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舞蹈賞析《相和歌》

(2012-11-13 10:17:06) 下一個
       
2013年湖北春晚上麵看到的《銅雀伎》選段《相和歌》  CCTV 2009舞蹈大賽《相和歌》 漢唐舞蹈
《詩經 鄭風 子矜》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北國的冬天寒冷而漫長,春日姍姍來遲。舞台上,20位輕紗羅裙的少女懷著迎接春神的喜悅,和鼓和樂、載歌載舞,用清亮的歌喉、婀娜的舞姿盡情抒發對春天的期盼與眷戀。那輕快的旋律,那蓬勃的朝氣,不正昭示著更加絢麗的明天嗎?
 
這版北舞版的《相和歌》選自孫穎老師《銅雀伎》的片段,此為盤鼓舞,於漢代最為流行。

北京舞蹈學院於2009年3月20日至22日在保利劇院推出大型舞劇《銅雀伎》,該劇將從漢代就已經失傳的絕技“踏鼓舞”重新改編、整理搬上舞台,力圖弘揚最純粹的中國式的美,詮釋中國的曆史和情懷。
    大型中國古典舞劇《銅 雀伎》是一部含有濃鬱文化韻味和曆史感的舞劇,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首演第一版。該劇由81歲的北京舞蹈學院元老級教授孫穎先生後(2099年12月去世)擔任主創編 劇、編導,所有舞蹈動作都來自於重新解讀的古代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孫穎教授曾表示,在當前舞蹈、舞劇中喜歡加雜芭蕾動作、抄襲現代舞思路的流行趨勢下, 《銅雀伎》將弘揚純粹中國式的美,詮釋中國的曆史和情懷。

據介紹,該劇的主題舞蹈是從漢代就已經失傳的“踏鼓舞”,這是當時一種舞伎在鼓麵上一邊用腳打擊節奏、一邊在鼓上鼓下騰躍舞蹈的奇技,《銅雀伎》不僅挖掘繼承了這種舞中奇技,又經過了很多變通發展。

24年前的一台民族舞劇《銅雀伎》讓北京舞蹈 學院漢唐舞教授孫穎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展現在舞台上,這些年的孫穎教授不僅創作出《踏歌》、《謝公屐》和《楚腰》等漢唐舞蹈的代表作,還在北京舞蹈學 院建立漢唐舞專業,培養著漢唐舞的人才。如今,孫穎在漢唐舞的深入研究中再次重排《銅雀伎》,並於3月19日登上保利劇院的舞台。

記者獲悉,此次登台的演員將是漢唐舞專業的學員。孫穎老師日前在與記者談到鍾情這部舞劇的時候說:“當看到中國古典舞普遍注重技術化時,我希望我的《銅雀伎》能夠帶動中國古典舞走向更有文化的層麵。”

1985年中國歌劇舞劇院首演的《銅雀伎》在業界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以至於當年的主演們一直想爭取複排。

再次排演《銅雀伎》,孫穎教授說:“現在排 演,我會有新的思考,對中國古典舞大環境的思考,也有對舞劇人物的重新認識。有人對中國古典舞的現狀曾經提出質疑,但這幾年中國古典舞的環境並沒有更多的 改變,還是以看誰轉的圈多掰的腿高為標準,更多的舞劇在結構上和舞蹈語匯上過多地借鑒了芭蕾舞和現代舞的模式,缺少中國自己的文化特征。所以我希望這次的演出能 給中國古典舞的現狀提出一些思考。從《銅雀伎》本身來說,我們現在有了自己的專業,這是這次排練的基礎,專業中的學員是按照我們理解的古典舞方法排練的, 中國古典舞一部分來自文物資料的記載,一部分來自戲曲的流傳,達到身形韻的結合,這些在我們的訓練中都有體現,也會在新排的《銅雀伎》中有所體現。”

孫穎教授說:“其實理解中國古典舞並不難,隻要有一些文化基礎就可以,隻是現在的一些舞劇太缺少文化的含量。我們的編導應該對自己所創作的作品再多一些深入研究,那麽他創作的東西肯定會更有文化。”


相和歌的名稱最早見於漢代,它是在 街陌謠謳 的民歌基礎上繼承先秦楚聲 等傳統而形成的一種音樂形式,其特點是 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 (《宋書·樂誌》),即歌唱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弦樂器相應和,並因此而得名。主要在官宦巨賈宴飲、娛樂等場合演奏,也用於宮廷的朝會、祀神乃至民間風俗活動等場合。

初期的相和歌幾乎全是來自民間的 街陌謠謳.最簡單的是所謂 徒歌 ,這種形式猶如今日的 清唱 ,它的特點是不用樂器伴奏,這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演唱形式。先秦時期已湧現了一些著名的徒歌歌手如秦青、韓娥等,他們的歌聲聲震林木、動人心魄,達到了很高的境界。西漢初年,最著名的徒歌能手是魯人虞公,劉向稱他 發聲清哀,蓋動梁塵 。漢代徒歌在民間特別流行。《後漢書·五行誌》中保留的一些童謠、歌謠就是用徒歌形式演唱的,有一些後來配上弦管,用樂器伴奏演唱。

相和歌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與舞蹈相 結合,成為一種有器樂、歌唱與舞蹈相配合的大型演出形式,被稱為 大曲 或稱 相和大曲 ,它是最能反映當時藝術的水平。後來它又脫離歌舞,成為純器樂合奏曲,稱作 但曲. 大曲 或 但曲 是相和歌的高級形式,其結構比較複雜,典型的曲式結構是由 豔——曲——亂或趨 三部分組成。 豔 是序曲或引子,在曲前,多為器樂演奏,有的也可歌唱,音樂可能是委婉而抒情的,故稱為 豔.它可以是個唱段,如《豔歌何嚐行》;也可以是個器樂段,如《陌上桑》。


相和歌:相和歌的名稱,最早見於《宋書·樂誌》,是對漢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種民間歌曲的通稱。其中,既有原始的民歌, 也有在民歌基礎上加工改編而成的藝術歌曲。它屬於漢代樂府歌曲中的一類,是樂府歌曲中的精華部分。樂府是古代的一個音樂機構,秦代已經出現,並一直延續到 漢代。後來,人們把漢代樂府官署采製的歌謠,以及魏、晉直到唐代可以入樂歌唱的詩歌,或者模仿樂府風格的作品,也統稱為樂府。所以,樂府又成了一種音樂名 詞或詩歌體裁。初期的相和歌稱為“徒歌”,主要是指原始的民歌,隻是清唱,而無伴奏。《晉書·樂誌》載:“凡此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徒歌”進一步發展,成為清唱加幫腔的形式,稱做“但歌”。《晉書·樂誌》載:“但歌四曲,自漢世無弦節,作伎最先倡;一人唱,三人和”。又有《樂府·古題要解》載:“樂府相和歌,並漢世街陌謳謠之詞。”這裏的“謠”指的就是“徒歌”;“謳”指的就是“但歌”。它們的曲式,一般結構簡單,大都由單個的“曲”組成。曲又分為吟歎曲與諸調曲兩類。曲一般保持著民歌“有辭有聲”的本色。“辭”即歌詞;“聲”是襯腔所唱的虛詞,如“羊、吾、夷、伊、那、阿”之類(《古今樂錄》)。“但歌”再進一步發展,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相和歌,是樂器與歌唱相和的形式。《晉書·樂誌》載:“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 相和,執節者歌”,這句話其實已經解釋了相和歌的表演形式,是指在彈弦樂器與吹管樂器的交替伴奏下,由歌唱者擊節而歌(節為一種打擊樂器),形成了樂器伴 奏與歌唱相互應和的形式。再綜觀相和歌的形成過程,不難看出這裏的“更相和”三個字的讀音應為“gēng(耕)xiāng(香)hè(賀)”,即交替著與 歌唱者相互應和之意。至此,“相和歌”應念“xiāng(相)hè(和)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