大的翻天覆地的事業中,不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不出這樣那樣的毛病也是不可能的。個人如此,一個組織也同樣。問題在於能主動的反省,引以為戒,以便今後做得更好。故本書作者在講述了40多萬字的故事後,最後講的一段話:  "啊,新中國,讓人興奮讓人哭泣讓人歡呼的新中國!今天,既然曆史的責任降臨在共產黨人身上,共產黨人就該無畏地舉起手中的鞭子,不是抽打國民黨人、地主和殘渣餘孽,而是無情地不斷地抽打自己的個人意識、老子天下第一的封建傳統思想,不斷地抽打那些違背了革命方向、違背了革命原則的軍閥作風。隻有這樣不斷地抽打自己,你才能鞭策自己鼓勵自己去尋找中華民族的真正未來!"

恐怕這就是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