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

加拿大、美國海外華人生活指南
正文

我的那點移民生活(一) 添老二

(2009-06-22 11:24:16) 下一個

捉摸著寫這篇文章已有那麽幾天了,忙於一些事總是沒有動工。在剛過了父親節,讀了博客裏不少好文,昨晚在視頻聊天裏聽到二女兒稚嫩的“爸爸快樂”,我想我是得寫些什麽了。同時也希望故事裏記述的那點故事對將要或打算在加拿大生孩子的朋友有點借鑒意義。

來加拿大已經三年零一個月了,如果你問我最大的成就和快樂是什麽,那我一定會很自豪地告訴你,我由一個女兒的爸變成三個孩子的父親。每一個孩子從孕育到出生成長絕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過程,我這篇文章就從添老二講起吧。

2006年五月底,多倫多正是象現在這樣到處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和生意盎然,我懷揣著一移民紙,拉著兩個行李箱從北京飛到了加拿大。我背負著開路、熟悉情況和安頓基本生活的重要任務提前了20天登陸,妻女6月20日也從福建飛到這裏。

落地第二天,我去參加了LINC的等級測試,得了5級,當時5級班還比較空,於是很順利地在登陸第三天進入附近的LINC學校上課去了。邊上課周末邊參加了YMCA找工的Workshop,於是一周後,我開始投簡曆,並迅速獲得了一個電話麵試並隨後得到了現場麵試通知。但由於這個公司較小,交通不便,當時又沒有車,我也不是很想去了。所以還是邊上LINC,邊投簡曆,邊等她們。

她們來的第二天正是LINC學校組織去采草莓,我們都想去領略一下這邊的風土人情,於是她倆也顧不上倒時差就一起去了,大女兒當時兩歲,玩的可開心了,也照了很多非常美的照片。

她們來了,我也不打算在語言學校長呆了,開始正式專心找工,並趁這個間隙帶她們四處好好玩一玩。於是我們又去了湖心島等地方玩,我還穿著短袖長褲跳進湖水裏暢遊了一番,女兒也光著膀子在湖邊堆沙子,藍藍的天、清清的湖水和綠綠的草,我們徹底陶醉於這裏的美好時光。

大湖回來的第二天,我又接到一個電話麵試,最後他問我下午能不能去公司麵試,我問了一下地址,說行吧,就趕過去了。先是技術麵試然後項目經理也進行了麵試。第二天下午他們電話通知我被錄用了,讓我明天早上帶一張空白支票去上班。

上班了幾周,老婆發現有些不對了,一定是那些天的幸福生活惹下了事,因為自己就一個女兒,加拿大又沒計劃生育政策限製,我們把什麽保護措施都省了。接下來老婆還是帶著女兒滑滑梯、逛小區,但天氣逐漸熱了,她的反應也越來越厲害了,成天顯得有些無精打彩。由於她LINC測試隻拿了個3級,需要排隊,帶個小孩托兒的也要排隊,所以LINC一直也入不了學,她們開始顯得無聊。

我剛到新公司上班也忙,住North York,每天趕到Downtown上班,來回也得花上近3個小時,我也沒更多力氣照顧她們。於是合計著讓她們先回國住上一陣,讓她媽媽給弄點好吃的補補,8月下旬,來加拿大度了兩個月的假,她們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年底,大女兒留在了國內,老婆挺著大肚子回來了。經過幾個月的洗禮,我對多倫多已經頗為熟悉了,也在Downtown租了apartment。在她來之前,我已經去St. Michael Hospital在我們家附近的branch約好了產科醫生,並bookappointment讓她來的第二天去做一次檢查。

胎兒一切正常,胎心清晰有力,我們都很高興,因為住Downtown,她自己也可以走路或坐車上街走走,大樓裏就有個ESL,這回她也算是終於上成了學,也認識了幾個同學,可以聊聊天,那個上了點年紀的女老師也對她特別關愛。所以時間過得飛快,她的肚子大的也快看不著地了,為了有個健康的寶貝,雖是冬天,每個傍晚或周末我們還是穿上大衣去散步。

St. MichaelHospital產房已經早早的訂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隨著預產期的臨近,我的每根神經都繃緊了。因為住Downtown,工作又比較忙,我當時還是沒有買車,我抄了個小區裏經常有等候在那的Taxi的公司服務電話。隨時準備著拎東西上醫院,比如帶雙拖鞋、小毛巾,當然遲點要帶上Car seat.

3月的某日深夜,老婆推醒我說好象有點破水了,我一聽趕快蹦起來,問她感覺怎麽樣,她說沒什麽感覺,也沒有痛,就是有點破水。我說那得趕緊,於是打電話給Taxi公司,他們說十分鍾後會到樓下。因為醫院近,車開12分鍾左右就到了。到醫院跟護士一說,她們趕忙按排產房,讓我老婆躺下,所有儀器設備到位,開始監測胎兒的情況。她們檢查後說,羊水還很多,胎兒也一切正常,你現在肚子沒疼,估計還得有8-9個小時,讓我們可以回家休息,傍晚6點以前再來。

我們上網查過,一般這邊醫院都是不讓太早住的,所以一聽沒事,也就回家了。到了傍晚4點多,老婆覺得肚子也些疼了,我說那走吧,但是她怕等下又讓我們回來,於是又等了一陣,5點左右,疼的又更厲害了一些,我們又叫Taxi送我們過去。一到服務台,護士就說正想給你們打電話呢,產房和醫生都安排好了。我老婆也舒舒服服地躺下了,不用擔心打發我們走了,我也比較放心,St.Michael是大醫院,我相信他們的醫術,我老婆生過一胎,身體也沒什麽毛病,年紀也不是太大。

但是生孩子絕對不象吃豆腐那麽容易,肚子一直痛到晚上12點,羊水也流失了很多。醫生之前也問過我們想不想打無痛分娩的針,但我們擔心有副作用,而且聽說好象打脊椎,還是放棄了。而且越臨近生產,越不可能用了,因為打了無痛的針會讓收縮的力量減小,嬰兒生產過程會更慢。指示屏上的信號顯示著老婆疼痛的情況,每一次高峰來臨,我都可以看見豆大的汗珠從她額頭迸出,但我們的中華女性是很堅強的,她隻是用力地扳著產床的鐵架,楞是沒有大聲吭出一聲。當疼痛高峰間隔越來越近的時候(大約一兩分鍾一次),就預示著了baby隨時就要降臨了。

晚上12點(即淩晨0點)8分,寶貝的頭部已經完全出來了,隨後醫生慢慢把她拽出來了。隨著女兒的第一聲啼哭,生產中最艱難的部份算是完成了。接下來醫生會進行一些胎盤的取出、積血處理以及撕裂處的縫合工作。護士已經把我女兒抱去擦拭幹淨,量身高體重,兒童專家也會來進行一些常規的觀察及檢測。量完,護士把她包裹起來,問我是不是要抱抱,我趕緊接過來,抱過去給老婆看看,醫生工作結束後,我還邀請他跟我們合了影,也讓他單獨抱著我的女兒照了一張紀念。

一切結束後,護士用小推車把我老婆推到休息的房間,老婆還在輸著液。那邊好象是三個人一間,中間拉著簾子,男的可以找個椅子坐著陪她們。

因為折騰了一夜,老婆也累了,她看我也很困了,一定要讓我回家休息,因為工作比較忙第二天,我還得去公司稍微忙點事。我回家休息了,到淩晨6點多,我又趕到醫院,在產房門口,碰到接生的那個醫生,跟他打了個招呼,他說昨晚你老婆後來大出血。我趕緊跑進去看她,問她怎麽不給我打電話啊?她說摁一下鈴,護士就來了,後來醫生也來了,後來進行了一些處理,也沒什麽大事。嗨,真是的,這麽大的事,我差點疏於職守了,她總是什麽事情這麽隱忍,其實她知道這事非常可怕的。她說在等醫生的過程中,對護士說,快推一個B超的機器來照照怎麽回事,護士真的弄了一個來。具體細節我沒問,這部分得讓我老婆來補了。

說生孩子、大出血,想必大家都能想起我們不久前離去的兩位中國產婦,生孩子真是闖鬼門關,有幸碰上好醫院、好醫生,生命就多一份保障,如果醫生遲遲不來,要血液也供應不上,生命就懸於一線。所以我們自己能做的就是一定提前聯係一個好點的醫院,如果不行就得換產科醫生,甚至搬家,最好的應該是Mount Sinai Hospital。Grace Hospital大家千萬別再去了。

因為大出血,醫院要求我們繼續留下觀察一天,要不常規是24小時就可以出院的。經過這事,我就隨時呆那待命,其他事就不管了。二女兒出生後不久,我得到了一份更大的公司,收入更高的職位,這是後話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hellojiajia 回複 悄悄話 嗬嗬,你的2女兒是個小幸運星哦~
加工 回複 悄悄話 老婆孩子熱糠頭,不措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