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老還童”的百歲神醫羅有明

(2009-04-07 19:12:51) 下一個
在北京隻要提起百歲老人“雙橋老太太”,稍微上點兒年歲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在中醫正骨方麵,她以醫德高尚、醫術高超而享譽京城。在醫學界,她是公認的中醫正骨專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她是“捏骨神醫”、“華佗轉世”。在她八十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上至國家領導人、外國首腦,下至平民百姓、外地民工,經她親手治愈的患者就有數萬人,老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般的色彩。
  “雙橋老太太”名叫羅有明,1900年出生在河南省夏邑縣的羅樓村。羅家是個中醫正骨世家,算起來已有近300年的曆史,“羅氏正骨法”以手法輕、診斷準、見效快而遠近聞名。她是“羅氏正骨法”的第五代傳人。
  談起“羅有明”這個名字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長征的時候,她的丈夫王治中在紅一方麵軍中任連長,因為他會擀麵條,總能跟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在一起。所以,他們互相熟悉。有一天,總理派車把羅有明接到中南海西花廳。她一到那兒便見鄧穎超大姐後腰疼得眉頭都皺在一起,羅有明一邊和總理說話,一邊讓鄧穎超翻身俯臥在床上,給她推拿了幾下後,說:“起來吧!”鄧穎超不敢起,羅有明告訴她已經好了,試著起來。鄧穎超小心地起來,又在地上走了幾個來回,驚奇地說:“哈,真的好了,也不怎麽疼了。”
  總理笑著誇羅有明:“雙橋老太真是名不虛傳。”然後他突然像想起什麽似的:“啊,你的名字叫什麽?我還不知道呢,總不能光叫你老王家的吧!”羅有明回答:“王門羅氏。”總理說:“怎麽還是羅氏?新社會了,得有名字。你不是很有名嗎,我看就叫羅有名吧。”以後,老人把“羅有名”改為“羅有明”。
  1974年的春天,周總理親自批示,讓羅有明舉辦全國正骨學習班。學習班上,周總理聽說羅有明來回都是坐公共汽車,總理說:“這樣的專家是祖國的寶貴財富,怎能沒車呢?”他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辦理此事。三期學習班結束,一輛嶄新的奔馳車開到羅有明麵前。羅有明卻說:“我不用車,也沒地方放。開會幹啥的,來車接我就是了。”於是那輛車送給了衛生部。1985年秋天,國家衛生部又給羅有明送來一輛尼桑轎車。羅有明說:“這車我不要。要給就給醫院一輛救護車吧。接送病人方便些。”
  羅有明老人不僅是一位“神醫”,而且還是位健康長壽的老人。雖說她今年已年過百歲,仍然經常親臨診室為患者看病,就在采訪她的那天上午,我親眼目睹了羅有明老人為病人診斷、捏骨的風采。
  在采訪過程中,老人的記憶力實在是令人佩服,她不僅為我講了自己的身世,而且還講了自己的老祖母如何傳授她醫術、如何教她做人。問起老人的長壽秘訣,她爽朗地笑了:“我哪有什麽‘秘訣’?我這人就是愛勞動,一輩子給人捏骨頭治病,練就了手勁兒,也練成個好身板兒。”說到興頭上,她伸出右手非要跟我“掰腕子”比手勁兒。我心裏一下子沒了底:既怕自己不小心把這位百歲老人的手弄傷,又怕這位正骨名醫把自己的手掰壞。可倆人一搭手,就讓我領教了老人強勁的手勁兒。
  羅素霞醫師是老太太的孫女、“羅氏正骨”第七代傳人。據她介紹,羅老太60歲時稀疏的頭發就全白了,耳聾眼花、牙齒脫落,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可不知什麽時候,老人的頭發開始由白變黑,眼不花了、耳也不聾了,令人不可思議的“返老還童”現象在羅老太身上出現了。羅有明老人不圖名不圖利不愛錢,心胸寬闊,日本一位骨科專家要用年薪20萬元聘老人赴日開辦診所被婉言拒絕。這是老人長壽秘訣之一。
   老人的起居飲食很有規律,每天早睡早起是她多年養成的老習慣。早晨四點多鍾起床後,在醫院附近跑步、踢腿、掄胳膊,做一遍自己編的體操。為病人正骨按摩推拿也頗需要氣力,在治病過程中也是一種體力付出。這是老人長壽秘訣之二。
   在飲食方麵老人並不講究,她常愛吃的有玉米麵窩頭、青菜、辣椒、鹹菜,偶爾也吃些雞、魚、羊肉等,紅薯、玉米麵粥是她每餐必備的固定食譜。一個年過百歲的老人,耳不聾、眼不花,行動敏捷、精神矍鑠。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這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