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王景誌

(2016-01-03 14:50:15) 下一個

王景誌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13558261_0_1.html

國家一級藝術評論、研究員。從事民族舞蹈理論研究工作30餘年。曾任內蒙古藝術研究所舞蹈理 論研究室主任、理論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研究會常務副主任。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兼職教授。多次承擔國家級藝術科學重點研究項目,曆任《中國民族民間舞 蹈集成·內蒙古卷》常務副主編:《中華舞蹈誌·內蒙古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編委、撰稿專家。榮獲藝術科學國家重點研究項目文藝集成誌書編纂成 果獎、社會科學獎、內蒙古自治區藝術創作“薩日納”(理論)獎、各種優秀論文獎及全國文藝集成誌書先進工作者稱號。多次擔任舞蹈賽事評委,主持舞蹈理論研 討會議,舉辦舞蹈專題講座,發表舞蹈理論方麵學術論文百餘篇。

王景誌教授指出:民族舞蹈藝術的曆史原本就是民族文化的曆史,保護民族舞蹈文化遺產,弘揚民族舞蹈文 化,就是保護和弘揚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由我國北方遊牧民族共同創造,由蒙古族承續下來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的舞蹈文化,足以給我們留下許 多想象的空間和深入探討的話題。以現代的視角和理念審視解讀我國北方遊牧民族舞蹈和蒙古族舞蹈的起源與發展、傳承與演進、拓展與延伸,將會給我們帶來許多 超乎藝術之外的遐想和啟迪。講座得到了學員們的高度讚賞和認同。 

  

  

  

 

 

   2015年10月27日晚,國際蒙古舞蹈藝術展演活動舉行頒獎晚會,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歌舞團的《舞動的琴弦》等作品獲得表演金獎和原創金獎。前不久,在呼和浩特 舉辦的第四屆蒙古舞舞蹈大賽上,來自全區12個盟市及北京、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40多家專業藝術院團、藝術院校選送的近160部作品參加了競賽,繽紛 多彩的作品帶給觀眾一場視覺藝術的盛宴。

  從1946年中國新舞蹈藝術的先驅、傑出的舞蹈藝術家吳曉邦第一個推動蒙古族民間舞蹈走上舞台開始,蒙古舞曆經傳承與創新發展,一步步走向輝煌。  群舞《遷徙》。

   區著名舞蹈評論家、內蒙古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景誌介紹,我國舞蹈主要由三大源泉匯聚而成:一是以黃河流域為代表的中原農耕型舞蹈文化;二是以北方草 原、森林、戈壁為代表的遊牧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漁獵型舞蹈文化。從藝術起源的角度分析,這三大舞蹈文化體係在長期交流融匯、互動發展的過 程中,構成了中華民族舞蹈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文化曆史發展格局。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遊牧民族,草原先民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通過模仿 動物、植物、山川、河流等的自然形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他們崇尚自然的習慣和勇敢熱情的民族性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最原始狀態。新石器時 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岩畫、烏蘭察布岩畫上,就曾留下了草原先民模仿猛禽走獸的白海青舞、熊舞、獅舞等原始舞蹈形態,證明在長期的放牧與狩獵生活及與大 自然抗爭的過程中,草原先民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形成了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性格。體現在舞蹈中,則無時不洋溢著來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以家庭、部落為單位,逐水草而居,在慶祝新可汗即位、締結部落聯盟以及戰爭勝利時,這些家庭或者部落就要聚在一起,舉行“歡跳慶賀之 舞”,從而留下很多和這些慶賀事件相關的文化風俗和節慶活動。時至今日,我區不少地方仍有一年一度的那達幕大會等慶賀項目,舞蹈往往是這些項目中的必備節 目。

  蒙古族人民喜愛翱翔於藍天的雄鷹,於是他們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大草原的雄渾氣勢,都融入鷹的舞蹈形象上。他們也很喜愛大雁和天 鵝,這是因為當這兩種候鳥飛離草原時,預示著冬天即將到來,提示牧民們做好越冬的準備;它們飛回草原時,又帶來江南的溫暖和新綠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間 舞蹈中,男子舞蹈經常出現鴻雁高飛的舞姿,而女性的動態則常模擬天鵝的形象。這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征和藝術形象的塑造,都源於數千年來草原文化對蒙古族的 哺育與陶冶,是牧民們傳承古代文化基礎上的創造與升華,代表作有《雁舞》《鷹》等。

  在蒙古族舞蹈中,馬是最為常見的形象。馬與蒙古族群 眾有著深厚的感情和不解的淵源,在牧民心目中,馬是不會說話的忠實朋友,通人性、解人意,吃苦耐勞,在民族繁衍生息征戰遷徙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 蒙古族舞蹈中,大多有馬的舞蹈造型。舞者通過肩部的動作和上身的動態展示出來。如在平麵上繞圈來表現駿馬的奔馳,用雙肩細碎的抖動來表現平穩、均勻的走馬 等。

  漫漫的曆史長河中,由於草原文化的影響,蒙古族舞蹈逐步形成開闊、粗獷、熱烈、奔放、剛勁而又不失沉穩、舒展、柔和、內斂的個性特點。譬如《牧人舞》《牧馬舞》《馬刀舞》等舞蹈,便是用動感十足甚至誇張的動作,來表現人們在蒙古包裏、在草原上所進行的各種活動。

  “踏地為節”是蒙古舞的另一個特征。《蒙古秘史》中載錄了慶典時跳踏舞的場麵:“繞蓬鬆茂樹而舞蹈,直踏出……沒膝之塵矣。”在元朝的詩歌中也有“齊聲才起合,頓足複分曹”“踏歌盡醉營盤晚”等詩句。

  舞出草原精神 續寫時代傳奇

  舞蹈《奶茶飄香》,讓觀眾品味蒙古族奶茶“味道”。

  草原文化的形象解讀

  蒙古舞可以說是中國北方舞蹈的集大成者,抖肩、翻腕、馬步、揚鞭……這些蒙古舞的標誌性肢體語言,寫意著草原文明發展的曆程。“蒙古舞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它的傳承與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反映著草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自治區舞蹈家協會秘書長南飛雁說。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眾多北方遊牧民族不僅在遼闊的草原上創造了文明,傳承了文化,還為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同時也創造出了 具有縱深的曆史性、鮮明的民族性和獨特的地域性的獨具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特質的舞蹈藝術。以蒙古舞為代表的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舞蹈藝術,作為表達遊牧民 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藝術載體,草原文化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既是對傳統遊牧舞蹈文化類型的傳承,也是對當今時代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草原文化的形象詮 釋。

  考古發現與當代舞蹈實踐均已證實,生活在蒙古高原,以狩獵、遊牧或以“牧且獵”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氏族、部落和民族,曆來就是一個希望通過跳舞來給自己的生命健康、生殖繁衍和實際生活帶來希望和樂趣的群體。

   歸根結底,在遊牧民族的精神世界裏、人文情懷中,馬背上的瀟灑浪漫、生活中的豪放不羈、聚宴時的熱情好客、宗教祭祀中的虔誠祈禱、畜牧業勞動中的與動物 為伴,以及慶典禮儀、節令習俗中的禮儀規範、行為舉止、服飾裝扮……都是他們可以借舞抒懷,或寫意或寫實的最直接、最本能的藝術體現。這正如同美國著名音 樂舞蹈史專家庫爾特·薩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所說:“受動物舞蹈影響的民族有多種形式的舞蹈動作,而且跳起舞來非常熱情。”

  現在民間最流行的蒙古舞——安代舞就是最好的證明。安代舞是流傳於通遼市周邊地區的一種原生態舞蹈,最初是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後來逐漸演變成表達歡樂情緒的民間舞蹈。其舞姿特點熱情奔放、粗獷豪健,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草原文化特性的肢體詮釋。

   生活在鄂爾多斯的蒙古族部落,從元代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頂碗舞,同樣具有濃鬱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婚宴和喜 慶佳節的聚會上,舞者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時而模仿馬,時而模仿天鵝,表現了高超的舞蹈技 巧,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舞蹈家協會主席、內蒙古藝術學院舞蹈係主任趙林平說,蒙古舞具有剛柔相濟、奔放灑脫的 草原民族文化特質,舞者肢體得到完全自由和諧的解放,“女子多以抖肩、翻腕來表現蒙古族姑娘熱情開朗的性格;男子多以馬步、揚鞭的舞姿表現剽悍英武、剛勁 有力的陽剛之美”。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都表現出了蒙古族人民純樸、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

  自治區文聯主席巴特爾說:“蒙 古舞作為一個舞種,跳遍全中國,這與它本身的魅力是分不開的。從曆史上來說,蒙古族最早是沒有文字的,很多時候要通過音樂和舞蹈來表達情感。蒙古族舞蹈傳 承了北方少數民族舞蹈的精華,從匈奴到鮮卑、契丹,蒙古舞是集大成者。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蒙古族文化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而是整個北方民族的文 化,繼承了所有北方民族優秀的文化內涵。”

  妙趣橫生美輪美奐的舞蹈《冬趣》。

  草原氣派的地氣熏陶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產生活環境的改變,蒙古族牧民有了相對穩定的遊牧點,逐漸改變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狀況,民間舞蹈的動作也隨之有所改變。為了保護 傳承好蒙古舞,我區廣大舞蹈工作者深入牧區采風學習,搜集各種民間舞蹈,整理蒙古族民間舞蹈基訓教材,創作多樣的新型舞蹈節目。而草原上的文藝輕騎兵烏蘭 牧騎的出現,又使蒙古舞的傳承發展實現了新的飛躍。

  趙林平說,當代蒙古舞更加貼近時代精神,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以民族文化為底蘊, 民族情感為基石,科學運用編舞技法使作品在空間與時間的交錯中盡顯舞台藝術的絢爛多彩,能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喜愛 和好評。近10多年來,蒙古舞作品層出不窮,數量多、質量高,在全國各類大賽中摘金奪銀,幾度刮起強勁的“蒙古舞風”。《頂碗舞》《盛裝舞》《草原酒歌》 《馬背上的女人》《盅·碗·筷》等在中央電視台CCTV舞蹈大賽和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比賽中屢獲大獎。

  巴特爾認為,盡管目前 蒙古族舞蹈事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要心懷憂患意識。上世紀90年代,蒙古族舞蹈的發展曾經一度陷入低穀,直到《塔林畢斯貴》《草原酒歌》《盛裝舞》等 一批優秀作品獲獎,蒙古舞才開始重拾輝煌。“我們應該保持持續的傳承和創新,同時在傳承中不斷提升教育理念。我們不僅要把民族的傳統發揚光大,而且還要走 出去多交流,以此來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了解舞蹈的多樣性,把握世界舞蹈發展的趨向,這個過程也是傳播民族舞蹈文化最好的方式,同時要警惕閉門造車給舞蹈 藝術傳承帶來的影響。”

  這種“閉門造車”存在的問題在王景誌看來,首先是有廣度,缺深度。草原文化的很多主題都可以用舞蹈表現,從事物 到情景再到人物的心理活動,都可以用舞蹈來表現。舞蹈藝術要與時俱進,要表現感受到的草原現實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在這種變化中人們的心理變化。但目 前真正能深入反映這種變化的舞蹈作品很少。其次就是一些文藝團體的舞蹈編導們掌握了一定的編舞技法,卻往往脫離了基層的生活,缺少對生活的感悟,對民族文 化的理解不透徹,而基層的舞蹈工作者對生活感受很深,但是缺乏舞蹈的編舞技法,這樣的矛盾導致舞台上缺少真正接地氣的舞蹈作品。

  蒙古舞 的地氣不足在呼和浩特市民周秦廣看來就是看不懂。周秦廣喜歡蒙古族文化,不管是草原文化節上的蒙古族舞蹈,還是第四屆中國蒙古舞舞蹈大賽上的節目,他都不 願意錯過。但是,“很多時候我純粹是看熱鬧。”周秦廣說,他認為一部真正接地氣的好作品應該能夠讓非專業人士一樣能夠看明白,能夠被打動。

  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牧騎隊長陳大偉這次也帶隊前來參加第四屆中國蒙古舞舞蹈大賽,他說:“群眾很喜歡看我們的表演,但我們隻能排練經典作品,因為我們缺少創作人員,希望更多的專家能夠到基層指導我們的舞蹈創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